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理由至上
》
售價:HK$
129.8

《
千秋堂丛书003:南渡之君——宋高宗的踌躇与抉择
》
售價:HK$
96.8

《
中国丝绸艺术大系·中国丝绸博物馆卷(明清)
》
售價:HK$
1078.0

《
为学习而设计:以任务驱动语文单元整体教学
》
售價:HK$
74.8

《
近三十年新中国史研究前沿问题
》
售價:HK$
107.8

《
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
》
售價:HK$
96.8

《
纯粹·破壁与神游
》
售價:HK$
90.2

《
春秋大义:中国传统语境下的皇权与学术(新版)
》
售價:HK$
96.8
|
內容簡介: |
微重力生物学是随着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而诞生的研究失重对人体的影响、变化机理和失重对抗措施的一门学科。人体的组织器官结构和各生理功能系统已经高度进化并充分适应了地球重力环境,一旦进入太空失重环境,人体各主要生理系统势必发生不同程度的适应性变化。对已有飞行任务的大量观察资料和实验研究证明失重引起航天员出现水和电解质代谢失调、心血管功能紊乱、航天贫血症、骨质脱钙、肌肉萎缩、免疫功能下降、航天运动病等变化。我国的失重生理学研究经历了40多年研究历程,特别是近10年来成绩菲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本书内容主要包括失重对神经系统、运动系统、体液调节、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以及失重损伤的药物防护,分别介绍各生理系统有关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以便相关科研人员对本学科的研究有进一步的了解。
|
目錄:
|
第 1 章 概论 1
1. 1 微重力 1
1. 1. 1 什么是微重力状态 1
1. 1. 2 常见模拟微重力效应模型 2
1. 2 微重力生理学的历史 5
1. 3 微重力生理学问题 8
1. 3. 1 长期载人航天面临的问题 8
1. 3. 2 微重力时人体生理系统变化的总起因 9
1. 3. 3 防护原理及措施 10
1. 4 微重力生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12
1. 4. 1 微重力生理学的研究意义 12
1. 4. 2 国内外微重力生理学研究进展 12
1. 4. 3 微重力生理学研究相关展望 13
第 2 章 微重力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15
2. 1 微重力对感觉功能的影响 15
2. 1. 1 微重力对位觉的影响 15
2. 1. 2 微重力对视觉的影响 19
2. 1. 3 微重力对情绪的影响 27
2. 1. 4 微重力对味觉的影响 32
2. 1. 5 微重力对其他感觉影响的 “空间运动病” 症状 37
2. 2 微重力对脑调节功能的影响 42
2. 2. 1 脑的结构与功能 42
2. 2. 2 微重力对不同脑区的影响 45
2. 2. 3 微重力或模拟微重力对大脑认知功能的影响 46
2. 2. 4 微重力或模拟微重力对大脑运动功能的影响 50
2. 2. 5 微重力或模拟微重力对视觉空间信息加工功能的影响 52
2. 3 微重力对神经反射的影响 53
2. 3. 1 微重力对心血管系统的压力感受器反射活动的影响 53
2. 3. 2 微重力对跟腱反射活动的影响 57
2. 3. 3 微重力对前庭反射的影响 58
第 3 章 微重力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62
3. 1 运动系统基本结构和功能概述 63
3. 1. 1 肌肉系统 63
3. 1. 2 骨骼 66
3. 1. 3 关节 70
3. 2 微重力对骨质代谢的影响及应对 72
3. 2. 1 骨组织的改变 73
3. 2. 2 骨代谢的改变 79
3. 2. 3 骨丢失的机理和防护原则 84
3. 3 微重力对骨骼肌的影响及应对 87
3. 3. 1 微重力造成的肌肉萎缩和功能下降 88
3. 3. 2 微重力对骨骼肌代谢的影响 93
3. 3. 3 微重力时与骨骼肌供能有关的能量代谢 96
3. 3. 4 神经肌肉功能的改变 96
3. 3. 5 造成肌萎缩的原因和对机体的影响 98
3. 3. 6 微重力对骨骼肌的影响的防护 99
3. 4 微重力对平衡 - 运动系统的影响 102
3. 4. 1 动物体的运动平衡系统 102
3. 4. 2 微重力对运动协调系统的影响 104
3. 4. 3 平衡 - 运动系统的失调发生的机理 106
3. 4. 4 微重力造成感觉 - 运动性改变的应对措施 108
第 4 章 微重力对体液调节系统的影响 110
4. 1 微重力对人体水和电解质的影响 110
4. 1. 1 水在体内的重新分布 110
4. 1. 2 水的丧失 112
4. 1. 3 电解质的变化 115
4. 2 微重力对肾功能的影响 117
