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语法中的显著性与局部性:Wh疑问句与反身代词的句法和语义

書城自編碼: 4073111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語言文字
作者: 胡建华
國際書號(ISBN): 9787572030987
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1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99.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进入全球公共视域的清帝国:欧洲文献里的中国邸报
《 进入全球公共视域的清帝国:欧洲文献里的中国邸报 》

售價:HK$ 139.2
微积分学教程(第二卷)(第8版)
《 微积分学教程(第二卷)(第8版) 》

售價:HK$ 116.8
16至20世纪知识史中的流亡者与客居者
《 16至20世纪知识史中的流亡者与客居者 》

售價:HK$ 103.8
家庭经济学:用经济学视角解读家庭关系(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加里·S. 贝克尔全新力作)
《 家庭经济学:用经济学视角解读家庭关系(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加里·S. 贝克尔全新力作) 》

售價:HK$ 81.4
人间词话汇编汇校汇评(新)
《 人间词话汇编汇校汇评(新) 》

售價:HK$ 54.8
王名扬全集:美国行政法(上下) 王名扬老先生行政法三部曲之一
《 王名扬全集:美国行政法(上下) 王名扬老先生行政法三部曲之一 》

售價:HK$ 173.8
军人与国家:军政关系的理论与政治
《 军人与国家:军政关系的理论与政治 》

售價:HK$ 140.8
中国雕塑 高等院校艺术与设计类专业
《 中国雕塑 高等院校艺术与设计类专业 》

售價:HK$ 86.9

 

建議一齊購買:

