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氢能利用关键技术系列--氢能材料
》
售價:HK$
393.8

《
(海洋命运共同体构建 理论与实践)构建中国——东盟“蓝色伙伴关系”研究
》
售價:HK$
107.8

《
匠艺与生活:海南黎族的工艺文化
》
售價:HK$
107.8

《
我本富足
》
售價:HK$
74.8

《
英国教育史研究丛书——延续与新变:英国斯图亚特时期贵族教育研究
》
售價:HK$
108.9

《
更易上手!钢琴弹唱经典老歌(五线谱版)
》
售價:HK$
54.8

《
哲学叙事:中国与西方
》
售價:HK$
107.8

《
一人商业模式 创富新路径个人经济自由创业变现方法书
》
售價:HK$
54.8
|
編輯推薦: |
本书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的通俗理论读物,具有丰富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指导价值。
(1)内容翔实、观点准确。本书紧扣《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从12个方面全面而深入地研究阐释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为读者搭建了一个系统全面的学习框架,使读者能够准确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精髓。
(2)说理透彻、文风清新。本书列举了大量生动鲜活的案例,涵盖文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如文化产业发展、传统文化传承、文艺创作等,让读者在实际案例中深刻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论断和实践要求,增强了可读性和说服力。
(3)图文并茂、材料丰富。本书编排构思巧妙,穿插了诸多生动的小栏目和大量精美感人的图片,将深刻的理论讲得深入浅出、明白晓畅,帮助读者原原本本、系统深入、身临其境地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本真正面向大众的理论读物。
|
內容簡介: |
本书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紧扣《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这一权威读物,从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两个文明”都要搞好、“两个结合”是最大法宝、担负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掌握信息化条件下舆论主导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等12个方面,深入浅出、旁征博引研究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本书内容翔实、观点准确,视野宏阔、史论融合,说理透彻、文风清新,兼具理论性与可读性,是一本有助于广大干部群众和青年学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不断提高把握文化发展规律、推动文化强国建设能力和水平的通俗理论读物。
|
關於作者: |
双传学:新华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部校共建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江苏省社科名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李扬: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高级编辑,博士生导师。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
目錄:
|
引言 汇聚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精神力量 / 001
一 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 / 001
1. 坚强的政治保证 / 003
2. 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 009
3. 全党动手一起来做 / 016
二 “两个文明”都要搞好 / 021
1. 精神文明的力量 / 023
2. 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 027
3. 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 / 031
三 “两个结合”是最大法宝 / 037
1. 守好魂脉与根脉 / 039
2. 又一次的思想解放 / 046
3. 创造新的文化生命体 / 052
四 担负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 057
1. 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 059
2. 彰显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 063
3. 大力营造崇文力行的社会风尚 / 071
五 坚定文化自信 / 077
1. 自信才能自强 / 079
2. 自信的底气从何而来 / 083
3. 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 / 089
六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095
1. 文化建设“主心骨” / 097
2. 揭穿西方“普世价值”的“利器” / 101
3. 凝心聚力的“最大公约数” / 104
七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111
1. 中华文明缔造的民族团结之本 / 113
2.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 / 118
3. 聚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 124
八 掌握信息化条件下舆论主导权 / 131
1. 过好互联网这一关 / 133
2. 主力军挺进主战场 / 137
3. 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 / 141
九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 147
1. 牢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 / 149
2. 激发人民群众文化的活力创造力 / 153
3. 提供更丰富更有营养的“精神食粮” / 158
十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 / 165
1. 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 / 167
2. 像爱惜生命一样保护和传承 / 171
3. 让更多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 / 175
十一 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 / 181
1. 话语的背后是思想是“道” / 183
2. 牢牢占据国际道义制高点 / 186
3. 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 190
十二 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 197
1. 胸怀天下的宏大文化格局 / 199
2. 照亮未来的全球文明倡议 / 203
3. 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 207
结语 弘扬“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理论品格 / 212
后记 / 215
|
內容試閱:
|
引言 汇聚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精神力量
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更加重视文化、加快文化繁荣发展的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准确把握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我国社会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趋势,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系统谋划和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围绕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
