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面向越南汉语学习者的学习词典编篡研究

書城自編碼: 4067807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化文化研究
作者: 金沛沛
國際書號(ISBN): 9787514246131
出版社: 文化发展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1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64.9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无解的困局:大明最后的60年
《 无解的困局:大明最后的60年 》

售價:HK$ 66.0
女校(人气作家孩子帮·鹅随“北番高中”系列代表作!)
《 女校(人气作家孩子帮·鹅随“北番高中”系列代表作!) 》

售價:HK$ 60.5
万历十八年之风起辽东
《 万历十八年之风起辽东 》

售價:HK$ 85.8
实战ANSYS Icepak电子热设计
《 实战ANSYS Icepak电子热设计 》

售價:HK$ 97.9
水库式经营
《 水库式经营 》

售價:HK$ 61.6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
《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 》

售價:HK$ 57.8
进入全球公共视域的清帝国:欧洲文献里的中国邸报
《 进入全球公共视域的清帝国:欧洲文献里的中国邸报 》

售價:HK$ 139.2
微积分学教程(第二卷)(第8版)
《 微积分学教程(第二卷)(第8版) 》

售價:HK$ 116.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68.2
《学习障碍患者的体育研究及体感游戏开发》
+

HK$ 64.4
《了凡四训与命运密码》
+

HK$ 204.7
《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一卷 日常生活的》
+

HK$ 97.9
《启微·开瓶过去:探寻葡萄酒、啤酒和其他酒的旅程》
+

HK$ 78.2
《易庸学通义(论道书系)》
+

HK$ 74.8
《白鱼解字(著名作家流沙河先生汉字研究的结晶)》
編輯推薦:
本书是目前为数不多的一部以越南汉语学习者为调查对象的国别化辞书研究。根据调查结果,创新了词典用户研究思路,从用户词典需求、使用反馈和使用情景进行词典用户研究。完善了词典用户研究思路和范式。
內容簡介:
本书主要基于用户视角研究面向越南汉语学习者的学习词典编纂问题。主要包括九个章节:第一章研究缘起;第二章理论基础和方法论;第三章“一带一路”视角下的小语种汉语学习词典出版与编纂情况调查;第四章用户词典使用和需求的调查问卷设计和结果分析;第五章用户需求视角下的汉语学习词典编纂设计;第六章用户反馈视角下的汉语学习词典编纂设计;第七章用户使用情景视角下的词典个案分析;第八章汉越语言文化对比视角下的词典个案分析;第九章对编纂国别化汉语学习词典的思考。
關於作者:
金沛沛,博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学习词典编纂与研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过教 育 部人文社科项目、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课题、国家语委“汉语辞书中心”项目、天津市教 委和卫健委项目。
目錄
目录CONTENTS
1 研究缘起001
1.1 越南汉语学习需求日益旺盛,中文学习纳入越南国民教育体系003
1.2 越南汉语学习者偏误分析研究成果丰004
1.3 用户导向的词典编纂研究日趋成熟006
1.4 融媒体词典编纂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成为实现学习功能的突破口008
1.5 国别化、专科汉语学习词典稀少,与学习者的多元化需求不匹配009
1.6 越南国际中文教育资源建设亟待加强011
2 理论基础和方法论015
2.1 理论基础:功能词典学理论017
2.2 方法论:需求分析019
3 “一带一路”视角下的小语种汉语学习词典出版和编纂情况调查023
3.1 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编纂汉语词典的整体情况分析025
3.2 “一带一路”视域下汉语学习词典编纂的反思与应对之策035
4 用户词典使用和需求的调查问卷设计和结果分析037
4.1 问卷设计和实施过程039
4.2 被试基本情况分析040
