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全2册)马氏文通校注(江苏文库精华编)

書城自編碼: 4079676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古籍古籍整理
作者: [清]馬建忠 著 章錫琛 校注
國際書號(ISBN): 9787550640405
出版社: 凤凰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1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162.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自我与本我:弗洛伊德经典心理学著作(精装典藏版)
《 自我与本我:弗洛伊德经典心理学著作(精装典藏版) 》

售價:HK$ 74.8
消费是什么 : 关于消费主义的社会学研究(一本书告诉你为什么买买买之后也有巨大空虚感)
《 消费是什么 : 关于消费主义的社会学研究(一本书告诉你为什么买买买之后也有巨大空虚感) 》

售價:HK$ 64.9
人类简史系列(白金纪念版)(套装共4册)
《 人类简史系列(白金纪念版)(套装共4册) 》

售價:HK$ 347.6
深度学习推荐系统2.0
《 深度学习推荐系统2.0 》

售價:HK$ 140.8
小欢喜2:南京爱情故事
《 小欢喜2:南京爱情故事 》

售價:HK$ 75.9
分解工作法:聪明人如何解决复杂问题
《 分解工作法:聪明人如何解决复杂问题 》

售價:HK$ 65.8
翡翠鉴赏(全彩珍藏版)
《 翡翠鉴赏(全彩珍藏版) 》

售價:HK$ 75.9
艺文志·石川啄木:日本的第一个现代人
《 艺文志·石川啄木:日本的第一个现代人 》

售價:HK$ 74.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289.1
《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
+

