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近世通儒——纪念沈曾植逝世1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售價:HK$
184.8
《
光速声波物理学. 1、2、3
》
售價:HK$
494.9
《
天下之极:世界枢纽观念的古今之变
》
售價:HK$
96.8
《
认识现代社会之真相:杨照讲马克斯·韦伯
》
售價:HK$
94.6
《
“义与制不相遗”:蒙文通与近代学界
》
售價:HK$
107.8
《
从黑船来航到开罗会议:近代日本外交历程
》
售價:HK$
140.8
《
论美国(附赠解读手册)
》
售價:HK$
140.8
《
无人机飞行原理与气象环境(第2版)
》
售價:HK$
31.9
編輯推薦:
童话大师的经典之作
世界儿童文学史上永恒的明珠
一本温暖孩子心灵、指引孩子成长的书
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推荐名著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课外读物
《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入选书目
內容簡介:
《安徒生童话》是丹麦童话大师汉斯·安徒生创作的享誉世界的童话作品。这些童话想象力丰富,塑造了一个个生动精彩的角色,如坚韧勇敢的小人鱼、善良纯真的夜莺、嫉恶如仇的玫瑰花精、自命不凡的织补针和冷酷无情的冰雪皇后等等。安徒生以儿童的眼睛观万物,又以诗人之笔写出。他的童话热烈地歌颂真善美,批判假恶丑,带给无数孩子关于成长和爱的启示。
“语文课推荐阅读丛书”的《安徒生童话》,选取安徒生经典作品,全新精译,译文忠于原著,准确、流畅、优美。手绘插图,生动形象。书前“导读”介绍作者生平和安徒生童话传入中国的过程,讲解安徒生童话中的文学美、文字美、意境美和情感美,帮助孩子更好地感受童话的魅力。根据小学生的阅读需求和能力,对难字注音注释,扫清阅读障碍。书后“读书记录卡”引导孩子积累好词好句,撰写读后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關於作者:
作者简介
汉斯·安徒生(1805—1875),著名童话作家、诗人、剧作家、小说家、游记作家。安徒生出生于丹麦欧登塞,幼时家境贫寒,人生经历坎坷曲折,依靠童话创作大获成功,代表作品有童话《丑小鸭》《小人鱼》《卖火柴的小女孩》《冰雪皇后》、长篇小说《即兴诗人》等。安徒生是北欧文化与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
译者简介
金涛,江苏理工学院英语系讲师,英语语言文学方向博士,美国布拉夫顿大学(Bluffton University)访问学者,美国戈申学院(Goshen College)特聘教师。
目錄 :
目录
打火匣………………………………………………001
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009
豌豆公主……………………………………………022
小人鱼………………………………………………024
皇帝的新装…………………………………………046
坚定的锡兵…………………………………………052
飞箱…………………………………………………058
玫瑰花精……………………………………………065
猪倌…………………………………………………071
夜莺…………………………………………………078
心上人(又名《陀螺与皮球》) ………………… 089
丑小鸭………………………………………………092
冰雪皇后(七个故事组成的历险)……………… 103
织补针………………………………………………137
牧羊女和扫烟囱的人………………………………141
卖火柴的小女孩……………………………………147
幸福之家……………………………………………150
住在杂货店老板家的小精灵………………………154
笨汉汉斯……………………………………………159
笔和墨水瓶…………………………………………164
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167
在养鸭场里…………………………………………173
蜗牛与玫瑰花丛……………………………………180
烛……………………………………………………183
最难使人相信的事情………………………………187
读书记录卡(示例)……………………………… 192
內容試閱 :
导读
金涛
没有安徒生童话的童年是难以想象的。1833年安徒生第一个童话故事诞生以来,其童话故事代代相传,被翻译成上百种文字,成为世界各国儿童的枕边书,并陪伴他们长大成人。安徒生童话是世界上除《圣经》之外,被翻译成不同语言最多的著作。这些故事被改编成芭蕾舞剧、现代舞蹈、诗歌、漫画、动画片、儿童剧等,以超越文字的形式融入无数人的童年梦境和成人现实。那么,安徒生是何许人也?其童话如何与中国结缘?又为何经久不衰?
