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城市科创金融指数·2024
》
售價:HK$
107.8

《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摆渡船上的人生哲学
》
售價:HK$
65.9

《
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梁方仲著作集
》
售價:HK$
148.5

《
反乌合之众——跳出羊群,逆向获利
》
售價:HK$
76.8

《
帝国作为装饰品:英国人眼中的大英帝国(帝国与国际法译丛)
》
售價:HK$
86.9

《
AI芯片应用开发实践:深度学习算法与芯片设计
》
售價:HK$
75.9

《
世界之中(文明三部曲之后,亚洲图书奖得主张笑宇充满想象力的重磅新作)
》
售價:HK$
86.9

《
柏拉图《美诺》疏证
》
售價:HK$
96.8
|
編輯推薦: |
世/界/级/超/级马拉松运动员、麦肯锡前高级管理顾问凯布雷茨重磅力作。
人生就是一次次不断地右转!在漫长的跑道上,布雷茨不仅征服了身体的ji限,更跨越了心灵的深渊。从瓶颈到突破,从恐惧到自由,他的真实故事激励我们面对成长困境,将跑步的坚持和智慧融入生活与工作,引领我们找到内心的强大力量。
优客工场、共享际创始人毛大庆倾情作序,超/级马拉松国/家/级运动员于淼,完成七大洲极限马拉松世界di一人陈盆滨倾情推荐。
湛庐文化出品。
|
內容簡介: |
世界级超/级马拉松运动员、麦肯锡前高级管理顾问凯布雷茨重磅力作,一部深刻揭示运动与心灵成长关系的杰作。
凯布雷茨不仅是一位超级马拉松跑者,更是一位在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中不断探索的实践者。布雷茨以自己参加极限马拉松的亲身经历,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在跑步中发现自我、挑战极限,并最终将这些宝贵的经验应用到个人事业发展中。布雷茨讲述了他在跑步中如何学会倾听内心的声音,如何在极限中找到内在的力量,以及如何通过跑步中的洞察来提升自己的领导力和团队管理能力。他的故事不仅是对运动的热爱,更是对个人潜能的深度挖掘。
人生的长跑需要一次次地“右转”!布雷茨将自己跑步中的哲学“右转”——即在面对选择时勇于改变方向,探索未知运用到职业生涯中,从而实现了从企业高管到成功创业者的华丽转变。本书不仅为跑步爱好者提供了灵感,也为那些在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中寻求突破的人们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在这本书中,你将发现跑步不仅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自我提升的方式,一种实现梦想的力量。无论你是在寻找生活的意义,还是在追求卓/越的事业,这本书都将是你的理想伴侣。跟随布雷茨的足迹,一起在跑步中发现生命的无限可能,唤醒沉睡在心灵深处的魔力。
|
關於作者: |
凯·布雷茨
Turning Right公司创始人,专注于主题演讲、高管培训和量身定制的转型计划,以帮助个人和组织茁壮成长。
麦肯锡公司前高/级管理顾问,在超过15年的时间里,为多个国家的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服务。曾担任澳大利亚主要零售商的高级领导团队成员。
世/界/级/超/级马拉松运动员,2019年荣获澳大利亚年度蕞佳表现奖和布莱恩史密斯奖,是2019年24小时世界耐力跑锦标赛上跑得蕞快的澳大利亚人。
|
目錄:
|
推荐序一 激发属于自己的神奇时刻
毛大庆
优客工场、共享际创始人
中国探险协会百马跑者分会会长
推荐序二 跑出最好的自己
迪恩·莱纳德
全球畅销书《寻找Gobi》作者
前言 挖掘内在“魔力”,转向新的自我
第一部分 起跑,觉醒的呼唤
第1章 取消计划,来一场神秘跑
“追求成功”,还是“避免失败”
做一些无法控制的事
第2章 我是我自己最大的敌人
右转究竟意味着什么
情绪控制橡皮筋 “起飞时刻”
第3章 找到“破”的法门
转向,寻找新的挑战
怀疑和恐惧,随着暗夜而来
停止思考,相信直觉
“点击报名”,勇敢追求内心的渴望
第二部分 加速,一场心无旁骛的探索
第4章 跑向沙漠,完美的冒险之旅
放手一试
训练自己的身体,也要训练自己的内心
让“探险者小人”掌控大权
第5章 猝不及防的“突发测验”
“别担心,朋友”
乐观的“倒霉蛋”准备好了
第6章 极限穿越,沙漠的洗礼
第一天,接受所有突发的意外
第二天,放下恐惧,放下理性思考
第三天,管理压力,专注让我们坚持下去
第四天,放弃掌控,全身心地沉浸在当下
第五天,与内心的恶魔正面交锋
第六天,顺其自然,发现生命未知的精彩
第7章 内心的试炼,沮丧与恐惧袭来
孤立无援,那就自己采取行动
身穿国家队运动员比赛服参赛?
