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余华论》(2024修订版)

書城自編碼: 4081240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文学理论
作者: 王达敏
國際書號(ISBN): 9787539680019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63.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理解性别差距:美国女性经济史
《 理解性别差距:美国女性经济史 》

售價:HK$ 90.2
艺术哲学
《 艺术哲学 》

售價:HK$ 96.8
从助理到合伙人-青年律师业务进阶指南
《 从助理到合伙人-青年律师业务进阶指南 》

售價:HK$ 74.8
明清白话文献与吴语语法
《 明清白话文献与吴语语法 》

售價:HK$ 217.8
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修订二版)
《 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修订二版) 》

售價:HK$ 107.8
德州扑克自学一本通
《 德州扑克自学一本通 》

售價:HK$ 55.0
数学分析(第一卷)(第7版)(精装典藏版)
《 数学分析(第一卷)(第7版)(精装典藏版) 》

售價:HK$ 97.9
什么是思想史 历史学的实践丛书
《 什么是思想史 历史学的实践丛书 》

售價:HK$ 61.6

 

建議一齊購買:

+

HK$ 29.3
《诗词格律:插图版(语言学大家王力经典作品,诗词格律入门读物,》
+

HK$ 78.3
《苏轼十讲》
+

HK$ 63.8
《中国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流变之反思》
+

HK$ 74.8
《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
+

HK$ 90.9
《饮之太和 中国美学名著选讲》
+

HK$ 63.9
《中国叙事学(第2版)》
目錄
2024 年修订版序 / 001 2016 年修订版序 / 004 2006 年版序 / 006
余华论 / 001
超越原意阐释与意蕴不确定性 —《活着》批评之批评 / 003 福贵为何不死
— 再论《活着》 / 025
《活着》的两部经典创构始末 / 037 民间中国的苦难叙事
—《许三观卖血记》批评之批评 / 064 民间中国的命运叙事
— 余华的先锋小说和长篇小说《活着》 / 084 民间中国的世俗叙事
— 余华小说集《黄昏里的男孩》 / 111
从启蒙叙事到民间叙事
— 以余华的“少爷三部曲 ”为例 / 125 民间中国的叙事者 / 146
岂止遗憾
—《兄弟》批评 / 168 一部关于平等的小说
— 余华长篇小说《第七天》 / 187 川端康成之盐与余华之味
— 余华及长篇小说《文城》 / 198 从虚无到现实
— 余华的文学观 / 219 从小说结束的地方开始
— 余华小说序跋 / 236
关于《余华论》的通信 / 246
余华中短篇小说解读 / 257 《十八岁出门远行》 / 259
《西北风呼啸的中午》 / 263 《四月三日事件》 / 265
《一九八六年》 / 268 《往事与刑罚》 / 271 《河边的错误》 / 276 《现实一种》 / 278
《世事如烟》 / 281
《难逃劫数》 / 287 《死亡叙述》 / 291 《命中注定》 / 293 《鲜血梅花》 / 295 《古典爱情》 / 299
《此文献给少女杨柳》 / 303 《祖先》 / 310
《两个人的历史》 / 314 《黄昏里的男孩》 / 316
《我没有自己的名字》 / 319 《一个地主的死》 / 321
《蹦蹦跳跳的游戏》 / 324
內容試閱
2024 年修订版序