4.3 词典评价结果分043
4.4 用户查询策略结果分析046
4.5 词典内容需求结果分析049
4.6 词典呈现需求结果分析053
5 用户需求视角下的汉语学习词典编纂设计055
5.1 中医类词典出版情况分析058
5.2 中医词汇(术语)的特点059
5.3 汉语词典收录中医词汇(术语)的调查分析061
5.4 中医汉语学习词典的编纂设计064
6 用户反馈视角下的汉语学习词典编纂设计073
6.1 词条选取075
6.2 词条编纂样例077
6.3 实验设计080
6.4 调查结果分析082
7 用户使用情景视角下的词典个案分析087
7.1 服务于阅读情景的JUZI汉语和Hanzii对比分090
7.2 服务于写作情景的JUZI汉语和Hanzii对比分093
8 汉越语言文化对比视角下的词典个案分析097
8.1 汉越词在汉越词典中的处理100
8.2 离合词在汉越词典中的处理102
9 对编纂国别化汉语学习词典的思考105
9.1 国别化汉语学习词典编纂与研究的进展与不足107
9.2 对越汉语学习词典的国别特征109
9.3 实现新一代国别化汉语学习词典学习功能的优化策略113
9.4 编纂国别化汉语学习词典的意义116
参考文献119
附录:调查问卷125
內容試閱
前言PREFACE
学习词典是为满足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需要而编纂的参考书。1976年,北京语言学院首次编写了供外国人学习汉语使用的《汉英小词典》,它可以看作1949年后国内出版的最早的一本汉语学习词典。之后,学者和编者一直努力围绕这类词典的关键词——“学习”二字下功夫,把词典是否具有“学习性”看作评价汉语学习词典质量优劣的一条重要标准。
从2013年起,我们就开始关注学习词典的类型学特征——“学习性”。2015年发表的《对外汉语学习词典研究30年》一文曾对1984-2013年30年间出版的汉语学习词典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和分类,梳理了汉语学习词典未来研究的5个领域,包括:
(1)加强基于用户视角的汉语学习词典研究;
(2)摸索计算机技术在词典编纂中的实现途径;
(3)突破汉语学习词典反复研究而又解决不好的“热点”问题;
(4)加大对语用信息、文化信息、插图等“冷门”问题的研究力度;
(5)坚持词典文本分析、词典比较、理论解释和用户实证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10年间,我们也针对这5个方面进行了一些粗浅的研究。2021年出版了《学习词典特征研究》一书,2018-2020年参与了北京语言大学杨玉玲教授牵头的融媒体汉语学习词典一一JUZI汉语词条编纂工作,这两项工作分别从词典学理论和编纂实践对“学习性”进行了探索。正如苏新春教授2019年在其《学习词典学习性的三大内涵及对词典新形式的期盼》一文中提到的,“学习性”是一个有极强实践意义的课题,在有了自觉理论认识之后,还需要在具体的学习词典中一步一步予以落实。
本书恰是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去摸索汉语学习词典“学习性”研究中更为具体的一个问题,即面对不同母语背景的用户,汉语学习词典的学习特征如何实现的问题。本书以面向越南汉语学习者使用的汉语学习词典为研究对象,深入调查母语为越南语的学习者对汉语学习词典选词、释义、例证、用法等信息及其呈现方式的需求,基于“从用户中来,到用户中去”的研究思路,确定突显对越汉语学习词典学习特征的途径。全书共分为九章:第一章到第二章阐明了本书的研究背景、写作缘由和理论基础。第三章基于“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调查了我国出版的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汉语词典,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之策。第四章调查了母语为越南语的用户对汉语学习词典信息选取和呈现的需求。第五章至第七章基于需求分析调查的结果,以“中医术语”“语用信息”为例对汉语学习词典编纂进行了设计。第八章基于偏误分析理论的视角,对现有汉越双语词典中“离合词”“汉越词”的编纂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第九章从国别化汉语学习词典编纂整体规划的视角,概括了对越汉语学习词典的国别特征。
本书是基于词典用户和编纂者二元互动研究范式的一个具体研究,通过了解越南汉语学习者的学习诉求,深化了学习词典类型学特征和功能的认识,旨在为其他非通用语种外语的汉语学习词典编纂提供理论支撑,服务中国文化“走出去”国家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