屡战屡败,走到“退赛”的边缘
第8章 我必须跑到终点,找到答案
奔跑,是为了认清自己
直面内心的怀疑和恐惧
第9章 跨越熟悉的边界,跑向更高处
让“探索者小人”快速成长
坦然接受不适,减少不必要的痛苦
不再过度思考,抓住自己的选择权
第10章 巅峰之下,为他人而跑
成为后援队成员
摆脱控制欲,走出谷底
挫折如约而至
“令人精神错乱的200英里西部赛”
第11章 攀登新的高峰,为自己奔跑
从挑战赛道,到挑战职场
找到意识的突破口
漫长冒险来临的前夜
第12章 再次踏上未知的征途
第一天,与“好胜小人”斗争
第二天,“探险者小人”终于苏醒
第三天,天人合一
第四、第五天,解锁不可思议的自己
第三部分 完赛,释放内在力量
第13章 在失败的深渊找到成长的种子
谁是真正需要改变的人
再次挑战“国家队”资格
记住:一切始于内心
终极备战
第14章 克服深层的恐惧
“战斗”还是“逃跑”
只有竭尽全力,才能熬过黑夜
面对不详的预言
第15章 彻底改变潜在信念
展现自身的脆弱
在夜跑中找寻被隐藏的自己
放下过去,重新启航
第16章 在世界的舞台上实现自我
在世锦赛的跑道上飞翔 “据理力争”
挥别自我设限的过去
关键在于去“存在”
走向下一个转折点
后记 你永远都拥有选择权
|
內容試閱:
|
挖掘内在“魔力”,转向新的自我
我们倾向于认为西西弗斯是一个悲剧英雄。因为众神罚他每天将一块沉重的大石头推到山顶……然而,他没有意识到,在任何时候他都可以选择朝旁边迈一步,让大石头滚至山脚,然后回家。
——斯蒂芬·米切尔(Stephen Mitchell)美国著名译者、作家
湿衣服黏在身上,我不禁浑身发抖,此刻已近午夜。无须睁开眼睛,我就知道,最糟糕的噩梦正要变成现实。“你还好吧?”宿舍中一个男孩问道。一切简直糟糕透了,这是一场灾难,我却孤立无援。
只差一点点我就能躲过此劫了,因为今晚是在学校露营的最后一晚。然而,我现在能做的就是逃到浴室。我起身离开宿舍,假装什么都没有发生,但是当我从全是尿迹的床上爬起来时,我感觉有好几双眼睛在盯着我。他们有没有注意到我的浅蓝色睡衣上湿了一块?但愿屋内太黑,他们什么都看不到。
我回到宿舍后,没有人说什么。我能做的就是尽量不引起任何人的怀疑。那一夜余下的时间里,我躺在自己尿过的床上再也无法入睡,满心都是羞愧和沮丧。其他13岁的孩子几乎都已经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基本身体机能,只有我还在尿床,这种情况再糟糕不过了。在我们这个年纪,但凡露出一点点软弱的迹象,就会遭到其他人无情的攻击。那时,我们班有一个叫朱迪思的女生,有人发现她没用体香剂,她就被大家霸凌了整整一个星期。这个年纪的孩子开始变得非常残忍,而我可能会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第二天早上起床后,我很害怕有人将我尿床的事公之于众,说出“班上最聪明的人居然还会尿床”之类的话,但没有人这么做。可是我能感觉到同学们将目光集中在我身上,他们三五成群、交头接耳。也许,他们还把此事告诉了老师。如果可以的话,我真想立刻逃离此地。但我不能,我只能焦躁地等待露营结束,同时避免与他们有任何眼神接触。当我们终于坐上回家的校车时,我预想中的“公开处刑”仍迟迟没有开始的迹象。那一整天,都没有人提这件事。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依旧没有人说什么。几个星期之后,我才意识到,我奇迹般地逃脱了此次我能想到的最严重的屈辱事件。然而,我的挫败感却越来越强烈,每隔几个晚上,我就会尿一次床。没有人能帮得上忙。医生说的“长大了自然会好”之类的话,在我听来全是谎言。雪上加霜的是,我父亲不停地以此嘲讽我:“孩子,你在新婚之夜肯定也会尿床。”这对他来说是件相当有趣的事。
