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鲤鱼池

書城自編碼: 4069164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小說科幻
作者: 萧星寒
國際書號(ISBN): 9787530687321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63.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原创小品合集
《 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原创小品合集 》

售價:HK$ 96.8
在游戏中培养自立的孩子
《 在游戏中培养自立的孩子 》

售價:HK$ 49.5
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精)--中华学术·有道
《 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精)--中华学术·有道 》

售價:HK$ 85.8
硅、神经与智能体:人工智能的觉醒
《 硅、神经与智能体:人工智能的觉醒 》

售價:HK$ 85.8
明代粮长制度(增订本)精--梁方仲著作集
《 明代粮长制度(增订本)精--梁方仲著作集 》

售價:HK$ 68.2
印度古因明研究
《 印度古因明研究 》

售價:HK$ 129.8
帝国痼疾:殖民主义、奴隶制和战争如何改变医学
《 帝国痼疾:殖民主义、奴隶制和战争如何改变医学 》

售價:HK$ 79.2
理智与疯狂
《 理智与疯狂 》

售價:HK$ 74.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91.8
《流浪地球》
+

HK$ 52.8
《迈克·雷斯尼克纪念特辑》
+

HK$ 52.9
《球状闪电(诺奖得主莫言科幻故事集,一篇《球状闪电》竟让余华“》
+

HK$ 63.8
《蜂群城市(一部关于未来城市的硬科幻小说)》
+

HK$ 30.5
《球状闪电(典藏版)》
+

HK$ 83.7
《2001:太空漫游》
內容簡介:
本书是一部长篇科幻小说,讲述了一个科技的种子在混沌中发芽的故事。
蛟人和鲛人在古老传说的指引下分别以“神书”《海底》和《锦鲤宝典》为准则生存。千年来他们坚信是创世神明创造了他们,并定期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选出最强壮的族人进入圣地接受神的赐福。但是随着传说中的大灾难降临,圣地坍塌,家园被前所未见的“怪物”肆意破坏,他们信奉的神却无动于衷。在一片混乱中,有人偶然发现了神的本质是上古时期的科学体系,从此对世界有了全新的认知,一颗名为科技的种子悄悄发芽。
本书以观测者的视角,讲述了一个文明对所在世界的追随、剖析、理解的过程,最终回归科学,展现了对真理的探寻,立意深刻,对于科幻文学而言,意义非凡。
關於作者:
萧星寒,本名秦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璧山区作协副主席。中短篇作品多次入选科幻小说年选。已出版图书三十余部,计六百余万字。以独立作品《骰子已掷出》参与“科幻立方?文库本”丛书计划。
2016年初发表《天地大冲撞》,为《科幻立方》(试刊创刊号)首篇文学类刊载作品。《癌变蟠桃》发表于《科幻立方》2016年第4期(试刊),入围第十八届百花文学奖?科幻文学奖;《红土地》发表于《科幻立方》2019年第4期,入围第十九届百花文学奖?科幻文学奖;《黄泥塝》发表于《科幻立方》2022年第2期,入围第二十届百花文学奖?科幻文学奖。本次出版的《鲤鱼池》为《红土地》的后传作品。
由《红土地》改编的同名电影于2024年12月在腾讯视频首播。
內容試閱
创作谈:十个思考
萧星寒

