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女人们的谈话(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提名、最佳改编剧本奖 原著!)
》
售價:HK$
61.6

《
忧郁的秩序:亚洲移民与边境管控的全球化(共域世界史)
》
售價:HK$
140.8

《
一周一堂经济学课: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
》
售價:HK$
107.8

《
慢性胃炎的中医研究 胃
》
售價:HK$
657.8

《
南移:宋代社会中心的转迁
》
售價:HK$
162.8

《
纯粹·水浒江湖: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另一条线索
》
售價:HK$
101.2

《
肌骨复健实践指南:运动损伤与慢性疼痛
》
售價:HK$
294.8

《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MySQL版)
》
售價:HK$
64.9
|
編輯推薦: |
退休,或许只是生活和工作的延长线。在经历了人生上半场的探索后,明白了这个世界与生命的真相,退休开启人生新阶段。在本书中,你将看到各种精彩的退休生活故事:退休后卖饺子、开民宿,打“飞的”打卡各地博物馆,做一名书店小店员,用自己的专长陪孩子一起工作,带孙辈、上老年大学、享受生活,一个都不能少……这些故事的主人公,背景不同,活法不同,但都直指积极、乐观,以及有所准备,把退休生活过成理想的样子。书中更有篇章帮你预见退休后的可能发生的状况,疏解焦虑,有备而来;制定稳中向好的退休理财计划,给自己安度晚年的底气;重塑自己,与社会关联,活出全新的精彩。一个人的生命长度有限,而广度、深度却可以无限延展。退休成了人生新阶段的起点,人生的下半场,无限精彩。
|
內容簡介: |
退休对每个人来讲,不尽相同。退休是什么?退休后会遇见哪些问题?退休后如何保持与家人之间的良好关系?如何提前进行退休规划?如何制定稳中向好的退休理财计划?如何让爱好发挥作用?如何重塑自己,与社会关联?如何让退休后的生活丰富多彩?居家养老还是去养老院?本书就这些值得关注的问题,采访了多位退休人士和养老产业工作者,给出一些提议,并呈现多个积极而精彩的退休生活纪实故事,启发读者规划退休后的第二人生,拥抱退休后的黄金年代。
|
關於作者: |
蒋瞰作家,曾是记者、新闻工作者,为杭州多家主流媒体、上海各类时尚媒体工作过。长期专注写作,出版《山居莫干》《深夜书房》《晚上好,亲爱的陌生人》等多部图书作品。擅长人物专访,曾在多地生活,因此采访到近百位不同生活状态的退休人士,成为本书写作灵感来源。在澳大利亚就读传播学硕士时,主修纪实和特写类新闻写作。
|
目錄:
|
第一章 退休开启人生新阶段
退休,或许只是生活和工作的延长线 002
老年才是人生的巅峰 003
换个法子不退休 005
退休的仪式感 006
退休后的三个阶段 007
什么时候开始为退休做准备 009
变退休为蜕变 013
第二章 退休后,把生活过成想要的样子
退休后卖饺子、开民宿 018
“玩具”取悦自己的退休生活 026
打“飞的”打卡各地博物馆 035
做一名书店小店员 042
回到故乡 050
开民宿学电脑,何时都不晚 058
用自己的专长和孩子一起工作 064
带孙辈,上老年大学,享受生活,一个也不少 070
日子和每天的蔬菜一样,都是新鲜的 079
第三章 预见退休,有备而来
退休后迟迟没缓过神 106
周末已不让人激动 108
不再被叫名字 111
退休后越来越忙 113
再就业的困境 115
不知如何相处的夫妻 116
退休也男女有别? 120
与子女相处需要智慧 122
抱团养老、居家养老还是去养老院 123
第四章 稳中向好的退休理财计划
养老金和企业年金,安度晚年的底气 132
退休人士的金钱焦虑 133
商业养老保险的合理补充 137
注重全面保障 138
如何挑选保险公司和寿险规划师 139
如何挑选保险产品 141
退休者的理财守则 144
第五章 重塑自己,和社会关联
积极老龄化 150
与社会关联,活出自己的精彩 151
让爱好发挥作用 153
让爱好收到正向反馈 154
让技能重新被需要 156
