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量子力学 恩利克·费米
》
售價:HK$
52.8
《
银行业刑事风险防控与应对
》
售價:HK$
96.8
《
语言、使用与认知
》
售價:HK$
69.3
《
帝国的叙事话语:国家身份塑造与冷战时期美国外交政策 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
》
售價:HK$
151.8
《
世界上的城堡:一部千年古堡兴衰史(从军事建筑到中世纪城堡,59座经典古堡,高清全彩图文,精装收藏品质)
》
售價:HK$
261.8
《
缪斯的诞生 现代西方艺术观念生成简史
》
售價:HK$
85.8
《
信念危机:投资者心理与金融脆弱性
》
售價:HK$
74.8
《
喵星语解密手册
》
售價:HK$
86.9
編輯推薦:
1.本书2002年推出第1版,2013年修订出版第2版,此为第3版。第3版做了很大的调整和补充,系统而全面地论述了药物(含HDS)和中毒性肝损伤的种类、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临床表现、诊断策略、治疗和预防,既有关于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历史脉络,更有当前的最新进展和认识。
2.本书为临床肝病或相关学科的医生和科研人员,以及药物研发企业、药物监管机构、化
工职业防护、环境保护及卫生监督部门的工作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以助于DILI的深入研究,做好DILI的诊治、预防和管理工作。
內容簡介:
本书分为10篇共75章,分别介绍了以下内容:肝脏的结构和功能,特别是肝脏对药物和其他化学物质的代谢过程;药物和中毒性肝病的流行病学;DILI的各种评估和预测模型;DILI的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DILI的临床分类、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特定表型的药物和中毒性肝病;生活、职业及环境相关的药物或其他化学物引起的肝病;特殊人群的药物与中毒性肝病;药物或中毒性肝病的管理。此外,在附录部分整理了2015—2023年国内外有关DILI的最新指南或专家共识的推荐意见,方便读者学习和比较。
關於作者:
于乐成,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东部战区总医院)肝病中心/感染病科主任。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药物性肝病学组副组长(2010—2022年),江苏省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药物与自身免疫性肝病学组组长,江苏省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首届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肝脏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2015版)总执笔(中文版和英文版),《肝脏》杂志共同主编,《中华肝脏病杂志》《中华传染病杂志》《临床肝胆病杂志》《中国药物警戒》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等期刊编委。
赖荣陶,博士,副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感染科副主任,上海市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药物性肝病学组副组长兼秘书,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委员,《肝脏》杂志编辑部副主任,Epidemiology & Infection、Journal of Digestive Diseases等期刊审稿人。
陈成伟,主任医师,教授。《肝脏》杂志总编辑,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九〇五医院肝病科。原南京军区上海临床肝病研究中心主任(1990—2017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2005—2015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药物性肝病学组组长(2007—2017年),上海市医学会肝脏专科分会主任委员(2007—2010年),领衔中国《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2015版)编写。
目錄 :
第 1 篇 肝脏的结构和功能 1
第 1 章 肝脏的解剖学、组织学和影像学 2
第 2 章 肝脏的生物学功能 27
第 3 章 肝脏的药物和毒物代谢 33
第 2 篇 药物与毒物性肝病概述、流行病学、肝毒性物质 47
第 4 章 药物与毒物性肝病概论 48
第 5 章 药物与毒物性肝病的流行病学 53
第 6 章 肝脏的毒性物质 57
第 7 章 肝癌和肝腺瘤相关毒性物质 67
第 3 篇 药物肝毒性的评估和预测模型 85
第 8 章 药物肝毒性的评估和预测模型概论 86
第 9 章 实验性中毒性肝损伤动物模型 90
第 10 章 人源性肝细胞体系在药物性肝损伤研究中的应用 102
第 11 章 新药研发过程中肝毒性临床前预测模型及应用路线图 108
第 12 章 药物肝毒性评估和预测的理化数学模型 123
