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反乌合之众——跳出羊群,逆向获利
》
售價:HK$
76.8

《
帝国作为装饰品:英国人眼中的大英帝国(帝国与国际法译丛)
》
售價:HK$
86.9

《
AI芯片应用开发实践:深度学习算法与芯片设计
》
售價:HK$
75.9

《
世界之中(文明三部曲之后,亚洲图书奖得主张笑宇充满想象力的重磅新作)
》
售價:HK$
86.9

《
柏拉图《美诺》疏证
》
售價:HK$
96.8

《
山西明清寺观壁画的内蕴与社会潜流研究
》
售價:HK$
140.8

《
莎士比亚全集十卷
》
售價:HK$
591.8

《
7天造一台无人机:飞控、电池、动力系统、地面站全解析
》
售價:HK$
75.9
|
內容簡介: |
李雪峰教授的《应急管理通论》一书以贯“通”应急之理、纵“论”管理之道为使命,系统阐述了应急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旨在构建结构框架新颖、中国特色鲜明、兼具国际视野的应急管理知识体系。全书以管理学的逻辑来组织教材框架,介绍了应急管理的历史、概念、理念、体系,重点阐述了应急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沟通、控制五项职能。
本书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色:一是聚焦中国应急管理实践,注重体现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在应急管理领域的指导作用,在每章开篇引言中集中介绍党和国家的相关应急管理指导思想;二是系统反映新时代中国应急管理的新战略、新举措、新进展,反映近年来新颁布或修订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特别是2024年修订的《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精神和内容;三是重视借鉴国外应急管理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阐述了世界应急管理的古今历史、发达国家应急管理的有益做法,介绍了有关国家突发事件应对典型案例及经验教训。
本书适合作为高校应急管理及相关课程教材,同时也是党政干部特别是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机构工作人员系统学习应急管理理论知识的理想参考书。
|
關於作者: |
李雪峰,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研究院(中欧应急管理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一带一路”风险治理创新工程首席专家;兼任中国应急管理学会常务理事及《中国应急管理科学》副主编,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应急与安全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应急管理部“一带一路”应急管理国际智库专家等。先后赴英国剑桥大学、伯明翰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美国哈佛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等访问学习,曾担任中美、中英、中欧政府间应急管理国际合作项目协调人。长期从事应急管理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公共安全治理、中国式应急管理、应急领导力等。著(编)有《中国特色公共安全之路》《应急之道》《防范化解社会领域重大风险》《基层应急管理指引》《应急管理通论》等著作和教材十余部,并担任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公共安全治理新格局丛书”执行主编。
|
內容試閱:
|
一、本书的旨趣
本书以贯“通”应急之理、纵“论”管理之道为使命,具体有以下特点:
第一,体现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指导作用。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总体国家安全观与党的新时代应急管理思想引领中国式应急管理现代化建设日益走深走实,我国应急管理指导方针与原则日益清晰和完善。本书致力于落实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的教育指导思想,致力于体现新时代中国式应急管理现代化的思想精髓。
第二,反映应急事业与理论研究的创新成果。本书初版问世以来,我国自上而下全面重构了国家应急管理部门体系,应急管理法治体系不断充实完善,各地各部门应急管理创新精彩纷呈。相应地,应急管理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也取得长足进步,笔者本人也在时代大潮的推动下发表了一系列应急管理体系与战略研究成果。本书致力于撷取实践与理论发展的精华,更新升级应急管理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体系。
第三,坚持应急管理体系与知识的学理框架。本书初版异于通常的应急管理概论教材之处在于,以管理学的逻辑而不是应急管理工作的逻辑来选取和组织应急管理理论知识。本版继承了初版的基本框架:前五章总论部分着重阐述应急管理的历史进程、概念理论、理念文化、体系能力等基本知识,后五章分论部分着重阐述应急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沟通、控制等管理职能。应急管理工作所需的各方面基本知识则依其理论逻辑融入有关章节中。这样的知识选取与编排更有利于读者掌握应急管理的知识精髓与提升自身应急管理能力。
第四,努力以读者的需要和读者友好为导向。一本书是否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在于其能否从多方面满足读者的学习需求。本书以应急管理相关专业研究生、负有应急管理责任的党政干部为主要读者对象,行文风格、结构要素编排等力争满足教学与自学使用需要。
二、本书的结构
本书大体遵循初版的基本框架,对各个章节进行了充实调整。全书包括十章:
第1章为“绪论:应急事业历程”。这一历史序章简要介绍中外古今应急管理的历史发展,侧重介绍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百年中国应急事业发展历程。
第2章为“应急事业对象”。阐述公共安全、安全风险与突发事件等概念的内涵、主要特征和基本过程。
第3章为“应急管理本质”。阐述应急管理的内涵和外延、主要任务、基本特点、一般过程等方面的理论观点。
第4章为“应急管理理念”。对应急管理所需遵循的指导思想进行概括,阐述安全应急文化、应急管理伦理等专题内容。
第5章为“应急管理体系”。从主体、制度、力量、保障等方面系统阐述应急管理的体系能力要素。
第6章为“应急计划职能”。阐述应急计划原理以及战略性应急规划、应急预案、应急行动计划、恢复重建规划等管理过程。
第7章为“应急组织职能”。阐述应急组织原理以及应急协同机制、任务型应急管理组织机制、应急指挥协调组织机制、恢复重建组织机制等。
第8章为“应急领导职能”。阐述应急领导原理以及突发事件应对不同阶段的自我激励动员、动员他人、探索未知题解等领导过程。
第9章为“应急沟通职能”。阐述应急沟通原理以及应急信息管理机制、公众风险沟通、突发事件应对信息发布、舆论危机管控等沟通过程。
第10章为“应急控制职能”。阐述应急控制原理以及应急绩效管理、安全监督、应急响应督查、恢复重建督查等控制过程。
三、学习方法与使用建议
应急管理关乎人民安全、公共安全、国家安全。有效的应急管理学习应以深厚的人民情怀、强烈的担当精神为指引。本书不论是用于自学还是课程学习,只要读者能够以使命担当之心,行理论联系实际之法,定能学有所获。
这十章内容在研究生课程中可以作如下安排:对于有12次课(通常36或48学时)的课程,可每次课学习一章,剩余两次作为总结课、学生小项目汇报展示课、典型案例分析课或专题时事讲座课安排;对于有8次课(通常24或32学时)的课程,可以第1次课讲授第1章,第2次课讲授第2~3章,第3次课讲授第4~5章,后5次课依次讲授第6~10章的内容。
为保证教学质量,学生应在课前自学相应章节内容,教师课堂教学应尽量精讲多练,将自学式、讲授式、案例式、模拟式、研讨式等教学方法有机结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