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动机与人格(西方心理学大师经典译丛)

書城自編碼: 4061478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心理學心理学经典著作
作者: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Maslow
國際書號(ISBN): 9787300333588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86.9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咨询的奥秘2:咨询师的百宝箱(珍藏版)
《 咨询的奥秘2:咨询师的百宝箱(珍藏版) 》

售價:HK$ 76.8
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增订版)
《 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增订版) 》

售價:HK$ 107.8
失权者(三联生活周刊文丛)
《 失权者(三联生活周刊文丛) 》

售價:HK$ 75.9
张元济的生平与事业:从清代改革家到二十世纪出版家
《 张元济的生平与事业:从清代改革家到二十世纪出版家 》

售價:HK$ 85.8
他者中的近代朝鲜(西方韩国研究丛书)
《 他者中的近代朝鲜(西方韩国研究丛书) 》

售價:HK$ 85.8
索恩丛书·苏莱曼大帝的崛起:奥斯曼宫廷与16世纪的地中海世界
《 索恩丛书·苏莱曼大帝的崛起:奥斯曼宫廷与16世纪的地中海世界 》

售價:HK$ 86.9
攀龙附凤:北宋潞州上党李氏外戚将门研究(增订本)宋代将门百年兴衰史
《 攀龙附凤:北宋潞州上党李氏外戚将门研究(增订本)宋代将门百年兴衰史 》

售價:HK$ 97.9
金钱的力量:财富流动、债务、与经济繁荣
《 金钱的力量:财富流动、债务、与经济繁荣 》

售價:HK$ 97.9

 

建議一齊購買:

+

HK$ 216.2
《社会心理学(第10版)( 阿伦森著,侯玉波译,张建新彭凯平作》
+

HK$ 53.9
《哀悼与忧郁(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情感心理学名作)死亡和失去是人》
+

HK$ 36.9
《乌合之众 : 大众心理研究》
+

HK$ 103.7
《性心理学(汉译名著本)》
+

HK$ 133.7
《荣格分析心理学导论》
+

HK$ 65.8
《《不是你的错》 识别与治愈自恋者的精神霸凌》
內容簡介:
本书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当代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马斯洛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在书中,他提出了许多精彩的理论,包括人本主义心理学科学观的理论、需要层次理论、自我实现理论、元动机理论、心理治疗理论、高峰体验理论等。需要层次理论是马斯洛心理学中影响最大的理论之一,至今仍在多个学科领域和实际工作中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本书是对1954年初版的修订,对出版16年的经验做了系统的思考、深入的总结和全面的提升。

