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金钱的力量:财富流动、债务、与经济繁荣
》
售價:HK$
97.9

《
超越想象的ChatGPT教育:人工智能将如何彻底改变教育 (土耳其)卡罗琳·费尔·库班 穆罕默德·萨欣
》
售價:HK$
75.9

《
应对百年变局Ⅲ:全球治理视野下的新发展格局
》
售價:HK$
85.8

《
前端工程化——体系架构与基础建设(微课视频版)
》
售價:HK$
97.9

《
道义与天下:中国知识分子精神的古代源流与当代塑造
》
售價:HK$
87.8

《
大钱:如何选择成长股
》
售價:HK$
108.9

《
认知行为疗法:临床工作指南
》
售價:HK$
85.8

《
关系5.0
》
售價:HK$
131.9
|
編輯推薦: |
世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林徽因全集》林徽因研究领域(文学、建筑、美术)专家及林徽因家属联手编注、整理,耗时多年林徽因部分未刊诗作首次面世林徽因部分影像、手迹首次呈现全部作品根据手稿、原刊精校并附题注及文中注
|
內容簡介: |
本卷收录迄今可以找到的林徽因诗歌、散文、小说领域的全部作品,部分林徽因诗歌系首次面世。编注者为陈学勇、于葵。其中外文部分翻译者为王烨炜。
|
關於作者: |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 - 1955年4月1日)原名徽音。祖籍福建闽侯(今福建福州),生于浙江杭州。诗人、建筑学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中国建筑史体系研究的先行者与奠基人之一。
|
目錄:
|
诗
002 “谁爱这不息的变幻”
003 那一晚
005 仍然
006 激昂
008 一首桃花
009 笑
010 深夜里听到乐声
011 山中一个夏夜
013 情愿
014 莲灯
015 中夜钟声
017 别丢掉
018 雨后天
019 微光
021 秋天,这秋天
025 忆
026 年关
028 你来了
029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一句爱的赞颂
030 Laughter
033 The Walk Desolate
036 吊玮德
039 城楼上
041 灵感
043 A New Meaning
047 深笑
049 风筝
051 静院
054 记忆
055 无题
056 题剔空菩提叶
057 藤花前—— 独过静心斋
058 黄昏过泰山
059 昼梦
061 旅途中
062 八月的忧愁
063 冥思
064 “九一八”闲走
065 唐缶小瓮
067 过杨柳
068 看叶子
069 红叶里的信念
074 山中
075 十月独行
076 静坐
077 空想
078 时间
079 古城春景
080 日子
081 前后
082 去春
083 除夕看花
084 春天田里漫步
085 一天
086 十一月的小村
088 哭三弟恒—— 三十年空战阵亡
091 忧郁
092 对残枝
093 对北门街园子
094 昆明即景
097 孤岛
098 死是安慰
099 给秋天
101 人生
103 展缓
104 桥
106 恶劣的心绪
107 写给我的大姊
108 小诗(一)
109 小诗(二)
110 六点钟在下午
111 破晓
112 一串疯话
113 古城黄昏
114 诗—— 自然的赠与
116 我们的雄鸡
散文
118 希望不因《软体动物》的公演
引出硬体的笔墨官司
122 悼志摩
130 惟其是脆嫩
133 第一幕
137 山西通信
140 窗子以外
148 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
154 蛛丝和梅花
158 《文艺丛刊小说选》题记
162 究竟怎么一回事
167 彼此
172 一片阳光
小说
178 窘
195 九十九度中
214 钟绿—— 模影零篇之一
225 吉公—— 模影零篇之二
235 文珍—— 模影零篇之三
244 绣绣—— 模影零篇之四
|
內容試閱:
|
《林徽因全集》出版说明
林徽因,生于一九〇四年六月十日,卒于一九五五年四月一日。原名徽音。祖籍福建闽侯(今福建福州),出生在浙江杭州。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建筑学家,中国新诗创作的开拓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中国建筑史体系研究的先行者与奠基人之一。
《林徽因全集》完整收录了目前所能搜集并可公开发表的林徽因全部作品和文字,分为诗歌、散文、小说卷,戏剧、翻译、日记、中文书信卷,英文书信卷和建筑、美术卷,其中英文书信卷,建筑、美术卷根据写作时间和内容在卷中又分册。各卷册中篇目排列,循写作(或刊出)时间先后为序。整部全集全方位展现了林徽因先生在文学、建筑、美术领域的卓越成就。
全集由陈学勇、于葵、崔勇编注。王一珂整理、誊录了部分文稿。于葵、王烨炜、王骁勇、赵一诺、石媛翻译了部分文稿。全集中的作品,作者已发表的部分,均以最初发表的出版物为底本;未发表部分,均以手稿为底本。文字中错漏之处,更正字用“〔〕”标示,补充字用“〈 〉”标示;漫漶无法识别处以“□”代之。林徽因作品跨越多个专业领域,由于编注者学力不逮,加之专业局限,全集必然存在不足和遗憾,希望各界指正以期再版更趋完善。
在此,特别鸣谢林洙、梁再冰、梁从诫、吴荔明、杨友麒、常沙娜、沈龙珠、沈虎雏、Holly Fairbank、陈钟英、陈宇、曹汛、刘畅、永昕群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现代文学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清华大学档案馆、首都图书馆、上海艺术品博物馆、人民美术出版社、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设计学院等个人和单位。
人民文学出版社
二〇二四年十一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