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断头王后:玛丽·安托奈特传(裸脊锁线版,德语直译新译本,内文附多张传主彩插)
》
售價:HK$
61.6

《
东南亚华人宗祠建筑艺术研究
》
售價:HK$
97.9

《
甲骨文字综理表
》
售價:HK$
217.8

《
礼法融通:中国传统离婚制度及观念
》
售價:HK$
86.9

《
城市群交通系统风险与应急管理
》
售價:HK$
204.6

《
华南主要观赏树木图鉴
》
售價:HK$
173.8

《
努斯:希腊罗马哲学研究(第8辑)--宇宙与自然:古希腊自然哲学诸面向
》
售價:HK$
85.8

《
沉疴:大明最后二十年的十三张面孔
》
售價:HK$
52.8
|
內容簡介: |
《装甲车辆设计(第3版)》是专门为“装甲车辆设计”研究型课程编著的教材,其紧密结合北京理工大学装甲车辆工程专业2020版培养方案需求,注重培养学生在装甲车辆工程、车辆工程和机械工程等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应用能力、创新意识、组织协调能力、工程实践能力。本教材通过装备历史沿革、前沿热点技术等内容培养兵器类人才的社会责任感,并注重装甲车辆设计技术介绍的科学性和产品设计与开发能力的培养,将思政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融入教材。教材内容组织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继承了本实验室先期编写的《坦克系统设计》、《坦克设计》、《坦克构造与设计》等教材和专著的优点,新编教材结构紧凑,各章节内在联系紧密,弹性设置选学章节,适应课程改革和少学时课程的需求。
本书可供装甲车辆工程或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参考 , 也可供同行包括研究 、设计 、试验与制造工作者讨论和参考 , 藉此推动我国坦克装甲车辆技术领域的发展。《装甲车辆设计(第3版)》是专门为“装甲车辆设计”研究型课程编著的教材,其紧密结合北京理工大学装甲车辆工程专业2020版培养方案需求,注重培养学生在装甲车辆工程、车辆工程和机械工程等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应用能力、创新意识、组织协调能力、工程实践能力。本教材通过装备历史沿革、前沿热点技术等内容培养兵器类人才的社会责任感,并注重装甲车辆设计技术介绍的科学性和产品设计与开发能力的培养,将思政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融入教材。教材内容组织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继承了本实验室先期编写的《坦克系统设计》、《坦克设计》、《坦克构造与设计》等教材和专著的优点,新编教材结构紧凑,各章节内在联系紧密,弹性设置选学章节,适应课程改革和少学时课程的需求。
本书可供装甲车辆工程或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参考 , 也可供同行包括研究 、设计 、试验与制造工作者讨论和参考 , 藉此推动我国坦克装甲车辆技术领域的发展。
|
目錄:
|
第 1 章 绪论……………………………………………………………………………………… 1
1. 1 坦克装甲车辆设计制造过程 …………………………………………………………… 1
1. 2 坦克装甲车辆设计指导原则和类型 …………………………………………………… 2
1. 3 坦克装甲车辆理论和设计技术的发展 ………………………………………………… 6
第 2 章 总体设计 ……………………………………………………………………………… 10
2. 1 概述……………………………………………………………………………………… 10
2. 2 战术技术要求…………………………………………………………………………… 10
2. 3 总体设计程序…………………………………………………………………………… 36
2. 4 动力装置的选择………………………………………………………………………… 40
2. 5 武器的选择……………………………………………………………………………… 43
2. 6 总体布置………………………………………………………………………………… 47
2. 7 确定外形尺寸、 质量等一般性能参数………………………………………………… 70
第 3 章 装甲防护与车体设计 ………………………………………………………………… 74
3. 1 概述……………………………………………………………………………………… 74
3. 2 装甲防护能力表征……………………………………………………………………… 82
3. 3 装甲防护能力计算分析 ……………………………………………………………… 105
3. 4 装甲车体设计 ………………………………………………………………………… 129
3. 5 炮塔设计 ……………………………………………………………………………… 144
第 4 章 传动系统设计………………………………………………………………………… 160
4. 1 概述 …………………………………………………………………………………… 160
4. 2 传动系统设计流程 …………………………………………………………………… 168
4. 3 单流传动系统传动比的分配 ………………………………………………………… 169
4. 4 双流传动系统传动比的分配 ………………………………………………………… 176
4. 5 变速机构设计 ………………………………………………………………………… 196
4. 6 转向机构 ……………………………………………………………………………… 242
4. 7 载荷计算与传动元件设计 …………………………………………………………… 288
4. 8 机电复合传动双流传动系统设计 …………………………………………………… 333
第 5 章 制动系统设计………………………………………………………………………… 363
5. 1 概述 …………………………………………………………………………………… 363
5. 2 车辆制动性能计算 …………………………………………………………………… 364
5. 3 摩擦制动器设计计算 ………………………………………………………………… 368
5. 4 液力减速器的设计计算 ……………………………………………………………… 370
5. 5 液力机械联合制动系统 ……………………………………………………………… 373
第 6 章 行驶控制系统设计…………………………………………………………………… 377
6. 1 概述 …………………………………………………………………………………… 377
6. 2 机械操纵系统 ………………………………………………………………………… 380
6. 3 液压操纵系统 ………………………………………………………………………… 393
6. 4 自动换挡操纵系统 …………………………………………………………………… 410
第 7 章 综合电子系统设计…………………………………………………………………… 446
7. 1 概述 …………………………………………………………………………………… 446
7. 2 综电系统架构与组成 ………………………………………………………………… 448
7. 3 综电系统应用与发展 ………………………………………………………………… 452
7. 4 综电系统总体设计 …………………………………………………………………… 463
第 8 章 悬挂系统设计………………………………………………………………………… 473
8. 1 概述 …………………………………………………………………………………… 473
8. 2 扭杆悬挂系统 ………………………………………………………………………… 481
8. 3 油气悬挂系统 ………………………………………………………………………… 495
8. 4 减振器 ………………………………………………………………………………… 518
8. 5 平衡肘 ………………………………………………………………………………… 545
8. 6 车体位置控制系统 …………………………………………………………………… 556
第 9 章 履带行驶系统设计…………………………………………………………………… 562
9. 1 概述 …………………………………………………………………………………… 562
9. 2 履带 …………………………………………………………………………………… 564
9. 3 主动轮 ………………………………………………………………………………… 580
9. 4 负重轮 ………………………………………………………………………………… 597
9. 5 诱导轮和履带张紧机构 ……………………………………………………………… 606
9. 6 履带行驶装置布置方案设计 ………………………………………………………… 612
习题……………………………………………………………………………………………… 618
参考文献………………………………………………………………………………………… 6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