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唯物史观核心概念研究

書城自編碼: 4073325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史學理論
作者: 李永杰
國際書號(ISBN): 9787522843742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1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162.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推荐系统核心技术与实践
《 推荐系统核心技术与实践 》

售價:HK$ 108.9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

售價:HK$ 74.8
流浪的君子:孔子的最后二十年 王健文
《 流浪的君子:孔子的最后二十年 王健文 》

售價:HK$ 54.8
咨询的奥秘2:咨询师的百宝箱(珍藏版)
《 咨询的奥秘2:咨询师的百宝箱(珍藏版) 》

售價:HK$ 76.8
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增订版)
《 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增订版) 》

售價:HK$ 107.8
张元济的生平与事业:从清代改革家到二十世纪出版家
《 张元济的生平与事业:从清代改革家到二十世纪出版家 》

售價:HK$ 85.8
他者中的近代朝鲜(西方韩国研究丛书)
《 他者中的近代朝鲜(西方韩国研究丛书) 》

售價:HK$ 85.8
索恩丛书·苏莱曼大帝的崛起:奥斯曼宫廷与16世纪的地中海世界
《 索恩丛书·苏莱曼大帝的崛起:奥斯曼宫廷与16世纪的地中海世界 》

售價:HK$ 86.9

 

建議一齊購買:

+

HK$ 68.8
《中国史学入门:顾颉刚讲史录》
+

HK$ 61.6
《什么是思想史 历史学的实践丛书》
+

HK$ 171.4
《论世衡史:被牺牲的“局部”:淮北社会生态变迁研究(1680—》
+

HK$ 89.7
《古史辨运动的兴起:一个思想史的分析(修订本)》
+

HK$ 140.8
《郧中谳语 牧沔纪略 三邑治略》
+

HK$ 392.7
《明史(上、下)》
內容簡介:
本书主要探讨唯物史观若干核心概念的内涵辨析、在汉语语境中的译介生成,以及在中国的理解、阐释与运用。用概念史的研究方法对“共同体”“社会有机体”“市民社会”“所有制”“社会存在”“人民”“人的本质”“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分配正义”“货币异化”“金融帝国主义”等唯物史观概念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并探讨其中国化发展演变与话语创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领域,作者运用概念史研究方法做了一些开拓性工作,从核心概念中国化的微观视角切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对学界相关研究有较高参考价值。
關於作者:
李永杰,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政治哲学与社会发展、社会组织等。2006年毕业于中央党校研究生院,获得哲学博士学位。2012年到2014年在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研究部做博士后研究。出版个人著作5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福建省社科基金项目2项目,中央编译局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获得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目錄
第一编 唯物史观重要概念的诠释与阐发第一章 共同体与个体:马克思观察人类历史的一对重要范畴  一 古代社会是共同体本位的社会  二 资本主义社会是个体本位的社会  三 自由人联合体中的共同体与个体关系第二章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概念的特征与意蕴  一 有机体与社会有机体概念  二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概念的一般特征  三 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社会有机体  四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概念的理论意蕴  结语第三章 《哲学的贫困》中的社会有机体思想研究  一 批判蒲鲁东的社会有机体思想  二 马克思对社会有机体特征的总结  三 马克思关注社会有机体的方法  四 当代启示第四章 从共同体到市民社会的嬗变  一 共同体社会的基本特征  二 共同体社会的解体机制  三 从共同体社会走向市民社会的历史逻辑第五章 黑格尔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再思考  一 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思想史意蕴  二 对黑格尔“国家决定市民社会”的再思考  三 对马克思“颠倒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的再评价第六章 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辨析与重构  一 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经典注解  二 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其他规定性  三 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内涵的重构第七章 对马克思市民社会的理解及其不同语境的传播  一 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解读  二 正统马克思主义者对市民社会概念的传播  三 非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者对市民社会概念的传播第八章 马克思早期市民社会理论的现代性特质  一 市民社会属于私人领域  二 市民社会的诸原则  三 市民社会的精神是现代精神第二编 唯物史观重要概念在我国的理解与运用第九章 唯物史观所有制概念的汉译与概念生成  一 马克思恩格斯对“Eigentum”一词的使用  二 《共产党宣言》汉译过程中所有制概念的生成  三 中国马克思主义所有制概念疏义  四 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所有制话语体系第十章 马克思“社会存在”概念的汉译及其内涵流变  一 社会存在概念译名的考证与辨析  二 社会存在概念内涵的溯源  三 现阶段我国学界对社会存在概念内涵的争议第十一章 唯物史观“人民”概念中国化与党的人民话语历史建构  一 马克思主义“人民”概念在中国的生成与阐释  二 人民概念的运用与人民的革命话语建构  三 人民概念的运用与人民的建设话语建构  四 人民概念的运用与人民的改革话语建构  五 新时代人民话语的建构  结语第十二章 实践唯物主义概念的生成与辨析  一 马克思从主体维度建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的历程  二 马克思从主体维度建构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三 马克思从主体维度建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的意义第十三章 “中国式现代化”概念的渊源考释与话语创新  一 “中国式现代化”概念的理论渊源  二 “中国式现代化”概念的实践渊源  三 “中国式现代化”概念的话语创新第十四章 马克思“人的本质”概念的汉译与理解研究  一 “人的本质”是马克思的重要概念  二 “人的本质”概念在我国的定译过程  三 汉语“人的本质”概念的理解与疏义第十五章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概念的渊源考释与原创性贡献  一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概念的马克思主义渊源  二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概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渊源  三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概念的实践渊源  四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概念的集体智慧渊源  五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概念的原创性贡献第十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史研究  一 古典政治经济学:充分张扬市场激励机制的“小政府,大社会”  二 计划经济对政府作用的倚重  三 当代自由市场理论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新认识  四 市场经济的优缺点  结语第三编 唯物史观重要概念的价值与意蕴第十七章 马克思共同体概念考辨与时代化解读  一 共同体概念的内涵辨析  二 共同体概念所涉及的问题域  三 共同体概念所蕴含的丰富思想第十八章 资本对现代性的建构与解构  一 资本逻辑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建构  二 资本逻辑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解构  三 资本逻辑的扬弃与共产主义第十九章 马克思分配正义概念的双重语境  一 资本主义道德批判与科学批判的边界及其勾连  二 道德批判语境中的分配正义  三 科学批判语境中的分配正义  四 区分道德批判与科学批判才能化解有关分配正义的纷争第二十章 马克思分配正义的历史逻辑及其当代价值  一 学界对分配正义的基本看法  二 要历史地看待分配正义问题  三 真正正义的分配是按需分配  四 马克思分配正义的当代启示第二十一章 从马克思的货币异化概念到列宁的金融帝国主义概念  一 马克思货币异化理论  二 金融帝国主义的种种表现  三 金融帝国主义的货币异化第二十二章 道德内化:从外在规范向内在律令的转化  一 两种不同的道德规范:显性的道德规范与隐性的道德规范  二 道德内化的过程分析  三 道德内化的评价机制  四 道德内化的困难及实现条件第二十三章 自然法概念的内涵及其所蕴含的理念  一 自然法源于人的理性  二 自然法诸理念  三 自然法在政府形成中的作用第二十四章 马克思对共产主义概念的多维解读  一 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维度解读共产主义概念  二 从产品分配的维度解读共产主义概念  三 从“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维度解读共产主义概念  四 从消除旧式分工的维度解读共产主义概念第二十五章 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当代研究  一 争议的焦点  二 学界对“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多维度解读  三 研究特点与努力方向参考文献后记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