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面孔(《哥本哈根三部曲》作者托芙·迪特莱弗森长篇代表作,理智地描摹疯狂,疏离地评估澎湃的情感:一位精神崩溃的女作家自我救赎的心灵之旅)

書城自編碼: 4076788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小說外國小說
作者: 托芙·迪特莱弗森 著,徐芳园 译
國際書號(ISBN): 9787559869234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49.5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无人机飞行原理与气象环境(第2版)
《 无人机飞行原理与气象环境(第2版) 》

售價:HK$ 31.9
理解性别差距:美国女性经济史
《 理解性别差距:美国女性经济史 》

售價:HK$ 90.2
从助理到合伙人-青年律师业务进阶指南
《 从助理到合伙人-青年律师业务进阶指南 》

售價:HK$ 74.8
明清白话文献与吴语语法
《 明清白话文献与吴语语法 》

售價:HK$ 217.8
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修订二版)
《 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修订二版) 》

售價:HK$ 107.8
德州扑克自学一本通
《 德州扑克自学一本通 》

售價:HK$ 55.0
数学分析(第一卷)(第7版)(精装典藏版)
《 数学分析(第一卷)(第7版)(精装典藏版) 》

售價:HK$ 97.9
什么是思想史 历史学的实践丛书
《 什么是思想史 历史学的实践丛书 》

售價:HK$ 61.6

 

建議一齊購買:

+

HK$ 57.2
《天竺热风录(田中芳树构思二十年的大唐英雄传说!)》
+

HK$ 110.0
《纽约客故事集》
+

HK$ 85.8
《冷山(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奥斯卡同名获奖电影原著小说)》
+

HK$ 78.2
《白痴(作家经典文库)陀思妥耶夫斯基文学成熟期的代表作,耿济之》
+

HK$ 45.8
《小王子(80周年纪念版)》
+

HK$ 552.0
《那不勒斯四部曲布面精装珍藏版(共4册)》
編輯推薦:
丹麦国宝级作家、《哥本哈根三部曲》作者迪特莱弗森长篇代表作!
生于哥本哈根工人阶级社区的托芙·迪特莱弗森一生经历坎坷,
个人生活曲折,且深受药物成瘾的影响,几度进入精神病院接受治疗;
她以惊人的才华和创作能量开创了一种残酷而真实的自传体小说,
如今已成为20世纪丹麦国宝级作家。

自传体小说杰作——记录世界的复杂性,也接纳自我的矛盾性
迪特莱弗森在创作《哥本哈根三部曲》的间隙完成了《面孔》,
将其一生的经历浓缩成一部短小却刺痛人心的作品,
借助虚构故事的体裁更加诚实、自由地剖析自己,
并仁慈地给予了《面孔》一个更饱含希望的结局。

一位精神崩溃的女作家自我救赎的心灵之旅
童年记忆的威胁、真实世界的危机、文学创作的瓶颈、丈夫的拈花惹草、儿女的疏离……
在家庭和事业、理智与癫狂的缝隙中,书写破碎的感知、混沌的自我,
透过最平平无奇的生活细节,展示内心世界和外部现实的残酷脱节:
选出一张完全契合女性的面孔是否可能?它能撑到她生命的尽头吗?

知名青年设计师汐和操刀封面,平装口袋本外出无忧
朦胧美感艺术外封,完美呈现作品艺术风格。
110*185平
內容簡介:
“她不再属于自己。不管她躲到哪里,
人们总会厚颜无耻地为她打造一个形象,对此她毫无办法。”