在学校露营结束几个月后的某一天,我躺在床上看书,这本书讲述了一个患癌的小男孩如何与死亡抗争的故事。虽然小男孩的情况远比我的情况要严重,但我能够体会到他的感受。陷入绝望之境是孤独的,总有那么一刻,你不得不选择放弃。
但书中的小男孩并没有放弃。相反,他自创了一个意念游戏。在这个游戏中,小男孩能够指挥一艘幻想中的微型宇宙飞船,他驾驶这艘宇宙飞船在他的身体里穿行,摧毁遇到的每一个癌细胞。就像睡前刷牙一样,他养成了每晚睡前玩这个游戏的习惯。一天,医生给他带来一个出人意料的消息:他的肿瘤越来越小了。几个月后,小男孩痊愈了。
这正是解决我的烦恼的答案。如果这个小男孩仅凭自己的意念就能够治愈癌症,那我也能够做到。如果尿床的毛病源自心理问题,那我肯定也能用意念解决。我坚信这就是能让我摆脱痛苦的办法。“我不会再尿床了。再也不会。”对自己的信任就是答案。相信自己,我便能做到任何事情。
然而,铿锵的誓言刚一出口,我的内心就立马响起一个怀疑的声音。这个微小的声音反驳道:“如果那个小男孩根本不存在呢?如果这个故事是作者瞎编的呢?如果小男孩之所以痊愈并非因为他的意念游戏呢?”这些反驳都很合理,于是我的信念开始动摇。这个方法没有用的,我一下子泄了气。
但尿床带来的痛苦令我厌倦至极,我愿意相信任何办法,办法再愚蠢也无所谓。直觉告诉我:如果无法摆脱恐惧,那就带着它踏上旅程。我对自己说:“也许我不会马上成功,但如果再次尿床,也无须惊慌,只是可能需要一段时日的练习。坚持下去,相信自己。”我每天都这样鼓励自己。
一夜又一夜过去了,我没有再尿床。每天我都在心里默默给自己打气。
几个星期过去了,我仍没有再尿床。最后,我终于摆脱了这个令人尴尬的毛病。
我的整个人生观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不仅仅因为我无须再担心“新婚之夜尿床”一事,更因为我窥见了我拥有的巨大力量。一旦窥见,我就再也无法忽视它。更重要的是,这一发现点燃了我的信心,使我想要不断探寻:如果全力以赴,那么我还能发现自己的哪些新的可能性?这些可能性并不限于我能够实现哪些目标,还关乎“我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甚至关乎“我究竟是谁”。
我突然明白,这些年来我一直在错误的地方寻找答案。我一直想要从外界寻求帮助或尝试习得不同技能来解决问题。然而,真正的答案就藏在我身体里,我必须转向一个新的自我。我需要做的不是学习新技能,而是抛弃旧经验。我需要的是蜕变,就像毛毛虫破茧成蝶那样。想要做到这一点,我必须抛弃自我怀疑。我必须相信自己,不再把自己当作受害者。
顿悟令我解脱,但同样令我愤怒:为什么没有人告诉我,我们内心所蕴藏的力量?我所经历的这一切,远超我的心理承受能力。我无法向人倾诉,也无从知晓我内心深处的声音究竟来自何方,我甚至羞于告诉任何人这个奇迹。
