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近年来已成为介入心脏病领域发展最快、最具吸引力和最具创新性的亚专业,受到了心血管内科和外科医生的广泛关注。我国结构性心脏病起步相对较晚,但广大同仁奋起直追,在某些方面已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但就整体而言还处于学习和探索的阶段。随着冠脉介入技术的普遍成熟,越来越多的医院将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作为重点发展的专业,因此一本简单实用、易于学习的专业著作非常重要。2021年由美国Mayo诊所的Charanjit S. Rihal教授和Claire E. Raphael博士联合美国各大医学中心的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的专家编写的《结构性心脏病学》由Elsevier出版社正式出版。为了更多的初学者能够轻松、快速阅读,该手册在编写方面进行了诸多创新。全书采用“创建模块”(building blocks)的理念,将每个技术分成若干个小模块。如大鞘管主入路的构建、房间隔穿刺、人工瓣膜的定位等都分别讲解。书中配有大量图表及文字说明,非常易于读者理解并掌握。笔者在过去的10年时间里在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经历了我国早期的探索和实践,当读此书时有一种“道出心声”的感觉。尤其书中在操作方面的描述,很多字句和段落所传递的信息都能使读者感同身受。这说明该书源自作者的大量临床实践和经验,对于我国的读者来说是一本极具实用性的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手册。
玲珑医学一直旨在将国外的最好的图书介绍给中国读者,在其努力下该书获得Elsevier出版社的授权。为了使我国读者,尤其是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初学者更好地阅读此书,特成立编译委员会,笔者作为编译委员会的一员深感荣幸。编译委员会的专家们对自己所负责的章节都进行了深入的阅读,然后写出导读,并对部分重要章节进行视频讲解,并配备PPT讲义。国外图书进入我国,采用编译而不是全书翻译的方式,是我国图书进口的一种创造性尝试。这主要出于我国年轻一代读者英语水平普遍提高,同时临床工作又特别繁忙。编译版本可以使读者快速了解某一章节的大致内容,也可以详细学习其中的细节,在学习中进一步提高本领域的专业英语水平。
该书的编译委员会人员主要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中心的临床一线专家,其中部分优秀博士研究生也参与了本书的编译工作。他们认真负责,不仅自己认真深入学习,同时将所思所学以编译的形式奉献给大家。由于编译工作是首次创新,难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此恳请各位读者在阅读时提出批评并给出建议以便我们改进,让我们在结构性心脏病学的征程上携手前进,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