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祠堂与教堂:中西传统核心价值观比较研究(第3版)
》
售價:HK$
118.8

《
极简德国东方看世界·极简德国史
》
售價:HK$
74.8

《
舌尖上的中国新编视频版营养师妈妈教你做婴幼儿餐
》
售價:HK$
63.8

《
Scratch创意编程进阶:多学科融合编程100例
》
售價:HK$
107.8

《
纯粹·一枕书梦
》
售價:HK$
79.2

《
新版-零基础茶艺入门
》
售價:HK$
38.5

《
创业思维:从0到1的实战笔记
》
售價:HK$
76.8

《
家庭财富管理指南
》
售價:HK$
85.8
|
編輯推薦: |
演奏者用优美的诗句 谱写忧伤与痛苦的旋律 用全部的爱拥抱生活 拥抱宽广而自由奔放的大地
|
內容簡介: |
《演奏者》是继《情王》之后的又一部长诗集,收录的作品代表了作者三十多年来不同时期的创作高度。《和唐三藏一起走在取经的道路上》《燃烧的冰天雪地》《从长安到敦煌》是对生命之路的探险与歌颂,确立行走的方向和引导人生的意义。《黄土高原》《灵魂的雕塑》《发生在冬天的嬗变》表现了作者对土地、英雄和真理的崇拜和追求。《双乳》《小妹》《午夜的玫瑰》是表现爱情的三部曲,优美的情歌响彻天际,是对友爱、友情、博爱的歌唱。《都市大逃亡》《剪刀》《时间是一匹快马》则是对生命哲学的思考,思想的光芒照亮了诗歌的远方。
《演奏者》是用音乐思维谱写诗歌语境的作品,诗歌语言的探索与现代性,成为其表达生命的审美理想。它的出版,对于走进诗人的心灵,以及对长诗的深入研究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
關於作者: |
尚飞鹏,1954年生于陕西绥德,诗人、作家、手提琴手。先后就读于西安音乐学院管弦系,榆林学院中文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诗歌委员会委员,陕西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艺术界》杂志社原常务副主编。出版诗集《情王》《情后》《舞者》《膜拜大地》《都市大逃亡》《演奏者》等多部著作。创作诗歌、评论、音乐作品近万首(篇),其中长诗七十余首。诗歌作品翻译成英文、日文、韩文。在《诗刊》《星星》《绿风》《延河》《延安文学》《草原》《青海湖》《诗选刊》等报刊发表作品。《情王》获陕西省第八届文学奖,诗作《黄土高原》获第八届中国长诗奖最佳文本奖等三十多项奖励。
|
目錄:
|
目 录
第一辑 诗路长安
和唐三藏一起走在取经的道路上……3
从长安到敦煌…………………………11
明月高挂………………………………23
玉………………………………………32
秦腔演员白雪…………………………39
燃烧的冰天雪地………………………48
海………………………………………56
夏日荷花………………………………62
第二辑 高原幻象
黄土高原………………………………71
无所不在的咏叹………………………95
灵魂的雕塑……………………………105
春殇……………………………………116
紫色的云在快速地推进………………129
献给一个女孩的生日礼物……………135
黑夜如此灿烂…………………………141
发生在冬天的嬗变……………………147
灿烂的阳光……………………………159
第三辑 情歌绽放
今年的春天是我等待的最后一首情歌……181
小提琴与萨克斯管的不断变奏……………186
月亮你下来…………………………………192
音乐是我响亮而广阔的思维世界…………201
双乳…………………………………………210
小妹…………………………………………237
午夜的玫瑰…………………………………262
永远的女人…………………………………273
感谢手术刀下自由开合的美人鱼…………279
第四辑 诗意人生
时间是一匹快马……………………………289
与音乐无关的呼吸…………………………294
都市大逃亡…………………………………310
不紧不慢的快板与慢板……………………309