一、安徒生其人
汉斯·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1875)是享誉世界的丹麦作家。他为大多数中国读者熟知的,是他作为童话作家的身份。其实,除童话外,他一生还创作了1000余首诗歌、40部戏剧、3部自传、8部长篇小说和游记。因此,安徒生是童话作家,也是诗人、剧作家、小说家、游记作家,甚至应该说,他是北欧文化与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但他的名气来之不易,他的成功之路充满艰辛与坎坷。
安徒生1805年出生于丹麦仅次于首都哥本哈根的第二大城市欧登塞(Odense)。1807年,丹麦加入了拿破仑战争,与俄国为盟。丹麦被瑞典打败后,被迫放弃在挪威的权利。战争的失败导致这个以农业为支撑的国家陷入贫困。安徒生的父亲是一名鞋匠,收入微薄,地位低下。他没有受过什么教育,勉强能读书识字。安徒生的母亲是一个文盲,但她是一位可亲可爱的人。爱子如命的父亲努力给儿子提供他自己不曾获得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安徒生的童年时代是幸运的。那时候穷人的孩子免不了要长时间从事不需要技巧的繁重劳动,但安徒生确实有时间玩耍和做梦。他父亲给他做了一个木偶剧院,他用这些木偶人物来编故事。他7岁时,父亲放弃鞋匠铺,参加了拿破仑的军队,希望退伍时成为一个战争英雄,以此改善生活现状。老安徒生并没有得偿所愿。在他离开的两年期间,家里的孤儿寡母日子很艰难。后来他带着伤病回到家中,于1816年离世,小安徒生年仅11岁。他母亲靠给人打扫、洗衣服,勉强维持两人的生活。
那时候丹麦有一个传统,有名望的家庭会资助或提拔一两个有天分的穷孩子。那些音乐或文学方面的少年天才,会被邀请到贵族的城堡里去演出,得一些赏钱。安徒生具有高而亮的高音,这吸引了欧登塞上层阶级的兴趣,他经常被叫去表演歌唱。这对他贫穷的母亲是一种经济补贴。父亲去世后,母亲与另一个鞋匠结婚,他们让安徒生做裁缝学徒,但他并没有顺从。几年后安徒生的继父去世,这让母子俩的生活更加捉襟见肘。安徒生13岁时,一个巡回剧团来到欧登塞,他有机会做了一回临时演员。此次短暂的演员经历使他意识到剧院对他的召唤。他要去哥本哈根!他不顾母亲的反对,毅然离开家乡到哥本哈根去。
这条道路是崎岖的,充满了失败和拒绝。他手持的推荐信没有给予他预料的帮助。皇家剧院的经理告诉他,单凭小学程度的教育根本无法在剧院演戏谋生。经过努力,他开始提交剧本,但都被拒绝了。剧院董事会成员之一詹姆斯·科林看到安徒生几乎绝望的、孤注一掷的勤奋,为他安排了一个有助学津贴的读书机会。1829年安徒生毕业了,那时他24岁,感觉自己就是一个遍体伤痕的老兵,他最好的年华都用来获得这个别人轻而易举就可得到的东西。
大学毕业后,安徒生没有工作,主要靠稿费生活。他开始旅行,足迹遍布欧洲,此后直至余生,他都时常边旅行边写作。他第一次国外旅行是去德国,拜访了那里所有主要城市。1833年他到意大利旅行,北行至布拉格、波西米亚、奥地利,然后回到丹麦,开始写第一本童话书。该书共四则故事:《打火匣》《小意达的花》《大克劳斯和小克劳斯》和《豌豆公主》。其中三则是民间故事,《小意达的花》是他原创的故事。这些故事的写作方式很新颖,书一出版就大获成功。在那个年代,童书的唯一目的是道德教化。而在安徒生这些故事中,花儿会说话,玩具和小雕像都有了生命。这样的故事前所未有,为孩子们的所思所感打开了一扇窗户。