退休之后,创业! 159
“跨代共居”正流行 161
退休后积极做义工 163
社团:退休人士的新天堂 166
延迟退休 169
第六章 退休后行动清单
串门 174
聚会 175
运动 176
回到故乡 177
学习 177
旅行 179
附录 退休影视书籍 183
|
內容試閱:
|
拥抱退休后的黄金年代
退休对每个人来讲,不尽相同。有的人在“法定年龄”正常退休,过上了悠闲自在的退休生活;有的人到了退休年龄,体力精力俱佳,继续发挥余热;有的人或主动或被动地“早退”,让退休生活来得更早了些……
退休,或许只是生活和工作的延长线。在经历了人生上半场的探索后,明白了这个世界与生命的真相,退休开启人生的新阶段。
退休后的老徐成了宅家的玩家,火炉、相机、咖啡样样精通。他没有“浪迹天涯”,很多时候连家门都不出,却凭着这些“玩具”,在自己感觉最安全的地方构建了无比惬意的退休生活,这不就是“附近 500 米”的最好实践嘛!
孙勤退休后继续自己的“专业”,从图书馆馆长退下来后,做了书店店员,在呼吸得到山水灵气的地方,为家长做购书导读,她体会到“退休才能蜕变成更好的人”,这是人上年纪后不可多得的“被认可”。
李赛莲退休后和很多“儿行千里母担忧”的妈妈一样,想帮正在创业的孩子解忧。57岁的她便在儿子的民宿里做起了主理人,玩转预订、房态、调价,把民宿经营得有声有色,还不用看人脸色。
无独有偶,想着和子女在一起有个照应的章勤华,已经是儿子经营的民宿里一名不可缺少的员工了——民宿的花草园艺都出自她手,她的“少有付出感”也让所有人都有了松弛感。
……
相比从前,如今退休或即将退休的人们往往拥有更高的文化程度与经济条件,对退休生活的品质更有要求。帮子女带孩子也未必是必选项。就算带孩子,也完全可以自洽,比如退休后的国英,从小城市去上海,她没有过成“来到异乡”的苦哈哈的样子,而是在新的城市,把“任务”变成“机会”,带孩子之余,天天城市漫步,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如今的退休,让许多过去的担忧变成了多余。很多关于退休的著作和资料提到无法适应退休生活的人,比如老友间彼此问好,却怎么都摸不出名片,才意识到自己已经退休。这种“睹物忧思”随着电子时代的渗透,无论在职还是退休,都通过微信添加好友,谁都不需要名片,头衔也显得不那么重要。智能手机和移动网络的普及,让今天的退休人士可以轻松拥有自己的世界。对于第三代的思念和想法打发的时光,网络帮了大忙。
能在退休后过得不错的人,往往有个共同点——很多人都是有过预见和规划的。
退休后立即改变生活习惯,投入新的生活,无论谁都很难做到。但已经和自己相处了五六十年,对自己最为了解,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也清楚到底想过怎样的生活。那么,趁着退休前,为理想的生活做些布局,越早规划,越有利于退休后的问题的顺利解决,也便于给自己开拓更广阔的选择空间,抓住主动权。
本书围绕“退休”议题展开,当我们了解了退休的意义,开启人生新阶段后,几位和自己的退休生活自洽的主人公登场,他们背景不同,活法不同,但都积极、乐观,以及有所准备,把退休生活过成理想的样子。接下来,书中分三章探讨提前规划退休的意义和方法,包括如何理财,如何重塑自己与社会关联,以及可以直接拿来就用的退休行动清单。
一个人的生命长度有限,而广度、深度却可以无限延展。每天在公园跳舞或和老伙伴一起演奏乐器,都可以是退休人士自洽和快乐的时光。但这不是他们唯一的生活方式,他们可能转身要帮子女带孩子,要去老年大学上课,或在返聘中继续获得成就感——没有一种模式是固定的、必需的。退休成了第二人生的起点,无限精彩。
听过一段话:“我要求不高,如果人的一生有80年的话,那么,退休后我还有很多年时光。退休后的时间,不用考虑工作,不用一心为了子女,完完全全为自己活着,一定要充分利用好。”
更何况,在这个年纪并不能代表一切的社会,对各种人越来越包容、友善。你可以 40 岁不结婚,也可以 60 岁穿着艳丽的衣服;你可以和孙辈一起喝咖啡,做他们眼中的“潮”外公、“潮”外婆,也可以推开家门说走就走,去看看世界,体验人生的精彩,拥抱退休后的黄金年代。总之,退休后可以做任何年轻时想做却没来得及做的事,这是多么令人期待的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