爱是诗歌的灵魂……………………………380
剪刀…………………………………………386
我读《玫瑰门》……………………………391
你的生命紧紧拥抱着陕北——我读史铁生…399
莫扎特………………………………………404
从小提琴手到中国长诗奖获得者——尚飞鹏访谈录……430
后记:演奏者的自白………………………444
|
內容試閱:
|
音乐思维与我的长诗写作
《演奏者》是一部长诗集,自然它的序应该写关于长诗的创作。长诗创作这个话题既沉重又快乐,之所以沉重,是因为它表现的内容深刻而丰富,它体量的宏大使其承载力有无限的可能性。快乐则是创作过程中由灵感带来的各种感官享受,以及一泻千里的酣畅淋漓的表达。谈长诗创作会涉及很多问题,这里就不展开其他问题了,只谈我的长诗创作。
《演奏者》是我继《情王》之后的又一部长诗集,是时隔三十年的又一部力作。对于一位古稀老人而言,他不再像四十岁出版《情王》时那么年富力强。那时的我,和一个小伙子一样风华正茂,还是一个音乐工作者,创作了很多歌曲和舞蹈音乐,还没有放弃成为作曲家的梦想。就在这个关键时刻,诗歌找到了我,敲开了我的家门,我也对它一见钟情,于是,我把音乐的灵魂迁入诗歌的身体里,我中有它,它中有我,从此我们谁也离不开谁。
我从十三岁开始学习音乐,尤其在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的过程中,受到了良好的音乐教育,每天严格的训练,使我获得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既勤学苦练又善于思考,这是学习小提琴的必经之路。如果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演奏员,必须从练习空弦开始,到音阶练习,再到乐曲演奏,不仅基础要打好,每一步都必须正确,才有可能实现音乐的梦想。音阶和练习曲练到哪个程度,才能演奏哪个级别的乐曲,没有练到这个阶段的难度,不可能演奏超越练习曲范围之外的曲目。音乐学院培养一个专业音乐人才,有一套科学的严格的教学方案,最起码需要十年的时间。
音乐是一门特殊专业,即使有音乐天赋也是远远不够的,天赋只是条件好于别人而已。当然,并不是每天练琴多就能获得更高的演奏技巧,学好音乐的因素很多,综合素质非常重要。我常常把我学琴的经历也算作写诗的经历,这种艺术实践的艰苦磨炼,确实对艺术创作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这是有道理的。因为对音乐的理解与表达,与诗歌创作有共同的艺术感悟。当练琴练到一定的程度,思维就像长了翅膀,一种奇思妙想就会参与进来,一起完成艺术创造。这种艺术思维具有广阔的想象力和遥远的空间感,它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我在练琴的时候,常常会即兴演奏一些旋律,或激昂,或悲壮,或柔情似水,或忧伤不已,一练就是几个小时,我认为,这就是早期潜伏在身体里的诗意表达,通过小提琴演奏的旋律传递出内心需要倾诉的情感。
20世纪80年代初,我开始诗歌写作,时年二十七岁。当然,这不是偶然的,与我从小爱好文学、喜读小说有关。可以说,音乐给了我诗歌写作的灵感,如果没有音乐的启示和抽象的艺术实践,我不可能快速进入诗歌创作的快车道,尤其是长诗创作的推进,和早期超现实主义的表达方式。音乐是用音符的音高和节奏组成的旋律表达情感,它本身没有明确的意义,不像文字一目了然。音乐必须用心灵的感应,靠天生对音乐的敏感琢磨出每一个音符飞翔的线路和方向。我1984年写出第一首长诗《唢呐独奏》,这组诗能写出来,完全得益于音乐思维和音乐结构的影响,那是我学习音乐十七年之后与诗歌第一次真正的融合。
关于长诗的创造,我在第一部长诗集《情王》的后记里有过论述,也许,《情王》里的作品更前卫,而现在的作品更深刻成熟。一个诗人从青年到中年,从中年到老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经历了很多不为人知的沧海巨变,经过岁月的洗礼、苦难的磨炼、创作的锤打,才能进一步体会生命中很多不同的味道。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意义,所以,每一个时期创作的长诗都是必要的,独特的,个别的,不一样的,不可复制的。
