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微积分学教程(第二卷)(第8版)
》
售價:HK$
116.8

《
16至20世纪知识史中的流亡者与客居者
》
售價:HK$
103.8

《
家庭经济学:用经济学视角解读家庭关系(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加里·S. 贝克尔全新力作)
》
售價:HK$
81.4

《
人间词话汇编汇校汇评(新)
》
售價:HK$
54.8

《
王名扬全集:美国行政法(上下) 王名扬老先生行政法三部曲之一
》
售價:HK$
173.8

《
军人与国家:军政关系的理论与政治
》
售價:HK$
140.8

《
中国雕塑 高等院校艺术与设计类专业
》
售價:HK$
86.9

《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
售價:HK$
69.3
|
編輯推薦: |
一、“乐观主义者一定会绝望。我是个多愁善感的人,我不要紧。”
* 残酷现实 x 个体挣扎:经济大萧条背景下,小镇青年法比安在纸醉金迷的柏林寻找自我,经历一场荒诞又真实的清醒梦。
* 经典传承:德国之声“百佳小说”,两度改编电影,凝聚20世纪的文化面貌与时代精神。
* 沉浸式阅读体验:社会批判与个体命运交织,迷失、挣扎与希望,让你一读入心。
二、20世纪德语文学高光时刻——埃里希·凯斯特纳自传性长篇小说。
* 毕希纳奖得主、、诺奖提名常客 埃里希·凯斯特纳,以犀利的笔触和独特幽默重塑德国文学。
* 与《飞翔的教室》《埃米尔擒贼记》并列的巅峰之作,魏玛共和国末期的社会镜像,诉说理想主义者的迷失与坚守、绝望与微光。
* 文学巨匠赫尔曼·黑塞、格雷厄姆·格林一致盛赞,难得一见的文学珍宝。
三、知名设计师山川操刀装帧设计。
* 封面装帧颜值拉满,细节考究,油画质感满溢文艺气息。
* 120*185平装小开本,轻便好读,随时随地翻阅一场文学盛宴。
|
內容簡介: |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经济大萧条席卷德国,到处都是失业的人,到处都是对自我麻痹的沉迷。小镇青年雅各布·法比安试图在柏林寻找自己的位置,但也面临着随时被解雇的现实。眼见挚友的事业遭遇惨败,女友为了前途献身于权势,法比安却无能为力,逐渐沦为一个不合时宜的旁观者……
|
關於作者: |
埃里希·凯斯特纳(1899—1974)
德国著名小说家、诗人及儿童文学家,曾任联邦德国笔会主席。一生多次荣获文学大奖,包括格奥尔格·毕希纳奖和国际安徒生奖等,被誉为“德国战后儿童文学之父”。代表作有《飞翔的教室》《埃米尔擒贼记》等。《法比安》是其自传性长篇小说,生动再现了魏玛共和国末期个人命运与社会动荡的深刻交织。
|
目錄:
|
i 前言 为本书再版而作
001 法比安
259 附录一 法比安和道德判官
263 附录二 没了盲肠的先生
269 译后记 没落社会的讽刺画
|
內容試閱:
|
前言
为本书再版而作
对于这本问世已近25年的老书,一直流传着截然不同的评价。连一些对它称赞有加的人都有误解!今天说不定能更好地理解它了?当然不能!又怎么可能呢?第三帝国把鉴赏评判权收归国有,向数百万民众配送空话,让他们囫囵咽下,流毒至今,败坏了广大群众的鉴赏力和判断力。今天,还没等群众重获新生,就已经又有新的,更准确地说是很古老的势力,狂热地通过大规模接种来传播标准化的——与先前并无多大不同——意见。仍有很多人不知道,且有很多人不再知道,人可以而且本该形成自己的判断。但是就算他们要向这方面努力,也不知该怎样着手,更何况眼下抵制现代艺术和文学的监护法正在筹备中,据说是为了保护青少年。“有危害性的”一词早就再次位列反动分子词汇表的首位。诋毁不光把目的神圣化,而且经常也是实现目的的手段之一。
如此一来,今天比当年更少有人明白,《法比安》绝非一本“不道德的”书,而是一本特别道德的书。最初书名叫作《沉沦》,但书名连同过激的几章未被首家出版商采用。如获采用,从封面上就可以清晰地看到,这部长篇小说在追求一个特定的目标:它想警告。它想警告,德国以及欧洲正在走向深渊!它想使用恰当的手段,在这种情况下意味着只能使用所有手段,在最后一刻迫使人们倾听和思考。
极高的失业率,与经济萧条接踵而至的精神抑郁,对自我麻痹的沉迷,各党派肆无忌惮的活动,都是危机正在逼近的信号。风暴前不乏可怕的寂静——人心懈怠,好似患上了传染性的瘫痪。一些人觉得有必要对抗这风暴和寂静,却被推到一边。人们情愿去听年市上大喊大叫、大吹大擂的人夸耀他们的狗皮膏药和有毒的妙方。人们尾随着捕鼠人走向深渊,现在的我们与其说活着,不如说已经死去,走进了深渊并试图适应这一处境,装作什么也没有发生过。