马斯洛心理学是人类了解自己过程中的一座里程碑。
——《纽约时报》
《动机与人格》被公认为20世纪50年代心理学领域最重要的成就。更有意义的是,它富有说服力的思想开始渗透到其他领域,包括企业管理、市场营销、教育、心理辅导、心理治疗等。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爱德华·霍夫曼
在改变我们对人性和人类可能性的看法方面,亚伯拉罕·马斯洛所做的,比过去50年中其他任何一位美国心理学家所做的都要多。他的影响仍在继续直接或间接地增长,特别是在健康、教育和管理理论领域,以及在几百万美国人的私人和社会生活中。
——美国知名作家、教育家 乔治·伦纳德
马斯洛的思想,不但影响了心理学,而且影响到管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乃至哲学。作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对于改进和提高管理实践的水平定会大有裨益。
——著名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孙健敏
關於作者:
马斯洛(1908—1970),“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当代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曾担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马斯洛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心理学遗产,《动机与人格》是他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目錄
第一章 研究科学的心理学取向
第二章 科学中的问题中心与方法中心
第三章 动机理论引言
第四章 人类动机理论
第五章 心理学理论中基本需要满足的作用
第六章 基本需要的类本能性
第七章 高级需要与低级需要
第八章 心理病理的起源与威胁论
第九章 破坏性是类本能的吗?
第十章 行为的表达性成分
第十一章 自我实现的人:一项关于心理健康的研究
第十二章 自我实现者的爱
第十三章 个体的认知与一般的认知
第十四章 无动机、无目的的反应
第十五章 心理治疗、健康与动机
第十六章 正常、健康与价值观
附录一 积极取向心理学所产生的问题
附录二 整体动力学、有机体理论、综合征动力学
参考文献
主题索引
內容試閱
科学家的心理
科学家的动机
科学家像其他所有人一样,也会受到各种需要的驱使,包括:人类所共有的对食物的需要,对安全、受到保护和照顾的需要,对合群以及充满情感和爱的关系的需要,对尊重、身份、地位及随之产生的自尊的需要,以及对自我实现或充分实现个体所特有的潜能和人类所共有的潜能的需要。这些需要是心理学家最为熟悉的,原因很简单: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导致心理病理症状。
虽然研究得较少,但通过平常的观察,我们便可认识到那些对于纯粹知识的认知需要(cognitive needs)[好奇心(curiosity)],以及对于理解的需要(哲学需要、神学需要、解释价值体系构建的需要)。
最不为人所知的是追求美、对称(可能还包括简单、完整、秩序等)的冲动,我们可以称之为审美需要(aesthetic needs),还有表达、表现和趋于完整(motor completion)的需要,趋于完整的需要可能与这些审美需要有关联。
到目前为止,似乎所有其他的需要、欲望或驱力不是实现上述基本目的的手段,就是神经症的需要,再不然就是某些特定学习过程的产物。
显然,认知需要是科学哲学家最为关心的问题。在科学的自然历史进程中,对它影响最大的是人类持续的好奇心,而且,同样也正是人类坚持不懈地追求理解、解释及系统化的欲望,才催生了更理论化、更抽象化的科学。不过,更确切地说,后一种理论冲动才是科学的必要条件,因为纯粹的好奇心在动物身上也很常见(172,174)。
但在科学的整个发展阶段中,当然也涉及其他动机。最初的科学理论家通常认为科学主要是一种帮助人类的手段,而这一点现在却常常被忽视。例如,培根(Bacon,24)就期望科学能够大大地提升疾病治疗技术并改善贫穷状况。现在,我们已经看到,甚至在希腊科学中(希腊科学有一个牢固的传统,那就是:纯粹的不需要动手操作的柏拉图式沉思),强调实用与人本主义的趋势也相当强烈。一般情况下,对于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甚至更为强烈的对人类的爱,往往是许多科学工作者选择从事科学工作的最初动机。有些人投身科学工作,就像他们也有可能投身社会工作或医学工作一样,都是为了帮助人们。
最后,我们必须认识到一点,那就是:任何其他的人类需要都有可能成为投身科学、从事科学工作或者深入研究科学的最初动机。科学研究也可以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一种获得声望的来源、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或者是满足许多神经症需要的手段。
在大多数人身上,我们很少能看到一种单一的、最为重要的动机,更为常见的是所有同时发生作用的动机在不同程度上的组合。最为保险的假设是:任何一位科学家的工作动机不仅在于爱,也在于单纯的好奇心;不仅在于声望,也在于挣钱的需要;等等。
理智与冲动的协同性
无论如何,我们现在已经相当清楚地认识到了一点:把理性(reason)和动物性(animality)一分为二地对立起来的做法已经过时了,因为理性像进食一样都是动物性的,至少在人这种动物(human animal)身上是这样。冲动不一定与智力判断(intelligent judgment)相冲突,因为智力(intelligence)本身就是一种冲动。还有,我们开始越来越清楚地看到,在健康的人身上,理智和冲动是协同发生作用的,而且往往倾向于得出相似的结论,而不是相反的结论。非理性(nonrational)的东西不一定是无理性(irrational)或反理性的(antirational);相反,它常常是亲理性的(prorational)。意动(conation)与认知(cognition)之间长期存在的差异和对立,通常本身就是社会病理现象或个人病理现象的产物。
人对爱或尊重的需要与其对真理的需要一样,都是“神圣的”。“纯”科学的内在价值并不比“人本主义”科学多,当然也不比它少。人性同时支配着二者,因此没有必要将它们一分为二。我们很容易在科学中找到乐趣,同时又能做一些有益的事情。希腊人对于理性的尊重并没有错,只是具有太强的排他性。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并不认为爱和理性一样人性化。
认知需要满足与情感需要满足之间偶尔发生的暂时性冲突,会让我们面对整合、协调、节奏的问题,而不是冲突、对立的问题。纯科学家纯粹、客观、不偏不倚的非人本主义好奇心可能会危及其他同样重要的人类需要的满足,如对安全的需要。我在此所指的不仅仅是明显的原子弹例子,也涉及一个更为普遍的事实,即科学本身暗含了一个价值体系。毕竟,纯科学家所能达到的极限不是爱因斯坦(Einstein)也不是牛顿(Newton),而是搞集中营实验的纳粹“科学家”或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