思考一:《红土地》写地下,《黄泥塝》写天空,理所当然地,《鲤鱼池》就该写海里边了。对应的,《红土地》涉及的动物是裸鼹鼠,《黄泥塝》写的是飞鼠(实为蝙蝠),而《鲤鱼池》则是锦鲤,一种观赏性极强、其实野外生存能力也极强的鱼类。有人总是担心人会异化,人将不人,我却认为人的异化是必然的。不说现在跟刚从树上下来的时候相比,就是和一百年前相比,其变化之大,也不会被百年前的祖先认为是与祖先完全相同的孝子贤孙。所以,异化不是问题,往哪个方向异化、谁来主导异化、异化的结果为何才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思考二:鲛人是家族模式,家族的名字来自锦鲤的种类,蛟人则是帮派模式,帮派的名字来自重庆“九开八闭”十七座城门,帮派内部的组织架构与升迁路线参考了四川袍哥。家族模式与帮派模式都已经过时,却在千年之后重现海底,就跟扬子海这个名字来自地质史上曾经覆盖重庆这块土地的大海一样,表现的是一种历史在未来的某种阶段性重复,但并不代表我认为未来会是过去的简单循环。
思考三:为了一点点儿资源,鲛人与蛟人内斗千年。恩怨情仇,谁是谁非,早已如一团乱麻,说不清、道不明,剪不断、理还乱。这样的事情,过去发生过,现在正在发生,将来也一定会发生。将蛟人设定为纯男性群体,鲛人设定为纯女性群体,都只是设定,我无意挑起性别对立,这也不是《鲤鱼池》所要探讨的重点。我想说的是,不管蛟鲛两族之间的内斗如何厉害,都不过是茶杯里或者鲤鱼池里的小小风景。在时代滚滚而来的大潮面前,根本就不值一提。那何谓时代大潮?
思考四:螯虾人的到来,对应的是清末重庆被迫开阜的历史。螯虾其实是龙虾的学名。我们常说——其实是常吃——的小龙虾,学名叫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去掉种名,再把“Clarkii”音译一下,就变成了“克拉凯基”,小说里处于帝国社会最底层的鳌虾人。现实里,作为一种外来入侵物种,小龙虾被中国人做成了风靡大江南北的美食,以至于需要专门的人工养殖才能在数量上满足广大饕客的需要。这或许是某种未来的隐喻,也可能不是。就看你怎么想呢。
思考五: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英雄。陆生时代如此,海生时代亦是如此。扑灭山火是英雄,信守承诺是英雄,抵御外敌、护我族群是英雄,承认错误、尽力悔改是英雄,立马横刀、锄强扶弱是英雄,于纷纷扰扰中坚守初心是英雄,历尽波折、终于寻回自我是英雄,打破陈规陋习、祛除一己之私而为族群的生存谋长远发展的更是英雄。说英雄,谁是英雄?
思考六:程小葵的名字出自西西弗书店的留言板,段楠的名字出自一篇新闻报道,老炮儿的名字——正如你所想的那样——出自冯小刚主演的同名电影,而老飘则是某地对鬼的称呼,但正好与老飘是龙凤锦鲤、游动起来飘飘摇摇的设定相符。阿飞出自古龙的武侠小说《多情剑客无情剑》,冷开泰出自历史上真实存在的袍哥,海沫出自《海的女儿》的结尾,而陌刀则是一种唐朝时的知名武器。每一个名字都是有故事的,并因此涂抹上某种与之对应令人浮想联翩的色彩。
思考七:和平年代,想要把人改造成半人半鱼的生物,绝对是大逆不道的行为,违反了一切伦理、道德与法律。然而,当大灾大难降临时,比如《鲤鱼池》这种,全球冰川融化,所有陆地都被淹没在万顷碧涛之下,情况变得如此极端,族群延续成了第一需求,使用基因驱动技术,把人改造成半人半鱼的生物还会遇到那么大的阻力吗?自然,有人坚守昔日的伦理范式,有人会寻求技术与道德上的双重突破,还有人随波逐流,大家怎么做我怎么做,我不在人前,也不在人后。你呢?你会如何选择?
思考八:曾经有人问我,为什么总是把未来写得那样黑暗?人类不是被核战毁灭了(《红土地》),就是被瘟疫毁灭了(《黄泥塝》),再不就是被跟神话一样的大洪水毁灭了,幸存者在废墟上挣扎求存,还时不时地内斗?是想讥讽人类的所谓孽根性吗?我说,不是的,之所以把故事放置于大灾大难之后,其实是想借助大灾大难的力量,毁掉现有秩序,给自己一个在小说里创建新世界的自由。同时,也是警醒读者,未来并不天然地比现在更幸福更美好。我们要警惕那些坏未来的不请自来。
思考九:重庆的地名,比如红土地、黄泥塝、鲤鱼池,又或者如观音桥、化龙桥、上清寺,抑或者如海棠溪、蚂蝗梁、喵儿石,看上去就故事性十足,即便是望文生义或是顾名思义,都能生发出很多很多趣味性十足的故事。一查,每一个地名背后,都有自己或久远或新鲜的来历,无一例外。当不同的人来到这些地方,用不同的眼光观察、理解和想象这些地名及地名背后的意义,新的——科幻的奇幻的玄幻的魔幻的梦幻的——故事又在其中孕育,进而生根、发芽,完全可能在将来开出各色的花、结出各样的果。
思考十:《红土地》中,男主角犹犹豫豫,无法做出选择,于是搞了一个开放式结局。《黄泥塝》的结尾,女主角做出了她的选择,变身翼族,决绝地脱离陆地的束缚,一飞冲天。《鲤鱼池》里,陆生人类在牵牵绊绊与跌跌撞撞中或主动或被迫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当陆地被大海淹没,未来得以在海底开启。时光荏苒,一瞬千年,海生人类又面临着新的选择。这个时候,无论是生物学上的“神”,还是物理学上的“神”,均消失无踪,他们——我们的后裔——又面临着《红土地》中男主角面临过的难题。
是为十个思考。