HK$ 101.2
《战国策 经典直读本》
+

HK$ 101.2
《世说新语译注(注音版)(精)》
+

HK$ 118.8
《曾国青铜器铭文选萃》
+

HK$ 46.2
《穆天子传(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三全本) 新版》
+

HK$ 32.2
《素书(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三全本)》
編輯推薦:
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汉语语法书
內容簡介:
《马氏文通》是中国第一部体系完整的语法书。全书分十卷,第一卷“正名”,是全书的总论,对各类“字(词)、各种“次”和“句读”等下了定义;第二至第六卷讲“实字”,除 了讲名字、代字、静字、状字之外,还讲了正次与偏次、主次与宾次、前次与同次等六种“次”以及“表词”等等。“次”说的是名代字的位次,也涉及到句子的组织;第七至第九卷 讲“虚字”,包括介字,连字,助字等;最后一卷“论句读”,先讲起词、语词、止词、转词,再讲顿和读,末了讲句,包括排句、两商之句、反正之句等等。
關於作者:
马建忠(1845—1900),别名乾,学名斯才,字眉叔,江苏丹徒(今属镇江)人。是《文献通考》作者马端临第二十世孙。清末学者、外交家。太平军进军江南时,随家徙居 上海。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因愤外患日深,开始研习西学。主要著作有《适可斋记言记行》《马氏文通》。
目錄
序(一)
後序(一)
例言(一)
校注例言(一)
正名卷之一()
實字與虚字()
名字()
代字()
動字()
静字()
狀字()
介字()
連字()
助字()
嘆字()
句()
起詞()
語詞()
内動字()
外動字()
止詞()
表詞()
次()
主次()
賓次()
正次()
偏次()
司詞()
讀()
實字卷之二()
名字二之一()
..........
內容試閱
昔古聖開物成務,廢結繩而造書契,於是文字興焉。夫依類象形之謂文,形聲相益之謂字;閲世遞變而相沿,訛謬至不可殫極。上古渺矣;漢承秦火,鄭許輩起,務究元本,而小學迺權輿焉。自漢而降,小學旁分,各有專門。歐陽永叔曰:‘爾雅出於漢世,正名物講説資之,於是有訓詁之學;許慎作説文,於是有偏旁之學;篆隸古文,爲體各異,於是有字書之學;五聲異律,清濁相生,而孫炎始作字音,於是有音韻之學。’吴敬甫分三家:一曰體制,二曰訓詁,三曰音韻。胡元瑞則謂小學一端,門徑十數,有博於文者、義者、音者、迹者、考者、評者,統類而要删之,不外訓詁、音韻、字書三者之學而已。
三者之學,至我朝始稱大備;凡詁釋之難,點畫之細,音韻之微,靡不詳稽旁證,求其至當。然其得失異同,匿庸與嗜奇者,又往往互相主奴,聚訟紛紜,莫衷一是。則以字形字聲,閲世而不能不變,今欲於屢變之後以返求夫未變之先,難矣。蓋所以證其未變之形與聲者,第據此已變者耳;藉令沿源討流,悉其元本所是正者,一字之疑、一音之訛、一畫之誤已耳。殊不知古先造字,點畫音韻,千變萬化,其賦以形而命以聲者,原無不變之理;而所以形其形而聲其聲,以神其形聲之用者,要有一成之律貫乎其中,歷千古而無或少變。蓋形與聲之最易變者,就每字言之;而形聲變而猶有不變者,就集字成句言之也。易曰:‘艮其輔,言有序。’詩曰:‘出言有章。’曰‘有序’,曰‘有章’,即此有形有聲之字,施之於用各得其宜而著爲文者也。傳曰:‘物相雜故曰文。’釋名謂:‘會集衆采以成錦綉,會集衆字以成詞誼,如文綉然也。’今字形字聲之最易變者,則載籍極博,轉使學者無所適從矣;而會集衆字以成文,其道終不變者,則古無傳焉。
士生今日而不讀書爲文章則已,士生今日而讀書爲文章,將發古人之所未發而又與學者以易知易能,其道奚從哉?學記謂:‘比年入學,中年考校,一年視離經辨志。’其疏云:‘離經,謂離析經理,使章句斷絶也。’通雅引作‘離經辨句’,謂:‘麗于六經使時習之,先辨其句讀也。’徐邈音豆,皇甫茂正云:‘讀書未知句度,下視服杜。’度,即讀,所謂句心也。然則古人小學,必先講解經理、斷絶句讀也明矣。夫知所以斷絶句讀,必先知所以集字成句成讀之義。劉氏文心雕龍云:‘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積句而成章,積章而成篇。篇之彪炳,章無疵也;章之明靡,句無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振本而未從,知一而萬畢矣。’顧振本知一之故,劉氏亦未有發明。
慨夫蒙子入塾,首授以四子書,聽其終日伊吾;及少長也,則爲之師者,就書衍説。至於逐字之部分類别,與夫字與字相配成句之義,且同一字也,有弁於句首者,有殿於句尾者,以及句讀先後參差之所以然,塾師固昧然也。而一二經師自命與攻乎古文詞者,語之及此,罔不曰此在神而明之耳,未可以言傳也。噫嚱!此豈非循其當然而不求其所以然之蔽也哉!後生學者,將何考藝而問道焉!
上稽經史,旁及諸子百家,下至志書小説,凡措字遣辭,苟可以述吾心中之意以示今而傳後者,博引相參,要皆有一成不變之例。愚故罔揣固陋,取四書、三傳、史、漢、韓文爲歷代文詞升降之宗,兼及諸子、語、策,爲之字櫛句比,繁稱博引,比例而同之,觸類而長之,窮古今之簡篇,字裏行間,涣然冰釋,皆有以得其會通,輯爲一書,名曰‘文通’。部分爲四:首正名。天下事之可學者各自不同,而其承用之名,亦各有主義而不能相混。佛家之‘根’‘塵’‘法’‘相’,法律家之‘以’‘准’‘皆’‘各’‘及其’‘即若’,與夫軍中之令,司官之式,皆各自爲條例。以及屈平之‘靈脩’,莊周之‘因是’,鬼谷之‘捭闔’,蘇張之‘縱横’,所立之解均不可移置他書。若非預爲詮解,標其立義之所在而爲之界説,閲者必洸洋而不知其所謂,故以正名冠焉。次論實字。凡字有義理可解者,皆曰‘實字’;即其字所有之義而類之,或主之,或賓之,或先焉,或後焉,皆隨其義以定其句中之位,而措之乃各得其當。次論虚字。凡字無義理可解而惟用以助辭氣之不足者曰‘虚字’。劉彦和云:‘至於“夫”“惟”“蓋”“故”者,發端之首唱;“之”“而”“於”“以”者,乃劄句之舊體;“乎”“哉”“矣”“也”,亦送末之常科。’虚字所助,蓋不外此三端,而以類别之者因是已。字類既判,而聯字分疆庶有定準,故以論句讀終焉。
雖然,學問之事,可授受者規矩方圓,其不可授受者心營意造。然即其可授受者以深求夫不可授受者,而劉氏所論之文心,蘇轍氏所論之文氣,要不難一蹴貫通也。余特怪伊古以來,皆以文學有不可授受者在,併其可授受者而不一講焉,爰積十餘年之勤求探討以成此編;蓋將探夫自有文字以來至今未宣之祕奥,啓其緘縢,導後人以先路。掛一漏萬,知所不免。所望後起有同志者,悉心領悟,隨時補正,以臻美備,則愚十餘年力索之功庶不泯也已。
光緒二十四年三月十九日,丹徒馬建忠序。

