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文明的重建:战后德国五十年(译林思想史)从大屠杀刽子手到爱好和平的民主主义者,揭秘战后德国五十年奇迹般的复兴之路!
》
售價:HK$
108.9

《
推荐系统核心技术与实践
》
售價:HK$
108.9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
售價:HK$
74.8

《
流浪的君子:孔子的最后二十年 王健文
》
售價:HK$
54.8

《
咨询的奥秘2:咨询师的百宝箱(珍藏版)
》
售價:HK$
76.8

《
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增订版)
》
售價:HK$
107.8

《
张元济的生平与事业:从清代改革家到二十世纪出版家
》
售價:HK$
85.8

《
他者中的近代朝鲜(西方韩国研究丛书)
》
售價:HK$
85.8
|
內容簡介: |
本书整体结构分为品牌篇和案例篇两个部分。品牌篇收录了15个法治上海建设品牌和15个法治上海建设入围品牌。案例篇收录了近五年的上海市法治建设十大优秀案例,共49个案例。
|
目錄:
|
品 牌 篇
法治上海建设品牌
1上海城市法规全书应用系统(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
2法治天地频道(市委宣传部)
3上海信访律师志愿团(市信访办公室)
4领导干部专题述法机制(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金山区)
5基层法治观察机制(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闵行区)
6基层立法联系点“立法直通车”(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7法治引领垃圾分类“上海模式”(市人大城建环保委员会)
8上海国际经贸合规法律服务体系(市商务委员会)
9上海公安“执法指引”机制(市公安局)
10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清单(市司法局、市相关部门)
11经营主体以专用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记录证明(市司法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12金融司法“三合一”风险防范体系(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金融法院)
13上海超大城市公益诉讼新模式(市人民检察院)
14新就业形态民主协商“上海模式”(市总工会)
15企业法务技能大赛(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市法治宣传教育联席会议办公室、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市司法局、市工商业联合会)
法治上海建设入围品牌
1上海法治文化节(市委宣传部、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
2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旁听、讲评“三合一”活动(市司法局)
3多元解纷“一件事”机制(市司法局)
4法治守护城市文脉(市文化和旅游局)
5上海法院行政审判白皮书(市高级人民法院)
6检察建议助推诉源治理(市人民检察院)
7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理委员会)
8公、检、法、司合作护航民营经济机制(市工商业联合会)
9“一业一证”改革(浦东新区)
10一照(证)多址、一址两证、一址两用改革(长宁区)
11法治政府建设智慧监管(闵行区)
12“小嘉帮办”政务服务(嘉定区)
13市场监管“云监码”(松江区)
14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生态环境标准、监测、执法“三统一”机制(青浦区)
15法治护航世界级生态岛(崇明区)
案 例 篇
2019年度
1立法与监督持续发力,共同破解上海垃圾分类难题(申报单位:市人大城建环保委员会)
2探索免罚清单制度,创新包容审慎监管(申报单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3探索社区法治专员制度,助力社区治理体系建设(申报单位:杨浦区司法局)
4厘清一线综合执法通则,助推警务流程迭代升级(申报单位:市公安局法制总队)
5上海金融法院首创示范判决机制,着力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申报单位:上海金融法院)
6南京东路街道“小型住宿设施”综合治理亮新招(申报单位: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
7党建引领基层依法治理的“七彩工作法”(申报单位:闵行区颛桥镇人民政府)
8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在全国率先试点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申报单位: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9首创儿童权益代表人制度,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申报单位:市妇女联合会)
10公益诉讼守护城市文脉,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建设(申报单位:虹口区人民检察院)
2020年度
1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优化营商环境再出创新举措,全国首创同步发放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申报单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建立健全“五码联动”疫苗可追溯体系,贯彻落实《疫苗管理法》(申报单位: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所)
3全面建设上海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参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申报单位:市高级人民法院)
4赋权于民,打通老城厢公房小区治理任督二脉(申报单位:黄浦区老西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
5共用“一把尺”,实现长三角环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一体化(申报单位:市生态环境局)
6张江药谷率先试行生物制药合同生产创新模式,积极推动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入法落地(申报单位:浦东新区科学技术协会)
7积极作为、主动回应,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申报单位: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8上海出台全国首 部专门规范民间收藏文物经营活动的省级政府规章(申报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
9“知本”变资本,助力中小科企融资抗疫,浦东科创集团知产证券化项目发行(申报单位:上海浦东科创集团有限公司)
10上海金融法院首创大宗股票司法协助执行方式,探索处置上市公司股票新路径(申报单位:上海金融法院)
2021年度
1上海市大力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减证便民优化营商环境(推荐单位:市司法局;申报单位:市司法局)
2积极推进“一业一证”改革,探索建立改革与法治协同发展新模式(推荐单位:浦东新区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办公室;申报单位:浦东新区区委办公室)
3以“数字化司法所”为载体的基层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实践(推荐单位:长宁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办公室;申报单位:长宁区北新泾街道办事处)
4完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探索浦东法规立法工作(推荐单位:浦东新区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办公室;申报单位: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5上海市再推出4份企业轻微违法免罚清单,大力推行有温度的执法(推荐单位:市司法局;申报单位:市司法局)
6有章可循 贴近实战——《上海市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导则》发布(推荐单位:市应急管理局;申报单位:市应急管理局)
