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脑髓地狱(裸脊锁线版,全新译本)日本推理小说四大奇书之首
》
售價:HK$
61.6

《
复利人生
》
售價:HK$
75.9

《
中国绘画:元至清(巫鸿“中国绘画”系列收官之作,重新理解中国绘画史)
》
售價:HK$
184.8

《
这里,群星闪耀:乒坛典藏·绽放巴黎(全套7册)
》
售價:HK$
259.6

《
想通了:清醒的人先享受自由
》
售價:HK$
60.5

《
功能训练处方:肌骨损伤与疼痛的全周期管理
》
售價:HK$
140.8

《
软体机器人技术
》
售價:HK$
97.9

《
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
》
售價:HK$
74.8
|
編輯推薦: |
本书遵循职业教育教材编写规律和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规律,配套齐全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一体化课程改革成果教材。本书以仓管员等岗位的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将教学内容整合成5个项目,包括货物认知、货物包装、货物检验、货物养护、货物储存。本书的编写贯彻了“中高一体、岗课一体、理实一体、做学一体、德技一体”的一体化思维。 本书可作为中职物流管理专业相关课程教材,也可作为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一体化中职学段专业基础课教材,还可用于物流企业管理人员的学习和培训。
|
目錄:
|
项目一 货物认知 / 001 任务一 货物的基本概念 / 002 任务二 货物的分类 / 007 任务三 货物的分级 / 015 任务四 货物的编码 / 023 项目二 货物包装 / 035 任务一 货物包装认知 / 036 任务二 货物包装材料 / 041 任务三 货物包装方法 / 047 任务四 货物包装标志 / 053 项目三 货物检验 / 065 任务一 货物检验认知 / 066 任务二 货物抽样检验 / 073 任务三 货物质量检验 / 079 任务四 货物重量、数量检验 / 085 项目四 货物养护 / 091 任务一 温湿度管理与控制 / 092 任务二 防霉除霉处理与控制 / 101 任务三 防锈除锈处理与控制 / 107 任务四 虫鼠害处理与控制 / 113 项目五 货物储存 / 119 任务一 普通货物储存 / 120 任务二 危险货物储存 / 133 任务三 冷藏货物储存 / 139 任务四 食品储存 / 147 参考文献 / 151
|
內容試閱:
|
《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指出,要“加快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畅通人才成长渠道,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全面提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2021年,浙江省教育厅发布了《浙江省中高职一体化课程改革方案》。2022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在当年部门重点工作绩效目标和量化指标中明确提出,“制定中高职一体化课程改革专业的相关标准数量,目标值30个”。包含物流管理专业在内的首批30个中高职一体化(5年制)专业标准的制定工作正式启动。2023年,浙江省把开发中高职一体化课程改革项目配套核心课程教材提上日程,并将其列为省政府2023年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的重点考核指标。 《货物学基础》是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一体化课程改革成果教材之一。根据浙江省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一体化职业能力标准及PGSD能力分析情况对应的拓扑结构,参考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将教学内容划分为货物认知、货物包装、货物检验、货物养护、货物储存5个项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由20个学习性工作任务组成的课程内容体系,共72学时。对接物流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下仓管员等岗位的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力发展的规律与知识技能结构特点,各项目均由学习目标、项目情境、项目导图及若干个工作任务组成,每个工作任务都由实例导入、知识要点、学习实践活动、任务展示评价构成,并有机融入安全意识、文化自信、国际视野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本书编写贯彻“中高一体、岗课一体、理实一体、做学一体、德技一体”的一体化思维。 本书共有5个教学项目,参考学时为72学时,学时分配建议见下表。 序号 学习任务 建议学时数 项目 任务 1 货物认知 货物的基本概念 10 货物的分类 货物的分级 货物的编码 2 货物包装 货物包装认知 14 货物包装材料 货物包装方法 货物包装标志 序号 学习任务 建议学时数 项目 任务 3 货物检验 货物检验认知 14 货物抽样检验 货物质量检验 货物重量、数量检验 4 货物养护 温湿度管理与控制 16 防霉除霉处理与控制 防锈除锈处理与控制 虫鼠害处理与控制 5 货物储存 普通货物储存 18 危险货物储存 冷藏货物储存 食品储存 合计 72 本书由陈秀娟担任主编,项昊洁、吕芸、陆佳宜担任副主编,毛月滢、陈芝慧、贺佼萍、杜乐飞、李燕、何雄明参与编写。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许多单位和个人的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中职教材的改革和创新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本书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恳请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