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7天造一台无人机:飞控、电池、动力系统、地面站全解析
》
售價:HK$
75.9
《
大地上的中国史:藏在地理里的历史
》
售價:HK$
74.8
《
《民法典·婚姻家庭继承注释书》(家事法专用小红书,一书尽揽现行有效办案依据:条文释义+相关立法+行政法规+地方立法+司法解释+司法文件+地方法院规范+权威案例,麦读法律54)
》
售價:HK$
130.9
《
地中海四千年
》
售價:HK$
184.8
《
君子至交:丁聪、萧乾、茅盾等与荒芜通信札记
》
售價:HK$
68.2
《
日和·缝纫机与金鱼
》
售價:HK$
41.8
《
金手铐(讲述海外留学群体面临的困境与挣扎、收获与失去)
》
售價:HK$
74.8
《
五谷杂粮养全家 正版书籍养生配方大全饮食健康营养食品药膳食谱养生食疗杂粮搭配减糖饮食书百病食疗家庭中医养生药膳入门书籍
》
售價:HK$
54.8
編輯推薦:
◆ 生态文学圣经,与《瓦尔登湖》《寂静的春天》并誉为自然文学三部曲。
◆ 美国新梭罗,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20世纪自然写作领域十大好书”。
◆ 专业审读版本!果壳达人、生态学专家打造口碑译本,修订其他译本多处谬误。
◆ 流畅阅读,文字语句通顺优美,生僻动植物注音注释,完整感受生态文学之美。
◆ 精装典藏:业内口碑设计师操刀设计,颠覆传统、耳目一新;烫金、书边滚金口等多工艺呈现,特种纸印制封面,含蓄而精致,时尚又经典,可以装点你书架的科学书,让科学成为你的生活方式。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我们读书,在浩渺如烟中,感知科学家的精神和为人,而后找寻到自己生活的答案。
內容簡介:
《沙乡年鉴》1949年首版,是土地伦理学的开山之作。
20世纪初,为了保育鹿群,美国生物调查局展开全面猎狼行动。猎人利奥波德走入山林,举起猎枪……然而,当野狼数量锐减,繁衍过剩的鹿群势必啃尽山中的灌木与草皮,继而引发沙尘暴与泥石流等连锁反应。
利奥波德买下荒废的“沙乡”农场,以全新的土地伦理视角观察生物间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土壤、水、植物和动物都是平等的成员,当一件事情倾向于保持生态共同体的完整、稳定和美好时,它就是正确的。若是走向别的方向,便是错了。
作者利奥波德批判地反思了美国自然保护运动中以人为本的功利主义原则,力倡与美国传统的征服精神大相背离的土地理论,被认为是“美国资源保护运动的圣书”。
關於作者:
「作者介绍」
奥尔多 · 利奥波德
Aldo Leopold(1887.1.11—1948.4.21)
美国生态学家、环境保护主义者
1887年,出生于德裔移民家庭,自小热爱野外生活
1909年,耶鲁大学林学院硕士毕业,开始野生生物研究与自然写作
1935年,买下荒废的“沙乡”农场,率先以土地伦理视角观察生态共同体,
成为美国新环境理论创始者
1948年,在赶赴邻居农场救火途中,心脏病猝发逝世
1949年,《沙乡年鉴》出版,被公认为“美国资源保护运动的圣书”
「译者介绍」
杨 蔚
南京大学中文系
自由撰稿人、译者
热爱旅行,“孤独星球(Lonely Planet)”特邀作者及译者
已出版译作:
《自卑与超越》《太阳照常升起》《乞力马扎罗的雪》《夜色温柔》《那些忧伤的年轻人》等
目錄 :
前言
卷一:沙乡年鉴
一月
一月解冻
二月
好栎树
三月
鸿雁归来
四月
春水涌起 葶苈 大果栎 天空之舞
五月
阿根廷归来
六月
桤木汊——飞钓之歌
七月
率土之富 草原生日会
八月
芳草鲜美
九月
灌木和鸣
十月
如烟之金 太早 红灯笼
