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女人们的谈话(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提名、最佳改编剧本奖 原著!)
》
售價:HK$
61.6

《
忧郁的秩序:亚洲移民与边境管控的全球化(共域世界史)
》
售價:HK$
140.8

《
一周一堂经济学课: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
》
售價:HK$
107.8

《
慢性胃炎的中医研究 胃
》
售價:HK$
657.8

《
南移:宋代社会中心的转迁
》
售價:HK$
162.8

《
纯粹·水浒江湖: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另一条线索
》
售價:HK$
101.2

《
肌骨复健实践指南:运动损伤与慢性疼痛
》
售價:HK$
294.8

《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MySQL版)
》
售價:HK$
64.9
|
編輯推薦: |
2 2023年新选编,广纳近两年中国短篇小说名篇。
2 收录梁晓声、刘庆邦等名家大作。
2 行文优美流畅,内容贴近现实,可读性强,令人能够感受文学魅力,提高思想深度、提升自身涵养。
|
內容簡介: |
本书精选了中国当代作家2023年发表的优秀短篇小说,题材丰富、文笔自然优美,风格多样,紧紧围绕当下的主旋律,以文学的笔法来歌颂祖国、咏叹亲情、追思过往,主题突出,思想健康。书中所选文学大家们的这些小说,从发表就一直被公认为名篇,结集出版是为了展现中国当代作家在文学艺术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让读者得以领略中国当代优秀短篇小说的风采。
|
關於作者: |
王晓君,笔名筱筠、小暑。20世纪70年代出生。北京作家协会会员。曾就读于辽宁文学院,以小说、散文创作为主,作品见于《青年文学》《北京文学》《鸭绿江》《北京作家》《红豆》《艺术评论》《海燕》等杂志。曾出版小说、散文合集《独自一人的夜晚》,散文随笔集《约会后的一声叹息》,长篇小说《民国时期的爱情》。现供职于《作家文摘》报社。第九届冰心散文奖获得者。
|
目錄:
|
网事、醉源、悬案
干 净
做梦发财三题
万有引力
好人格蕾丝
十八岁
楚小姐的小团圆
事事如意
假 发
外面下雨了吗
佳木斯有什么
帮幺妹个忙好吗
琴 师
进城的女人
走,我们一起去看金蝉
亲爱的陌生人
五轮齐转
少女与松鼠
黄昏时请拥抱我
回不去的缘
我是说万一我们走远了
序言/后记
|
內容試閱:
|
苗先生逐渐有点儿大V 的意思了。并且,声名日隆,接近是老网红了。年龄不饶人,不论是男是女是谁,六十五六岁了,即使成心表现得像一个年轻人似的,那也还是往往徒劳。但这是指一般人。毕竟的,苗先生已经不一般了,被某网络公司收编为主播后,经专业形象设计师一设计,一捯饬,看去确乎年轻了几岁。然而看去再年轻,那也仍是一位看去年轻的老者——染发、植眉、祛皱纹和老人斑,实际上都不能使他真的年轻起来,所以首先仍是老者。
人类社会经历了几次飞跃的时代——报业时代、广播时代、电视时代、网络时代。这几次飞跃,使人类社会在意见表达方面的速度快上加快,自由度越来越大。网络催生出了自媒体,所以本时代亦被形容为“自媒体时代”,好比平地呼啦出现了百万千万电视台,人皆可成播主。倘所播内容极其吸睛,短时期便名利双收的例子不胜枚举。
