新書推薦:

《
千秋堂丛书003:南渡之君——宋高宗的踌躇与抉择
》
售價:HK$
96.8

《
中国丝绸艺术大系·中国丝绸博物馆卷(明清)
》
售價:HK$
1078.0

《
为学习而设计:以任务驱动语文单元整体教学
》
售價:HK$
74.8

《
近三十年新中国史研究前沿问题
》
售價:HK$
107.8

《
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
》
售價:HK$
96.8

《
纯粹·破壁与神游
》
售價:HK$
90.2

《
春秋大义:中国传统语境下的皇权与学术(新版)
》
售價:HK$
96.8

《
女人们的谈话(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提名、最佳改编剧本奖 原著!)
》
售價:HK$
61.6
|
編輯推薦: |
本书精选了 48 个实验,可分层教学,涉及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声学及近代物理内容。并配套实验视频与教学课件。
|
內容簡介: |
本教材是为高校理工科学生“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编写的,是根据教J育Y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23年版)》,并结合哈尔滨理工大学多年物理实验课的教学实践和设备情况,在历年来所用物理实验教材的基础上编写的大学物理实验教材。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的基础知识,实验预备知识,实验项目48个,涉及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及近代物理内容。在内容编排上体现了新形势下基础实验教学,由传统的基础能力培养,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转变。
|
關於作者: |
陆世杰,实验师,哈尔滨理工大学物理实验中心党支部书记、副主任。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多次指导学生在各类科技竞赛中获奖,先后获得哈尔滨理工大学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2021年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国家一等奖。工作期间共撰写SCI论文2篇,核心期刊论文2篇。各类专利5项。
|
目錄:
|
前言
第一章 概述1
第一节 普通物理实验课的目的和任务1
第二节 实验课的教学程序及要求1
第二章 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的基础知识4
第一节 测量与测量误差 4
第二节 测量不确定度 7
第三节 直接测量的数据处理 8
第四节 间接测量的数据处理 12
第五节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 17
第六节 实验数据的其他表示和处理方法 19
第三章 实验预备知识 25
第一节 电磁学实验预备知识 25
第二节 光学实验预备知识 30
第四章 实验项目33
实验 1 固体密度的测定 33
实验 2 用“气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及动量守恒定律37
实验 3 用拉伸法测固体的杨氏模量42
实验 4 用弹簧振子研究谐振动45
实验 5 单摆48
实验 6 用拉脱法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系数50
实验 7 用落球法测定液体黏滞系数52
实验 8 用扭摆法测定物体的转动惯量55
实验 9 空气比热容比的测定 57
实验 10 电学基本仪器使用及欧姆定律的应用 60
实验 11 用惠斯通电桥测电阻63
实验 12 电表的改装及校准 68
实验 13 用模拟法测绘静电场 71
实验 14 电学综合设计实验 74
实验 15 示波器的调节和使用 75
实验 16 半导体光电二极管伏安特性的测定 85
实验 17 RLC 串联电路的暂态过程90
实验 18 用圆线圈和亥姆霍兹线圈测磁场 95实验 19 薄透镜焦距的测量 97
实验 20 模拟眼睛的屈光不正及物理矫正 103
实验 21 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 106
实验 22 偏振现象的实验研究 111
实验 23 单缝衍射 116
实验 24 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波长 121
实验 25 声速的测量 124
实验 26 密立根油滴实验 126
实验 27 用转动实验仪测量转动惯量 131
实验 28 用力敏传感器测量不规则物体和液体密度 133
实验 29 固体线胀系数的测量 135
实验 30 液体比热容的测定 138
实验 31 数字温度计设计实验 141
实验 32 用电位差计测电动势 142
实验 33 串联谐振 146
实验 34 用伏安法测量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148
实验 35 用霍尔效应法测量磁场 150
实验 36 组装望远镜和显微镜 153
实验 37 用分光计测定三棱镜的折射率 157
实验 38 用牛顿环测透镜的曲率半径 158
实验 39 衍射光栅 161
实验 40 光电效应 163
实验 41 全息照相 166
实验 42 热机效率综合测试实验 170
实验 43 毕-萨实验仪测磁场 175
实验 44 太阳能电池特性测量及应用 177
实验 45 数字称量器的设计与制作 180
实验 46 温度报警器的设计与制作 184
实验 47 霍尔效应的应用设计 186
实验 48 受迫振动与共振实验 190
附录 193
附录 A 法定计量单位 193
附表 1 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193
附表 2 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 193
附表 3 国际单位制中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 193
附表 4 国际单位制中的其他导出单位 194
附表 5 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 194
附表 6 用于构成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的词头 195附录 B 常用物理数据 196
附表 7 基本和重要的物理常数表196
附表 8 在海平面上不同纬度处的重力加速度 197
附表 9 我国部分城市的重力加速度197
附表 10 在 20℃时常用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197
附表 11 在标准大气压下不同温度的水的密度 198
附表 12 在 20℃时一些材料的杨氏模量198
附表 13 在 20℃时与空气接触的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199
附表 14 不同温度下与空气接触的水的表面张力系数199
附表 15 液体的黏滞系数 200
附表 16 不同温度下水的黏滞系数200
附表 17 电阻和合金的电阻率及其温度系数 200
附表 18 固体的线膨胀系数 201
附表 19 几种常用的温差电偶的温差电动势 201
附表 20 常见物质的比热容 201
附表 21 水和冰在不同温度下的比热容202
附表 22 某些物质中的声速 202
附表 23 某些物质的介电系数 202
附表 24 在常温下某些物质相对于空气的折射率 203
附表 25 常用光源的谱线波长表204
附表 26 某些金属的逸出功和极限频率204
附录 C 重要物理实验年表 205
|
內容試閱:
|
物理实验是理工科院校的必修实验基础课,它对于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教材是为高校理工科学生“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编写的,是根据教J育Y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2023 年版)》,并结合哈尔滨理工大学多年物理实验课的教学实践和设备情况,在历年来所用物理实验教材的基础上编写的大学物理实验教材。本书精选了 48 个实验,涉及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声学及近代物理内容,在内容编排上体现了新形势下基础实验教学,由传统的基础能力培养,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转变。参加本教材编写工作的有:陆世杰(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的基础知识、实验 1~实验 3、实验 5、实验 6、实验 8~实验 10、实验 33、实验 42、实验 43,共计 6.2 万字),栾照辉(电磁学实验预备知识、实验 13、实验 14、实验 32、实验 39~实验 41、实验 45~实验 48,共计 6.1 万字),王军军(概述、实验 22~实验 31,共计 6.1 万字),张秋佳(光学实验预备知识、实验 16~实验 20,共计 3 万字),魏佳(实验 34~实验 38、附录,共计 3 万字),赵磊(实验 15,共计 0.8 万字),刘欣(实验 21,共计 0.7 万字),常皓(实验 7,共计 0.6 万字),李敬然(实验 4,共计 0.6 万字),刘威(实验 12,共计 0.6 万字),张铖瑶(实验 44,共计0.6 万字),王飞(实验 11,共计 0.6 万字)。本教材的编写也凝聚了哈尔滨理工大学其他物理实验课任课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劳动心血,这些同志对教材的充实和实验教学设备的完善与改进付出了大量的劳动,我们对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另外在本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我们也参考了一些其他兄弟院校成熟实验教材的部分内容和实验设备厂家有关仪器设备方面的内容,我们对此也表示衷心的感谢。限于编者水平和经验,书中不足和疏漏之处在所难免,诚恳欢迎读者对教材批评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