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父母的认知觉醒

書城自編碼: 4059137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親子/家教家教方法
作者: 鲁梦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54624890
出版社: 古吴轩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1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50.6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从黑船来航到开罗会议:近代日本外交历程
《 从黑船来航到开罗会议:近代日本外交历程 》

售價:HK$ 140.8
论美国(附赠解读手册)
《 论美国(附赠解读手册) 》

售價:HK$ 140.8
无人机飞行原理与气象环境(第2版)
《 无人机飞行原理与气象环境(第2版) 》

售價:HK$ 31.9
理解性别差距:美国女性经济史
《 理解性别差距:美国女性经济史 》

售價:HK$ 90.2
从助理到合伙人-青年律师业务进阶指南
《 从助理到合伙人-青年律师业务进阶指南 》

售價:HK$ 74.8
明清白话文献与吴语语法
《 明清白话文献与吴语语法 》

售價:HK$ 217.8
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修订二版)
《 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修订二版) 》

售價:HK$ 107.8
德州扑克自学一本通
《 德州扑克自学一本通 》

售價:HK$ 55.0

 

建議一齊購買:

+

HK$ 64.9
《陪孩子终身学习:学习从来就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
+

HK$ 57.5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

HK$ 68.8
《青春期情绪密码 请允许孩子适度崩溃》
+

HK$ 52.5
《非暴力沟通的父母话术》
+

HK$ 114.9
《园丁与木匠》
編輯推薦:
1.为了孩子,请翻开这本书。本书手把手教你做认知高、智慧型家长
2.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父母的认知里藏着孩子的未来,真正的家庭教育始于父母的认知觉醒
3.每个自信、强大、让父母省心、成绩优异的孩子,背后的成长都有迹可循
4.父母永远教不出自己认知以外的孩子,孩子间真正的差距,在于父母的认知差
5.学习、实践、反馈、思考,打破认知差,一步步领悟、觉醒,快速提升认知
6.你的认知高了,孩子的问题就迎刃而解。32个真实案例,提炼共性、全面分析、讲透本质
7.本书深挖育儿难题的根源,从自我成长到孩子的心理,再到教育方法,全方位点亮你的育儿智慧
8.告别盲目,告别焦虑,用觉醒后的认知,为孩子铺就通往美好未来的坚实道路
9.愿每个孩子都能在父母的正确引导下茁壮成长,怀揣美好去拥抱多彩的未来
內容簡介:
《父母的认知觉醒》是一部全方位剖析现代育儿挑战与父母自我成长的深刻作品。本书开篇即直指当代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普遍困境,诸如过度控制、忽视孩子感受、无效沟通以及情感与权威之间的微妙平衡等问题。作者通过丰富的案例和深刻的心理分析,引导父母们审视自身,理解认知觉醒的重要性——即从内心深处重新认识和接纳自己与孩子的真实面貌。
书中详细阐述了认知觉醒过程中的常见误区,如父母因焦虑、不安全感而产生的过度控制欲,以及语言暴力对孩子的心理造成的隐形伤害等。同时,作者提出了认知失衡的定义及其对孩子兴趣和创造力发展的负面影响,并给出了克服这一问题的具体策略。这些策略不仅包括调整沟通方式、建立平等关系,更强调了父母自我反思与成长的重要性。
为了帮助父母们更好地实践这些理念,书中还深入探讨了成长型家庭的概念,即一个充满爱、支持与自由成长空间的家庭环境。通过实际案例,作者展示了如何在这样的家庭中培养出具有正向思维、自我成长意识的孩子,并给出了具体的操作指南。
關於作者:
鲁梦,大众心理学、科学育儿研究者者,擅长将大众心理学与科学育儿相结合,为年轻父母提供科学的、便于实践的育儿知识,帮助父母理解孩子的心理,从而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发展。在《父母的认知觉醒》一书中,她充分运用大众心理学的科学原理,指导父母进行认知觉醒,从而使父母理解孩子,重新认识孩子,重建亲密的亲子关系和稳定的家庭关系。
目錄
第一章
父母的困境

第一节?规则的困境——过度听话就成了服从 003
第二节?沟通的困境——错误的沟通方式是破坏亲子关系的元凶 007
第三节?控制的困境——“为了孩子好”的本质是控制 012
第四节?平衡的困境——作为父母,爱与权威该如何平衡 016