1.1越南汉语学习需求日益旺盛,中文学习纳入越南国民教育体系
自古以来,位于“海上丝绸之路”南线的越南就与我国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两国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与日本同属“汉字文化圈”,语言文化领域深受汉文化的影响。越南语保留大量汉语词汇及语法结构,其中汉越词在越南语词汇中占比高达60%(阮氏茶嵋,2020)。
自1991年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伴随中国企业纷纷赴越投资,汉语成为越南的第二大外语(仅次于英语)。几十年来,随着中越两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发展,尤其自从中越双边推进“一带一路”“两廊一圈”的发展与合作之后,越南学习汉语的人数日益增多,汉语教学研究也被高度关注。根据武清香(2019)统计,近几年,越南高校汉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越来越高,依据河内国家大学下属外国语大学、河内大学、外贸大学等高校的中文系中文专业就业率显示,汉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均达到90%以上。截至2021年,越南共有50所大学设有中文专业。从2019年开始,越南孔子学院的国际中文教育形势也发生了重大改变,虽然只有一所孔子学院,但汉语学员人数增加近1000人,参与线上线下文化活动人数累计超10万人次,参加HSK(汉语水平考试)和HSKK(汉语水平口语考试)考试人数累计约2万人次,实现了跨越式增长,越南汉语学习者对单纯的中文和中国文化的学习需求正逐渐向基于中文的职业教育需求转变。(谢春辉、罗军,2022)2021年,越南教育培训部颁布了俄语、日语、法语和中文的普通教育计划,将这四种语言定为第一外语,并且列为必修课,按照普通教育课程和教科书改革路线图实施,这项政策的颁布意味着中文已经纳入了越南国民教育体系。(曾小燕、阮德英,2023)
1.2越南汉语学习者偏误分析研究成果丰富
随着学习汉语人数的增多,近20年来,汉越语言对比研究的成果也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基于中介语视角对越南汉语学习者语音、词汇、语法偏误进行研究的成果越来越多。中国知网2003-2022年20年间收录的面向越南汉语学习偏误的研究高达202篇。具体特点如下:
第一,偏误研究内容较为广泛,涉及越南学习者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汉字、语用和语篇偏误。图1-1是中国知网2003-2022年收录的越南汉语学习偏误研究的主题词词频分布图,其中,“否定副词”“声调”“趋向补语”“介词”“汉字书写”等偏误是最受研究者关注的问题。
第二,研究问题分布不平衡。其中,语法偏误研究成果最为丰富,涉及篇目占比高达66%;影响言语交际得体性的语用偏误研究最少,占比仅0.2%。语法偏误研究涉及了很多与汉语特点密切相关的研究,如离合词、量词、补语(尤其是趋向补语)、介词和副词的用法,这些问题在其他母语背景汉语学习者偏误研究中也同样是热点问题。
第三,研究者身份多为越南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或越南籍汉语研究者,篇目比例为58%。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自身的学习汉语经历使其更容易关注到汉、越两种语言的差异,以及越南学习者汉语学习特有的难点。这也为词典用户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面向越南汉语学习者使用的学习型辞书编纂应该关注这些研究者的成果,并以恰当的方式在词典中呈现出来,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样做本身也是对用户需求的一种反馈。
1.3 用户导向的词典编纂研究日趋成熟
近些年,国内外语言学习词典编纂研究已经从“编者中心”转向“用户中心”。是否关注用户对词典的需求,已成为评判学习词典是否具有学习属性及学习功能的一大标准。在这方面,国内外英语学习词典研究早已走在了前面。
但是,多数的汉语学习型辞书编纂或研究仍是“编者视角”的(金沛沛,2015),这也是多数汉语学习型辞书被人诟病不好用、无人购买的重要原因之一,使得一些辞书成了“出版即死亡”的无效产品或“昙花一现”的短命品种(宋立文,2022)。章宜华(2011)的《基于用户认知视角的对外汉语词典释义研究》、解海江等(2015)的《对外汉语辞书调查与研究》曾对汉语学习者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汉语学习词典需求调查,这些研究无疑推进了汉语学习词典用户研究的发展。
由于学习者的母语背景不同、汉语水平不同,所以仅仅关注学习者的词典需求还不够,词典编纂研究还应充分考虑不同母语背景和汉语水平学习者的汉语学习特点(中介语特点),并将之及时反映在词典的收词、释义、例证和用法说明的编纂中。汉语学习词典在这方面的研究不多。代表性的论述包括:张博(2015)详细论述了编纂“国别化”“语别化”汉语易混淆词词典的重要性。郝瑜鑫、邢红兵等(2010)从第二语言词汇知识发展的不同阶段入手,指出初中级水平学习者和高级水平学习者对学习词典的需求很不同,词典的编纂应该按照学习者的学习规律和学习需求进行。金沛沛、王帅(2021)通过对不同语别的大规模学习者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发现,适合中高级水平学习者的汉语学习词典应该收录更多能展现言语行为交际得体性用法的词语,突显语用信息是汉语学习词典学习特征的一个重要表现。
除此之外,在用户语言使用过程中检验词典的学习效果,也是词典用户研究的一种新思路。Tarp(2010)指出,学习词典要“帮助有更高要求的使用者进行有意识的和持续性的语言学习”。这其实是从用户视角对学习词典学习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词典不仅要具有查询功能,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