到1836年安徒生已然成名,著有一部小说、两卷童话,他又开始写作第二本小说。第二年是成果丰硕的一年,又增加了他在国际上的名气,但他天生注定难以快乐。野心、自我怀疑、孩子气的自我中心主义,使他无法从自己的天分和名气中感受到快乐。安徒生每一次恋爱都是令人烦恼、充满激情、自我毁灭、无疾而终、注定失败的。他把自己这些人生经历都融入了童话故事创作。《丑小鸭》《夜莺》和《冰雪皇后》等都是一种变形的自传,反映了不成功的恋爱对他造成的影响。
安徒生晚年生活主要是旅行和住在朋友家中。英国小说家狄更斯为他在英格兰出名开辟了道路。尽管有些翻译非常糟糕,加之维多利亚式的任意删改,但他的作品在英国大获成功。1848—1851年的欧洲革命改变了欧洲的文化气候,深刻地影响了安徒生,在这场混乱之后,他更加声名远扬。在他后期的童话故事中,他的创作完全成熟。《沼泽王的女儿》和《安妮·莉丝贝特》乃其后期佳作。尽管安徒生是自我中心主义者,也是一个古怪的人,但他一直受到慷慨富裕人家的欢迎。他晚年寄居的幸福家庭给予他早年所不能获取的安全感。他上了年纪依然旅行。随着年岁增加,远离多年的贫穷忧虑又再次出现。狄更斯死去了,其他与之保持联系的朋友们也都死去了,但他最后的支持系统非常坚固。1875年8月4日,他永远地离开了,爱他关心他的朋友们都在场。
二、安徒生童话的中国缘
安徒生童话与中国结缘,始于20世纪20年代,经由周作人、郑振铎等有识之士的译介,形成了20年代“安徒生童话热”,并启发中国作家创作本土童话。
第一个使安徒生被中国人清楚认识的是周作人先生。1913年12月,他在《叒(ruò)社丛刊》创刊号上发表《丹麦诗人安兑尔然传》,介绍安徒生生平轶事和童话创作历程,并阐述童话的本质特征,论及安徒生童话“出于自然,入于艺术”,并分析安徒生成功的秘密在于他“老而犹童,故能体物写意,得天然之妙”。在1918年9月《新青年》第5卷第3期“随感录”中,周作人批评国人用古文翻译外国作品,“抱定老本领旧思想,丝毫不肯融通,所以把外国异教的著作,都变成班马文章,孔孟道德”(第8页)。他偶得一本用古文译的安徒生童话,名为《十之九》,发现该译本并不能传达安徒生童话“小儿一样的文章,野蛮一般的思想”, 即原作语言和思想两方面的特色。他自己也翻译了不少安徒生童话选篇,包括《皇帝的新衣》《卖火柴的女儿》等。由于周作人大力推介和亲身示范,安徒生童话渐被国人所知,译者继起。
20世纪20年代,安徒生童话汉译出现了一个高潮。1923年,中国新文化团体文学研究会的机关刊物《小说月报》开始刊发安徒生汉译作品,如《拇指林娜》《蝴蝶》等。1925年,《小说月报》连续两期开设《安徒生号》,刊发安徒生创作论、外国研究译文、中国研究文章等,汉译作品包括《豌豆上的公主》等共22篇。时任主编郑振铎在《安徒生号》卷首语上篇中盛赞安徒生是“世界最伟大的童话作家。他的伟大就在于以他的童心与诗才开辟一个童话的天地,给文学以一个新的式样与新的珠宝”。他还引用丹麦著名文学批评家勃兰兑斯(1842—1927)评价安徒生的一句话“有天才的人还要有勇气”,点明安徒生之所以伟大,在于他的童话创作勇于破旧立新。同年郑振铎发表《安徒生的作品及关于安徒生的参考书籍》,全面介绍安徒生的生平创作年谱、英文和中文参考书,这篇文章是进入安徒生研究的重要引导文献。
中国20世纪20年代的“安徒生热”,激发中国现代知识精英,如赵景深、张友松、焦菊隐、徐调孚、顾均正等,参与翻译并研讨安徒生童话。更激发作家如叶圣陶,学习创作中国现代童话。尽管20、30年代安徒生童话翻译者众多,但中国安徒生童话翻译集大成者,当属叶君健先生。他40年代在剑桥大学研究英国文学期间,有机会结识丹麦友人,旅居丹麦时学习了丹麦语,发现安徒生童话丹麦语原作中“浓厚的诗情和幽默以及简洁、朴素的文体,那些译文几乎完全没有表达出来”,他认为有必要将之直接从丹麦文译成中文。他的汉译《安徒生童话全集》,在童书匮乏的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成为外译儿童文学经典读本。