备受赞誉的童书作家莉塞·蒙杜斯已经两年没有写作了,
风流的丈夫和女管家吉特纠缠不清,三个儿女也让她愈发感到陌生。
莉塞坚信吉特和丈夫正在密谋杀害自己,种种恐惧和猜疑逐渐演变成妄想的狂欢——
她跌进一个由幻视、幻听构筑的平行世界,不断变幻的虚浮面孔穿越时空而来,
莉塞过往生命中的不同角色也渐次登场……
關於作者:
托芙·迪特莱弗森(Tove Ditlevsen,1917—1976 )
二十世纪丹麦国宝级作家,生于哥本哈根韦斯特布罗区,并在那里度过灰暗的童年。迪特莱弗森年少成名,历经四段婚姻,深受酗酒和药物成瘾的困扰,并多次在精神病院接受治疗。她一生共创作近三十部作品,曾获丹麦文坛最高荣誉“金桂叶奖”,作品入选丹麦教科书。失落的童年、家庭关系、婚姻生活、女性身份是她所有作品的母题,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面孔》、短篇小说集《邪恶的幸福》、诗集《成年人》、回忆录《哥本哈根三部曲》等。

徐芳园
自由译者,译有《客居己乡》《出埃及》《国王》《他们涉海而来》等作品。
內容試閱
到了晚上,情况稍微好了一点。她可以抚平它,小心翼翼地观察它,希望有一天能看到它的全貌,仿佛它是一条没织完的、多彩的戈贝兰挂毯,上面的图案也许会在某天显现出来。那些声音重新浮现在她脑海中;稍微耐心一点,它们就能像缠成一团的毛线球那样被一根根解开。她可以平静地思考那些话语,而不必害怕新的话语会在夜晚结束前出现。在这段时间里,夜晚勉强才能将两个白天分开,如果她碰巧往黑暗中吹出一个孔眼,就像在结霜的窗玻璃上呼气那样,清晨也许会提前几个小时照进她的眼睛。
他们都睡着了,除了格特,他还没回家,虽然已临近午夜。他们睡着了,他们的面孔空白而平静,在天亮之前,都不必再次使用。他们甚至可能脱下了自己的面孔,小心翼翼地放在衣服上,好让它们休息一下;在他们熟睡时,面孔就不是绝对必需的了。白天,面孔不断变幻,仿佛她看见的是它们在流水里的倒影。眼睛、鼻子、嘴巴——这个简单的三角形——怎么会包含如此无穷的变化呢?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她一直避免上街,因为成群的面孔令她害怕。她不敢接受任何新的面孔,又害怕再次遇见那些老面孔。它们跟她记忆里的模样一点也对不上号——在她的记忆里,它们躺在逝者身旁,而她以另一种方式被保护起来,不受逝者的侵扰。当她遇到多年没见的人时,他们的面孔已经改变、老去、变得陌生,并且没人试图阻止这件事。她没有照顾好它们,它们从她悉心防护的手中滑落,这双手本该将它们托举出水面,就像挣扎中的溺水者那样。
她一心扑在其他事情上,没有照顾好这张面孔,在最后一刻,它被一张新面孔取代了;新面孔是从一个死去或沉睡的人身上偷来的,在那之后,失窃者只能尽力凑合。这张面孔要么太大,要么太小,还带着不属于新主人的生活痕迹。然而,当你习惯它后,原来的面孔会隐约显现,就像旧墙纸会开裂,在破损处露出隐藏在下面的一层墙纸,依然崭新,保存良好,充满房子前任租户的回忆。然而有些人,出于不耐烦或跟上潮流的需要,会在旧的面孔还未磨损时就换上新的面孔,就像人们去买新衣服,即使身上的那件还几乎没穿过。很多年轻女孩都是这样,有时,倘若她们晚上要外出,甚至会与一名女友交换个别五官,装扮上一双更大、更明亮的眼睛,或者一个更修长的鼻子。当然,这会令她们的皮肤变得紧绷,但这感觉并不比穿一双小一码的鞋子更难受。