串串香又麻又辣,吃得两人汗水直冒。但两人都没有抱怨。这是他俩共同的选择。顾客很多,周围甚是喧闹。他俩靠得很近,才能听见对方说了什么。
“我看到一个说法,今年会是未来五十年最冷的一年。”
“意思是说,气候一定会越来越热?”
“我希望这是谣言。”
“我也希望,希望我们刚才编的故事不会变成真的。”
“你是说我们俩分分合合、聚聚散散那一部分吗?”
“包括那一部分。但现在,我更想说的是极端天气。”
“从地质史角度讲,我们现在正处于间冰期。第四纪大冰期从300万年前开始,到1万年前结束,那时的年平均气温比现在低10℃到15℃,冰川覆盖的范围比现在大得多。”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1万年前,正是我们的智人祖先在第四纪大冰期结束后的泥泞里,开始了原始农业和定居生活——这是现代人类文明崛起的重要节点。因此,所谓人类文明只是两次大冰期之间的产物。对于这个结论,我既心酸又骄傲,因为人类文明既渺小又伟大,而大自然,既美丽温柔又残酷暴虐。”
“甚至有科学家认为,第四纪大冰期并没有结束,现在的气候也比历史上很多时期要寒冷,下一次小冰期随时可能回来。未来地球会变暖,还是变冷,还是未知之数。”
“你想说什么?小说就是小说吗?”
“如果把小说视作一种思想实验,也能提供一些参考吧。”
“也许能,也许不能。取决于是谁在看这小说。”
吃过串串香,两人又闲逛了一阵,时间已经很晚。他们决定回家。这时,鲤鱼池42号艺术公园里,依然是人潮涌动,熙熙攘攘。冰蓝色的灯光照在他们青春的脸庞与新潮的衣装上,五彩斑斓,宛如一个分外悠长又光怪陆离的水下之梦。
“世界原本就是海洋的,重归于海洋,这是否是某种超越一般感知的大循环?海洋是一切的归宿吗?海洋孕育了最初的生命,所有的陆生生物都曾经生活在海洋里,都是海洋的子嗣,海洋的后裔,现在又回到海洋,这是否是一种必然?”
所有的问题都没有确切的答案。
他俩走到鲤鱼池42号艺术公园门口,就在满是各种锦鲤的鲤鱼池旁边,相互挥了挥手,各自离开,走向各自确定或者不确定的未来。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