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刘伯温与哪吒城:北京建城的传说
》
售價:HK$
96.8

《
文化的故事:从岩画艺术到韩国流行音乐(译林思想史)哈佛大学教授沉淀之作 获奖不断 全球热销 亲历文化史上的15个关键点 从史前艺术到当代韩流的人类文化全景
》
售價:HK$
85.8

《
不结婚的社会:双亲如何成为特权,以及家庭为何很重要
》
售價:HK$
63.8

《
怎样决定大事
》
售價:HK$
109.9

《
蓝色机器:感受海洋引擎的深沉脉动
》
售價:HK$
96.8

《
美元霸权的兴衰:它将如何影响全球经济、金融市场和我们的财富(梳理美元发展历程,剖析崛起与衰退的根源)
》
售價:HK$
63.8

《
纸上博物馆·文明的崩溃:庞贝+玛雅+美索不达米亚(法国伽利玛原版引进,450+资料图片,16开全彩印刷)
》
售價:HK$
279.4

《
郭实猎与“开放中国”——19世纪上半叶的中西碰撞(精)
》
售價:HK$
74.8
|
編輯推薦: |
中国古建筑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和修缮日益受到重视。本书结合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木结构古建筑的勘察过程、手段、技巧以及相应古建筑的修缮过程和注意事项。本书适宜从事古建筑修缮的技术人员参考。
|
內容簡介: |
《古建筑修缮保护设计——理论与实践》共分三篇,第一篇为木结构古建筑修缮保护设计理论篇,第二篇为木结构古建筑现状勘察报告编制案例篇,第三篇为木结构古建筑修缮保护设计案例篇。本书通过对木结构古建筑修缮保护设计流程及具体案例的系统介绍,旨在为历史建筑修缮保护设计和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本书兼具理论性、指导性和实践性,可作为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从事历史建筑保护相关工作的科技工作者、教师、学生的参考资料。
|
關於作者: |
杨燕,木材科学与技术工学博士。2004年获得西南林学院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士学位;2007年获得西南林学院木材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学位;2016年获得中国林科院木材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学位;2007年-2019年在西南林业大学任教;2019年06月至今在南阳理工学院任教。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为历史建筑保护、木材解剖学、木材物理学和木材保护。主要承担历史建筑保护技术、历史建筑修缮设计、木材学、木材解剖学、木材物理学、木材识别与鉴定、木结构建筑材料学、工程木质材料等课程的教学工作。近年来参与出版教材2部,在国内外期刊上共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其中,SCI收录9篇。
|
目錄:
|
第一篇木结构古建筑修缮保护设计理论篇1
第1章木结构古建筑的现状勘察工作2
1.1古建筑的测绘工作2
1.2古建筑环境因素的勘察3
1.3古建筑法式的勘察4
1.4古建筑历史信息的勘察5
1.5古建筑残损现状的勘察6
1.6古建筑利用情况的调查9
第2章木结构古建筑现状勘察报告的编制10
2.1古建筑的概况10
2.2古建筑周边环境分析10
2.3古建筑的历史沿革11
2.4古建筑的历次维修情况11
2.5古建筑的形制特征11
2.6古建筑的价值评估12
2.7古建筑的残损现状情况14
2.8古建筑的残损原因14
2.9现状实测图纸的绘制及残损点的标注15
2.10残损现状相关照片17
第3章木结构古建筑修缮保护方案的编制18
3.1明确修缮依据18
3.2确定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9
3.3明确修缮的范围21
3.4明晰修缮的性质21
3.5甄选适宜性修缮措施22
3.6方案设计图纸绘制及修缮措施的标注22
第二篇木结构古建筑现状勘察报告编制案例篇:以南阳市杨家大院为例25
第4章杨家大院古建筑修缮项目概况26
4.1项目区位及简介26
4.2自然环境28
4.3人文环境29
4.4历史沿革及历次修缮记录31
4.5价值评估32
4.6建筑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3
第5章杨家大院古建筑本体形制特点的研究35
5.1研究范围35
5.2结果与分析36
5.3本章小结57
第6章杨家大院古建筑宏观残损现状勘察分析及安全评估58
6.1勘察依据及范围58
6.2结果与分析58
6.3安全评估97
6.4本章小结97
第7章杨家大院古建筑木构件用材树种的鉴定及其配置特征的研究114
7.1材料与方法114
7.2结果与讨论117
7.3本章小结144
第8章杨家大院古建筑木构件微观劣化程度的明场光、偏光和荧光效果研究146