苗先生原本是某省一所什么学院的教师,教文秘写作专业。曾几何时,那专业是香饽饽。教育事业大发展的几年里,该学院换了牌子升格为大学,但他所教的专业却不再香了,过气了,于是他开创了该大学的传媒课,成了传媒专业的元老,传道授业直至退休。
那一时期,他的知名度仅限于校内,在校外基本是个默默无闻的人。即使在校内,除了教学活动,并不喜欢弄出什么个人响动,连同事之间的聚餐也很少参加。网聊啦,刷抖音啦,应酬朋友圈啦,这类时兴的事与他几乎不沾边。除了回家睡觉,他的时间也基本上是在办公室度过的。他虽是专业元老,却无单独的办公室,与三四位中青年同事共用一间办公室。他给他们的印象可用“安静”二字概括。是的,苗先生确乎曾是一个喜静之人。
普遍的平头百姓,只要家境无忧无虑,经济上还不错,大抵挺享受退休生活,并都挺善于将退休生活过出各自不同的幸福滋味。但某些人不是那样,不,他们不可被一概地说是人——他们应被视为人士,人一旦成了人士,许多方面便与平头百姓不能同日而语了。退休后一个时期内不适应,甚至找不到北,便是不同之一。
苗先生乃教授,一般大学之教授那也是教授嘛。教授者,人士也。所以,苗先生对于退休后的生活一度极不适应。他老伴已故,儿子早与他分过了。儿子没能像他一样成为“人士”,换了多次工作,那时在开网约车。儿子分明觉得自己没成为“人士”是特别对不起他的事,便送自己的儿子到国外留学去了。而儿媳妇居然很“佛系”,早早就躺平不上班了,甘愿做丈夫的“专职女佣”。做网约车司机的女佣,占不了她多少时间的。但她也并非终日挺闲,参加广场舞组织的活动和打麻将分散了她大部分富余的时间和精力。“广场舞组织”绝非用词不当,大妈们也是在“组织”的女性,她们那“组织”也是有领导者的,还不仅一位,她是副的之一。正的不在,可代之发号施令。因姓艾,被一大帮麾下戏称为“艾副统帅”。这女人很享受她在她们中的地位和权力,因而胜任愉快。除了经常抱怨退休金太低(在该省会城市中比起来,不算太低,属中等),她对现实再没多大不满情绪。丈夫心甘情愿地将家庭的财经大权拱手相让,这使她抨击社会分配不公的过激言论日渐少了。
退休后的苗先生起初巴望校方主动返聘自己,等来等去等不到好音讯。有知情者向他透露底细,劝他别再傻老婆等汉子似的等下去了,校方根本没那打算,他这才终于死了心。后来他又巴望省内别的哪所大学特聘自己,结果也是一厢情愿地傻等。而孙子在国外,开销渐增。结果儿子去他那里的时候就勤了,孝心看望的色彩淡了,另外之目的性明确了。
“爸,我儿子可是你孙子,当初你孙子出国留学可是你的主张。他说自己与其他中国留学生相比,他花钱够掂量的,但我一个开网约车的也供不起你孙子了,只能找你了,不找你我又能找谁呢,这事儿你寻思着办吧!”“这事儿”的核心就一个钱字。于是他只得去银行往儿子卡上划钱。儿子说的是硬道理。
“爸你单身一个,存钱干什么?到头来,还不是全得留给我们两口子?连我们的也算上,将来还不都是你孙子的?想开点,莫如在孙子需要的时候雪中送炭,解孙子的燃眉之急,使他能常念你的好!爸你这么做是不是更明智啊……”儿媳妇曾当面这么开导他,那话不无教诲的意味,显然也是硬道理。硬道理在谁那边,谁就成了理直气壮的一方。
苗先生觉得,有两次,儿子也许是在打着孙子的旗号向他要钱。可那么觉得也不能将内心的疑问真问出来啊!他不仅只有一个孙子,也只有一个儿子呀。得罪了儿子,不是就等于得罪了孙子吗?若将儿子和孙子一并得罪了,自己的晚年活得还有意思吗?不是连必要也没有了吗?
故所以然,面对被儿孙啃老的情况,他总是要求自己表现得十分泰然,每每还装出被啃得很爽的样子。儿子反对他直接给孙子划钱,多次说那么做“不妥”。为什么“不妥”,他从没问过。不太敢,也认为多此一举。究竟哪一口是儿子啃的,哪一口是孙子啃的,后来他也不愿推测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