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中国古代文学卷(全两册)(云南大学中文学科建设丛书)

書城自編碼: 4073890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文学评论与鉴赏
作者: 段炳昌
國際書號(ISBN): 9787100215015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 2024-1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294.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王名扬全集:美国行政法(上下) 王名扬老先生行政法三部曲之一
《 王名扬全集:美国行政法(上下) 王名扬老先生行政法三部曲之一 》

售價:HK$ 173.8
军人与国家:军政关系的理论与政治
《 军人与国家:军政关系的理论与政治 》

售價:HK$ 140.8
中国雕塑 高等院校艺术与设计类专业
《 中国雕塑 高等院校艺术与设计类专业 》

售價:HK$ 86.9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

售價:HK$ 69.3
大国产业—中国产业现代化转型升级与时代机遇
《 大国产业—中国产业现代化转型升级与时代机遇 》

售價:HK$ 86.9
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咨询
《 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咨询 》

售價:HK$ 151.8
我们如何学习:学习与教学的科学方法      (西班牙)艾克托尔·鲁伊兹·马丁
《 我们如何学习:学习与教学的科学方法 (西班牙)艾克托尔·鲁伊兹·马丁 》

售價:HK$ 86.9
感受的力量--像艺术家一样观看
《 感受的力量--像艺术家一样观看 》

售價:HK$ 57.2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05.6
《安徽诗人研究文存·张籍》
+

HK$ 75.9
《分解与完整——毕希纳作品中人的形象研究》
+

HK$ 65.8
《就算我全无胜算》
+

HK$ 105.6
《安徽诗人研究文存·曹操》
+

HK$ 63.8
《当代小说三十家(著名批评家孟繁华小说评论集 ,触摸四十年中国》
+

HK$ 112.7
《神谱[笺注本](古希腊诗人赫西俄德的伟大作品,迄今仅存的完整》
編輯推薦:
1.本书的出版,完善了此丛书,更有利于读者系统了解云大中文系的发展历程。
2.所选文字均为在云南一地待过或者教研过的学者,选其代表性文章,展示文脉的传承。
內容簡介:
作为“云南大学中文学科建设丛书”之一种,本书以上下两册精选自建校以来任教于云南大学的学者在该领域的代表性论文,以期展示云大深厚的古典文学学术积淀和连绵不绝的学风文脉;同时展示民国以来中国文学研究在云南一地的发展状况。全书分为上下册,以人依时系文,其中上册至于唐代,意在传达“永恒江河”中的经典,下册由宋迄于近代,表现了“雅与俗的交响”。所选多为大家之作,一些因作者去世而散佚的、学术质量较高的文章也得到了整理,本书可谓实现了文脉传承与更新,借此嘉惠学林、泽被后人。
關於作者:
段炳昌,云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地方文学、少数民族文学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出版著作(含合著)16种,发表论文60余篇。
目錄
(上册)
袁嘉谷《卧雪诗话》(节选) 袁嘉谷 001
周代的民间诗歌——“国风”及其他 刘尧民 006
《诗经》大小《雅》所反映出的社会现实 江逢僧 052
群书斠补 刘文典 070
庄子《逍遥游》探微 陈红映 081
《楚辞》郭注义徵 胡小石 092
论《远游》 陶 光 096
《九歌》解题 姜亮夫 104
《九歌》的组织 徐嘉瑞 130
关于《天问》的若干问题 刘尧民 151
《天问》题名考辨 殷光熹 175
《大招》探 殷光熹 188
《天问》鲧禹神话考论 李道和 212
《逸周书·周祝篇、太子晋篇》和《荀子·成相篇》 杨宪益 236
汉代经学、神学对辞赋文学的影响 姜文清 242
简论汉儒《诗经》诠释的价值取向 孙兴义 255
汉代经、史、子与文的分离 冯良方 264
儒者的焦灼——扬雄“劝百讽一”说的深层动因 苏荟敏 276
曹子建《七步诗》质疑 张为骐 288
苦闷的象征——《洛神赋》新议 张文勋 294
“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绪论 萧涤非 304
经典建构:《隋书·经籍志》总集的范式意义 许云和 323
李白之痛苦 李长之 347
杜甫对魏晋南北朝文学的继承与发展 吴珮珠 351
从对杜甫的评价看宋代诗风的演变 段炳昌 361
中唐诗乐关系及其社会功能的理论重构
——以《箧中集》《新乐府》诗论转变为中心 张之为 375