我的长诗写作有我自己的写作思维方式和写作方法,与任何人的长诗写作无关。我常用简单的方法解决复杂的问题,我的一生最大的优点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也许是一个最大的缺点,因为人的生存本来不简单,长诗的写作也不简单。可是,我偏偏是一个逆水而行的人,将再怎么复杂的问题,都用我认为简单的生活方式和艺术语言表达出来,在我看来,长诗写作就应该是这个纯粹朴素的样子,也许这种创作方法只适合我一个人。
在诗坛,很多人认为,诗不在长,把短诗写好了胜于长诗,没必要把诗写得那么长。我们先不说这些观点的对错,首先要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不能你长得高就不能有低个子的人,你生得丑陋就不能有漂亮的人,你不喜欢的事物别人就不能喜欢。关于长诗和短诗的讨论,我有过很多论述,在这里我只想说一句话:如果说一首短诗是一朵花,那么一首长诗就是整个花园。
我的每一首长诗创作,都是长期积累的思想和情感的爆发。我对我的长诗创作有一个通俗的比喻,就好比手中握着一根线头,抓住线头一直往外抽,就有无尽的线被抽出来,仿佛这根线有无限的长度,这个长度就是源源不断的思维。如果内心没有丰富的体验,就不会有线头,更不可能有无限长的线,这线就是思维的长度。同理,给我一个音符,我就能幻化出千万个音符,给我一个字,我就能写出几百行诗句是一个道理。我写长诗与音乐的本质表达有关,与思想的长度有关,与生活的积累有关,与长期的艺术实践有关,与丰富的想象力有关。
我的长诗更关注内在的结构,而不是外在的形式,它更像是进行中的音乐,比如每一条小提琴练习曲,都有非常精密的结构。我的诗歌作品的结构,是在长期的小提琴练习曲中形成的,是在反复演奏音乐作品中,受到了音乐结构影响的结果。我们在欣赏一首交响曲时,每一个段落、每一个乐句、每一个小节,都有它必然构成的理由。一首音乐作品的结构并不明显,它主要靠文字和标题的提示,它的本质是通过音符的序列,组成一个有序而抽象的旋律体现出来,它是藏在听者潜意识里的一种同样抽象的图像,往往听者无法说出对音乐的感受,即使是标题音乐也无法揭示音乐中的奥秘,多数听众靠心灵的感悟体会到音乐的感染力,这就够了。在诗歌创作方面,虽然有的诗人把结构写得很好,可是没有诗意,这样的结构形同虚设,我要说的是,在长期欣赏音乐的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音乐的影响会在其他艺术形式的表达中自然形成天衣无缝的内在结构。
我的每一首长诗的产生,没有相同的方法,都是独具个性的,甚至是奇特的相遇。比如《乱辞》的写作在夏天,我在我的音乐工作室,只穿着短裤从早上9点写到晚上7点,去掉中午一小时吃饭时间,九个小时完成四百多行的作品,这首诗最初的题目叫《迷踪拳》。《貂婵》是在1993年冬天创作的,当时因为我的哮喘病犯了,在陕西省京剧院门口的一家私人诊所挂液体,一个偶然的事件刺激了我敏感的神经,貂婵成为我倾吐情感的对象,在灵感推动下,这首诗完成得很顺利,没有怎么修改。
《无旋律》《无节奏》《无调性》“音乐三部曲”这首长诗的创作,完全是在一种恍惚中进行的,就是我们所说的潜意识的状态。《半音音阶练习》这首诗是一边即兴弹钢琴一边即兴写作,用一个上午完成,写作过程完全是一种享受,可以说是一种音乐行为,就像在演奏一首乐曲,仿佛文字在我的笔下变成了音符。
我们知道“无调性音乐”是现代音乐的一种重要流派与表现形式之一,其构成方式与经典音乐具有互补意义。无旋律可以与无调性互为理解,而无节奏音乐的说法是我的一种发明,相当于没有小节的自由的华彩乐句的表现形式。在《小提琴与萨克斯管的不断变奏》这首诗里,我想让音乐的复调手法参与其中,尽管诗歌中的复调只是一种臆想,我们需要探索。复调指的是两个旋律以上同时演奏出来的音乐作品。更为复杂的音乐形态是交响乐,音乐可以出现更多的旋律和声部,用不同的乐器编织成一个庞大的音乐体系,表现出任何情感需要的听觉享受。