眼前这本书描述了当时大城市的状况,它不是赠言纪念册和摄影相册,而是一部讽刺作品。它没有照实描述,而是夸大其词。道德主义者放到自己时代面前的,通常不是普通的镜子,而是一面哈哈镜。讽刺画这种合法的艺术手段,是他所能做到的极致——如果连这都毫无用处,那就根本无药可救了。根本无药可救——无论在当时还是今天,都不稀奇;但如果道德主义者因此丧失了斗志,那便稀奇了。自古至今传承给他的一直都是绝望的境地。他竭尽所能地坚守着这一岗位。他的座右铭曾经一直是而且至今也是:百折不挠!
慕尼黑,1950年5月
埃里希·凯斯特纳
第一章
法比安坐在一家名叫“碎木”的咖啡馆里,浏览着几份晚报的大标题:英国飞艇在博韦上空爆炸,马钱子存放于扁豆旁,9岁女孩跳窗,总理选举再度无果,莱恩茨动物园谋杀案,市采购办公室的丑闻,马甲口袋里的人造声音,鲁尔区煤炭销量萎缩,赠与国营铁路公司总经理诺伊曼的礼物,人行道上的大象,咖啡市场上的紧张气氛,克拉拉·鲍的丑闻,14万名金属加工业工人即将罢工,芝加哥犯罪剧,在莫斯科就木材倾销进行谈判,施塔尔亨贝格猎户造反。天天都是这一套,没什么特别的。
他咽下一口咖啡,打了个激灵。这东西喝起来一股糖味。自打十年前,在奥拉宁堡门的食堂每周三次强咽下去加了糖精的面条之后,他便讨厌甜食。他赶紧点了根烟,喊来了服务员。
“有什么可以帮您的吗?”服务员问。
“请您回答我一个问题。”
“您请问。”
“我该去还是不去?”
“先生指的是去哪儿?”
“您别问,您的任务是回答。我该去还是不去?”
服务员悄悄挠了挠耳后,把重心从一只扁平足转移到另一只上,为难地说道:“您最好别去。保险点好,先生。”
法比安点点头说:“好,那我去了。结账。”
“但我不是明明劝您别去吗?”
“所以我才要去!结账。”
“如果我刚才建议您去,您就不去了吗?”
“那也去。结账,谢谢!”
“我不明白,”服务员气恼地宣布,“那您究竟为什么还要问我?”
“我要是知道就好了。”法比安回答道。
“一杯咖啡、一个黄油面包,50,30,80,共90芬尼。”对方没好气地报着数。
法比安把1马克放到桌上就走了。他不知道自己眼下身在何处。如果有人在维滕贝格广场乘上1路公共汽车,到波茨坦桥站转乘一辆不知是几号线的有轨电车,20分钟后因为车里突然坐下一个酷似弗里德里希大帝的女人而下车,那这个人的确不可能知道自己身在何方。
他跟着三名疾步前行的工人,跌跌撞撞地踩着木板,顺着工地围栏和灰不溜秋的钟点房,来到了扬诺维茨桥火车站。上了火车,他掏出办公室主任贝尔图赫写给他的地址:施吕特尔大街23号,佐默女士。他坐到动物园站下了车,来到约阿希姆斯塔尔大街,一位晃个不停的细腿小姐问他意下如何。他拒绝了这一提议,伸出食指以示威胁,并仓皇逃走。
这座城市像个游乐场。房屋正面闪烁着斑斓的光芒,连天上的星星都为之黯然失色。一架飞机隆隆地飞过房顶,冷不丁撒下了铝制塔勒雨。行人仰头一望,大笑起来,旋即俯身去捡。法比安隐约记起了那个童话:一个小姑娘掀起自己的衣服,去接从天而降的硬币。他从一个陌生人硬邦邦的帽檐上拿起一枚塔勒,看到上面印着:“请来异国风情酒吧,诺伦多尔夫广场3号,美女,裸体雕像。内设秃鹰公寓,提供膳宿”。法比安突然觉得,自己正坐在上面的飞机里,俯视着自己,俯视着约阿希姆斯塔尔大街上的那个年轻人。在拥挤的人群中,在路灯和橱窗的光圈里,在这个热火朝天的夜晚,在那迂回曲折的街道上,那个人何其渺小,而他就是那个人!
他穿过选帝侯大街。一座山墙上装了一尊发光塑像,塑像有着土耳其男孩的样貌,并转动着电子眼球。这时法比安的靴子跟被猛地撞了一下。他不满地转过身去,原来是一辆有轨电车。售票员骂骂咧咧。
“留点神啊您!”一名警察喊道。
法比安脱帽说道:“我尽力。”
来到施吕特尔大街23号,一名穿绿色制服的侏儒开了门,爬上一把小巧的梯子,帮助来宾脱掉外套,然后消失了。绿衣小矮人刚离开,就有一名丰满的女士出现,想必是佐默女士,她快步穿过帘子,走过来说道:“可以请您去一下我的办公室吗?”法比安跟着去了。
“您的俱乐部是某位姓贝尔图赫的先生推荐给我的。”
她翻阅着一个笔记本,点点头说:“弗里德里希·格奥尔格·贝尔图赫,办公室主任,40岁,中等个头,褐色头发,住卡尔大街9号,爱好音乐,偏好25岁以下、身材苗条的金发女郎。”
“就是他!”
“贝尔图赫先生从10月份开始就来我这儿,这段时间来过五次。”
“说明您的机构不赖。”
“注册费20马克,每次来访再额外支付10马克。”
“这是30马克。”法比安把钱放到写字台上。丰满的女士把钞票放入抽屉,取出一支钢笔,说道:“履历?”
“雅各布·法比安,32岁,无固定职业,目前任广告专员,住沙佩尔大街17号,有心脏病,棕色头发。您还需要知道点什么?”
“您对女人有特定的期待吗?”
“我不想画地为牢。我更偏好金发女郎,但我的经验恰恰相反。我喜欢高个子的女人,但需求是不对等的。这栏空着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