第二章
走出困境,父母需要认知觉醒

第一节?何谓认知觉醒 023
第二节?父母的认知觉醒从重新认识自己开始 027
第三节?父母的认知觉醒需改变固化思维,打破认知僵局 030
第四节?父母的认知觉醒需要重塑角色认同 033

第三章
认知觉醒过程中常见的误区及其影响

第一节?常见的认知误区 039
第二节?何谓认知失衡 044
第三节?认知失衡造成的影响 049
第四节?克服认知失衡的策略 053

第四章
认知觉醒后,重新认识孩子

第一节?重新认识孩子,意识到孩子不是父母的复制品 062
第二节?重新认识孩子,要接纳孩子的不完美 067
第三节?重新认识孩子,找到孩子的与众不同之处 072
第四节?认知觉醒后,带领孩子重新认识自己 076

第五章
认知觉醒后,放下对孩子的控制

第一节?对孩子的控制欲来自父母的焦虑与欲望 083
第二节?对孩子的控制欲来自父母的不安全感 086
第三节?为孩子设定界限,是放下控制的第一步 089
第四节?给孩子犯错的空间,是放下控制的关键 094

第六章
认知觉醒后,改变与孩子的沟通方式

第一节?语言暴力摧毁孩子的沟通欲望 101
第二节?倾听是打开孩子心门的钥匙 105
第三节?用孩子听得懂的方式与孩子沟通 110
第四节?积极反馈,让孩子爱上与父母沟通 116

第七章
认知觉醒后,重建亲子关系

第一节?重建亲子关系,需要父母积极肯定孩子 123
第二节?重建亲子关系,需要父母对孩子表达爱意 129
第三节?重建亲子关系,需要父母与孩子共情 135
第四节?重建亲子关系,需要父母与孩子互相尊重 141

第八章
认知觉醒后,打造成长型家庭

第一节?何谓成长型家庭 149
第二节?成长型家庭有利于培养具有正向思维的孩子 155
第三节?成长型家庭有利于培养具有自我成长意识的孩子 160
第四节?构建成长型家庭的方法 165
內容試閱
在成为父母之前,我们可能想象过各种各样的情景,设想过与孩子相处的美好时光。然而,当现实摆在面前,我们才发现,育儿之路充满了挑战和困境。在育儿过程中,我们不仅见证了孩子的成长,也经历了自己的认知觉醒。
本书旨在探讨父母在育儿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困境,以及如何通过认知觉醒走出这些困境。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能够给予孩子最好的,但在追求这个目标的过程中却常常陷入各种困境:如何在爱与权威之间找到平衡?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如何放下对孩子的控制欲?如何重建亲子关系?如何打造成长型家庭?
翻开这本书,就像是踏上了一场探索之旅,父母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突破内心的困境,走向豁然开朗的坦途。本书从每个父母都曾经历过的困境(规则的困境、沟通的困境、控制的困境、平衡的困境)开始讲起,引领父母一步步踏上认知觉醒的旅程。认知觉醒不仅需要我们重新认识自己,还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固化思维、重塑我们的角色认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陷入各种误区,它们会像迷雾一样阻碍我们前行的脚步,于是书中给出了走出误区的方法和策略。在这个过程中,重新认识我们的孩子变得至关重要,这意味着我们不应将孩子视为我们的复制品,而是要接纳孩子的不完美,发现孩子与众不同的地方。本书还探讨了如何放下对孩子的控制,让孩子自由成长,以及如何改变亲子之间的沟通方式,使之更加温和和有效。最后,本书还深入讨论了如何重建和谐的亲子关系,以及如何打造一个充满良好的成长氛围的家庭。
本书将伴随父母在育儿路上一路前行,为父母解开育儿之谜,指引父母走向更加和谐、科学的育儿之路。在充满挑战的育儿旅程中,父母需要不断认知觉醒,不断学习、成长,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引导孩子。希望本书能够给予父母一些启发和帮助,让父母走向认知觉醒的道路,从而为孩子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第一章父母的困境


在现代社会中,父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诸多困境。他们常常陷入如何教育孩子的困境之中,甚至用一些错误的方式处理问题。很多父母只知道通过说教和控制的方式来引导孩子成长,却忽略了与孩子建立有效沟通和理解孩子的重要性。我们需要认识到,过于强调“听话”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变成一个没有思考能力、只会盲目服从权威的机器人,而这并非教育的目标;错误的沟通方式将会破坏亲子关系,甚至会让孩子们在成长和发展的道路上陷入困境。
在追求教育的目标时,父母应该明确,“为了孩子好”并不能成为掌控孩子的合理理由,因为当一种言辞变成了控制的代名词,便会扼杀孩子的创造性和自我表达的能力;父母需要认识到“爱”与“权威”之间的平衡问题,良好的教育方式应该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的。在这个充满挑战和责任的旅程中,父母需要探索如何与孩子建立深入、有效的沟通,为孩子创造一个更加健康、积极的成长环境。