《黄土高原》这首诗2017年5月先写了第一节,6月写了四节,10月写了一节,11月写了三节,2018年3月写了一节,最后一节2018年4月1日完成,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完成了一首六百多行的作品。特别奇怪的是,写作的整个过程,就像写给一个热恋着的姑娘一样,其实就是把无边的黄土高原作为热恋的对象,这种把整个情感放在黄土高原上的意象,表达出来更广阔,更奔放。所以《黄土高原》这首长诗获得了2023年第八届中国长诗奖最佳文本奖。《大梦》的写作主题先行,还没有动笔之前,就把“大梦”两个字写在一张稿纸上,用图钉钉在桌子对面的墙上,这样只要一坐在凳子上就一定会看到“大梦”两个字,只要来了灵感,与“大梦”有关的词汇就会跳出来,这样的写法很有意思。
《情王》是《情王》诗集中的一首长诗,用这首长诗的标题做了诗集的书名。这首诗也是一气呵成,但是在修改的过程中非常艰难,修改了不下十次,我一度想放弃,可是又舍不得,最终改到改不动,就留下来了。《唢呐独奏》是我创作的第一首组诗。我在1984年参与了陕北民间音乐器乐集成的工作,转录了一百多盘陕北唢呐独奏曲,这首诗就是在此时产生的灵感,我发现陕北唢呐曲里有交响乐的因素,这首诗是戴着录音耳机边听边写出来的作品。
我的长诗写作与音乐有关,尤其是诗集《情王》里的所有长诗作品,几乎都是听着交响乐写出来的,其中有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柴可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天鹅湖》《胡桃夹子》,格什文的《一个美国人在巴黎》,莫扎特的《第五小提琴协奏曲》《布拉格交响曲》等,我最爱听的交响乐是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陆》,德彪西的《牧神午后》《d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格罗菲的《大峡谷》,舒伯特的《未完成交响曲》。总之,音乐在我的生命中一直在起作用,尤其在诗歌创作的时候,就会出现。长诗创作的过程就像是一场梦,怎么都觉得那些诗句不是我写出来的,是诗神给我的恩赐,尤其是诗集《情王》的写作。这些作品超越了我的人生经历和天赋,以及智慧的范畴,我现在再回过头来仔细思考这个问题,才恍然大悟,那是在神的指引下让我用笔记录了音乐灵魂的图像,是灵魂在行走、在歌唱、在狂欢、在舞蹈的音乐思维。
我的诗歌创作是没有规律的,写作也是没有具体时间的,每一首诗也没有相同的创作方法,灵感什么时候都可能降临,有时候在半夜梦醒,有时候在梦中,有时在车上,有时候正在吃饭……每一首诗的出现,都是震撼心灵的时刻,对我来说,我的诗没有好坏之分,诗到我这里来是我的命,也是诗的命,是我们共同的命。所以我永远随身带着纸和笔,以便随时记录飞来的灵感。自从有了微信,可以在备忘录里手写,可是我已经习惯先写在纸上,然后再写在记事本里。
其实一个普通的读者对诗歌的评价不能太任性,如果你本身没有修养出诗意的欣赏能力,没有阅读后能够引起心灵共鸣的悟性,就妄下定义,是不负责的态度。我一直认为,一个优秀的诗人,每一句诗的背后,都有其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
《剪刀》创作于2005年,这个意象的出现,最直接的是与民间的剪纸有关,剪纸者姑娘和妇女最多,通过这些基本意象变化出更多的意象,呈现现代诗多元性表现方式的手段,由此达到艺术创作的高度。在《情王》这部诗集里,第一首长诗就是《三十六首情歌》,可以说整个诗集的内容,都是写给一个我暗恋的女人。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到现在,五十年过去了,这个被暗恋者的形象越来越模糊,甚至不复存在,而诗歌的脸越来越清晰,只留下诗歌不朽的形象。事实上,没有谁能够抓住一个诗人的灵魂,因为它永远是一首未完成的长诗,在未来的岁月,每一首长诗的诞生,依然是我灵感的闪现,没有灵感是不可能写出来好诗的。
