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数学分析原理(第二卷)(第9版)
》
售價:HK$
86.9

《
陈寅恪四书
》
售價:HK$
316.8

《
汉密尔顿关于制造业的报告
》
售價:HK$
74.8

《
开放科学:人工智能时代的呼唤
》
售價:HK$
108.9

《
武器化的知识:国联、自由秩序和软力量的使用
》
售價:HK$
86.9

《
大马士革:刀锋下的玫瑰(方尖碑)
》
售價:HK$
130.9

《
造脸:整形外科的兴起(医学人文丛书)
》
售價:HK$
85.8

《
理由至上
》
售價:HK$
129.8
|
編輯推薦: |
一本符合文科生知识结构和接受能力的、符合公共管理学科学科特征的专用GIS教材。
|
內容簡介: |
在内容组织上,本教材致力于以系统而全面的方式介绍GIS的基本概念、技术原理、数据处理方法及其在公共管理领域的应用。全书共分为九个章节,每个章节都涵盖了GIS的不同方面,包括基本知识、空间数据模型、空间分析方法、空间关系建模以及实际案例应用等。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系统学习,读者将能够全面掌握GIS的基本技能,深入理解GIS在城市大数据处理中的价值,并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本教材以系统而全面的内容安排,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GIS技术及其在公共管理领域的应用,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
關於作者: |
本书是一本针对公共管理专业学生编写的教材,旨在教授地理信息系统 (GIS)技术及其在城市大数据领域的应用。全书共分九章,系统介绍了 GIS的基础知识、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并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 GIS技术在城市规划、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应用。书中内容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数据理解和处理能力,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书内容通俗易懂,适合作为高校公共管理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同时也可供 GIS技术爱好者参考。
|
目錄:
|
第一章 绪论 /001第一节 数据角色的转变: 辅助要素到驱动决策 /001第二节 大数据环境下公共管理研究趋势与挑战 /003第三节 GIS是大数据环境下应对公共管理新趋势与新挑战的重要工具 /004第四节 本教材结构 /004第五节 本教材课时计划 /005第六节 学习重难点 /006第二章 GIS概论 /009第一节 地理数据与地理信息 /009第二节 GIS的概念 /012第三节 GIS的组成 /015第四节 GIS的功能 /017第五节 GIS的核心问题 /018第六节 GIS软件平台 /019第三章 GIS中的数据 /030第一节 空间数据 /030第二节 数据类型 /037第三节 ArcGIS中的数据格式 /046第四章 城市大数据 /052第一节 大数据概念 /053第二节 城市大数据 /056第三节 常用城市大数据 /057第五章 GIS基础空间分析 /075第一节 空间分析概念 /075第二节 缓冲区分析 /080第三节 叠置分析 /091第六章 GIS基础空间统计 /116第一节 描述性统计分析 /116第二节 空间自相关分析 /120第三节 空间关系建模 /130第七章 数据可视化 /139第一节 数据可视化的发展历程 /139第二节 数据地图符号化 /139第三节 专题数据地图制作 /146第八章 GIS在城市大数据分析中的应用案例 /177第一节 基于土地利用数据的城市扩张模式识别及汇总统计 /177第二节 基于 LandScan侦测中国建设用地的收缩格局 /181第三节 基于多源大数据的飞地式扩张区域城市功能发育水平评价 /186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194参考文献 /197
|
內容試閱:
|
随着全球城市化的飞速发展, 数据在城市环境中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增长速度。 这些数据不仅数量巨大, 而且种类繁多, 它们来自城市的各个角落, 涉及人口动态、 交通流动、 环境变化、 基础设施布局等诸多方面。 这些数据背后所隐藏的信息和洞察力, 对于城市的规划、管理和持续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但是, 面对如此庞大和复杂的数据集, 如何有效地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 并进一步将这些信息转化为实际的行动指南, 以推动城市健康、 有序发展, 这无疑给城市管理者和决策者带来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要加快建设数字中国, 推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这为我们利用大数据促进城市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这里, GIS技术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GIS即地理信息系统, 它是一个集地图制作、 数据库管理及空间分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先进技术系统。 GIS的强大之处在于它能够将各种地理相关的数据进行整合、 分析和可视化, 从而为决策者提供一个全面而准确的地理环境画像。 通过 GIS的帮助, 城市决策者可以在制定政策和发展规划时, 充分利用详细的地理信息数据。 这些数据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城市地理环境的特点和规律, 而且能够揭示不同地理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影响机制。 有了这些基于地理信息的深入洞察, 决策者就有可能做出更加科学、 更加合理的决策, 从而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2024年的全国两会上, 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要加快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 建设数字中国。 这为我们深化大数据在城市治理中的应用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指导。 利用 GIS等技术手段, 挖掘和利用城市大数据的潜在价值, 对于建设新型智慧城市、 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不仅如此, GIS还可以通过空间分析功能, 预测和模拟不同政策和规划方案可能产生的地理影响。 这种基于地理信息的预测和模拟能力, 使得决策者可以在实施政策或规划之前, 对其潜在的效果和影响进行评估和调整。 这无疑大大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减少了决策失误的风险和成本。 此外, GIS还可以通过其强大的地图制作和可视化功能, 将复杂的地理信息以直观、 易懂的图形和图像形式展现出来。 