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我很可爱,绝对可爱
》
售價:HK$
107.8

《
溺爱之罪
》
售價:HK$
54.9

《
走出无力感 : 解锁生命力量的成长密码(跟随心理咨询师找回积极能量!)
》
售價:HK$
65.8

《
藩屏:明代藩王的艺术与权力(柯律格代表作,一部逆转“边缘”与“他者”的明代藩王物质文化史,填补研究空白)
》
售價:HK$
118.8

《
《史记》纵横新说
》
售價:HK$
65.8

《
放不下的痛:运用脑科学修复创伤的40种方法(神经科学专家带你深入了解创伤背后的脑机制,开启全面康复之旅!)
》
售價:HK$
65.8

《
经典力学的数学方法(第4版)
》
售價:HK$
86.9

《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跟随历史的足迹 见证一个民族的觉醒与抗争
》
售價:HK$
65.8
|
編輯推薦: |
1.史铁生、汪曾祺、丰子恺、沈从文、梁实秋、贾平凹等20位文学大家,集体分享生命治愈的智慧。
2.董宇辉、余华、莫言、梁晓声集体高赞推荐史铁生!
3.史铁生笔下的亲情、沈从文以及朱生豪笔下的爱情、朱自清笔下的亡妻回忆录、丰子恺笔下的亲子教育、汪曾祺笔下的人间烟火、梁实秋笔下的快乐、老舍笔下的日常生活……无不书写着人生的种种美好和感动,令人回味无穷,原来生命可以这么有意义。
4.本书将大主题“治愈”细分为六个小主题,每个小主题对应一个方面:对父母的眷恋(如《合欢树》《老海棠树》《秋天的怀念》《祖父死了的时候》)、对师友的怀念(《忆沈从文》《老舍先生》《宗月大师》《悼志摩》)、对妻子的挚爱(《给亡妇》《我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你》《醒来觉得甚是爱你》)、对子女的怜爱(《有了小孩以后》《儿女》《给我的孩子们》)、对生活的切身体会(《养花》《猫的故事》)、对人生的深刻感悟(《无事此静坐》《快乐》《匆匆》)。正是这些复杂的滋味,让我们的人生变得丰沛而饱满,深沉而宽广。
5.在书中,作家们的文字朴实无华、不事雕琢,将心中细微的感动娓娓道来,书写着人间最珍贵的感情和最深沉的眷恋。句句发自肺腑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一部由史铁生、丰子恺、汪曾祺、沈从文、梁实秋、贾平凹等20位名家联袂奉献的治愈人生的散文合集。
在本书中,既有对父母的眷恋,也有对师友的怀念、对妻子的挚爱、对子女的怜爱、对生活的切身体会,更有对人生的深刻感悟。正是这些复杂的滋味,让我们的人生变得丰沛而饱满,深沉而宽广。
得与失是我们一生的主题,得与失总在交替。得到的不会永远,失去的终将失去。拿得起放得下,有舍才有得,这才是人生。
时间是位庸医,却能包治百病;时间不一定是解药,但解药一定在时间里。给时间一点时间,让过去慢慢过去,让开始逐渐开始。
这个人间,我们只来一次。吃你想吃的饭,见你想见的人,看你喜欢的风景,做你喜欢的事,过你想过的人生,便已足够。
|
關於作者: |
史铁生(1951—2010)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我与地坛》《病隙碎笔》《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等。
贾平凹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商州》《秦腔》《废都》等。
沈从文(1902—1988)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边城》《长河》《湘行散记》等。
汪曾祺(1920—1997)
中国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代表作《受戒》《蒲桥集》等。
梁实秋(1903—1987)
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学者。代表作《雅舍小品》《槐园梦忆》等。
丰子恺(1898-1975)
中国现代著名画家、散文家。代表作《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等。
朱自清(1898—1948)
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代表作《踪迹》《背影》《欧游杂记》等。
徐志摩(1897—1931)
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代表作《志摩的诗》《猛虎集》《翡冷翠的一夜》等。
老舍(1899—1966)
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代表作《骆驼祥子》《茶馆》《四世同堂》等。
胡适(1891—1962)
中国现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代表作《尝试集》《容忍与自由》《四十自述》等。
鲁迅(1881—1936)
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革命家、思想家。代表作《朝花夕拾》《呐喊》《彷徨》《野草》等。
郁达夫(1896—1945)
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代表作《《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等。
朱生豪(1912—1944)
中国现代著名翻译家。代表作《莎士比亚戏剧全集》中译本。
林徽因(1904—1955)
中国现代著名建筑学家、诗人、作家。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等。
萧红(1911—1942)
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代表作《呼兰河传》《生死场》等。
张恨水(1895—1967)
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代表作《啼笑因缘》《金粉世家》等。
傅雷(1908—1966)
中国现代著名翻译家、美术评论家、文艺评论家。代表作《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译著《约翰·克利斯朵夫》《人间喜剧》。
梁遇春(1906—1932)
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其散文风格独树一帜,兼具中西方文化特色。代表作《春醪集》《泪与笑》。
郑振铎(1898—1958)
中国现代文学家、学者、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代表作《中国俗文学史》《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等。
杨朔(1913-1968)
中国现代作家、散文家、小说家、全国政协委员,与刘白羽、秦牧并称为“中国当代散文三大家”。代表作《荔枝蜜》《泰山极顶》《茶花赋》等。
|
目錄:
|
辑一 时间不是解药,但解药在时间里
合欢树·史铁生? ??/002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 ??/007
喝酒·贾平凹?? ??/010
写给母亲·贾平凹?? ??/014
想我的母亲·梁实秋? ??/024
我的母亲·老舍? ??/028
祖父死了的时候·萧红? ??/035
我的祖母之死(节选)·徐志摩? ??/040
辑二 我愿意舍弃一切,以想念你终此一生
我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你·沈从文 /054
给亡妇·朱自清 /063
醒来觉得甚是爱你·朱生豪 /069