第 4 篇 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 129
第 13 章 药物与毒物性肝病发病机制概论 130
第 14 章 药物与毒物性肝病发病危险因素 140
第 15 章 细胞死亡机制及其与药物性肝损伤的关系 144
第 16 章 基因多态性(遗传易感性)与药物和毒物性肝病 159
第 17 章 药物与毒物性肝病的免疫学机制 174
第 18 章 炎症反应在药物与毒物性肝病中的作用 185
第 19 章 酰基葡萄糖醛酸苷的作用机制 196
第 20 章 氧化应激与药物和毒物的肝毒性 200
第 21 章 线粒体损伤与药物和毒物的肝毒性 208
第 22 章 内质网应激在肝病发生中的作用 212
第 23 章 肝细胞再生和肝组织修复与肝病的转归 217
第 24 章 药物性肝损伤的病理学改变 221
第 5 篇 临床分类、表现、诊断、鉴别诊断、 治疗及预后 237
第 25 章 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分类 238
第 26 章 药物与毒物性肝病的临床表现 242
第 27 章 药物与毒物性肝病的实验室检查 245
第 28 章 药物与毒物性肝病的影像学检查 257
第 29 章 药物与毒物性肝病的因果关系评估 266
第 30 章 药物与毒物性肝病的诊断 285
第 31 章 药物与毒物性肝病的鉴别诊断 290
第 32 章 药物与毒物性肝病的治疗 305
第 33 章 药物性肝损伤的预后 310
第 6 篇 特定表型的药物与毒物性肝病 315
第 34 章 特定表型的药物与毒物性肝病概论 316
第 35 章 慢性药物性肝病 322
第 36 章 药物性肝功能衰竭 328
第 37 章 药物诱导的自身免疫性肝病 332
第 38 章 药物与毒物性脂肪性肝病 338
第 39 章 药物与毒物性胆汁淤积 345
第 40 章 药物诱导的肝血管病变 353
第 41 章 药物与毒物相关的非硬化性门静脉高压 358
第 42 章 合并肝外组织器官损伤的药物与毒物性肝病 362
第 7 篇 特定药物与毒物相关的肝损伤 367
第 43 章 对乙酰氨基酚相关的肝损伤 368
第 44 章 抗结核药物相关的肝损伤 376
第 45 章 抗微生物和抗寄生虫病药物相关的肝损伤 386
第 46 章 麻醉剂相关的肝损伤 402
第 47 章 精神治疗药物及吸毒相关的肝损伤 407
第 48 章 抗惊厥药物相关的肝损伤 411
第 49 章 镇痛药物及非甾体抗炎药物相关的肝损伤 419
第 50 章 抗风湿病药物相关的肝损伤 427
第 51 章 激素类药物相关的肝损伤 435
第 52 章 降糖药物相关的肝损伤 444
第 53 章 抗甲状腺药物相关的肝损伤 449
第 54 章 心血管药物相关的肝损伤 454
第 55 章 免疫抑制剂相关的肝损伤 467
第 56 章 肿瘤化疗药物和内分泌治疗药物相关的肝损伤 483
第 57 章 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相关的肝损伤 568
第 58 章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相关的肝损伤 584
第 59 章 中草药相关的肝损伤 593
第 60 章 诊断与其他用药相关的肝损伤 605
第 8 篇 生活、职业及环境相关的药物与毒物性肝病 613
第 61 章 酒精的肝毒性和酒精性肝病 614
第 62 章 生活相关的中毒性肝病 627
第 63 章 职业相关的中毒性肝病 636
第 64 章 环境污染相关的中毒性肝病 655
第 9 篇 特殊人群的药物与毒物性肝病 675
第 65 章 老年人与药物和毒物性肝病 676
第 66 章 儿童与药物和毒物性肝病 681
第 67 章 妊娠与药物和毒物性肝病 685
第 68 章 慢性肝病基础上的药物性肝损伤 690
第 10 篇 药物与毒物性肝病的管理 695
第 69 章 肝脏疾病的药物临床试验 696
第 70 章 临床试验中的药物性肝损伤 705
第 71 章 药物性肝损伤网络介绍 720
第 72 章 药物上市后肝毒性的监管 725
第 73 章 药物性肝损伤与药物撤市和黑框警示 735
第 74 章 药物安全与法规 740
第 75 章 药物与毒物性肝病的健康宣教 747
附录 751
附录1 国内外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或共识推荐意见摘录 752
附录2 专业术语缩写词英汉对照 763
內容試閱 :
药物性肝损伤(DILI)与其他化学物质引起的肝损伤(简称中毒性肝损伤)在临床实践中屡见不鲜。随着科技和经济发展,新的化工产品不断开发,化学污染物排放不断增加;另一方面,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人类疾病谱发生了变化,新的药物和保健品也不断被开发,人类实际上是处于越来越严重的化学物威胁之中。
随着病毒性肝炎诊治和预防问题得到良好的解决,DILI和中毒性肝损伤已成为临床急性肝损伤的常见原因,但并未得到临床医师的足够重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被忽视或误诊。