这种基于地理信息的可视化表达方式, 不仅可以提高决策者对地理信息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而且可以增进公众对城市发展和管理工作的认识和支持。 这对于推动城市的民主决策和公众参与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利用 GIS等技术,充分挖掘城市大数据的潜力, 对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增进民生福祉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外, 许多高等教育机构已经将 GIS课程纳入公共管理本科生的课程体系中。 这些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深化学生对 GIS的基本概念和技术的理解, 并使他们能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熟练运用这一重要工具。 在我国, 尽管 GIS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 专为公共管理本科生量身定制的 GIS教材却相对稀缺, 尤其是涉及城市大数据应用的教材更是凤毛麟角。 目前, 我国开设 GIS课程的高校主要集中在理工类院校, 这些学校因其教育背景和专业设置而在 GIS技术教学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然而, 对于以文科生为主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来说, 他们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与 GIS的学习要求往往存在不匹配的情况。 虽然文科生可能对 GIS有一定的基础了解, 但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面临挑战, 因为他们缺乏既符合自身知识背景, 又紧密结合公共管理学科特点的专用 GIS教材。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教育、 科技、 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 战略性支撑。 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科技自立自强、 人才引领驱动,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科技强国、 人才强国。 编写 《GIS与城市大数据》 教材, 正是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的具体举措, 对于培养高素质公共管理人才, 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本教材的编写初衷正是为了弥补这一教育资源的空白。 我们希望通过此教材, 为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提供一套系统、 实用的学习工具, 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和应用 GIS技术, 从而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加自信地面对城市大数据的挑战。本教材充分理解和尊重文科生的知识结构和接受能力。 首先, 文科生的思维方式往往更注重逻辑推理和批判性思考, 因此在编写教材时, 不能仅仅依赖理论知识的灌输, 而应该通过实例等方式, 引导他们理解并掌握 GIS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方法。 同时, 教材的语言表述也应该尽可能地通俗易懂, 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 其次, 教材还需要符合公共管理学科的特征。 公共管理是一门涉及政策制定、 项目管理、 公共服务等多个方面的学科, 因此, 不仅要教授学生如何使用GIS技术进行城市大数据收集、 分析和可视化, 还要让他们了解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这些技术, 以解决具体问题。本教材的主要目标读者是国内的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 我们深知, 对于这些学生来说, 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灌输, 更需要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的实践机会。 因此, 我们在编写教材过程中, 特别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尽量避免过于复杂的软件二次开发和编程环节。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 降低GIS理论方面的传授难度,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轻松愉快。 本书中所涉及的 GIS软件地图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采用已通过审核的地图 [审图号: GS (2020) 4619号] 作为制作素材, 确保内容的合法性、 规范性和权威性。 我们希望学生能够在学习 GIS的过程中, 不仅能够掌握理论知识, 而且能够培养出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系统地学习和实践, 读者将能够熟练运用 GIS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竞争力。 无论是从事地理科学研究的学者, 还是从事公共管理工作的从业者, 都能从本教材中获得有益的知识和经验。 同时, 本教材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和学习 GIS的平台, 适合广大 GIS爱好者和学生群体使用。在编写本教材的过程中, 我们得到了许多专家和同行的帮助和支持。 他们用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 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建议。 他们的支持不仅帮助我们提高了教材的质量, 还使我们对 GIS的理解更加深入。 在此, 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 我们也期待广大读者对本教材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我们深知, 没有任何教材是完美的, 我们也在不断地学习和进步。 因此, 我们希望听到读者的声音, 了解他们对教材的看法和建议, 以便不断完善和改进。 我们相信, 只有通过广泛的反馈和交流, 才能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 提供更优质的教学资源。 *后, 我们希望本教材能成为广大 GIS爱好者和公共管理工作者的有益参考书, 能够帮助更多的人了解和掌握 GIS技术并推动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 能够为公共管理水平的提高做出贡献。 我们相信, GIS技术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它的价值也将得到更多的认可并被重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