本质上,中国“安徒生童话热”契合了新文化运动以来对新文学的呼唤:一是用口语化表达代替以往旧式文人专用的文言文,二是主题上由士大夫抒发私人情趣转向关心社会问题。安徒生童话的语言和主题均适应了新文化运动的时代需求。同时,它内在的诗性和美感,成为吸引主导安徒生译介热潮的中国文学家的重要原因。
三、安徒生童话的文学美
文学经典著作的产生都根植于它的时代土壤。安徒生童话能成为经典文学作品,除其天才外,最重要的是安徒生写作的时代,是一个积极探索民族起源、对神话和民间文学充满好奇的时代。而童话和神话、民间传说密不可分。德国的格林兄弟在1812—1815年间发表了《儿童与家庭童话集》(Kinder-und Hausm.rchen, 简称《格林童话集》)。英国紧随其后,认可了之前被忽视的民间故事中的深度和心理渗透。在丹麦,这一潮流是由作家格伦特维(N.F.S. Grundtvig ,1783—1872)引导的。他是哲学家凯尔郭克尔的狂热读者,也写作诗歌。1820年他把《贝奥武夫》译成丹麦语。1832年他发表了《北欧神话》(Nordens Mythologi ),介绍丹麦民族了不起的神话遗产。安徒生就沉浸在如此潮流之中,深受格伦维特作品的影响。凯尔郭克尔说:“理性的哲学不能够描述人类存在的深度和悲剧。”而北欧神话把人带回到一个更久远的年代,一个虽充满暴力和血腥,但却促使人们对勇气、英雄主义、痛苦、失落等人类感受进行重新评估和表达的时代。由格林兄弟所收集的日耳曼民间故事,体现了北欧民间故事的传统。安徒生酷爱旅行,一生中足迹遍布欧洲,接触到丹麦以及整个欧洲的这股民间文学的潮流。《打火匣》《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笨汉汉斯》和《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等,都是欧洲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他融入了时代潮流,采用给孩子—当然也是给成人—讲故事的方式,不是照搬原有的故事,而是重新讲述,赋予它们独具安徒生特质的文字美、意境美和情感美。正是安徒生童话中超越时空的文学美,才使之成为世界文学经典。
四、安徒生童话的文字美
童话原本是给儿童讲的故事,为适应儿童的理解,主要采用口语体。因此口语化表达是安徒生童话的一大特点。安徒生常常使用日常生活中那种简洁明朗、朴实生动的语言来讲故事。例如《打火匣》中:“一个士兵沿着公路阔步向前:一—二!一— 二!”士兵正步走的样子跃然纸上。又如:“老天爷啊,里面的金子真够多!他可以用这些金子买下整个哥本哈根城,买下蛋糕太太全部的糖猪,买下世界上所有的锡兵、马鞭和摇摆木马!”用糖果和玩具来衡量金钱的多少,这完全是小孩子的朴素幻想。再如《飞箱》中:“从前有一个商人,非常有钱。他的银元可以铺满一整条街,或者铺满街上大多数小巷子。”用钱铺满街道的表达,是老百姓爱用的夸张说法,远比使用抽象的数字或犀利的批判更具表现力。
安徒生童话的文字美,还表现在他善于运用细节,风格轻松。例如《夜莺》中:“你一定知道,在中国,皇帝是一个中国人,他周围的人也是中国人。”《在养鸭场里》:“有一只来自葡萄牙的鸭子,有的也说她来自西班牙。这并没有什么区别—她被称为‘葡萄牙鸭子’。”这其中有一种狄更斯式的对小细节的喜爱、修饰和优雅,增添了一种家庭的温馨。当安徒生童话故事变得严肃,他的语言就变得严肃,当他的故事变得轻快,语言就明快。例如,《笨汉汉斯》中,摒弃不合格追求者的傲慢公主说:“不合格!滚!”