我寄你的信,总要送往邮局·鲁迅 /075
我爱你朴素,不爱你奢华·徐志摩 /078
同呼吸一个地方的空气,心里就要平稳许多·郁达夫 /081
无题(因为没有故事)·老舍 /085
苦笑·梁遇春 /089
辑三 心迹未予外人阅,花枝一束故人香
老舍先生·汪曾祺 /094
忆沈从文·梁实秋 /101
老伴·沈从文 /106
我所见的叶圣陶·朱自清 /116
哭佩弦·郑振铎 /122
悼志摩·林徽因 /128
记辜鸿铭·胡适 /139
宗月大师·老舍 /147
回忆鲁迅(节选)·郁达夫 /152
辑四 亲爱的孩子,我想对你说
多年父子成兄弟·汪曾祺 /160
给我的孩子们·丰子恺 /165
儿女·朱自清 /170
我的彼得·徐志摩 /179
有了小孩以后·老舍 /186
做人要做最上等的人·胡适 /193
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傅雷 /197
辑五 心怀宇宙浪漫,也珍惜人间日常
白象·丰子恺? ??/202
猫的故事·梁实秋? ??/207
养花·老舍? ??/211
小春天气·郁达夫? ??/214
蝉与纺织娘·郑振铎? ??/225
荔枝蜜·杨朔? ??/230
市声拾趣·张恨水? ??/234
辑六 人生缓缓,自有答案
轻轻地走与轻轻地来·史铁生 /238
生命·沈从文 /244
“无事此静坐”·汪曾祺 /248
陋巷·丰子恺 /251
快乐·梁实秋 /257
匆匆·朱自清 /261
我的理想家庭·老舍 /263
|
內容試閱:
|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合欢树
/ 史铁生
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做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我听得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地白花的裙子。
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除去给人家画彩蛋,我想我还应该再干点别的事,先后改变了几次主意,最后想学写作。母亲那时已不年轻,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医院已经明确表示,我的病目前没办法治。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她倒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别浪费时间啦!根本没用!”我说。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仿佛那东西能把残疾人救出困境。“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会?”她说每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然而对我的腿,有多少回希望就有多少回失望。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医院的大夫说,这实在太悬了,对于瘫痪病人,这差不多是要命的事。我倒没太害怕,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一换药就说:“怎么会烫了呢?我还直留神呀?”幸亏伤口好起来,不然她非疯了不可。
后来她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于绝望。“我年轻的时候也最喜欢文学,”她说。“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她说。“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她提醒我说。我们俩都尽力把我的腿忘掉。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
三十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
获奖之后,登门采访的记者就多。大家都好心好意,认为我不容易。但是我只准备了一套话,说来说去就觉得心烦。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我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地,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的心得到一点儿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吹过。
我摇车离开那儿,在街上瞎逛,不想回家。
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我很少再到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儿去。小院儿在一个大院儿的尽里头,我偶尔摇车到大院儿去坐坐,但不愿意去那个小院儿,推说手摇车进去不方便。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都把我当儿孙看,尤其想到我又没了母亲,但都不说,光扯些闲话,怪我不常去。我坐在院子当中,喝东家的茶,吃西家的瓜。有一年,人们终于又提到母亲:“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大伙儿就不再说,忙扯些别的,说起我们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女的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
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含羞草”,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长,竟是一棵合欢树。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瓦盆里。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又过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时念叨,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开花。再过一年,我们搬了家,悲痛弄得我们都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我也想再看看母亲住过的那间房。我老记着,那儿还有个刚来到世上的孩子,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树影儿。是那棵合欢树的影子吗?小院儿里只有那棵树。
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是那么欢迎我,东屋倒茶,西屋点烟,送到我眼前。大伙儿都不知道我获奖的事,也许知道,但不觉得那很重要,还是都问我的腿,问我是否有了正式工作。这回,想摇车进小院儿真是不能了。家家门前的小厨房都扩大,过道窄到一个人推自行车进出也要侧身。我问起那棵合欢树。大伙儿说,年年都开花,长到房高了。这么说,我再看不见它了。我要是求人背我去看,倒也不是不行。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
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待一会儿。悲伤也成享受。
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