没过多久,这段记忆开始淡去。我步入了成年人的世界,成年人世界里没有神奇的际遇或奇迹,成年人将成功视作成年人版的“魔力”。凭借儿时经历带给我的“魔力”,成功变得轻而易举。我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获得博士学位,并作为国际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的高级管理顾问满世界飞。但渐渐地,功成名遂带来的成就感越来越短暂,我对重新激发那份儿时体验过的“魔力”的期望以及分享“魔力”的渴望却越来越强烈。
卓越其实平淡无奇。卓越表现只不过是不断锻炼一些技巧,反复进行一些活动……经过仔细的训练形成习惯,然后整合成一个综合的整体。
——丹尼尔·钱布利斯(Daniel Chambliss)美国汉密尔顿学院杰出教授
沙滩跑比我预想的还要糟糕。这太难了,我几乎还没怎么开跑就得停下来休息。大约10分钟后,我就决定结束第一次训练。训练没有半点进展。在整个过程中,我的注意力都放在尽量不扭伤脚踝上,如果有只蜗牛和我比赛的话,蜗牛大概都能跑赢我。为什么我要放弃可预测的路,跳出舒适区,只为和自己较劲?然而令我惊讶的是,我没有因此次训练过于短暂而责怪自己。能迈出这一步我已经很满足了。
在第一次训练结束的两天后,我进行了第二次沙滩跑,但也仅仅跑了半小时。整个体验无比糟糕,而且我只跑了4公里。所以现在的问题就是,如果跑4公里的体验都如此糟糕的话,我怎么能坚持跑250公里?
将自己训练成一名合格的沙漠跑参赛者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我报名参加了一项挑战,给自己打造了一个如火海般滚烫的成长平台,而当下我一心只想找到灭火器。我对自身的优势有着清醒的认知,我善于解决问题、喜欢将问题彻底思考清楚。
如果要参加250公里的沙漠跑,我就要应对一些突发状况,然而处理“曲线球”不是我所擅长的,尤其还是在顶着压力的情况下。我能取得成功的唯一希望是通过更多地“右转”找到答案,不然就有大麻烦了,我可能会完不成沙漠跑,无法在内心根植“魔力”。那种“魔力”像是一道光,当工作中的不顺要吞没我时给我以希望的光。
出乎我意料,弗里曼突然邀我共进早餐叙旧,这真是个惊喜。他还不知道我即将参加大红跑,只是想和我聊聊近况。这无疑是个好机会,我要借此机会给他个惊喜,让他知道我仍在探索未知的道路上前行,仍强顶压力,不断“右转”。我还制订了一份仅有一页的计划,来向他说明我将如何应对大红跑。上次我为柏林马拉松赛制订了长达12页的详细计划,那份计划惨遭弗里曼否定,所以这次我吸取了教训。
为了应对大红跑的挑战,我需要的不仅仅是新技能。任何适应性挑战都需要以一种新的心态来应对,更何况我即将面对的还是一个巨大的适应性挑战。我当下的心态对完成这个挑战而言仍有很大局限性。大红跑的比赛环境十分复杂,对参赛者的能力要求也很高,这些要求远远超过了我目前的能力范围。因此,我的单页纸的计划很简单。在计划书中,我指出自己将按照以下3个原则做准备工作:适应性、全面性和稳定性。
“哇,穿越沙漠的250公里极限越野跑?”弗里曼发自内心地惊讶。当我阐明3个原则之后,他立即承诺将在整个准备阶段给予我全力支持。我又可以与弗里曼合作6个月了!此前在他的指导下,我经历了一个逐步成长的过程,体会到了我们的内心如何限制我们,又如何推动我们达到意想不到的表现水平。弗里曼委婉地说,此前种种训练可能连皮毛都算不上,而我即将要学习的是如何掌控内心世界。
