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量子纠缠
》
售價:HK$
63.8

《
舆论(普利策奖得主、“现代新闻学之父”沃尔特·李普曼传播学经典)
》
售價:HK$
74.8

《
拥抱真实自我:内在小孩的探索和疗愈
》
售價:HK$
64.9

《
黑暗王后:缔造中世纪世界的血腥竞争
》
售價:HK$
129.8

《
小行星猎人:贝努小行星生命起源样本采集任务全记录
》
售價:HK$
63.8

《
孙机谈文物
》
售價:HK$
118.8

《
诡舍(夜来风雨声悬疑幻想震撼之作)
》
售價:HK$
54.8

《
讲给青少年的人工智能
》
售價:HK$
52.8
|
內容簡介: |
本书作者涂圣伟常年深耕农业农村公共政策、新型城镇化战略、产业融合发展政策研究,先后在我社出版《中国乡村振兴的制度创新之路》《布局“十四五”:新支柱产业培育战略路径》《中国农民农村共同富裕道路》等,均有不错的市场反响。本书采取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方法,注重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经典理论与中国特色实践相呼应、理论研究与政策研究相融合,是在方法使用上有所创新的具有较强科学性的学术研究成果。本书围绕城乡融合发展这一主题,基于改革“时代之问”,力图透视改革实践,探寻改革之路,沿着脱贫攻坚到乡村全面振兴,再到农业农村现代化,最后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这一历史性进程,重点阐述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促进农业现代化、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经济循环等重大任务的实现路径,并从产业发展、要素配置、收入增长等角度,提出了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具体措施。具体来说,全书共分十章,以历史性转移、续写新篇章、开启新征程、城乡融合发展、县域率先突破、统筹“三大任务”、县域富民产业、乡村产业振兴、要素双向流动、农民增收致富为轴,深度聚焦从脱贫攻坚到乡村全面振兴、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切入点、城乡融合发展的战略路径、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载体、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支撑、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落脚点等议题,透视改革“梗阻”,探索制度创新方向和路径。关于城乡关系的统筹城乡发展、城乡发展一体化、城乡融合发展三个概念,三者在目标取向上有共同之处,在精神实质上一脉相承,在核心要义上不断丰富,反映出我国对城乡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化。但是,这并不意味三个概念可以混用,甚至相互替代。城乡融合发展是城乡关系在更高形态上的演替、在更深层次上的重塑。正所谓“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我国城乡正在经历一次整体结构性变迁和功能价值重塑过程,惟有用好改革手段,强化制度创新,才能真正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让城乡融合发展具备内生动力、行稳致远。
|
關於作者: |
涂圣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室主任、研究员,入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二期“发改英才”支持培养计划、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农业农村公共政策、城乡融合发展、新型城镇化战略。主持和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等委托课题50余项。在《中国农村经济》《新华文摘》《经济日报》等国内外报刊公开发表文章80余篇。出版《中国农民农村共同富裕道路》《中国乡村振兴的制度创新之路》《布局“十四五”:新支柱产业培育战略路径》等专著、合著多部。曾获得国家发改委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农业农村部优秀成果二等奖等奖项。
|
目錄:
|
第一章 历史性转移:从脱贫攻坚到乡村全面振兴/1 一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2 二 有效衔接的实现路径/8 三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20第二章 续写新篇章: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29 一 人类迁徙史上的伟大壮举/30 二 重构经济和社会关系/36 三 做好“后半篇文章”/42第三章 开启新征程: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48 一 彰显农业现代化的中国特色/50 二 农业现代化的三重动力/57 三 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64 四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72第四章 城乡融合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79 一 城乡融合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81 二 避免城乡融合发展知行误区/86 三 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90 四 加快畅通城乡经济循环/95第五章 县域率先突破: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切入点/100 一 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内在逻辑/101 二 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着力点/107 三 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难点/113 四 率先在县域内实现城乡融合发展/116第六章 统筹“三大任务”:城乡融合发展的战略路径/125 一 理解统筹“三大任务”的价值意蕴/127 二 统筹“三大任务”向纵深推进/131 三 破除统筹“三大任务”的障碍/137 四 统筹“三大任务”缩小城乡差别/141第七章 县域富民产业: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载体/147 一 县域富民产业的若干基本特征/149 二 县域富民产业形成与发展动力/153 三 县域富民产业发展的实践探索/158 四 因地制宜培育壮大县域富民产业/163第八章 乡村产业振兴: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173 一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本源问题/174 二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兴农富民/175 三 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192第九章 要素双向流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支撑/201 一 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时代价值/202 二 需要处理好的几个重要关系/205 三 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着力点/209 四 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215第十章 农民增收致富: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落脚点/219 一 我国农民收入增长机制变迁/221 二 现阶段农民增收面临新挑战/225 三 新时期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框架/231 四 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共同富裕/236参考文献/24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