第一节规则的困境——过度听话就
成了服从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思想观念的更新,年轻一代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正在悄悄发生着变化,大家开始意识到亲子关系的重要性。尽管如此,有些父母还是会过分强调孩子要听话,他们甚至给孩子设定了严格的规则,要求孩子对他们言听计从,却没有意识到这样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没有丝毫帮助。
实际上,这种只强调孩子要听话的教育方式对为孩子树立良好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并无裨益;相反,这种教育方式可能会让孩子变得叛逆,也可能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变得优柔寡断,过分听从他人的意见,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严重的是,这种教育方式过分限制孩子的言行,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会产生负面影响,增加孩子面对挑战时的焦虑情绪和心理压力,甚至导致孩子出现自卑等问题。当然,父母的引导和规范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帮助的,但这不应该成为剥夺孩子自主能力和权利的借口。

在一个热闹的饭店里,阳光透过大窗户洒在餐桌上,温暖的氛围弥漫在每一个角落。一对年轻夫妇带着小孩与一群好友一同享用美食,度过美好的相聚时刻。然而,大人吃得开心,小朋友可不买账。吃饱之后,孩子精力充沛地奔跑着、玩闹着,还希望父母能陪他一起玩。这时,孩子的爸爸脸色阴沉了下来,大声训斥道:“不要闹!坐得安安稳稳的不行吗?”孩子感到有些受伤和害怕,于是乖乖地坐回座位。但小朋友怎么可能坐得住呢?安静了没两分钟,他又开始拿起勺子敲打餐盘。妈妈轻声制止孩子,可并没有什么效果。她知道严厉的管教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但孩子正在兴头上,讲道理是没有用的。所以,她从包里拿出手机,温柔地对孩子说:“来看看你最喜欢的动画片吧,不要再闹了。”她把手机递给孩子,手机屏幕上跳动着的动画人物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孩子默默地拿起手机,看着动画片,安静了下来。
然而,这种“安静”并不是真正的安静。孩子只是专注于动画片,对于周围的一切都没有感知,更不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正确的言行是怎样的。孩子的父母和他们的朋友们继续享受着晚餐,孩子则静静地坐在那里,而他这样做只是为了迎合父母的要求。

许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没有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也没有耐心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他们懒得跟孩子讲道理,觉得“讲了他也不会听”,更不愿意花时间与孩子进行真正的交流和互动。他们希望孩子守规矩、不闹腾、不给他们添麻烦,然而,这种强调服从的教育方式并没有真正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行为规则意识,也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成长需要、权利追求和个性发展。
父母使用语言暴力或控制手段,强行让孩子听话是行不通的,孩子可能会感到压抑和无法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感受,孩子会试图通过逃避甚至反抗来追求独立性和自主性。使用语言暴力或控制手段的教育方法可能对孩子产生以下方面的负面影响。
自尊心受损:孩子可能会觉得自己在家庭中没有被尊重和被重视,自尊心会受到伤害,可能导致孩子对自己产生负面的自我评价,缺乏自信,心态消极。
社交问题:如果父母总是使用语言暴力或控制手段这类教育方法,孩子可能会变得孤僻,难以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还可能会缺乏社交技巧和情绪管理能力,导致在社交场合中遭遇困扰和冲突。
情绪障碍:孩子可能会因为内心的压抑而产生焦虑、郁闷等情绪问题。他们可能无法有效地处理自己的情绪,无法应对压力,从而影响到自身的心理健康和身心发展。
叛逆行为:孩子可能通过叛逆行为来表达自己对家庭权威的不满和挑战,比如,可能反抗父母的规定和指令,采取逆反的行为,期望获得更多的自由和个人权利。
看到这里,可能有些父母会感到身陷规则带来的困境——不制定严格的规则要求孩子听话,孩子就总是吵闹不休;而强行要求孩子服从规则,又担心培养出只知道服从的“机器人”或者叛逆的捣蛋鬼。简单粗暴的教育之道是行不通的,父母要想走出规则的困境,就要认知孩子每个阶段的心理特点,制定合理的行为规则,在教育孩子时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要关注孩子的情感和需求,也要给予孩子适当的规范和引导。摆脱规则困境的关键不在于孩子,而在于父母需要调整自己的认知,认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什么才是真正的、正确的爱。