十一月
如果我是风 执斧在手 坚实的堡垒
十二月
家园之境 雪地上的松 65290
卷二:漫行随笔
威斯康星州
沼泽挽歌 沙乡 奥德修纪 鸽子纪念碑 弗兰博河
伊利诺伊州和爱荷华州
伊利诺伊的巴士之旅 红腿踢蹬
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
云霄 像山一样思考 埃斯库迪拉
奇瓦瓦州和索诺拉州
瓜卡玛雅 绿色的潟湖 加维兰之歌
俄勒冈州和犹他州
雀麦兴起
马尼托巴省
克兰德博伊
卷三:总结
环境保护美学
美国文化下的野生动植物
荒野
残迹 游憩的荒野 科学的荒野
野生动植物的荒野 荒野守护者
土地伦理
伦理演进 共同体概念 生态良知 伪土地伦理
土地金字塔 土地健康和A—B阵营分歧 展望
注释
附录:动植物名称索引
內容試閱 :
一月 January
January Thaw
一月解冻
每年,仲冬的暴风雪过后,一个温暖的夜晚便到来了,冰雪开始消融,水滴落到土地上的声音清脆可闻。无论夜间酣睡的生灵,还是长冬沉眠的动物,都在这时起了奇妙的萌动。深深蛰伏在地下洞穴里的臭鼬舒展了蜷曲的身体,勇敢地向这湿漉漉的世界出发,静悄悄地,肚腹拖过雪地。一年过去,新岁复始,在这轮回中,它的踪迹是最早出现的确切标识之一。
与其他时节不同,这踪迹透着一股子对俗世杂务的漠不关心:它笔直穿越田野,就像是留下它的人心中存着高远的志向,抛开了束缚,一意向前。我追踪着,想知道这只臭鼬的心境、渴望,也许,还有它的终点。
每年的一月到六月,惹人分心的东西总是逐月成倍增长。一月里,你可以追踪臭鼬的足迹,或是寻觅山雀合唱团的身影,要不就探查一下鹿巡视过怎样的小松树,水貂挖了哪些麝鼠的窝,只偶尔才会被其他事情引得稍稍走会儿神。一月的观察尽可以如雪般纯粹、宁静,同时也像寒冷般持续。观察什么生命做了什么事并非全部,这是寻根究底的时候。
一只田鼠被我吓了一跳,埋头横冲过臭鼬的小道。它为什么会出现在大白天?大概是在为冰雪消融而悲伤吧。它曾在积雪下建造迷宫,辛勤地啃噬纠结的野草,开掘出纵横交错的秘密通道,如今秘道不再,只有路径袒露人前,徒惹讥嘲。是啊,暖阳打从根底上嘲弄了田鼠们的经济体系!
田鼠是冷静清醒的居民,他知道,草长是为了让老鼠们能够蓄起地下的干草垛,雪落是好让它们建起连接草垛与草垛的地道——供给、需求、运输,一切都井井有条。对田鼠来说,白雪意味着远离饥馁与恐惧。
一只毛脚出现在前方,掠过草甸。它停下来,悬在半空,有如翠鸟一般,然后,猛地一头扎进沼泽地里,就像一枚生了羽毛的炮弹。它没再飞起来,所以我确信它捕猎成功了,这会儿正在享用某只忧心如焚的田鼠工程师,这家伙多半是等不及天黑就跑了出来,想检视自己原本井然有序的小天地究竟蒙受了多大的损失。
毛脚不明白草为何长,但它很清楚,雪融是为了让鹰隼们能够再次抓到老鼠。它离开北极圈,怀着大地解冻的期望南下,对它来说,冰雪消融意味着远离饥馁与恐惧。
臭鼬的足迹伸进了树丛,穿过一片林间空地,空地上的积雪被兔子们踩得结结实实,布满了斑斑驳驳的浅粉色尿迹。因为这融冰的暖,刚刚钻出地面的栎树苗献出了它们裹着新嫩树皮的枝茎。兔毛簇簇散落,宣告着全年第一场战争已经在热情的牡兔间爆发了。继续向前,我发现了一点血迹,周围有一圈猫头鹰翅膀扫过的弧痕。对这只兔子来说,解冻意味着远离饥馁,却也让它冒失地抛开了恐惧。猫头鹰提醒它,春思不可取代谨慎。
臭鼬的足迹仍在向前,对备选的食物不屑一顾,也不关心它的邻居们是嬉闹欢跳还是遭到了报应。我很好奇它在想些什么。是什么让它离开了软床?这个胖家伙是不是有个浪漫的理由,所以才拖着它圆滚滚的肚腹穿过湿漉漉的融雪?最后,足迹钻进了一堆浮木,不再出现。我听到木堆里水滴落的声音,猜想着,臭鼬大概也听见了。我转身回家,仍然好奇地琢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