8.1材料与方法146
8.2结果与讨论146
8.3本章小结167
第9章杨家大院古建筑木构件材质劣化原因的探究169
9.1木构件用材树种性能的分析169
9.2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174
9.3本章小结177
第三篇木结构古建筑修缮保护设计案例篇:以南阳市杨家大院为例180
第10章木结构古建筑修缮保护措施的研究181
10.1木构件残损的抢救性与预防性保护措施181
10.2墙体的修缮保护措施186
10.3屋面的修缮保护措施190
10.4地面的修缮保护措施191
10.5小木作的修缮保护措施192
第11章杨家大院古建筑修缮保护设计说明193
11.1设计依据193
11.2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193
11.3修缮保护的范围194
11.4修缮保护的性质194
11.5结果与分析194
11.6本章小结206
附录208
附录Ⅰ杨家大院古建筑残损现状测绘图纸208
附录Ⅱ杨家大院古建筑修缮保护设计图纸210
附录Ⅲ残损现状及修缮保护措施表格汇总212
参考文献263
|
內容試閱:
|
我国独树一帜的木结构古建筑有着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等价值。它们见证了中华文明昔日的辉煌,承载着源远流长、光辉灿烂的华夏文化。但这些木结构古建筑经历了漫长时间的洗礼,在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下,有的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着不同程度的残损,建筑本体及所承载的文化面临着威胁。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视的力度在逐步加强,并多次就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因此,保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木结构古建筑,使其健康永续传承,对弘扬华夏文明、提升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古建筑修缮保护设计——理论与实践》共分三篇,第一篇为木结构古建筑修缮保护设计理论篇,第二篇为木结构古建筑现状勘察报告编制案例篇,第三篇为木结构古建筑修缮保护设计案例篇。其中,第一篇包含三章,第1章为木结构古建筑现状勘测工作,第2章为木结构古建筑现状勘察报告的编制,第3章为木结构古建筑修缮保护方案的编制,系统地梳理了木结构古建筑修缮保护设计的基本流程。第二篇包含六章,第4章为杨家大院古建筑修缮项目概况,第5章为杨家大院古建筑本体形制特点的研究,第6章为杨家大院古建筑宏观残损现状勘察分析及安全评估,第7章为杨家大院古建筑木构件用材树种的鉴定及其配置特征的研究,第8章为杨家大院古建筑木构件,微观劣化程度的偏光和荧光效果的研究,第9章为杨家大院古建筑木构件材质劣化原因的探究,系统地对杨家大院宏观及微观双重视角下木构件材质劣化程度进行了诊断,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其用材树种的鉴定,结合外部环境条件因素,对其材质劣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为第三篇中修缮保护措施的抉择提供了科学指导。第三篇包含两章,第10章为木结构古建筑修缮保护措施的研究,第11章为杨家大院古建筑修缮保护设计说明,在对杨家大院古建筑修缮保护措施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对杨家大院古建筑各单体建筑的修缮保护措施进行了分析。
本书由杨燕、李斌、季海迪等人撰写,其中,杨燕负责第二篇第4章至第7章、第9章、第三篇第10章和第11章、附录Ⅲ的撰写;李斌负责第一篇第1章至第3章的撰写;季海迪负责第二篇第8章的撰写,陈连龙、宋肖韩、杨晨、张文强、贾兵、徐思、李昊阳、屈熹豪、张乌托、陈嘉杰、范梦萱负责附录Ⅰ、附录Ⅱ的撰写;全书由杨燕定稿。另外,陈连龙、宋肖韩、梁淯棚、吕家顺参与了杨家大院古建筑现场调研和取样、木构件用材树种的鉴定及偏光荧光分析等工作。在此向大家的辛苦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得到了河南省教育厅“基于材质劣化微观诊断的豫西南木结构古建筑预防性保护研究(24A560017)”、河南省科技厅“豫西南地区木结构古建筑材质劣化检测及其风险预警关键技术(242102320293)”、南阳理工学院博士科研启动项目“丹霞寺古建筑木构件材质状况及修缮研究”等项目的资助,特此感谢!文中引用了国内外学者的参考文献,在此向所有学者表示诚挚的感谢。限于著者的水平和时间,书中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杨燕
2024年7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