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原创小品合集
》
售價:HK$
96.8

《
在游戏中培养自立的孩子
》
售價:HK$
49.5

《
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精)--中华学术·有道
》
售價:HK$
85.8

《
硅、神经与智能体:人工智能的觉醒
》
售價:HK$
85.8

《
明代粮长制度(增订本)精--梁方仲著作集
》
售價:HK$
68.2

《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本雅明精选集
》
售價:HK$
85.8

《
印度古因明研究
》
售價:HK$
129.8

《
帝国痼疾:殖民主义、奴隶制和战争如何改变医学
》
售價:HK$
79.2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由中共上海市静安区委党史研究室着力组织编撰的记录静安区自党的十八大以来非凡十年中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创新历史性变化的专著。该书以综述、案例和链接的记述方法,图文并茂,忠实记录了党的十八大以来静安区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建设以及红色文化挖掘利用工作中的标志性成就,重点突出静安的创新举措和特色亮点。本书兼顾学术性与可读性,叙事晓畅,史实翔实,内容丰富,以期进一步激励静安区广大干部群众,在新起点上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
關於作者: |
中共上海市静安区委党史研究室是静安区党史研究部门和主管党史业务的职能部门。负责党史研究、党史学习宣传教育、党史纪念活动、党史资料征编、党史遗址遗迹保护和场馆建设、党史题材作品编审出版、党史业务指导。
|
目錄:
|
目 录
综 述 001
一、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静安区综合经济实力位于上海中心城区前列 034
·静安区启动实施“全球服务商计划” 043
·静安区深入实施“一轴三带”区域功能发展战略 051
·静安打造“买全球、卖全球”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示范区 060
·静安区深入推进“七增计划”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069
二、政治建设高质量推进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静安“诠释”:“百亿楼”里连心桥 078
·打造“枫桥经验”静安品牌 084
·协商之道:新时代政协协商民主之静安篇章 090
·静安区推动基层统战工作走深走实 096
三、文化强区高质量建设
·“静安区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助力推动文化强区建设 104
·静安现代戏剧谷荣获“上海文化十大品牌活动” 113
·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静安样本” 121
·静安区加快推进“建筑可阅读”工作 129
·静安区打响“艺术苏河”品牌,全面建设苏河湾艺术生态高地 137
四、社会治理高质量惠民
·静安区提前完成“十三五”旧改目标 146
·拓展“一网通办”公共服务领域,构建多元供给格局 154
·静安首创“五床联动”居家和社区照护服务模式 162
·静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顶层设计 171
·静安在全市首创“静安体育公益配送”服务 179
·静安区召开深化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会议 186
五、生态文明高质量落实
·聚焦碳达峰,静安区实施九大行动 194
·静安区沿河社区居民参与“看河道 · 问河长”活动 202
·《静安区“卓越城区”城市更新行动方案(2023—2025年)》正式发布 209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静安” 216
·老旧小区换“绿装”,静安区创建绿色社区 223
六、从严管党治党全面加强
·共同行动,开启静安区域化党建新篇章 232
·推动楼宇党建品牌一体化发展 240
·静安区区级机关党工委党建品牌:“先静者” 247
·静安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学深悟透入心见行 251
·静安区发布《关于建设静安高水平人才集聚区的实施意见》 257
七、红色文化高标准建设
·用心用情用力推进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 264
·静安推进红色文化出新品出精品 272
·作曲家吕其明获颁“七一勋章” 279
·“澎湃岁月”主题线路寻访(静安篇)启程 283
·静安区“面对面新时空”We 课第二季开讲 290
后 记 299
|
內容試閱:
|
综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静安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全区党员干群从区情实际出发,在市委和区委的领导下,凝心聚力破解高质量发展难题,扎扎实实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效、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回顾总结十年奋斗的历程和成功做法,能使我们不忘来时路,奋进新征程,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汇集智慧和力量。
一、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发展目标深入人心,发展规划日趋完善
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为了进一步加快上海构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城市功能体系步伐,从有利于提高行政管理效能,有利于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有利于提升区域整体公共服务水平的“三个有利”出发,2015年11月,原闸北区、静安区执行市委、市政府从上海长远发展考虑做出的“撤二建一”重大战略决策,成立新的静安区。“撤二建一”后的静安区地处上海市中心,综合竞争优势突出,综合实力已位居上海中心城区前列,具有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的基本特征,在一些领域已达到国际一流城区水平。具体表现在七个方面:一是综合经济实力较强。静安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全市领先。截至2015年底,原闸北和静安两区的社会生产总值之和位居中心城区第三,区级财政收入位居中心城区榜首,经市政府认定的跨国公司总部54家,“亿元楼”49栋,部分区域单位资源产出效率已接近国际知名城区水平。较强的综合经济实力为区域城市建设、社会治理和民生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撑。二是服务业发展效能领先。区域服务经济发达,外向程度高。据2015年底统计,原闸北和静安两区的第三产业比重之和为93.6%,已达到国际一流城区水平,现代服务业门类较为齐全,商贸服务业、专业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在全市处于领先地位。三是改革创新基础较强。原静安区“高起点、开放型、国际化”的发展理念和原闸北区“改革、突破、创新、转型”的发展理念互为补充,两区长期探索形成的创新机制和特色做法得以进一步放大,为新静安的全面发展带来了丰富的经验和积累。四是品牌影响力日益突出。一方面,原静安南京路沿线集聚了进入上海95%以上的国际顶级和一线品牌,精细化的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深入人心,“双高战略”和“国际化”品牌形象在国内外均具有相当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原闸北区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并在全市率先创建了创业型城区,区域品质不断提升的活力城区形象也日渐凸显。五是城区功能形象多元。静安区城区功能丰富,文化形象多元。在功能上承载了核心商务商业区、对外铁路客运交通枢纽、浦西最大的集中绿地等重要城市地标。历史上曾是上海民族工业、新文化运动、革命斗争发源地之一。历史文化名人和风貌街区众多,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利用成果显著。与此同时,以电影、电竞为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在国内具有先发优势。六是区域基础设施完备。静安区的区位优势明显,有较长的苏州河岸线资源和相对较高的交通承载能力。具有八条过境地铁线路、多个地面交通枢纽和对外交通窗口。城市信息化水平较高,“一网通办”和“一网统管”位居全市前列。知名中小学、三级医院、博物馆、文化街区和文化中心等优质公共服务设施得以叠加共享。七是后续发展空间较大。静安区总面积达到37.37平方千米,为区域新一轮发展特别是为原静安区的优势资源提供了巨大承载空间。在密度方面,静安区的人口密度较低,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岗位密度相对较低,具有中高端产业继续导入的潜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