安徒生童话的文字幽默风趣。例如他常在故事中写到拖鞋这种日常物品,与之相关的人和事总让人忍俊不禁,又令人在笑声中流下眼泪。在《打火匣》中,围观绞刑的人群中一个鞋匠学徒的拖鞋跑飞,刚好落到等待绞刑的士兵身边,这只跑飞的拖鞋居然成为士兵脱险的幸运物。《飞箱》中千金散尽的富家公子,最后只剩下身上穿的拖鞋和旧睡衣;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他乘坐飞箱到了土耳其,居然发现那里的人都穿着拖鞋和睡衣!《猪倌儿》中的皇帝发现公主爱上了猪倌儿,气得拿自己的拖鞋敲他们的头。而《夜莺》中的中国皇帝为了奖励夜莺歌声甜美,要把黄金拖鞋挂在它脖子上!而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寒冷的圣诞夜只能穿妈妈的大拖鞋,其中一只被疾驶的马车惊飞,被淘气的小男孩捡到,说等他有了自己的孩子,要用这只拖鞋做孩子的摇篮。
五、安徒生童话的意境美
早期浪漫主义诗人诺瓦利斯(Novalis,原名Friedrich von Hardenberg,1772—1801)从浪漫主义的艺术理念出发,强调童话的诗意本质和更高级的童话内涵。他把童话视为诗的典范,认为“我的情感最能在童话中得到表达”。童话是浪漫诗的最高形式,因为只有在童话语境里,才能自然而然地纵容幻想,自由自在地表现从有限到无限的过渡,并生动清新地体现世界神秘的梦幻特征。周作人评价安徒生童话“以小儿之目观察万物,而以诗人之笔写之”。郑振铎也说安徒生童话“一方面为有趣的故事,一方面却为用散文写的最优美的诗”。叶君健之所以翻译它们,是因为“感到他的童话是诗,而我也是把它们当作诗来翻译成中文的”。中国文人对安徒生童话一见倾心,正是由于这些故事之中如诗的意境打动人心。
在“抒情诗人”安徒生笔下,如《夜莺》《蜗牛与玫瑰花丛》《玫瑰花精》中的鸟兽虫鱼、花草树木,如《坚定的锡兵》《心上人》《织补针》《牧羊女与扫烟囱的人》《笔和墨水瓶》《烛》中的家具和玩偶等,都被赋予了生命,注入了思想感情。如《小人鱼》《冰雪皇后》中大胆的幻想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好奇的求知欲穿透了大自然的秘密,丑小鸭变成了优雅的天鹅,小人鱼为了爱变成了美丽的少女,夜莺奇妙的歌声制服了死神。
安徒生童话的意境美还表现在故事中充满诗意的景物描写。例如《小人鱼》的开篇:
在那遥远的大海,海水像最可爱的矢车菊花瓣一样蓝,像最纯净的玻璃一样清澈透亮。但是,这里的海却最深,深得世界上最长的锚索都难以触底。若教堂的尖塔一个接一个,从海底重叠无数个,才能伸出海面。人鱼们就生活在那又深又远的海底。
源于古希腊神话的美人鱼传说,在文学中有各种演绎,但安徒生的演绎是最深入人心的一篇。他对人鱼王国海底城堡的诗意描绘,几乎要让读者相信那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所在。但是,身在其中的小人鱼却最向往人类世界,欲成为拥有不朽灵魂的人。安徒生对人鱼世界如诗如梦的描写,实际上抒发了诗人对人间的无尽热爱。
六、安徒生童话的情感美
安徒生童话的情感美体现在故事人物情感的真挚、纯洁、直击人心。而这美的情感的依托是思想深度。安徒生被誉为“故事中的思想家”(thinker in tales),因此,故事的情感美得益于其中有深度的思想。