+

HK$ 68.8
《书写还有未来吗?》
+

HK$ 76.6
《写作是门手艺》
+

HK$ 74.8
《基于语体的语篇衔接方式的选择性研究》
+

HK$ 57.3
《超简单粤语入门(附赠作者亲自录制的发音视频和全书音频,一节一》
+

HK$ 79.4
《公文写作底层心法》
+

HK$ 107.8
《常用字构成分类认知》
內容簡介:
该书从句法-语义接口视角出发,以Wh疑问句和反身代词的句法语义为切入点,综合考察了语法中的显著性与局部性及二者的互动。该书秉承新描写主义之精神,对显著性与局部性的复杂互动做了细颗粒的微观描写与刻画,进而指出:显著性和局部性是反映人类内在语言知识及认知的基本原则,其复杂的互动可解释包括Wh疑问句和反身代词在内的语言结构和现象;Wh疑问句和反身代词的生成与解读,在句法-语义接口层面受到显著性和局部性复杂互动的制约。Wh疑问句和反身代词对生成语法理论体系的建立有重要影响。Chomsky等学者基于Wh移位条件及限制、反身代词约束,分别建立起移位理论、约束理论等理论模块,后续研究也往往将二者置于不同的理论下讨论。该书却另辟蹊径,以显著性与局部性理论对二者做出统一分析,其研究是对Wh疑问句和反身代词现有分析思路和模式的挑战与革新。
關於作者:
胡建华,语言学专业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二级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云山工作室首席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儿童语言发展的行为学和脑机制研究及临床应用与数据库建设”首席专家。 研究领域涉及理论语言学、句法学、语义学、儿童语言获得与认知发展、心理语言学、语用学、跨语言比较句法、上古汉语句法等。 其论文刊于《中国语文》 《外语教学与研究》 《 世界汉语教学》 《当代语言学》 《外国语》 《现代外语》 《 语言教学与研究》 《 语言研究》《语言科学》《汉语学报》《外语研究》《外语学刊》 《语言战略研究》《外国文学》 《文化艺术研究》 以及 Nature Human Behaviour、Linguistics、The Linguistic Review、Journal of Pragmatics、Lingua 等国内外学术期刊。 最近出版的著作有: 《 形式句法研究———走向新描 写 主 义 》 ( 商 务 印 书 馆, 2024 ) 、 Prominence and Locality in Grammar牶 The Syntax and Semantics of WhQuestions and Reflexives( Routledge, 2019 ) 、 Interfaces in Grammar [ Hu Jianhua & Pan Haihua ( eds. ) , John Benjamins, 2019] 。
目錄
目 录
前言 ………………………………………………………………… v
致谢 ……………………………………………………………… ix
缩略语表 ………………………………………………………… xiii
1 引言 …………………………………………………………… 1
注释 …………………………………………………………… 9
第一部分 Wh 疑问句
2 Wh 疑问句的句法和语义 …………………………………… 13
引论 …………………………………………………………… 15
2. 1 移位还是不移位? …………………………………… 18
2. 1. 1 逻辑式 Wh 移位 ……………………………… 18
2. 1. 2 话语连接 ……………………………………… 27
2. 1. 3 偕移 …………………………………………… 28
2. 1. 4 无选择约束与选择函项 ……………………… 34
2. 1. 5 指称性与非指称性 …………………………… 38
2. 2 显著性与局部性: Wh 疑问句解读的理论构建 ……… 42
2. 2. 1 焦点与 Wh 解读:选择函项分析 …………… 43
2. 2. 2 句类标注与 Wh 特征强弱:Wh 疑问句的两个
分类参数 ……………………………………… 49
2. 2. 3 标句条件与 Wh 解读 ………………………… 61
2. 2. 4 AnotA 与多重 Wh 疑问句 ………………… 64
2. 2. 5 所解决的问题 ………………………………… 83
2. 3 Wh 解读中的经济原则 ……………………………… 86
2. 3. 1 句类标注与 Wh 解读的分工 ………………… 86
2. 3. 2 经济原则与 Wh 解读 ………………………… 89
2. 3. 3 汉语 Wh 疑问句的结构 …………………… 100
2. 3. 4 重议多重 Wh 疑问句 ……………………… 101
2. 3. 5 对“为什么”和 AnotA 的一点思考:唯标句
条件的再修订 ……………………………… 106
2. 4 进一步的讨论 ………………………………………… 113
2. 4. 1 日语中的 Wh 孤岛效应 …………………… 113
2. 4. 2 Wh 附加效应 ………………………………… 118
2. 5 重议 Wh 解读中的经济原则 ………………………… 123
2. 6 本章小结 ……………………………………………… 126
注释 ………………………………………………………… 126
第二部分 反 身 代 词
3 反身代词约束中的显著性与局部性 ……………………… 133
引论 ………………………………………………………… 135
3. 1 基于谓词的约束理论 ………………………………… 136
3. 1. 1 R&R 基于谓词的反身代词理论 …………… 138
3. 1. 2 利兹(Lidz)的条件 R ……………………… 143
3. 1. 3 基于谓词的反身代词理论的局限 ………… 145
3. 1. 4 缺失的类型 ………………………………… 155
3. 1. 5 进一步的讨论:复合谓词与反身标定……… 160
3. 2 刻画汉语反身代词: 从基元特征推导指称依存性和
反身性 ………………………………………………… 162
3. 3 汉语光杆反身代词 …………………………………… 174
3. 3. 1 句法分析方案 ……………………………… 175
3. 3. 2 非句法分析方案 …………………………… 176
3. 3. 3 “自己”的约束特性 ………………………… 178
3. 3. 4 潘海华(Pan 2001)的自我归属理论 ……… 183
3. 3. 5 黄正德和刘辰生(Huang & Liu 2001)的解释 ……………………………………………… 186
3. 4 汉语反身代词约束中的显著性与局部性 …………… 192
3. 4. 1 复合反身代词的约束 ……………………… 192
3. 4. 2 光杆反身代词的约束:两套搜索引擎……… 195
3. 5 进一步的讨论 ………………………………………… 217
3. 5. 1 推导循环 …………………………………… 217
3. 5. 2 非对比性复合反身代词与对比性复合反身
代词 ………………………………………… 220
3. 5. 3 “自己”的多次出现 ………………………… 222
3. 6 本章小结 ……………………………………………… 224
注释 ………………………………………………………… 225
4 结语 ………………………………………………………… 227
参考文献 ………………………………………………………… 237
作者索引 ………………………………………………………… 253
语言索引 ………………………………………………………… 256
