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三千年系列:文治三千年+武治三千年+兵器三千年
》
售價:HK$
197.3

《
甲骨文常用字字典(精) 新版
》
售價:HK$
74.8

《
赖世雄经典英语语法:2025全新修订版(赖老师经典外语教材,老版《赖氏经典英语语法》超32000条读者好评!)
》
售價:HK$
65.8

《
影神图 精装版
》
售價:HK$
140.8

《
不止于判断:判断与决策学的发展史、方法学及判断理论
》
售價:HK$
74.8

《
人才画像、测评、盘点、管理完全应用手册
》
售價:HK$
54.8

《
跳出猴子思维:如何成为不完美主义者(30天认知训练打破完美主义的困扰!实现从思维到行为的全面改变!)
》
售價:HK$
64.9

《
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能力与创新效率评价研究
》
售價:HK$
85.8
|
編輯推薦: |
乡愁是什么?对于城市而言,爱上一个城市,往往是因为一个人或一份梦想——爱情与事业。但乡愁却不是爱情与事业,更不是简单的城乡之分。那是对故乡儿时伙伴的牵挂,是对街区里老胡同儿的留恋,更是对乡土中国卷入城市文明冲突的洪流之中的断裂感——置身于现代化的霓虹,心却奔驰于往昔的天空。
|
內容簡介: |
现代社会的快速流动使“在他乡”成为生存常态,人们习惯于离乡背井,奔赴一个又一个崭新又陌生的生存空间,情感世界中那些熟悉的地理与心理,顺理成章地被纳入“地球村”的范畴。对个体的人而言,其出生、成长的“地方”作为蕴含丰富意义的有序世界,不仅意味着具体的实践空间,更有重要的情感价值。本书是一本抒写乡情的散文集,书中集结了鲁迅、老舍、迟子建、周国平等一系列感人至深的佳作。作者用流畅且富有诗意的语言,记录并写下土生土长的乡村风景与人情世故,分享对乡情的深刻理解与个人感悟,同时反思了乡情如何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以及如何塑造我们对生活的态度。
|
關於作者: |
《半月谈》创刊于1980年5月,是中共中央宣传部根据新时期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委托新华社主办的、面向基层读者的党刊,被誉为“中华第一刊”。《品读》是半月谈杂志社主办的一本人文类综合性刊物。它从人文视角出发,风格灵动渊博,内容舒朗开阔,始终表达着对世界及生活正确的、深情厚重的感觉和看法,被誉为”人文精神的家园”。
|
目錄: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 迅 1
一条大河消失了,一棵树却还在 梁 衡 9
是谁在遥望乡土时,还会满含热泪? 迟子建 13
到哪都是一家人 蒋光宇 24
初心 黄小龙 27
农家院里的瓮 刘江滨 30
老家旧事 阿 灿 37
想北平 老 舍 53
记得回家的路 周国平 59
老街时光 庞余亮 63
乡愁的滋味 郑山明 67
遗失的乡村物事 于 兰 85
母亲的羽衣 张晓风 97
故乡 房 蒙 107往后余生,我们一起走 田秀娟 117
姥姥名“书香” 卫建民 126
母亲放飞的手 刘心武 132
正在消失的中国美食 物 道 141
味道的尽头 喵公主 146
瀛洲河印记 江枝铃 153
左邻右舍 俞 俭 157
山塘桥边两山塘 厉佛灯 164
|
內容試閱:
|
是谁在遥望乡土时还会满含热泪 迟子建
我童年生活的地方属于林中小镇,算不得真正的乡村,但每户人家都开垦了自留地。房前屋后的地,我们称为菜园,分前、后菜园。前菜园往往有个弥勒佛似的大肚酱缸,后菜园则栽种两三棵亭亭玉立的臭李子树和山丁子树,它们都是从山中移植来的。臭李子结黑果子,山丁子结红果子,是我们那时的水果。前后菜园除了种蔬菜瓜果,也种几行花——扫帚梅、姜丝辣之类,这些寻常的花儿都很艳丽,一直开到霜降时分。前菜园的角落,往往有猪圈、鸡舍和茅厕,可让庄稼疯长的粪肥,都出自这里。夏天你蹲在茅厕,能听见虫鸣,看见炊烟以及炊烟之上的云。而你在菜园劳作,蝴蝶、蜜蜂和蜻蜓莫不带着各自的爱情故事,相互纠缠或追逐着从你指尖掠过。家门以外的自留地我们称为大地了,通常每家有个两三亩,种的是可放入地窖的越冬蔬菜,土豆、白菜、萝卜等等。大地离家远,去那儿干活时,得扛上农具,带上干粮,所以秋收时节,还得动用手推车或者马车牛车,把蔬菜拉回来。此时天空中的大雁排成人字形南归,妇女们开始忙着渍酸菜,忙着弹棉花做冬衣了。雪花一扬起冬天的水袖,就会蹁跹起舞个半年,直到转年五月冰消雪融,新绿像大地的星星一闪一闪地出现,生机才会回来。北归的燕子依然认它们的老窝,衔着混合着树叶和草棍的湿泥,修补被寒风吹破的屋子,而有的巢穴再也没有鸟儿认领了,成了永远的空巢,鸟主也许死在了迁徙途中,也许在越冬之地遭遇到了我们想象不到的生命的寒流,从此成为泥土的一部分。
我们的前后菜园围起来的房屋,是清一色的板夹泥房子,长方形的一个模式,一栋房子住三四户人家。房屋的梁柱用原木,墙壁则用板材再糊上泥巴,泥巴兑上切得寸长的干草,所以这屋子既有树木和泥土的气息,也有干草的芳香。住在屋里的人,有恩爱的,有离异的;有快乐的,有忧愁的;有慈眉善目的,有面目狰狞的;有醉鬼,也有泼妇。人们 经历着生老病死,合着大自然的节拍春种秋收着。那些有老人的人家,在菜园的干草垛或者门外的柴垛旁,会摆一口白茬棺材,等到老人故去,这棺材就刷上了红漆,载着故者去山上长眠了。大人们讲鬼怪故事时,少不了诈尸还魂之类,棺材往往是其中的元素,所以我 童年经过有棺材的门口时,若是天黑或是乌云滚滚,总觉脊背发凉,头皮发麻。自少年时代起我们就懂得,这世界的阳光即便照耀的是纵横的垃圾和污水,也如金子一般珍贵。那时上学除了交学杂费,三月开学还得交粪肥,统一交给生产队,所以拾粪是我们本领。寒冬时分,若是在街巷中看见牛马在前面走,忽然屙下屎来,那简直是中彩了,热气腾腾的牛粪在我眼里就是盛开的花朵,而圆鼓鼓的马粪蛋则像诱人的冻梨,赶紧回家拿铲子和粪筐,不然晚了就成了别人的斤两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