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义与制不相遗”:蒙文通与近代学界
》
售價:HK$
107.8

《
从黑船来航到开罗会议:近代日本外交历程
》
售價:HK$
140.8

《
论美国(附赠解读手册)
》
售價:HK$
140.8

《
无人机飞行原理与气象环境(第2版)
》
售價:HK$
31.9

《
理解性别差距:美国女性经济史
》
售價:HK$
90.2

《
从助理到合伙人-青年律师业务进阶指南
》
售價:HK$
74.8

《
明清白话文献与吴语语法
》
售價:HK$
217.8

《
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修订二版)
》
售價:HK$
107.8
|
編輯推薦: |
本书作为专业书籍,帮助临床医生了解各种骨密度测量和影像学检查的优缺点,掌握在骨质疏松症诊断和监测中辅助检查方法的正确选用和对检查结果的正确判读,提高骨质疏松症诊断水平。
|
內容簡介: |
影像学检查和骨密度测量在骨质疏松症的诊疗中具有重要作用,是诊断骨质疏松症和疗效监测的主要手段。本书由全国多学科影像诊断和骨密度测量的专家参与编写,内容涵盖骨质疏松症基础知识、影像学检查方法介绍、骨质疏松症诊断与鉴别,重点介绍各种骨密度测量的原理、质控和结果解读,内容翔实,图文并茂。
|
關於作者: |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常委兼总干事、中华放射学分会骨组副组长、北京医学会放射分会常委、北京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分会常委、北美放射学会(RSNA)会员、国际骨骼学会(ISS),Liason委员会委员、亚洲骨骼学会(AMS)副主席。
|
目錄:
|
第一篇骨质疏松症基础与临床
第一章骨的构筑与功能/3
第一节骨的结构、细胞和基质/4
第二节骨的功能/10
第二章骨的发生和代谢/16
第一节骨的发育和生长/16
第二节骨的矿化/20
第三节骨的重塑/22
第四节骨代谢的调节机制/26
第三章骨生物力学/30
第一节骨生物力学的基本特性/30
第二节骨生物力学的调控机制/32
第三节骨生物力学的测量方法/35
第四章骨质疏松症概述/43
第一节骨质疏松症的定义和分类/43
第二节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流行病学/44
第三节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和病理生理学/49
第四节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55
第五章骨质疏松症的诊治和预防原则/60
第一节骨质疏松症诊断原则/60
第二节骨质疏松症治疗原则和思路/65
第三节骨质疏松症治疗方法和评价/67
第四节骨质疏松症预防原则/76
第六章骨质疏松症的骨科治疗原则/80
第七章骨质疏松的影像学检查/91
第一节X线平片/91
第二节CT/95
第三节MRI/97
第四节核医学/98
第五节显微CT/108
第八章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像学/117
第一节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像学/117
第二节机能不全性骨折影像诊断与鉴别/143
第三节非典型股骨骨折/156
第九章骨质疏松症的影像学鉴别诊断/163
第一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163
第二节多发性骨髓瘤/168
第三节淋巴瘤/174
第四节骨转移瘤/175
第五节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182
第六节畸形性骨炎/188
第七节药物性骨质疏松症/192
第八节肿瘤性低磷骨软化/197
第九节脊柱感染和炎性病变/205
第二篇骨质疏松症影像学
第十章骨密度发展简史/223
第十一章四肢骨密度测量技术/229
第十二章双能X射线吸收法/234
第一节概述/234
第二节DXA质量控制/236
第三节DXA骨密度测量规范/239
第四节DXA体成分测量规范/261
第五节DXA测量结果及诊断标准/271
第六节DXA临床应用/281
第十三章定量CT测量技术/300
第一节概述/300
第二节脊柱QCT测量规范/309
第三节髋关节QCT测量规范/315
第四节QCT体成分测量规范/324
第五节QCT测量结果及诊断标准/328
第六节QCT临床应用/333
第七节QCT和DXA的比较/344
登录中华临床影像库步骤/353
|
內容試閱:
|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骨质疏松症和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患病率逐年升高,骨质疏松症对人们健康的危害及其带来的社会负担日益引起大家的重视。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骨强度下降、容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骨病。骨的丢失是“静悄悄”的,没有症状,不易被发现。骨质疏松症的结局是骨折,常发生在脊柱、髋部和前臂。其中,脊柱脆性骨折最常见,且不伴有明显外伤史和特异性的临床症状。这些都给骨质疏松症的发现和诊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因为多数骨质疏松症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所以在临床工作中,骨质疏松症更需要通过辅助检查来明确诊断。骨密度测量和影像学检查是骨质疏松症诊断和病情监测最重要的检查手段。
目前,临床工作中常用的骨密度测量方法有多种,包括双能X 射线吸收法、定量CT 和四肢骨密度测量技术;影像学检查包括X 线平片、CT、磁共振等。由于骨质疏松症的诊治常涉及多个学科,若临床相关科室的医生对骨密度测量和各种影像学检查在骨质疏松症诊断中的应用和诊断标准不够熟悉,则可能在实际临床应用中遇到各种困难。
了解各种骨密度测量方法和影像学检查手段,明确其在骨质疏松症诊断和评估中的价值和优缺点,规范检查并正确选用合适的检查方法,对检查结果进行正确的解读,已成为广大临床医生的迫切需求。目前,国内尚缺乏一部能解决上述问题的专业书籍。为此,我们组织了全国骨质疏松影像学与骨密度测量领域的专家编撰此书,旨在帮助临床医生了解各种骨密度测量和影像学检查的优缺点,掌握在骨质疏松症诊断和监测中辅助检查方法的正确选用和对检查结果的正确判读,提高骨质疏松症诊断水平,提升为患者服务的能力。
本书涵盖了骨质疏松症的基础知识和治疗原则,重点是介绍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骨质疏松症诊断以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骨密度测量技术是本书的核心部分,尤其是对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双能X 射线吸收法和定量CT 骨密度测量做了详细介绍,是目前国内在该领域介绍最为详尽的专业书籍。同时,本书也是多项国家重大课题[骨质疏松性骨折综合防治体系及关键技术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21YFC2501700),基于多维度大队列的骨质疏松骨折风险预测系统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2371956),基于影像组学的老年髋部骨折风险评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771831)]创新成果的集中体现。希望本书能为广大医生在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诊治中提供帮助。程晓光
2024 年8 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