不过,在仍处于发育阶段的孩子身上,这种现象最为明显。你无法用目光凝视它们;你的目光会从它们的表面反射出来,就像你盯了很久的镜子一样空洞。孩子们戴好面孔,仿佛那是他们必须长大后才能戴起来正好的东西,在许多年里都不会合身。面孔几乎总是戴得太高,他们不得不踮起脚尖,拼尽全力才能看到眼睑内侧的画面。
他们中的一些人,尤其是女孩,不得不把自己的童年藏在一个秘密抽屉里,去经历母亲的童年。那种女孩拥有最大的困扰。她们的声音会像创口的脓液那样从喉咙中迸发,这声音会吓到她们,就像她们发现有人一直在读自己的日记,尽管从她们戴上那张被丢弃的四岁孩子的面孔起,日记就上了锁,放在废弃物品和旧玩具中间。那张面孔会在陀螺和残破的玩偶中间,抬起无辜、惊讶的玻璃眼睛盯着她们。她们睡得很浅;她们的睡眠散发出恐惧的气息。每天晚上打扫完房间后,她们不得不收起思绪以度过夜晚,就像必须被哄进笼子的鸟儿。有时,其中一缕思绪不属于女孩们,她们就不知道该拿它怎么办了。由于总是很疲惫,她们会急匆匆地把它塞进橱柜后部,或者夹在书架上的两本书之间。可当这些女孩醒来时,她们的思绪不再适合她们的面孔了;在睡梦中,这些面孔溶解了——就像硬纸板做的万圣节面具,被她们温暖的呼吸弄得湿乎乎、烂兮兮的。她们费力地戴上新的面孔,就像接受命运,然后低头看着自己的脚,一夜之间距离就变得如此之大,这让她们感到晕眩。
她用眼角的余光看向房间,没有移动头部。有一张梳妆台、一个床头柜,还有两把椅子。房间看起来光秃秃的,就像一座没有墓碑或十字架的坟墓。这很像她年轻时租住的房间,她在那里写出了最早的几本书,也只有在这个地方,她才能感受到那种脆弱的安全感,其本质只不过是缺乏变化。她仰卧在铺好的床上,双手放在脑后。她必须保持完全静止,避免突然移动,以防内嵌式橱柜——那些令人不安的窟窿——里的东西,会连带着她整个童年浓缩的恐惧翻滚而出。
她慢慢伸出手去拿安眠药。她摇出两片,用水送了下去。她是从吉特那里拿到药的,后者把她觉得他们需要的一切都给了他们。面对吉特,你得比面对其他人时更警觉。你必须在某些词语滑过她的嘴唇之前扼杀它们,不计代价,不择手段。她们彼此直呼其名,莉塞想,这是个劣势。吉特刚开始为他们工作的一天晚上,她和格特跟她喝过几杯,因为吉特并不缺乏某种大专生的“修养”,他们觉得不能把她当作一个普通管家对待,毕竟普通管家的个人生活跟雇主家毫不相干。
吉特是她两年前突然成名的结果,当时她获得了学院颁发的儿童文学奖,在她自己看来,得奖的书并不比她的其他书更好,也没有更差。除了一本几乎无人关注的诗集之外,她只写过儿童读物。这些童书在女性专栏上得到了很好的评价,卖得不错,令人欣慰的是,这些书一直被这个专注于成人文学的世界忽视。名气粗暴地撕开了一直将她与现实隔开的面纱。她发表了获奖致辞,稿子是格特给她写的,在演讲过程中,她被童年时的恐惧攫住,害怕被揭去面具,害怕有人会发现她一直在装腔作势,装成一个她不是的人。
从那时起,那种恐惧从未真正离开她。每次接受采访时,她总是重复格特或阿斯格的看法,仿佛她从未拥有过独立的思想。十年前,阿斯格离开她的时候,在她体内留下了一个词汇和思想的仓库,就像火车站行李寄存室里一只被遗忘的手提箱。用完里面的内容后,她转而借用格特的观点,可他的观点总是随着情绪而变。只有在写作时,她才能表达自我,而她没有其他天赋。
格特把她的名声看作对他个人的侮辱。他坚称自己不能跟一部文学作品上床,他极为勤勉地拈花惹草,并且一丝不苟地让她了解他的浪漫征服史。她觉得自己的灵魂似乎正在沉入冰窟,因为那时她依然爱着他,还被失去他的恐惧攫住了。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