凡立言,先正所用之名以定命義之所在者,曰“界説”。
界之云者,所以限其義之所止,使無越畔也。書中所命之名,有因儒先所經用者,有今所特創者,今爲各立界説,而命義乃明。至其因者或與儒先之義攸乖,而創者又或見爲捏凑而不能醒目。兩者知所不免,然且爲之,以便論説耳。惟名義一正,則書中同名者必同義,而誤會可免。
【界説一】凡字①:有事理可解者,曰“實字”。無解而惟以助實字之情態者,曰“虚字”②。實字之類五,虚字之類四。
説文分别部居,十四篇,九千三百五十三文,立一于耑,畢終於亥,皆有事物可解,未見字有無解者。不知説文惟解字原,原其初所以成此文字者,必有所指名,故無無解之字。而虚字則概皆假借於有解之字,如〈焉〉爲鳥名,〈爲〉爲母猴之屬。故字原原無無解者也。翻閲往籍,往往以〈所〉〈攸〉〈其〉〈斯〉〈凡〉〈曰〉〈孰〉〈得〉諸有解者,與夫〈蓋〉〈則〉〈以〉〈而〉諸無解者同科,又以〈何〉〈必〉〈未〉〈無〉〈是〉〈非〉諸有本義者,等諸〈於〉〈雖〉〈及〉〈矣〉〈焉〉〈哉〉〈乎〉〈也〉諸無義者之字,互相混淆,不可枚舉。先儒書内,更有以動字名爲虚字,以與實字對待者。近世曾滌生氏③與人書云:‘何以謂之實字虚用?如“春風風人”“夏雨雨人”“解衣衣我”“推食食我”“春朝朝日”“秋夕夕月”“入其門無人門焉者”“入其閨無人閨焉者”,以上兩字同者,上一字皆實字也,下一字則虚用矣。後人或以實者作本音讀,虚者破作他音讀,若〈風〉讀如〈諷〉,〈雨〉讀如〈籲〉,〈衣〉讀如〈裔〉,〈食〉讀如〈嗣〉之類,古人曾無是也。何以謂之虚字實用?如〈步〉,行也,虚字也。然韓文之“步有新船”,詩經之“國步”“天步”,則實字矣。〈薄〉,迫也,虚字也。然因其叢密而林曰“林薄”,因其不厚而簾曰“帷薄”,以及爾雅之“屋上薄”,莊子之“高門懸薄”,則實用矣。〈覆〉,敗也,虚字也。然左傳設伏以敗人之兵,如“鄭突爲三覆以待之”“韓穿設七覆於敖前”,是虚字而實用矣。’以上曾氏之説,是以動字爲虚字者也。然若〈焉〉〈哉〉〈乎〉〈也〉諸字,(〈焉〉〈哉〉〈乎〉〈也〉諸字,本書始謂之虚字,例見後。)不知曾氏將何以名之。讀王懷祖④、段茂堂⑤諸書,虚實諸字,先後錯用,自無定例,讀者無所適從。今以諸有解者爲實字,無解者爲虚字,是爲字法之大宗。其别,則實字有五,虚字有四,外此無字。故虚實兩宗,可抱⑥括一切字。
①本書分别詞性,皆以“字”爲本位。馬氏以後,言文法者,則多以“詞”爲本位。章士釗氏中等國文典(以下簡稱文典)云:‘一字可爲一詞,而一詞不必爲一字。泛論之則爲字,而以文法規定之則爲詞。此字與詞之别也。’(頁一)黎錦熙氏國語文法(以下簡稱語法)論“字與詞”云:‘字就是一個一個的“單字”。詞就是説話的時候表示思想中一個觀念的“語詞”。有時一個字就是一個詞,如〈人〉〈馬〉〈紅〉〈來〉等。有時要兩個字以上組合起來才成功一個詞,如〈鸚鵡〉〈老頭子〉〈便宜〉〈吩咐〉等。文法中分别詞類,是把詞作單位,不問他是一個字或幾個字,只要是表示一個觀念的,便叫做詞。’(頁二)②楊樹達氏文通刊誤(以下簡稱刊誤)云:‘馬氏分别虚實字,自較前人爲精密。但此云以無解者爲虚字,則彼所分析,實未盡然。蓋若介字之〈以〉字當〈拿〉字〈因〉字解,〈爲〉字當〈助〉字〈代〉字解,〈自〉〈由〉〈從〉〈與〉諸字及〈之〉字皆各有解。又連字中〈與〉〈及〉〈且〉〈然〉等字亦皆有解。計馬氏虚字四種中,絶對無解者,僅助字及嘆字耳。’陳承澤氏國文法草創(以下簡稱草創)云:‘此定義……實爲未愜。虚字中連字介字之一部分,仍有事理可解,一也。其無解者亦不得稱之爲助實字之狀態,二也。……然馬氏虚字實字之説誠有未當,而其分界之標準尚屬可通。仍其標準而修正其定義,則亦可存爲一説。’(頁三一——三二)③曾國藩,字滌生,清湘鄉人。道光進士。以大學士任兩江總督。卒謚文正。著有求闕齋集。此所引爲復李眉生書中語。④王念孫,字懷祖,號石臞,清高郵人,乾隆進士。從學休寧戴震,受聲音、文字、訓詁,著有讀書雜志、廣雅疏證等書。子引之,字伯申,能世其學,推廣庭訓,成經義述聞、經傳釋詞等書。官至工部尚書,卒謚文簡。⑤段玉裁,字若膺,一字懋堂,清金壇人。乾隆舉人。精小學,著有説文解字注。⑥抱,疑‘包’之誤。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