4. 2. 1 微重力对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小管重吸收的影响 117
4. 2. 2 微重力引起的肾脏形态改变 118
4. 2. 3 微重力条件下肾脏各项指标的改变 118
4. 2. 4 微重力所致肾动脉收缩功能的变化 120
4. 2. 5 微重力对肾小管水通道蛋白 2 表达的影响 120
4. 2. 6 微重力对肾脏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121
4. 2. 7 模拟微重力状态对大鼠肾盂肾炎的影响 122
4. 2. 8 模拟微重力状态对大鼠 Toll 样受体 4 表达的影响 122
4. 2. 9 肾结石的形成 123
4. 2. 10 微重力尿白蛋白的影响 124
4. 3 微重力对水盐代谢的影响 124
4. 3. 1 抗利尿激素 125
4. 3. 2 心房利尿钠肽 125
4. 3. 3 肾素 - 血管紧张素 - 醛固酮系统 126
4. 3. 4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128
第 5 章 微重力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129
5. 1 免疫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功能概述 129
5. 1. 1 免疫的基本概念及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 129
5. 1. 2 免疫应答的类型及其功能 131
5. 1. 3 免疫器官与组织 132
5. 1. 4 免疫分子和免疫细胞及其介导的免疫学功能 138
5. 2 微重力对固有免疫及适应性免疫应答功能的影响 150
5. 2. 1 微重力对免疫器官的影响 153
5. 2. 2 微重力对免疫细胞及其介导的免疫应答的影响 157
5. 2. 3 航天微重力下免疫功能变化的机理 170
5. 2. 4 航天微重力下免疫功能变化预警及应对措施 171
第 6 章 微重力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173
引言 173
6. 1 微重力对口腔的影响 174
6. 1. 1 口腔的结构与功能 174
6. 1. 2 微重力对咀嚼和吞咽能力的影响 174
6. 1. 3 微重力对分泌功能的影响 176
6. 1. 4 微重力对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177
6. 1. 5 微重力对口腔微生物的影响 177
6. 2 微重力对胃的影响 177
6. 2. 1 胃的结构 178
6. 2. 2 胃的功能 182
6. 2. 3 胃的自我保护机制 184
6. 2. 4 微重力对胃的影响 184
6. 3 微重力对肠道的影响 188
6. 3. 1 小肠的结构与功能 189
6. 3. 2 大肠的结构与功能 193
6. 3. 3 微重力对肠功能的影响 195
6. 4 微重力对肝脏的影响 207
6. 4. 1 肝脏的结构与功能 207
6. 4. 2 微重力对肝脏功能的影响 210
6. 5 微重力对胰脏的影响 217
6. 5. 1 胰脏的结构与功能 217
6. 5. 2 微重力对腺体状态和功能的变化的影响 219
6. 5. 3 微重力对胰岛移植治疗的影响 219
小结 221
第 7 章 微重力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223
7. 1 微重力对血流量的影响 223
7. 1. 1 微重力对血浆容量的影响 224
7. 1. 2 血浆容量减少机理 225
7. 1. 3 微重力对红细胞的影响 227
7. 1. 4 微重力时红细胞减少的机理 232
7. 2 微重力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234
7. 2. 1 血黏度增加 235
7. 2. 2 红细胞变形能力 236
7. 3 微重力对心血管调节功能的影响 238
7. 3. 1 微重力对心脏的影响 238
7. 3. 2 微重力对血管的影响 242
7. 3. 3 心血管调节功能 246
第 8 章 航天生理损伤的药物防护 253
8. 1 微重力骨丢失防护药物 253
8. 2 微重力下肌肉萎缩防护药物 255
8. 3 微重力心血管功能紊乱防护药物 257
8. 4 微重力及空间辐射消化道损伤防护药物 258
8. 5 微重力及辐射神经系统损伤防护药物 259
8. 6 微重力机体中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260
8. 6. 1 微重力条件下的药物吸收 261
8. 6. 2 微重力条件下的药物分布 264
8. 6. 3 微重力条件下的药物代谢 266
8. 6. 4 微重力条件下的药物排泄 269
8. 6. 5 展望 270
参考文献 271
索引 32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