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纸上博物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诞生(破译古老文明的密码,法国伽利玛原版引进,150+资料图片)
》
售價:HK$
85.8

《
米塞斯的经济学课:讲座与演讲精选集
》
售價:HK$
74.8

《
人工智能大模型导论 科大讯飞校企合编教材
》
售價:HK$
75.9

《
做财富的朋友:巴菲特慢慢变富的投资智慧
》
售價:HK$
82.5

《
一群数学家分蛋糕:提升逻辑力的100道谜题
》
售價:HK$
60.5

《
无解的困局:大明最后的60年
》
售價:HK$
66.0

《
女校(人气作家孩子帮·鹅随“北番高中”系列代表作!)
》
售價:HK$
60.5

《
万历十八年之风起辽东
》
售價:HK$
85.8
|
編輯推薦: |
本书遵循职业教育教材编写规律和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规律,配套齐全
|
內容簡介: |
本书根据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建设实施方案》,参考维修电工职业资格标准和1+X职业技能标准,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成长规律编写而成。 本书采用任务驱动的编写模式,将教学内容设计为三个项目共12个任务,包括数控机床冷却泵电动机起停控制、多级输送带控制、交通信号灯控制、霓虹灯控制、四层电梯控制、地下停车场车辆控制、工业机械手顺序控制、灌装生产线控制、基于S7200 SMART PLC以太网通信控制、恒液位控制、基于MM420变频器与S7200 SMART PLC的自动生产线多段速控制、小型自动化生产线控制。 每个任务按照任务要求、知识准备、任务实施、任务评价、知识拓展的步骤进行,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并在全过程渗透爱岗敬业的理念,以初心致匠心,增强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本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和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专业教材,也可作为机电一体化等岗位的培训教材。 为便于教学,本书配有电子教案、助教课件、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源,使用本书作为教材的教师可登录机械工业出版社教育服务网(www.cmpedu.com)注册后免费下载,也可来电(01088379492)索取。
|
目錄:
|
前言 项目一基础指令及其应用1 任务一数控机床冷却泵电动机起停控制1 任务二多级输送带控制21 任务三交通信号灯控制27 任务四霓虹灯控制34 项目二功能指令及其应用46 任务五四层电梯控制46 任务六地下停车场车辆控制71 任务七工业机械手顺序控制83 任务八灌装生产线控制96 项目三综合应用109 任务九基于S7200 SMART PLC以太网通信控制109 任务十恒液位控制131 任务十一基于MM420变频器与S7200 SMART PLC的自动生产线多段速控制148 任务十二小型自动化生产线控制162 参考文献190
|
內容試閱:
|
本书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精神,是职业院校“三教改革”中的教材改革成果,由来自职业院校教学工作一线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通过社会调研,对劳动力市场人才需求进行分析,在企业有关人员的积极参与下,参照相关国家职业标准及有关行业标准,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成长规律编写而成。 在现代工业应用中,西门子S7200 SMART PLC被广泛使用,市场占有率高。本书以西门子S7200 SMART PLC为样机,从工程应用角度出发,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遵循“从完成简单工作任务到完成复杂工作任务”的能力形成规律,注重过程性知识讲解,适度介绍概念和原理,以工作任务为驱动,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通过学习本书内容,学生能够逐步掌握S7200 SMART PLC的基础应用、典型应用和综合应用,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强化职业素养,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本书的学时分配建议如下。 序号教学内容建议学时1任务一数控机床冷却泵电动机起停控制122任务二多级输送带控制63任务三交通信号灯控制64任务四霓虹灯控制65任务五四层电梯控制66任务六地下停车场车辆控制67任务七工业机械手顺序控制68任务八灌装生产线控制69任务九基于S7200 SMART PLC 以太网通信控制610任务十恒液位控制611任务十一基于MM420变频器与S7200 SMART PLC的自动生产线多段速控制612任务十二小型自动化生产线控制613机动6合计84本书由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武进分院(常州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蒋华平、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蒋志城任主编,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连云港中专办学点(江苏省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许长兵、常州科乐机器人有限公司张丽英、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刘国钧分院(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万萍任副主编,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武进分院(常州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朱力、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盐城机电分院(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姚绍蔚、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州铁道分院(常州铁道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张璇、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江阴中专办学点(江阴中等专业学校)耿小艳、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盐城机电分院(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张淑侠、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技师分院(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杨明、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盐城机电分院(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时鹏参与编写。 本书由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熟分院陈洪飞主审。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编者参阅了国内外出版的有关教材和资料,得到了有益指导,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