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新型戏剧编剧技巧初探
》
售價:HK$
82.5

《
历代玉器收藏与鉴赏
》
售價:HK$
396.0

《
铁腕拗相王安石:北宋的改革家和变法者
》
售價:HK$
107.8

《
中国法律史学学说史(中国法学学术史丛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
售價:HK$
184.8

《
方尖碑(全2册)
》
售價:HK$
105.6

《
出土文献与汉唐法制史新论
》
售價:HK$
85.8

《
最美最美的博物书(全5册)
》
售價:HK$
160.6

《
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原创小品合集
》
售價:HK$
96.8
|
編輯推薦: |
这是一本关于一个觉醒灵魂的精彩传记,“他远远超出了你所能想象的一切”。帕帕吉八岁时就体验到真我,并在真我认识之路上穷其一生,直到遇到拉玛那·马哈希,让他最终感悟,真我其实一直都在。阅读传奇式人物的生平故事,感受深邃的古印度哲学智慧。
编辑推荐
帕帕吉(Papaji,意为“敬爱的爸爸”),他没有出家,没有遁世,却用其一生追寻真我。他认为,能够直接体验真理的人,会让身边的人感觉“有一种东西能让我平静,我无法描述它是什么,但它就在那里”。
|
內容簡介: |
《帕帕吉传》通过帕帕吉这一传奇式的人物的生平故事,描写印度文化、思想和修为等,借由他与众多的欧美人士的接触、多次访问欧美各国的经历,在丰富的细节上使读者身临其境,切实体会印度智慧的独到之处及其对世界的影响和启发。《一切从未发生 帕帕吉传》(上)主要讲述帕帕吉从出生到五十六岁退休的经历,记载了印度文化、思想及生活的珍贵细节,具体内容包括早年生活、拉玛那·马哈希、担任矿场经理,以及退休后的经历等。
|
關於作者: |
作者简介
大卫·高德曼(David Godman),弘扬拉玛那·马哈希传承教法的主要英文编辑者,共撰写、编辑了十多部关于马哈希及其弟子们教法的著作。他是帕帕吉唯一指定的传记编撰者。
译者简介
顾象,复旦大学法国语言文学系毕业,法国巴黎第三大学比较文学硕士,美国纽约大学出版硕士。
智原,复旦大学法国语言文学系毕业,里昂高等商学院硕士。从事法英中翻译多年。
|
目錄:
|
第一章 早年生活\\ 001
第二章 拉玛那·马哈希\\ 087
第三章 矿场经理\\ 178
第四章 罗摩寺\\ 274
|
內容試閱:
|
许多年前,我曾着手搜集资料,希望能为室利·拉玛那·马哈希这位南印度无可比拟的智圣重编一本传记,他的生平和教法对身处世界各个角落的人们产生了很大影响,受到启发并被转变的不计其数。但这项计划一直没有真正启动,因为我意识到这样一位圣者,本质上就注定了不可能对他有确定性的、客观准确的描述。真正的智者就是一切众生的真心,没有名字,没有形象。虽然他看上去好像具有一种人格和气质,似乎拥有一段人生故事,但他的言谈及行为,也就是编写传记所依据的原始材料,基本上都只是对接触者们头脑的回应而已。接触到一位真正的上师时,人们的所见所感各不相同,但反映出来的永远都只是那个人自己的需求、渴望和内在成熟程度。那些通过他的恩典,对他的无形之体有了直接体会的人,才能真正清楚地见到他。如同室利·拉玛那自己在一首泰米尔语诗歌中所写的:“唯有他知道我,知道我的真面目。”
明白这点后,我开始将自己的研究工作转向那些在他身边有过非凡觉醒体验的弟子,关注起了他们的生活和经历。经过数年的时间,我搜集到了许多详尽的第一手叙述,讲述了和他共同生活、和他交谈,以及受他感染而契入他内在的寂静会是什么样子。我本想为每位弟子各立一章,但有两人的材料太过丰富,非常引人入胜,于是就从章节扩展成了两本完整的书。第一本是《信受奉行》(Living by the Words of Bhagavan),由安纳玛莱·斯瓦米 1 记述在室利·拉玛那身边的多年经历,此书于 1994 年出版。自那时起到现在的这三年,我大部分时间都在搜集、编写哈利万什·拉尔·彭嘉(Hariwansh Lal Poonja)的生平和教法,他如今以“帕帕吉”之名广为人知。他是旁遮普人,20 世纪 40 年代被引领至室利·拉玛那身边。我试图在《帕帕吉传》这三卷中介绍他的生平和教导,时间跨度从他最早的儿童时期到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吸引大批西方访客为止。而此后的故事,我希望能在未来出版续卷加以记载。任何在 20 世纪 80 年代至 90 年代间遇见过帕帕吉的人,我会很乐意能收到你们的讯息和邮件,以将他的人生故事尽可能完整地记录下来。
《帕帕吉传》以帕帕吉本人的第一人称叙述为主,经过了我的编辑,并加上我从他的家人和弟子处收集到的故事和访谈作为补充。我的插叙、评论和解释以楷体标示。为了行文方便简洁起见,在全书中我都称他为“帕帕吉”(Papaji,意为“敬爱的爸爸”),尽管这个名字是最近几年才开始流行的。早些年间,人们以许多名字和称号称呼他:“罗摩”(Ram)、“哈尔班斯”(Harbans)、“哈利拉尔”(Harilal)、“ 彭嘉吉”(Poonjaji)、“ 斯瓦米吉”(Swamiji)、“ 马哈拉吉”(Maharaj)、“上师”(the Master),甚至还有“蝎子巴巴” (Scorpion Baba)。
由于帕帕吉在英治印度下长大并接受教育,他的书面英语更偏英式而非美式。因此我也保留了这一风格,尤其是几年前帕帕吉告诉我,他不喜欢早些年一本关于他的书,因为书里让他显得“太美国人”了。
能和帕帕吉共同生活,并和他一同参与编写此书是我的莫大殊荣。现在我将此书供养给室利·拉玛那·马哈希以及所有曾接触过他并知晓了他的真正面容之人—— 其中也包括帕帕吉。过去的十五年中,我大部分时间都和这些人在一起生活、工作。将他们的事迹记录下来,这对于我而言就是一种致敬,是表达最高敬意的方式。叙述他们的生平和教法编年时,我尽力做到事实上的准确和学术上的规范, 让本书不落入单纯吹捧性的圣徒行传之流。但同时,我也不掩饰自己确实视这些人为神在人间的化现。我景仰他们的成就,崇敬他们的高超境界,因而尽我所能收集一切信息并展现给普通大众,希望至少有些许读者会受激励去追求证得实相——这些圣者毫不造作地就彰显出的实相。这些书可以说是我个人的示敬之举。
我要以一首 17 世纪马拉地圣者图卡拉姆 1 的诗歌作为前言的结尾,对于自己写下的文字,他与我有着相同的感受:
言辞乃是吾
所具唯一珍。
言辞乃是吾
所穿唯一衣。
言辞乃是吾
唯一系命食。
言辞乃是吾
散众唯一财。
图卡如是言:
“见证真言者为神。
吾以言辞顶礼彼。”
大卫·高德曼
1997 年 3 月于勒克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