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应对百年变局Ⅲ:全球治理视野下的新发展格局
》
售價:HK$
85.8

《
前端工程化——体系架构与基础建设(微课视频版)
》
售價:HK$
97.9

《
道义与天下:中国知识分子精神的古代源流与当代塑造
》
售價:HK$
87.8

《
大钱:如何选择成长股
》
售價:HK$
108.9

《
认知行为疗法:临床工作指南
》
售價:HK$
85.8

《
关系5.0
》
售價:HK$
131.9

《
翻篇是一种能力
》
售價:HK$
63.8

《
刘伯温与哪吒城:北京建城的传说
》
售價:HK$
96.8
|
內容簡介: |
本书将对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根源及其中国化进程的研究置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背景中予以考察,以中国共产党构建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历史过程为逻辑线索,认为集休主义价值观中国化进程具体表现为革命型集体主义价值观、兼顾型集体主义价值观、契约型集体主义价值观、真实型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构建过程。而与历史文化传统相结合的矛盾协调律、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符合的社会适应律、与错误价值观念相交锋的螺旋发展律,构成了集体主义价值观中国化演进的一般规律。这一规律要求我们在与时代同行、与大众贴近、与世界互动中开辟集体主义价值观中国化的新境界。该成果对于丰富集体主义研究的理论范式、妥善处理新时代的利益关系、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等,大有裨益。
|
關於作者: |
朱小娟,女,安徽灵璧人,中共党员,法学博士,2018年6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现任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青年亚文化建设等方向的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BU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等9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合著及参著3部,在《教学与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近五年获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第四届江苏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江苏省“五一创新能手”荣誉称号、江苏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等荣誉奖励19项。
|
目錄:
|
导论
一 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根源及其中国化进程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论题
二 阐释清楚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内涵是开展研究的基础工作
三 以中国共产党构建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历史进程为逻辑线索展开研究
四 以集体主义价值观演进的一般规律及其中国化新境界的开辟为研究落脚点
五 本书框架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集体主义价值观探源及其中国化的内在逻辑
第一节 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内涵分析
一 集体主义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
二 集体主义价值观关乎利益关系的妥善处理
三 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话语表达形式因时而变
第二节 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根源追踪
一 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共同体: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人学旨趣
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内在规定
三 必须使人们的私人利益符合人类的利益: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宗旨要义
第三节 集体主义价值观中国化的内在逻辑
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整体主义精神奠定了思想根基
二 近代爱国主义运动的发展是其生成的重要动力
三 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四 中国共产党的高度认同、主动传播和积极构建
第二章 革命型集体主义价值观
第一节 革命型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形成背景
一 国家危亡的现实困境迫切需要凝聚思想共识
二 中国共产党团结人民的历史传统与初心使命
三 苏联集体主义理论与实践在中国的传播影响
第二节 革命型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一 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至上
二 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三 集体主义就是党性
第三节 革命型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构建方式
一 领导爱国主义运动,增强民众对民族利益的认同
二 实施土地改革计划,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利益诉求
三 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强化“集体利益优先”观念
第四节 革命型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运行状况
一 汇聚全中国最广泛的力量,促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二 提升了集体主义影响力,巩固其无产阶级道德原则的地位
三 因过度强调集体利益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和消解个人利益
第三章 兼顾型集体主义价值观
第一节 兼顾型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形成背景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促使社会利益关系发生变化
二 国家中心任务开始逐步从阶级革命转变为经济建设
三 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失误给中国共产党带来了教训
第二节 兼顾型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一 以保证各方面利益的共同发展为前提
二 以保护农民利益以及地方利益为重点
三 以国家利益作为解决利益冲突的标准
四 以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为目标
第三节 兼顾型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构建方式
一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以及生产资料公有制
二 遵循强动员、高参与、政治化发展模式
三 实施“一体化”的单位管理与运行机制
第四节 兼顾型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运行状况
一 调动了个人投身集体建设的积极性
二 兼顾了社会系统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三 引发了平均主义及利益固化的风险
第四章 契约型集体主义价值观
第一节 契约型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形成背景
一 平均主义的利益分配方式引发了分配正义之争
二 经济体制改革致使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
三 个人主义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价值观领域的混乱
第二节 契约型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一 强调契约精神之下的利益互惠
二 注重创收权利与奉献义务对等
三 坚持市场理性与集体理性相融
第三节 契约型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构建方式
一 用经济体制改革带动社会思维进步
二 通过社会大讨论增强集体主义认同
三 用国家手段强化集体主义主导地位
第四节 契约型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运行状况
一 推动了个人的个体化解放与个人的共性发展
二 实现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集体利益的增进
三 产生了集体主义功利化与社会冷漠化等现象
第五章 真实型集体主义价值观
第一节 真实型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形成背景
一 人民群众的自我意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愈益强烈
二 中国共产党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
三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集体主义价值观提供法治保障
第二节 真实型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一 强调国家、集体和个人是利益攸关的命运共同体
二 将个人和集体同时作为集体主义价值观践行主体
三 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在冲突时互为道德评判标准
第三节 真实型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构建方式
一 用“隐喻”的形式强调个人、集体和国家关系的辩证性
二 坚持把“蛋糕”做大、做优、分好,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三 健全社会公平正义的法治保障制度,构建更多真实集体
第四节 真实型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运行状况
一 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和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