那些半自传性的成长故事,如《丑小鸭》《冰雪皇后》等,由于在故事中植入了作者个人的成长经历,所表达的情感便具有个性和复杂性。《丑小鸭》故事开头的情绪是快乐的:“乡村真是太美好啦!—这时候是夏天。”结局甚至更快乐:“当我还是一只丑小鸭的时候,我从来没有梦想过如此多的幸福。”而在开头和结局之间,展开了一个成长故事。这只与环境格格不入的鸭子从来都不是鸭子,而是一只天鹅。它所经历的考验和磨难并没有赋予它一个新身份,它这样做只是为了变成它原本的样子。很明显,安徒生自喻为丑小鸭,他为了证明自己的天才,也同样经历了长时间的考验和磨难。
《冰雪皇后》是另一个自我解构的故事,其副标题《七个故事组成的历险》暗示了一个乐观主义的成长故事。这个故事的结尾“现在是夏天—温暖、愉快的夏天”让人联想到《丑小鸭》的开头。格尔达把凯伊从冰雪皇后致命的拥抱中营救出来,他们两个回到了田园牧歌式的家。格尔达凭藉善良的心,克服了重重困难,到旅程结束的时候,证明了发展和成长都意味着成为你本来的样子,即是说,在《圣经》意义上成为“一个孩子”,如这个故事结尾所揭示的,凯伊和格尔达坐在他们小时候坐过的椅子上,“是大人,也是孩子—内心里是一个孩子”。安徒生要表达的是:童心是战胜这个复杂世界的强大力量。这也是他一生的执着。
《小人鱼》表达出爱情既不可抗拒,又不可得到的人生遗憾。为了得到她所希望的爱情,小人鱼不惜牺牲掉一切,这样她就可以成为人类—这是一种无助的努力。《夜莺》中,人造艺术品让位于自然天成物。当皇帝在宫殿和权力场中被困住,奄奄一息之际,这只活鸟夜莺拯救了他,重新激活了他的生命。安徒生的这只夜莺,与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夜莺颂》中的夜莺一样,都具有一种慰藉人心、拯救人心的力量。《卖火柴的小女孩》打动人心,一是她是一个穷人家的孩子,故事表达了对穷困阶级的同情;二是小女孩在圣诞夜,于饥寒之中,划亮火柴,看到梦想,看到希望。她经历了从绝望到快乐的过程。安徒生以小女孩想象的方式,建立了现实与理想、今生与来世的联系。
阅读安徒生童话,总能让人掩卷长思。为何安徒生童话能俘获孩子的心,也能俘获成年人的心?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突破了现实的表层,进入人的内心去展开叙事,展示出具有思想深度的情感美。
最后,说说本选集选篇的考虑。任何一本安徒生童话集都有所不同—尤其是翻译本。不同的选集表达了不同的编辑观、语言观和风格取向,不同的个人品味和时代价值观。如同观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这山既是、也不是同一座山。中华书局版《安徒生童话》选译了安徒生各个年代的作品,但并没有选择那些不那么知名、分量较轻的作品。这是献给中小学生的课外读物,因此避免了安徒生童话中悲观主义的故事。总而言之,这是一本乐观主义的,关于成长、勇敢、坚强、善良和快乐的《安徒生童话》。以《打火匣》中那个好运气的士兵开始,最后以《最难使人相信的事情》中艺术家的获胜而结束。
注:本译本依据英国企鹅出版社2013年版Andersen’s Fairy Tales 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