第二节沟通的困境——错误的沟通
方式是破坏亲子关系的元凶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思想与情感传递和反馈的过程,其本质是信息的交换,涉及思想、观点、情感和态度等内容。有效的沟通需要信息发送者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图,同时也需要信息接收者能够理解并回应这些信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往往由于双方年龄与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一方发送的信息难以准确地被另一方接收和理解,这就形成了所谓代沟。“代沟”本身是一个中性词,不同年龄段的人之间的代沟,就好像夏季与冬季的温差一样,是客观存在的,不必过分强化它,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正确的沟通方式来跨越代沟。良好、有效的沟通在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促进孩子成长和发展,甚至传承家庭文化和价值观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亲子间良好、有效的沟通如此重要,但日常生活中错误的沟通方式仍然随处可见。
1.忽视孩子的感受

幼熙在学校受到同学的欺负,回家后对妈妈倾诉,妈妈却回应他说:“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你要学会坚强,不要总哭鼻子。”

在这个案例里,幼熙是信息的发送者,由于其年龄较小,还不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并且由于受到同学的欺负,可能产生了一定的恐惧心理,这使得他想表达的信息难以准确、全面地传递到信息接收者——妈妈那里。而妈妈听到幼熙的倾诉后,并没有耐心地询问具体发生了什么,而是主观地认为小孩子之间的打闹无大碍,从而忽视了幼熙的感受。这使得幼熙无法从妈妈那里及时获得帮助,久而久之,他可能觉得自己并不重要,以后可能也不再愿意与妈妈沟通了。
2.过度批评与指责

闵燕考试没考好,爸爸严厉地批评她:“你怎么这么笨?!每次都考这么差,以后能有什么出息?”

这个案例中的爸爸贬低了孩子的智力和人格,严重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和自信。考试没考好,孩子本来就情绪低落,爸爸不但没有安慰孩子,还严厉地批评与指责孩子。这种批评与指责会强化孩子的负面情绪,使孩子产生自我怀疑,觉得自己真的能力不行,从而影响孩子今后的学习和成长。
3.命令式沟通

小华的爸爸总是以命令的方式要求他做事,比如:“你现在立刻去写作业!不准看电视!”

这种命令式的沟通方式剥夺了孩子的选择权,让孩子感到被束缚和压抑。长此以往,可能会导致两种结果:一是孩子过度依赖父母的安排和决策,缺乏自我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孩子产生叛逆心理,对父母的命令置若罔闻。
4.情绪化的沟通

小丽因为一件事情惹妈妈生气了,妈妈情绪失控,对她大喊大叫:“你怎么这么不懂事!让我为你操碎了心!”

情绪化的沟通会破坏孩子的安全感,让孩子感到恐惧和不安。孩子可能会觉得自己是父母的负担,导致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变得敏感、胆小或缺乏自信。同时,孩子天生具有模仿能力,他们会从父母那里学习到处理情绪的方式。如果父母经常以情绪化的方式与孩子沟通,孩子也会学着用同样的方式来表达和处理自己的情绪,这可能导致他们在人际交往中遇到困难。
以上这些例子都说明,错误的沟通方式会对亲子关系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父母与孩子之间只有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倾听,才能建立起健康、亲密的亲子关系,才能在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同时,维持家庭的稳定与幸福。那么,怎样的沟通方式才是正确的呢?
首先,尊重孩子的个性和意见。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想法,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在与孩子交流时,父母要给予孩子充分的表达空间,认真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意见,并尝试理解孩子的感受和需求。
其次,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情绪。孩子往往会因为各种原因产生情绪波动,父母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情绪,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支持。孩子感到被理解和被接纳时,会更愿意与父母分享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果孩子情绪过于激动,父母不要用强制手段让孩子安静,而是应引导孩子适当宣泄情绪,等孩子恢复平静之后,再进行开导。
再次,用引导而非命令的沟通方式。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时,应该采用引导的方式,通过提问、分享经验等方式来引导孩子思考和解决问题。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孩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也是非常重要的。父母要营造一个开放、安全的沟通环境,鼓励孩子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当孩子敢于表达时,父母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