伟大思想引领伟大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成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发出的文化最强音!
习近平文化思想含英咀华、思接千载,贯通历史、现实与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以民族精神的崛起为先导和支撑,需要强大精神动力与坚实文化根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了一系列标志性、原创性、战略性的重大观点和重要论断,饱含古老中华文明的智慧因子,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创造了有利文化条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鲜明提出,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健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体制机制,推动文化繁荣,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完成这一使命,关键在改革。必须通过改革进一步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一切划时代的理论,都是铿锵出发的时代号角。
秉承数千年革故鼎新的精神气韵,积淀数十年变革求新的风范气质。只有深刻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磅礴伟力,更加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更加自觉把握文化传承发展规律,才能继续在人类的伟大时间历史中创造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时间。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两个结合”,担负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掌握信息化条件下舆论主导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促进文明交流互鉴……遵循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将拥有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必将彰显泱泱社会主义中国的文化气象。
今天的中华大地,文明的长河奔涌向前,思想的星空璀璨夺目。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必将指引我们在新的起点上汇聚起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精神力量,更大力度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我们一定能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
秉持开放包容,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我们一定能传扬中国的道路优势、理论优势、制度优势、文化优势!
坚持守正创新,展现新气象新作为,我们一定能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结语 弘扬“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理论品格
经略文化,实干兴邦。
作为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习近平文化思想以独特的、独创的、独有的原创性新论断新观点,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全新境界,生动彰显了“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理论品格。
知行相向,知行合一,方能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体”指思想理论本身,“用”即思想理论的实际应用和实践运用。习近平文化思想体大思精,既有认识论,又有方法论,既有宏观层面的整体指导,又有具体层面的实践路径,既有顶层设计、科学谋划,又有科学战略布局和具体实施方略,是新时代新文化建设的根本遵循。只有明理论、善实践,理论实践紧密结合、双向赋能,才能做到“体”与“用”贯通融通、同频共振,与时偕行推动文化创新创造。
把坚持人民至上作为弘扬“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价值取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发展道路决定了新时代党领导和推动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必须始终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人民性,坚持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以高质量文化供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
把坚持自信自立作为弘扬“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奋进底气。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力塑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自强。新征程上,我们要立足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深刻把握中华文明发展规律,深入挖掘中华文明所具有的突出特性,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在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中行稳致远。
把坚持守正创新作为弘扬“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动力源泉。守正,就是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创新,必须主动识变应变求变,探索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一步激发全民族的文化活力。
把坚持问题导向作为弘扬“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主攻方向。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高质量发展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还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角度提出了更多文化需求。新征程上,我们要聚向研究和靶向解决文化建设的新题难题、深层次问题,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进一步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把坚持系统观念作为弘扬“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思维方法。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建设文化强国是一个系统工程。牢牢把握系统的集成性,在统筹兼顾中实现文化要素协调发展,在扬长避短中提升文化成果整体效能,才能实现文化软实力的全面提升。新征程上,我们要整体谋划,更加注重关联性、整体性、协同性,以“七个着力”为抓手,统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文化领域各方面建设,进一步形成建设文化强国的强劲动力和强大合力。
把坚持胸怀天下作为弘扬“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大国担当。习近平文化思想既体现了中国立场、中国价值和中国风格,又展现了胸怀天下、博采众长的国际视野和世界格局,始终展现出宽广的世界眼光和强烈的天下情怀。新征程上,我们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进一步拓宽同世界各国进行文化交流和文明对话的广度和深度。
思想力量,无远弗届;实践力量,无往不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把“体”和“用”有机统一起来,转化为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的实际行动,不断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展示人类文明的新成果新魅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