术语索引 ………………………………………………………… 257
內容試閱
前言
本书从句法—语义接口( syntaxsemantics interface) 的视角挑
战当前关于 Wh 疑问句( whquestion) 和反身代词( reflexive) 分析
的共识;在整合对语言知识不同层面之间交互作用( interaction) 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个综合的分析方案。 本书认为,Wh 疑问句和反身代词的推导( derivation) 与解读( interpretation) ,本质上并不是纯句法的问题,而是由在句法—语义接口层面运作的原则所调控。 书中提出了两项揭示人类语言知识和认知知识的普遍原
则: 一是 局 部 性 原 则 ( Principle of Locality ) , 二 是 显 著 性 原 则( Principle of Prominence) 。 以往关于 Wh 疑问句和反身代词的研究高度重视局部性( locality) 在语法中所起的作用;而较少关注显著性( prominence)在自然语言语法系统中的作用。 本项研究的目的是指明显著性同样在语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汉语语法中,显著性的作用实际上甚至比局部性的作用更为重要。
如果 从 近 距 条 件 ( Closeness Condition ) 或 最 小 连 接 条 件( Minimal Link Condition)的角度看待局部性,局部性原则基本上是一项句法条件。 而显著性原则,则涉及语义、语用、认知层面的多种因素,同时或也涉及成分统制( ccommand) 这一句法层面的概念。 虽然这两个原则是针对两个不同的研究领域( 即句法、语义)而提出的,但在具体语言表达式的实际推导和解读中,涉及局部性和显著性的因素却往往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 例如,在本书第二部分关于反身代词的研究中,显著性在定义反身代词约束的局部域( local domain) 时起着主导作用,而局部性则被视为一种
显著性条件。
本书开展的研究在某种意义上是描写性的,重点致力于对调控语言结构、表达式推导和解读的显著性与局部性之间的复杂交互作用进行细颗粒度的( finegrained) 描写与刻画。 然而,本书所做的描写绝非传统描写语言学( Descriptive Linguistics) 的延续,而是遵循普遍语法( Universal Grammar,UG)的基本科学假设和生成语言学( Generative Linguistics)的精神进行的描写。 本书旨在秉承新描写主义( New Descriptivism) ( 胡建华 2006,2009,2018) 的精神,以一套在句法—语义接口层面发展出的理论工具和描写工具,对人类语言知识与认知的机制和制约条件进行深度的描写。
本书包括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研究 Wh 疑问句,第二部分考察反身代词。 这两部分研究的目的是指明,尽管 Wh 疑问句与反身代词分属于两个不同的研究领域,但二者的推导和解读均受到
语法中显著性与局部性之间复杂交互作用的制约。 本书提出: 局部性负责保证显著的( prominent) Wh 词优先进行 Wh 移位( whmovement) ,从而保证多重 Wh 疑问句( multiple whquestion) 推导出成对解读( pairlist reading) ①;而显著性负责定义自然语言中反身代词的约束域( binding domain) 。
本书第一部分重点讨论汉语与英语中的 Wh 疑问结构如何推导以及 Wh 成分如何解读。 本书指出,Wh 疑问句的推导和解读受制于一些基于经济性考量的条件,确切地说,即唯标句条件( Pure Clausal Typing Condition, PCTC ) 和 经 济 原 则 ( Principle ofEconomy,PE) ,二者均融合了上文提及的两个因素: 显著性和局部性。 唯标句条件是一项建立于近距( closeness) 概念之上的纯局部性条件,根据这一条件,一个句子倾向于被最近的 Wh 短语标注句类。 经济原则涉及显著性与局部性之间的交互作用,根据经济原则,在多重 Wh 疑问句中,更靠近句子左缘( left periphery)的 Wh短语通常应首先移位至[ Spec, CP] 位置,这不仅是因为相关移位是局部性条件优先选择的,而且因为这个 Wh 短语在显著性等级( Prominence Hierarchy)中是显著的[ 只有一个显著的 Wh 短语才能够允准( license)其后的 Wh 短语,从而得出成对解读] 。
本书还讨论英语与汉语中的 Wh 孤岛效应( whisland effect) 。不同于文献中既有的说法,本书指出英语中所谓的 Wh 孤岛效应在汉语中也有所体现,并以唯标句条件和经济原则解释为什么自然语言中存在孤岛效应。 这一部分还讨论汉语的 AnotA 问句以
及“为什么” ( ‘ why’ ) 与其他 Wh 词的不对称( asymmetry) ,并指出当“为什么” 或 AnotA 成分出现在强孤岛( strong island) 中时,它们是不能取宽域( wide scope) 的,因为它们无法通过一致操作( Agree operation) 或选择函项( choice function) 与相关的 C 一起解读。
本书第二部分对汉语中的非对比性复合反身代词(noncontrastivecompound reflexive)和光杆反身代词( bare reflexive) 做出了统一
的解释,指出二者同受本书提出的反身代词约 束 条 件 ( reflexivebinding condition ) 制 约, 只 是 它 们 在 定 义 最 显 著 NP ( the mostprominent NP)进而确定其约束域方面有所不同。 基于黄正德、汤志真( Huang & Tang 1991)提出的假设,本书根据“自己” 既缺乏 φ特征( phifeature;φfeature) 又缺乏指称特征( referential feature) ,
推导出“自己”的长距离约束[ longdistance (LD) binding]特性①,
并指出其与汉语复合反身代词受同样的约束条件制约。 本书运用特征搜索引擎( feature search engine) 来定义反身代词的约束域,提出复合反身代词和光杆反身代词的约束域都是由与相关搜索引擎选定的最显著 NP 关联的候选项集合( candidate set) 来确定的。根据本书提出的分析,复合反身代词因仅缺乏指称特征,故依靠指称特征搜索引擎( referential feature search engine) 来确定约束域;而光杆反身代词“ 自己” 则使用指称特征搜索引擎和 φ 特征搜索引擎( phifeature search engine)来确定约束域,因为“自己” 不同于“他自己”这样的复合反身代词,它既缺乏指称特征,又缺乏 φ 特征。 因此,“自己”的约束域就是由两个候选项集合的并集( union)定义的,这两个候选项集合分别关联两套搜索引擎所选出的两个最显著 NP。 一旦反身代词的约束域被定义,若它在所定义的约束域之外受约束,则产生阻断效应( blocking effect) 。
本书指出,显著性和局部性是语法中最为重要的两个因素,不仅可以解释 Wh 疑问句的解读,而且可以解释反身代词的解读。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