我的诗歌创作与音乐创作的理性思维与抽象的表达是成正比的,不会因为抽象的属性而淡化理性的思考。我认为音乐中的抽象性表达,完全是由音乐属性决定的,在某种程度上正好与诗歌抽象性存在的部分属性契合,于是它们的联姻促进了诗歌本质属性的有利发挥和表达。
长诗集《演奏者》,一共收入三十五首长诗,对于一个演奏者而言,我看到一个音符和看到一个汉字一样激动不已,它们的生命与我的生命融为一体,让我能够明确地表达人世间的情感和传递思想的义务,这就是我的音乐思维与长诗写作。
小提琴与萨克斯管的不断变奏
点亮灯盏的声音
与每一根神经纠缠不清
这祈祷与渴望不谋而合
手指触摸过的旋律
进入夜晚的寂寞之中
欢乐和忧伤都恰如其分
究竟该从哪一扇灵魂的窗口出入
岁月的痕迹在身体的内部诉说
岁月像水一样流过
箭穿行于大地之上
时间不停地死去
毫不犹豫地离开我们
就像我们记忆中的一段爱情
不停地产生 具体而抽象的灿烂
如同一株小草的存在
流星划破夜空
高大的树冠
在黎明悄悄上升
挺着胸膛迎接第一束阳光
它的根部开始湿润
土地的深处藏着一部大书
够我们阅读到生命的尽头
仿佛一切都在堕落
而天才们在受难
十字架上写满了他们的名字
最好的超度是一剂苦口的良药
连地球都累了
它很想停下来歇息片刻
太阳升起
一朵水灵灵的鲜花
欲望铺满整个大地
让我们的身子平躺成山脉
长出森林和草原
长出渴望已久的思想
冲动的草地上绿色弥漫
针尖般的疼痛告诉我们
生育是一张美丽的大床
真正的爱情在每时每刻
在每一秒钟的细节里展开
纯粹的沟通在继续
在空气里 在阳光中
在黑夜的任何一个地方
演出开始 皇后登上舞台
响起千古绝唱 音色异常丰富迷人
小提琴与萨克斯管的不断变奏
狂风来临时
我想自投罗网
淹没在大地的怀抱
如果所有的爱都在寻找
爱就一定会成为人生的主题
葡萄熟了就该采摘
秋风啊 果实挂在枝头
伸出你多情的手臂
乳汁哺育人类
镰刀收割庄稼
不要忘记继续把种子埋在地下
太阳抚摸着大地
大地就怀孕了
永恒的激情和旺盛的生命力
北方是一只公羊
而南方是天上飞舞的羽毛
每天都是丰收的季节
让我们欢庆这团聚的日子
站在高高的山坡上
紧握掌中的珍宝
成熟的麦穗啊
谁的汗水将它浇灌得饱满
骑着这匹快马飞速前行
不需要隐瞒什么 展开你嘹亮的歌喉
比起宇宙的胸怀我们多么渺小
比起天空的辽阔我们多么狭隘
打开这思想的宝藏 让我们迅速成长
人类已经获得悲伤 离快乐很近
不要说什么 没什么好说的
撕碎那些伪装的面纱
让脊背和大腿露在荒凉的原野
让华丽的灯塔在土地上献出技艺
活着说到底就是一门艺术
把你的想法大胆地说出来
躲躲藏藏不是个办法
冬天穿暖了就好
夏天凉快了就好
生活如此简单
如果活着既不坚守又不对抗
那么只好投降
平庸的生活
占据了所有生命的空间
你将用什么演绎人生的辉煌
如果没有能力将自己
升华到一个无比开阔的境界
我们的存在又有什么意义
我不崇拜你的肢体
固然饱满的双乳代表了人类的源泉
固然纤细的腰肢代表了温柔与苗条
而我更迷恋你的眼睛
一丝忧伤而动人的泪光
蕴藏着灵魂深处的秘密
因此我收下你的全部礼物
娇小的人儿呀多么乖巧
经历了五千年风雨的磨砺
时间将你锻打得多么精细
一切都随了你的心愿
鸡蛋里挑不出骨头
炎热的仲夏已经过去
冬天从今天开始
我的手已经多余
曾经手中掌握的爱
在暗夜里失眠
手看到了它自己的死亡
我们的生命抛弃了我们
以及幸福和仅有的快乐
飞翔的感觉真好
究竟是谁在承载命运
在饥饿的鸣叫中
完成了最华贵的幻象
搂着成堆的梦幻
在现实中叫卖自己的灵魂
谁来收留 从天空滑落的流星
在钢丝上行走的大象
在烈火中尖叫的羔羊
资本榨干了我们的血汗
等待山摇地动
一些无法预料的事件正在发生
我知道漫天的大雪为我歌唱
洁白而寒冷的风塑造了我的理想
勇敢坚强的人魅力无穷
闪烁着绚丽的真知灼见
二重奏在各自的音阶里穿行
复调荡起的涟漪在旋律中散发出光的色彩
柔和的长音平稳过渡 每一个乐章优美动听
把抒情的尾声放在最强的时代奏响
2012年3月12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