(下册)
浩然斋读诗偶记 赵浩如 391
“无声诗”与“无形画”的现象直观 张 毅 402
存在的澄明:中国古典美学的人文意蕴 蒋永文 420
宣南杂志 刘文典 430
论山谷诗之渊源 游国恩 437
论宋词——《宋词选》序 刘尧民 444
“诚斋体”简论 殷光熹 481
论苏轼和辛弃疾的农村词 李 平 491
文学与地理空间的互动——以《吴船录》《石湖诗集》与《方舆胜览》为例 段天姝 499
桐城派平议 汤鹤逸 510
唐代俗讲考 向 达 524
明代南戏五大腔调及其支流 叶德均 556
董西厢和王西厢 傳懋勉 605
《西厢记》的写作艺术与其主题思想 王兰馨 614
谢天香、杜蕊娘、赵盼儿——关汉卿杂剧人物论之一 武显漳 635
《春阳曲》与《牡丹亭》——兼论声诗与戏曲之间的关联性问題 曾 莹 643
中国长篇白话小说起源 徐嘉瑞 657
关于水浒二三事 刘尧民 667
《水浒传》中所反映的庄园和矛盾 李 埏 671
关于甲戌本《好了歌解》的侧批 杨光汉 720
“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从“色”“空”观念看《红楼梦》的悲剧意蕴 周婉华 729
近代经世致用思潮与近代小说 刘 敏 741
《海上花列传》的艺术成就 傳懋勉 758
內容試閱
如果说,诗人因秋天的草木摇落而产生了“悲哉”之情,那么按逻辑应写作 “草木摇落而变衰,萧瑟兮;秋之为气也,悲哉!”因为以物起兴,应该是客观世界的变化———春天的妩媚和夏天的繁茂都过去了,代之而来的是“草木摇落”的秋天的萧瑟。正因为有了客观的“秋之为气”,方能使人的情绪受到感发,才有所谓“悲哉”的感情的波动。正如杜甫说的“摇落深知宋玉悲”(《咏怀古迹》),是先“摇落”而后知“悲”也。然而宋玉却先写“悲哉”,而后述“摇落”,这绝非思维逻辑的颠倒。谁也不会赞成把宋玉的诗倒过来读的。
秋天草木的摇落,是乃大自然的规律之使然,古往今来,年年如是。科学家视寒来暑往为自然的物候,岂必动情;哲学家识新陈代谢之哲理,应无伤感。人生百年,岁岁经秋,世间苦乐,因人而殊,未必个个伤悲,处处萧瑟的。就是诗人,吟到秋风的也并非个个一般情怀。李白有诗曰:“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与宋玉之诗恰好反其意而用之,秋天倒增加了这位豪情跌宕的浪漫主义诗人的飘逸之兴, 他竟至视别人之“悲秋”为无谓了。杜牧诗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这不是悲秋,简直是爱秋了,火红的枫叶秋色在这位晚唐诗人的笔下,仿佛比春天更富于诗意,更令人神往。可见宋玉写《九辩》时的“悲哉”之情,是属于他自己的,是他在特定时间,特定环境中的个人心境的一种反映,是他彼时彼地的主观思想感情的流露。
应该说,诗人内心先有了悲伤之情,所以才会落叶伤秋,飞花惜春。情生意象,景因情异,所以不同的诗人和不同的诗作有不同的意境。宋玉正因为心中早有“悲哉”的情绪,才会有感于“秋之为气也”,萧瑟之感,出自内心, 寄托于客观世界的物候变幻,遂因草木摇落和自然衰朽而动容。有人说,文学艺术是客观世界的反映的产物,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大自然的影象来。 我以为这说法至少是不全面的。如果只限于对客观世界的纯粹的描摹,而没有人的思想情感的移入融汇,哪里还有什么意境,又哪里还有真正的诗!古人说“言为心声”,信有以也。梁任公有言:“境者,心造也。一切物境皆虚幻,惟心所造为真实。”(《饮冰室专集》:《自由书·惟心》)如果从强调诗境中必不可少的主观情感的作用而言,这说法是对的。 不能把“惟心所造”理解为唯心主义(这里且不探讨哲学概念)。任公所言“心造”者,诗境也,也就是诗学中常说的“意境”。仅有客观存在的亘古不易的“物境”,未必有意境,亦未必有诗。故必先有“心造”之境,方能寄情于物,托辞悲秋。刘勰说:“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文心雕龙·物色》)钟嵘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诗品序》)可见心之悲也,才会有感于“物色之动”,才会感发于秋气,才会有千古悲秋之句,才会有耐人玩味的“境界”。否则,物色永远在动,悲喜哀乐又为何因人而异呢?此之谓 “心造之境”。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