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忧郁的秩序:亚洲移民与边境管控的全球化(共域世界史)
》
售價:HK$
140.8

《
一周一堂经济学课: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
》
售價:HK$
107.8

《
慢性胃炎的中医研究 胃
》
售價:HK$
657.8

《
南移:宋代社会中心的转迁
》
售價:HK$
162.8

《
纯粹·水浒江湖: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另一条线索
》
售價:HK$
101.2

《
肌骨复健实践指南:运动损伤与慢性疼痛
》
售價:HK$
294.8

《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MySQL版)
》
售價:HK$
64.9

《
商业数据与分析决策:解锁数据资产,提高商业创新能力
》
售價:HK$
79.2
|
編輯推薦: |
★ 富有想象力,打开多重诗意空间。诗人善于以奇特的想象力勾连生活与诗意,生活中极平凡的事物,经过诗人的点染,化为一篇篇意味盎然的诗章。
★ 聚焦普通人,呈现一定现实关怀。诗人不只是写个人的生活和意绪,他还以理解之同情的笔触书写生活中的普通人,卖狼牙土豆的妇女、吊塔上工作的建筑工人、进城打工的农民……对普通人的关注与描绘,为读者揭露了现实生活的一角。
★ 蕴含批判性,多种笔墨书写深情。诗人的情绪饱满充盈,书写不同情绪有不同笔墨,但即使是写批评性的事物,冷峻笔触下也蕴含着诗人对人间炽热的深情。
★ 颇负实验性,不断探索诗歌形式。诗集收录了诗人近年来百多篇诗歌,大体按创作时间排序,从中可以看到诗人对诗歌创作的多种创新,记录了一个诗歌热爱者对诗歌孜孜不倦的追求。
编辑推荐
诗人以一个诗歌至爱者的眼光观照人间、探索诗意。从他的诗歌中,可以感受到浓厚的烟火气息和平凡生活中的独特个体性,他书写身边切切实实的生活,也思考、追觅一些悠远的哲思。他的诗歌质朴、真挚,充满了一种蓬勃的力量以及对爱与光明的向往。
|
內容簡介: |
诗集收录了作者近三年原创现代诗作一百多首,诗歌评论七篇。诗作篇幅多为短章,少量为组诗。创作主题和内容主要涉及乡土追忆、城市印象、情感讴歌等。诗人惯于片刻之间遐想,乐于追寻平凡之处的诗章,他的笔触沾染着朴素的人间烟火的气息,母亲递来的苹果、女儿收藏的宝石、朋友间的聚会、路边孤寂的路灯、天上独行的飞鸟、河边静卧的鹅卵石……经过诗人独特的思考与精心的营构,化为一篇篇诗章,呈现出一个诗人对平凡生活和诗歌艺术真挚的热爱。诗歌富有韵律感、形式美,感情真挚,具有一定的现实关怀。
|
關於作者: |
杨锋,笔名木小易,男,80后,籍贯河南遂平,现居天津滨海。毕业于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曾任世界诗歌网山东频道编辑、《诗象》诗刊执行主编。有现代诗作和评论文章近百篇,发表于《文学百花苑》《中原潮》《奔月诗文》《诗选刊》《诗文艺》《流派》《珠江源》《禅露》等文学刊物。
|
目錄:
|
001 序 言
诗歌小辑
003 假如我不曾来过
005 我知道你在哪儿
007 诗 人
008 玄 鸟
010 大 海
012 写 诗
013 我来过
014 仰望天空
015 假 装
016 与尔之婚
018 孤独是孤独唱的歌
019 三枚神奇的金币
021 “我”的数学假说
023 悄悄告诉你
025 夜晚、蚊香与婚姻
026 塞 外
027 我不知道
029 时光批判
031 江之问
033 片 段
035 自画像
036 小 年
038 晚风吹来
042 驿 站
043 乡 音
045 现在,九点十八分
047 荒
048 呼吸的石头
049 忽然之间
051 乞讨和祈愿
052 苦 旅
054 夜 半
058 无的之矢
060 观鸟记
062 塔吊、黄及片刻的诗意
064 再说说蝴蝶
066 神 归
068 7车 8 C 的童歌
070 花 朵
071 修 身
073 文字的遐想(组诗)
075 胖豆与瘦米
076 玻 璃
078 在滨海东堤
079 在一场假象中完成繁衍
080 洄游之路
081 翠 鸟
083 集 市
084 网
085 册之封
086 榫 卯
088 冬月秋虫
089 2022新年愿望
090 春天里的嫁接说明书
092 春天里
094 沉 浮
096 家 书
099 对面坐着的那个人
102 苹果辞
103 重 启
104 某 某
105 笔记体随笔:有关诗及其他(一)
108 只此青绿
109 我的母亲是诗人
111 抉 择
113 回乡偶书
115 街 雨
116 孕事演习
118 笔记体随笔:有关诗及其他(二)
122 落 日
124 餐巾就是我举起的白旗(组诗)
128 夕阳下的彤云甚美
130 金 蝉
132 失 语
133 白狐与奇异的梦
134 汐水如嫣
135 红石羊倌
137 虚 构
139 午后半空听肖邦
141 物理悖论
143 卖鱼的老人(组诗)
146 中秋忆
148 八月蝴蝶黄
150 孤 岛
152 不等式
154 只有三行 ( 组诗 )
155 大河牧童
156 冬章二首
158 薰衣草园
159 换草记
161 雨
163 夜归人
164 湖中谣三章
166 世界在一首诗里