我深知,大红跑带来的挑战与我在日常生活中应对的挑战没有什么不同,恐惧、怀疑、无法集中注意力、失望,当然还有身体疼痛,这些都会出现,因此大红跑同样也是学习如何应对生活挑战的绝佳机会。此外,竞技环境与商业环境也没有什么不同,两者都具有四大特点:易变性、不定性、复杂性与模糊性。
我无法躲避意外。多想无益,我们都认为大红跑将是一次完美的冒险之旅,我也将实现更多次“右转”。内心之中,我感觉“右转”的作用远不止从优秀提升至卓越那么简单,我还可以将所学经验应用于职场。令我意外的是,弗里曼未对我的方案做任何修改,这还是头一遭。看来柏林的经历的确给我带来了回报。
放手一试
我方兵将皆已到位:弗里曼是我的导师,科里是我的陪练。对于我的冒险之旅,科里似乎比我更加兴奋,我们进行了多次越野跑训练,着实都是些十分刺激的体验。我们不仅经常在路上遇到袋鼠,有一次还在日出前遇到一只闲游的狐狸。当然,我们也遇到了一些不那么招人喜欢的野生动物。一天早上,我们正在一条狭窄的森林小径上跑着,科里差点踩到一条2米长的东部拟眼镜蛇。当时,这条致命的毒蛇正在清晨的阳光下晒太阳取暖,科里跑到它跟前时才注意到它,但幸好他及时跨了过去。之后我立刻接替了领跑的位置,好让科里能从惊恐中缓过神来。科里刚刚从险境中幸运逃脱后没几分钟,我就看到了另一条蛇。当时我正沿着石阶往下跑,跑得太快根本停不下来,差一点就踩中它。纵然如此,我也不愿回到柏油路面安全地奔跑。
在准备阶段,我时时刻刻将3个指导原则谨记于心:适应性、全面性和稳定性。适应性意味着我必须放弃制订详细的前期规划,转而以灵活应变、可以随时迭代更新的方案为主。这种方案不仅为我创造了更多的发挥空间,也使我的直觉得以增强,并实现更多“右转”。全面性意味着我不仅需要将注意力从单纯的跑步训练转移一部分到心理建设上,还需要使自己更加适应携带沙漠跑备装备的负重跑,并制订补充身体水分和营养的补给计划。最后,我还需要将在压力下保持稳定表现的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除了在沙滩上跑步,我还做了一个最重要的改变,那就是每天花15分钟来练习静坐冥想。即便此前我并未经常练习冥想,但我已然感受到它的巨大力量。冥想能为我提供更强的专注力、更好的适应力,以及帮我树立更积极的观念。也许更积极的观念能够改变我的消极思维模式,甚至还可能减轻我的控制欲,让我能更自如地去处理我所面对的状况。在大红跑中,我不停思考的大脑才是我最大的敌人,甚至比遇到蛇还要危险。
在最初的适应阶段过去之后,我们加大了训练强度。在一个周末,我想跑两场马拉松训练,目的是让我能从体能和自信心两方面更好地应战。第一场训练由科里领跑,他带着我穿过莱斯特菲尔德进入丹顿农山。仅跑了10公里后,我突然感到十分吃力,将速度降了下来,最终不得不以走代跑。无论科里如何鼓励我,如何让我振作起来都没用,我们不得不缩短行程,我甚至没有足够的力气走回停车的地方。我们只跑了32公里。我不由得想到,自己应如何面对大红跑第五天的84公里沙漠跑。跑84公里,这太疯狂了。我回到家,信心全无。最糟糕的是,我无法理解自己为何会感到如此吃力。
尽管如此,晚饭之前我又将跑鞋穿上,将这一天本该完成的马拉松训练剩余的里程跑完。虽然我依旧感觉很糟糕,但我想向自己证明:即便被彻底打倒,我依然能够重新站起来。日落之前我就上床睡觉了,到了第二天早上,我感觉好多了,并决定继续第二场马拉松训练。这次我能坚持跑完全程吗?我不确定,但奇怪的是,我并没有为此担心。我能做的,就是放手一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