2000年,恩师姚光弼教授把DILI研究领域泰斗、海氏法则的创立者HymanZimmerman教授(1917—1999年)的遗作ToxicandDrug-InducedliverDisease交到我手中,叮嘱说:“国内还没人重视药物性肝病,你能否起个头?”接受任务后,结合长期在肝脏疾病临床实践中的体会,我深感国内非常需要一本系统阐述药物与中毒性肝病的专著。在姚光弼教授积极倡导、支持和指导下,在时任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庄辉院士,以及王宝恩教授和曾民德教授的支持下,我组织了当时相关的学科带头人成立编写组,通过系统查阅文献并结合自身临床经验,撰写了国内第一部相关专著——《药物与中毒性肝病》,2002年11月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以期引起人们高度重视,开展深入研究,努力减少医源性失误,切实做好DILI和中毒性肝病的预防工作。2007年,在时任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贾继东教授的支持和鼓励下,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药物性肝病学组成立,组建了我国第一支专注于DILI诊治和预防研究的专业队伍。2010年开始,我们参加了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组织的每年一度的DILI专题讨论会,经茅益民教授努力,取得了与美国DILI网络(DILIN)的合作。我们多次召开中美DILI研讨会,邀请美国和欧洲相关专家参会。这一领域在我国逐渐受到较广泛重视,并在临床和基础研究、监督管理、科普宣传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2013年,我们修订出版了《药物与中毒性肝病》(第2版)。2014年,美国胃肠病学会(ACG)发布了《特异质型DILI实践指南》。与此同时,在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的领导和支持下,在庄辉院士、贾继东教授、曾民德教授、王泰龄教授、胡锡琪教授和王吉耀教授等指导下,我们组织40多名相关领域的专家,历经两年多、4次大会讨论、数百次网络交流讨论,由时任中国援助坦桑尼亚军医组组长于乐成教授总执笔,负责全部稿件的统稿、梳理和整合,总共修改了72稿,最后将13万字的初稿修订为10万字的《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解读》,并进一步精炼为1.4万字的《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2015版),均于2015年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S部系统规范阐述DILI的专业指南。嗣后经于乐成教授等的潜心努力,该指南的英文版CSHGuidelinesfortheDiagnosisandTreatmentofDrug-InducedLiverInjury于2017年在亚太肝病学会的会刊HepatologyInternational上发表,这是我国肝脏病学领域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的S部指南,反响热烈。
近5年来,国际上对DILI越发重视,有关DILI的新指南或共识密集发布,2019年欧洲肝病学会(EASL)和俄罗斯医学会、2021年亚太肝病研究协会(APASL)分别发布了各自的第一部DILI指南;2021年美国胃肠病学会(ACG)发布了《特异质型DILI实践指南》(第2版);2022年美国肝病学会(AASLD)发布了《药物、草药和膳食补充剂引起的肝损伤实践指南》,提出64条相关指导建议。2023年,《中国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2023版)》也已修订并出版。
RousselUclaf因果关系评估(RUCAM)量表是DILI领域沿用了近30年的对药物与肝损伤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评估的量表。2022年初,美国和欧洲部分学者推出了新的改良电子化因果关系评估(RECAM)量表。随即RUCAM量表的原作者Danan等提出了尖锐的不同意见。对此,国内同道迅速做出反应,由贾继东教授、赵新颜教授和赖荣陶教授领衔,组织国内5家医学中心,回顾性筛选了551例单一药物导致的肝损伤,分别采用RUCAM量表,和RECAM量表,对这些病例的DILI因果关系进行对比性评估,结果已发表于HepatologyCommunication。我们提倡改革和进步,欢迎学术争鸣,这将有力推动DILI相关学术进步和DILI诊疗策略的优化改进。
DILI相关新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肝源性细胞和多能干细胞在DILI研究和治疗中的应用、药物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研究、临床DILI表型及其相关发病机制的研究,从不同层面显示出对DILI尤其是特异质型DILI诊治和预防的积极意义,必将为DILI的研究开创新的局面。
本书2002年推出第1版,2013年出版第2版。如今又是一个10年。本人年事已高,但姚老的遗训尤在,故决心与年富力强的于乐成教授等中青年专家一起,再次推陈出新。经3位主编3个月10余次讨论,拟定第3版的写作提纲,并邀请相关专家撰写。虽历经3年艰辛抗疫,我们还是于2023年6月基本完成了初稿,经统稿审修,成稿于2023年12月,并将于2024年推出第3版。
特别要感谢于乐成教授,这3年来他转战武汉火神山医院、上海方舱医院和抗洪抢险抗疫前线,在高强度的抗疫任务和临床工作压力下,废寝忘食,不仅完成了众多重点章节,特别是近年发展很快的抗肿瘤药物肝损伤章节的撰写和审稿,而且还承担了全书统稿工作。
十年磨一剑,本书已至第3版,期望20余年的努力能对我国的DILI诊治和预防研究起到一些推动作用。很欣慰国内的DILI研究已有燎原之势,全国及各省都形成了DILI研究的中坚队伍,我也圆了年轻时“给世界留下点什么”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