167 呼 唤
169 剧 情
171 西湖记事三则
174 那些年,我们蓝白相间
176 空 空
177 他、书房以及书案
179 恒温水壶
180 偷 听
182 提取谣三章
184 宝石二首
186 分 水
187 不可言说的碎片
190 龙门即景
191 浴之章
194 与老冠南山郊游
196 锋言疯语二十一
202 浮生人物记
204 停车位的另一种功能
206 鹅卵石(组诗)
209 暂 停
211 复 制
213 草莓之约
215 旷野之息
217 身 份
219 卖狼牙土豆的女人
221 大雨来临
222 月的独白二章
225 寄居蟹
227 站台秘境
229 墙角的小叶月季
231 逃
233 随笔:大漠甲虫
238 梦回故园
241 未见之蓝
243 蓝冰之恋(组诗)
247 读史札记无名九章
251 丰盈之前
253 后 背
255 秋天之外
257 那山,那云
259 对事物的朴素认知
261 一种秩序
263 织布鸟
265 字 画
267 海滩即景
269 破 茧
诗歌评论小辑
273 跨越百年的膜拜
278 在白马与坦克的缝隙种下花朵
283 写诗和拾贝
286 请离开风花雪月
289 诗话六则
293 美从意象来
298 抵达是双向奔赴
|
內容試閱:
|
序 言
这是我的第一本书。
书成之前,要不要写序,请谁写序?我思考许久。
在我看来,写序好比相亲。为给对方留下好印象,进而加深感情,见面之前让双方先有基本的了解,还是很有必要的。
一般有三种:他序、自序、不序。
相亲也有三类:请媒人、自谈、直接登门。
“请媒人”,无非找一位德高望重的、有分量的,最好能口若悬河的人,给好好介绍(美言)一番。言及身高,可模糊地说“有一米吧”,对方硬要理解为“一米八”也是没办法的事儿;叙述条件,可说“人老实话不多”,如何断句不在媒人,即使日后被拽着衣领问“为何夸大?”也不打紧,毕竟媒人的天职,就是用语言巧妙地“实话实说”。我决定不请媒人。媒人尴尬,被拆穿后自己也尴尬,我不喜。
“直接登门”似乎也不妥。试想,青年硬着头皮推门闯进对方家里,当院一站,胸脯一拍:我就是我,反正我已经来了(书售不退),你相不相得中,喜不喜欢,你看着办。坦诚归坦诚,但多少有点“匪气”,我也不喜。
那就只好“自谈”了。开卷之前,聊聊自身情况,谈谈心之所想,以供对方决定是“悬崖勒马”,还是“探石问路”。如此,甚好。
那么为何有这本书?答:恐惧。恐惧被遗忘,而对抗遗忘最好的办法,就是记录。“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书之为文字。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也。”(陈澧《东塾读书记》)传于异地,不敢奢望;留于异时,倘若能留给自己后世子孙只言片语,似乎尚可一求。对读书人而言,“立德立功立言”仍可作为一种人生追求。天津籍相声名家马先生,取名“三立”可视为一例。于我而言,文不定邦,武不报国,何谈立功?至于德行,距可立之境界可谓云泥,圣人之资非我等凡夫俗子可觊觎万一。茫然四顾,别无他途,唯有立言,且所立之言,仅为凡人言、俗人语,难登大雅之堂。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答:诗集(倘若被好心善良的读者如此认可的话)。全书篇幅不大,自选诗歌一百多首,评论七篇。大体按成稿时间排序。所选诗作和评论文章大多已发表于正式刊物或网络诗歌媒体平台。诗作多为短章,少量为组诗,另有几篇为随笔。创作主题和内容涉及乡土追忆、城市印象、夜半低语、情感讴歌等,旨在通过不间断的诗歌思考和创作,追寻挖掘平常物事、平凡生活中的片刻诗意,抑或动人心弦的瞬间,力图通过个人视角,部分还原八〇后中青年群体在当代都市潜行、生发、拼搏和日渐老去的现状和体悟,以期与目标读者达成情感上的共鸣。此节有自卖自夸之嫌,望诸君恕之。
如何评价这本书?不甚好。所选虽多,及格者难过其半,满意者不过三五首。尤其习诗之初所作,技法偏旧,难免落入以韵取胜、照猫画虎之窠臼,但依然是我心血之汇聚,习诗之真实过程,故以坦率之态度,择尚可观者一并录之,仅此而已。
述至最后,尚有一言需明示:我是悲观主义者,且“悲观”的年头不短,最早可溯至中学时期。幼年家贫,无多余读物,偶然得到一本《世说新语》,用如获珍宝、如饥似渴已不能形容当时之情状。竹林七贤之随性孤傲,刘伶“醉我,死我,埋我”之豁达洒脱,在我幼小的身体内慢慢萌芽、生发。至高中时代,悲观之态,愈发不可收。有一趣事可为佐证:当年同学间,颇流行仿古人给自己起笔名、取字号,如某某轩主、某某舍人,不一而足。有一女生与宝钗同姓(应该没记错),是否红迷不得而知,自取雅号“出尘”。她颇为自得,拿至我面前一番炫耀。我只答数语:雪,出于尘,也必将融于尘。有何值得夸耀?“出尘”闻言,先是愕然不语,继而面红耳赤,最后嘤嘤而泣。直至毕业离校,与我再无一言。回想此状,不觉哑然。十七八岁本应热情如火,而我情商之低,可见一斑。“悲观”之根,可谓深厚牢固。述及此,所余者数语:悲观至极,可谓积极。财富、地位、恩仇,皆无可挂怀,短短数十载,仅留尘土;义气、亲情、爱情,皆宜入心,悠悠数十年,需结伴同行。
惯于片刻之间遐想,乐于追寻平凡之处的诗章,故名《片刻的诗意》。
是为序。
木小易
2024年5月26日夜半于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