7多层次多维度法律服务保障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交易,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愿景(推荐单位: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申报单位: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
8长三角区域公安机关网络安全管理行政处罚裁量基准一体化(推荐单位:市公安局;申报单位:市公安局法制总队)
9上海在全国率先推进知识产权纠纷行政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制度(推荐单位:市知识产权局;申报单位:市知识产权局)
10公益诉讼助力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守护人民群众“头顶上的安全”(推荐单位:虹口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办公室;申报单位:虹口区人民检察院)
2022年度
1公益诉讼打通窨井盖治理堵点 建构“脚底下安全”长效防护网(推荐单位:市人民检察院;申报单位:虹口区人民检察院)
2探索柔性监管新方式 本市首份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清单出炉(推荐单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申报单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3发挥浦东新区法规先行先试作用 助力上海加快打造国际绿色金融枢纽(推荐单位: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申报单位: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4创新涉外法治实践 上海率先探索构建国际经贸合规法律服务体系(推荐单位:市商务委员会;申报单位:市商务委员会)
5探索试行刑拘直诉制度(推荐单位:市公安局;申报单位:市公安局崇明分局)
6浦东新区率先试点以信用报告代替行政合规证明为市场主体发展赋能(推荐单位:浦东新区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办公室;申报单位:浦东新区金融工作局)
7从“失信受罚”到“守信获益” 首份自动履行证明书助力诚信社会建设(推荐单位:宝山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办公室;申报单位:宝山区人民法院)
8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创新基层依法治理路径(推荐单位:普陀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办公室;申报单位:普陀区司法局,普陀区宜川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
2023年度
1“府院联动”共推《民法典》遗产管理人制度在上海落实落细(推荐单位:市民政局、市高级人民法院、市司法局;申报单位:市民政局、市高级人民法院、市司法局)
2全力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旁听和讲评“三合一”进高校活动,打造高校法治教育新品牌(推荐单位:市司法局、市教育委员会;申报单位:市司法局、市教育委员会)
3用好中央立法授权 以高质量法治赋能高质量发展(推荐单位:浦东新区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办公室;申报单位:浦东新区司法局)
4率先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的上海实践(推荐单位:市委宣传部;申报单位:市委宣传部)
5优化规范性文件管理制度体系,在提质增效中实现“正向增值”(推荐单位:市政府办公厅;申报单位:市政府办公厅)
6“三所联动”——超大城市矛盾纠纷依法治理新路径(推荐单位:虹口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办公室;申报单位:虹口区委政法委员会、市公安局虹口分局、虹口区司法局)
7积极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协商协调机制建设(推荐单位:市总工会;申报单位:市总工会)
8司法服务“四个一” 助力基层治理精细化(推荐单位:市高级人民法院;申报单位: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9努力变“办不成”为“办成事”——市公安局深入推进派出所“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建设(推荐单位:市公安局;申报单位:市公安局治安总队)
10长三角区域联合出台生态环境领域不予行政处罚清单(推荐单位:市生态环境局;申报单位:市生态环境局)
|
內容試閱:
|
前 言
2018年12月,上海按照中央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及相关要求,组建中共上海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委依法治市委)及委员会四个协调小组和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委依法治市办),开启了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市新征程。五年多来,市委依法治市委根据中央确定的重大原则、方针政策、决策部署,在市委及其常委会领导下,对全面依法治市进行总体布局、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切实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转化为全面依法治市的生动实践,全力把法治打造成为上海城市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在法治建设各领域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上海特色的经验做法。
自2019年起,由市委依法治市办牵头,每年组织实施上海市法治建设优秀案例征集评选宣传活动,发动和鼓励全市各单位、各部门、各区及时总结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不断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等方面的典型案例。根据法治性、创新性、实效性、社会性和可借鉴性标准,每年评选出十大优秀案例。
2023年4月,市委依法治市办印发《关于选树法治上海建设品牌的通知》,按照当好法治建设“排头兵”“先行者”的目标定位和使命任务,深入发掘、全面总结、精心提炼习近平法治思想在上海法治建设各领域的生动实践,大力培育选树一批成效显著、特色鲜明、有口皆碑的法治上海建设品牌。经过多轮评审,共有15个项目从153个预申报品牌项目中脱颖而出,获评首届法治上海建设品牌,充分展现了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法律服务等领域的创新经验和积极成效。例如,基层立法联系点“立法直通车”等品牌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在我市具体实践的生动诠释;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清单等品牌立足持续优化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和经营主体关切,充分体现了上海的法治“温度”;上海信访律师志愿团等品牌具有较强创新性且运行较成熟,在提升上海市特定领域或地区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如实反映上海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生动历程,由市委依法治市办牵头汇编了《法治上海建设实践(2019—2023年)》一书,本书整体结构分为品牌篇和案例篇两个部分。品牌篇收录了15个法治上海建设品牌和15个法治上海建设入围品牌。案例篇收录了近五年的上海市法治建设十大优秀案例,共49个案例(其中1个案例为内部材料未收录)。我们期待全市各单位、各部门、各区能从本书中得到启迪和借鉴,以便更好地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转化为上海法治建设的生动实践,全面推进上海各方面工作法治化,为在法治轨道上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力量。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法治上海建设品牌和法治建设优秀案例所属单位及其相关业务部门同志的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致以谢意。
中共上海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
2024年5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