此次修订,内容上作了较大增删,计有三处。
一是重写《〈活着〉的两个文本》。《活着》有两个文本,第一个文本 是中篇小说《活着》,发表于《收获》1992 年第 6 期,近 7 万字。1992 年 11 月,导演张艺谋看中 了《活着》,并邀请余华将其改编成电影剧本。 在改编过程中,余华在原著的基础上又增写了近 5 万字,使之成为近 12 万字的长篇小说,于是就有了《活着》的第二 个文本。 一篇貌不惊人的 中篇小说经过改写、扩写和增写了 一系列内容后,竟然脱胎换骨般地成 为一部经典性的长篇小说。这篇文章比较这两个文本,重在分析长篇 小说《活着》的经典性是如何生成的。
几年前看到一些新材料,即《活着 · 张艺谋》《张艺谋的作业》等。 1992 年 11 月 张艺谋邀请王斌参加一个剧本的讨论,这是他们合作的开 始。王斌参加了《活着》由小说到电影的改编、拍摄的全过程,这本书详 细地记录了这个过程,其中的好多细节和花絮我是第一次看到。是王 斌从余华处把中篇小说《活着》即将刊发《收获》的清样拿给张艺谋,张 艺谋连夜看完,显得异常兴奋,决定将《活着》改编成电影,并邀请余华 参与编剧。在改编过程中,余华采纳了张艺谋和王斌的意见,在原作的 基础上增写了近 5 万字,使之成为近 12 万字的长篇小说,于是就有了

余华论


《活着》的第一部经典。 与 此 同 时,张艺谋将其拍成电影,这样又有了 《活着》的第二部经典。二 者尽管在故事背景、结构、情节、人物命运及 结局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别,但它们的经典性都是在人物特别是福贵的 人生观和生命意识于极端处境的特殊性中蕴含着人类的普遍性意义上 来定义的,这是它们成为经典的共同原因。于是我重写《〈活着〉的两个 文本》,改题为《〈活着〉的两部经典创构始末》,此文的材料和内容较前 文有很大的丰富,思想和境界也较前文有很大的提升。
二是增加新作一篇。2011 年初,余华的长篇小说新作《文城》出 版,嗅觉灵敏的读者惊喜地发现,余华又回来了。余华又回来了,是说 那个写作了《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的余华又回来了。余华的文学 创作始于 1983 年,至 1986 年,是他“写作的 自 我训练期 ”。这个时期余 华特别迷恋川端康成,川端康成是一个非常细腻温情的作家,他让余华 学会了如何表现细节,即用一种感受的方式把痛苦写到不动声色的地 步。在学习川端康成的几年里,余华打下了坚实的写作基础,可越往下 写越困难,越写越有一种找不到 自 己的感觉,感到川端康成像一把枷锁 紧紧地锁住了 自 己。正在这时( 1986 年),余华读到 了 卡夫卡的小说, 卡夫卡是一个解放者,他解放了余华的写作:从卡夫卡那里,余华获得 了写作 自 由的观念和技法,由此踏上先锋小说创作之途并成为先锋小 说的代表性作家。先锋小说盛极一时,但好景不长,其由盛而衰,时不 过三四年,当许多作家还在东张西望找不到突围方向时,余华则顺利地 完成了文学创作的转 向,其标志性作品就是《活着》和《许三观卖血 记》。几年前逃离般地告别川端康成,现在又急刹车般地告别卡夫卡, 余华究竟凭借什么才能一步踏上了文学的坦途? 一直没有想过这个问 题,直到26 年后读过《文城》,我才从余华小说特有的味道中嗅到了 川

2024 年修订版序


端康成的味道。我猛然意识到,川端康成根本就没有离余华而远去,他 一直潜存于余华意识的深处,单等被重新启用的时机的到来。善于用 灵悟的感觉捕捉隐秘信息的余华,适时打开无意识的通道,迅速地实现 了与川端康成的再度融合。而川端康成独特的文学之美及独有的味道 像盐一样,溶入了《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和《文城》之中,促成了余华 小说独有的审美特性的形成。我感觉我打通了余华小说创作的脉络, 顺着这种理解评论《文城》,写作了《川端康成之盐与余华之味》一文。
三是删除《余华研究资料索引》。这部分的搜集整理费时费力,还 要时时更新才能完善,而书显然做不到这一点。 除少数专业研究者,多 数读者对它敬而远之,借此机会,索性删除。

2024 年 10 月 20 日 于安徽大学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