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汉密尔顿关于制造业的报告
》
售價:HK$
74.8

《
开放科学:人工智能时代的呼唤
》
售價:HK$
108.9

《
武器化的知识:国联、自由秩序和软力量的使用
》
售價:HK$
86.9

《
大马士革:刀锋下的玫瑰(方尖碑)
》
售價:HK$
130.9

《
造脸:整形外科的兴起(医学人文丛书)
》
售價:HK$
85.8

《
理由至上
》
售價:HK$
129.8

《
千秋堂丛书003:南渡之君——宋高宗的踌躇与抉择
》
售價:HK$
96.8

《
中国丝绸艺术大系·中国丝绸博物馆卷(明清)
》
售價:HK$
1078.0
|
編輯推薦: |
本书以寿光市蔬菜产业化发展实践为研究对象,基于寿光市蔬菜产业化带动乡村产业振兴的成功实践和典型经验,围绕县域乡村产业振兴动力机制的优化,分析“寿光模式”的形成过程、实践成效、典型特征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演进,探讨构建“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联动机制”。本书的研究对国内同类县域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
內容簡介: |
本书从产业成长发展的一般规律入手,以寿光市蔬菜产业化发展实践为研究对象,基于蔬菜产业化带动乡村产业振兴的成功实践和典型经验,围绕县域乡村产业振兴动力机制的形成与优化,分析“寿光模式”的形成过程、典型特征、政府与市场关系演进,探讨“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联动机制,研究蔬菜产业化带动乡村产业振兴的动力要素,分析蔬菜产业化带动乡村产业振兴的模式特征,揭示“寿光模式”形成发展过程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演变,探讨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结合联动的机制,以及“寿光模式”转型升级作用下,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联动机制的优化与政策建议,以期对国内同类县域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启示和借鉴意义。
|
關於作者: |
魏小源,男,山东寿光人,2016年考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22年于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师承胡鞍钢教授。2022年8月至2024年6月担任清华大学致理书院本科生带班辅导员,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担任致理书院团委书记,曾获“清华大学综合优秀奖学金”“清华大学优秀学生干部”“清华大学优秀辅导员”等荣誉称号。
|
目錄:
|
目 录
第1 章 绪论………………………………………………………… 1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
1.2 研究问题与案例选择………………………………………………… 3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7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22
1.5 可能的创新……………………………………………………………27
第2 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8
2.1 基本概念………………………………………………………………28
2.2 理论基础………………………………………………………………33
第3 章 寿光市乡村产业振兴历程及现状评价…………………… 46
3.1 寿光市乡村产业振兴的历程…………………………………………47
3.2 寿光市乡村产业振兴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63
第4 章 寿光市乡村产业振兴的动力要素分析…………………… 73
4.1 技术创新领先机………………………………………………………74
4.2 结构调整促转型………………………………………………………85
4.3 市场开拓增活力…………………………………………………… 102
4.4 组织升级提效能…………………………………………………… 118
第5 章 寿光市乡村产业振兴模式及其形成机制……………… 136
5.1 寿光市乡村产业振兴的模式与特征……………………………… 137
5.2 寿光市乡村产业振兴模式的形成机制…………………………… 143
5.3 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联动作用及表现形式…………………… 153
第6 章 寿光市乡村产业振兴的转型升级及其动力机制优化…174
6.1 寿光市乡村产业振兴的转型升级………………………………… 174
6.2 寿光市乡村产业振兴的动力机制优化…………………………… 193
第7 章 基本结论与对策建议…………………………………… 200
7.1 基本结论…………………………………………………………… 201
7.2 对策建议…………………………………………………………… 202
参考文献…………………………………………………………… 209
后 记……………………………………………………………… 220
|
內容試閱:
|
本研究以寿光市蔬菜产业化发展实践为研究对象,基于蔬菜产业化带动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和典型经验,围绕县域乡村产业振兴动力机制的形成与优化,分析“寿光模式”的形成过程、典型特征、政府与市场关系演进,探讨“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联动机制,以期对国内同类县域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启示和借鉴意义。
寿光市蔬菜产业化带动乡村产业发展,经历了“蔬菜规模化— 农业产业化— 农业助推工业— 产城互动— 农民市民化”的过程,既是一个小农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也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寿光市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市场的驱动、科技的创新以及政策的有力扶持,融合了深厚的历史蔬菜文化和人文背景,以蔬菜产业化为核心,带动了多元的产业、行业和部门的联动增长,不仅成就了产业的繁荣,也带动了共同富裕,造就了独特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即“寿光模式”。
本研究考察了县级政府“有为作用”下蔬菜产业化带动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成效及其主要发挥作用的动力要素,认为县级政府在乡村产业振兴中承担了“一线总指挥”的角色,发挥着“统筹规划、政策引导、公共服务、监督管理、示范带动”的职能,对整乡推进、整县提升乡村产业具有引领作用。同时,县级政府在“打造营商环境、培育市场主体、汇聚优质要素、规范市场行为、拓展市场空间”等方面具有主导作用。随着乡村产业的成长发展,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会发生动态调整,即乡村产业振兴起步阶段的“基层政府强势主导”,到乡村产业初具规模阶段的“基层政府与企业组织互动”,再到乡村产业成熟阶段的“企业组织主导”,最后形成相对稳定的“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联动机制”,一种内生动力,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
基于对寿光市“蔬菜产业化带动农业与非农产业协调发展”向“蔬菜品牌化引领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转型升级目标的分析,本研究认为需要进一步优化乡村产业振兴的动力机制及政策保障。即继续坚持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生产创新、组织创新为核心,以产业提升、市场拓展为路径,推动产城互动融合、城乡互动融合,积极融入国家与区域发展战略、探索吸引人才下乡、引导资本下乡、改革土地经营方式、创新基层治理机制等,进一步放大乡村产业振兴的带动和辐射效应,形成县域新质生产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