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氢能利用关键技术系列--氢能材料
》
售價:HK$
393.8

《
(海洋命运共同体构建 理论与实践)构建中国——东盟“蓝色伙伴关系”研究
》
售價:HK$
107.8

《
匠艺与生活:海南黎族的工艺文化
》
售價:HK$
107.8

《
我本富足
》
售價:HK$
74.8

《
英国教育史研究丛书——延续与新变:英国斯图亚特时期贵族教育研究
》
售價:HK$
108.9

《
更易上手!钢琴弹唱经典老歌(五线谱版)
》
售價:HK$
54.8

《
哲学叙事:中国与西方
》
售價:HK$
107.8

《
一人商业模式 创富新路径个人经济自由创业变现方法书
》
售價:HK$
54.8
|
編輯推薦: |
◎枪杆子里出政权
在他们手里,本是国家的统治工具的武装军队变成了一己私物。一场场正义或非正义的军阀割据在中国的历史上不断上演着,他们如何将军队变为私有物?又如何展开触目惊心的割据战争?
◎时势造“英雄”,军阀割据中涌现出的历史风云人物
“一年三小仗,三年一大仗。”
刘秀、曹操、孙权、梁武帝、朱温、陈友谅、吴三桂、袁世凯、段祺瑞、吴佩孚、张作霖……他们在军阀割据中承担着怎样的角色?又如何被人所知?发生了哪些惊心动魄的大事?
◎冲击与动荡下的军阀割据,研究中国封建王朝军阀割据的集成之作!
中国上千年的历史上,军阀割据往往发生在朝廷腐败、中央政权无法控制地方势力的社会动荡中,造成其对国家巨大的破坏力。本书从历代割据战争的史实中精选出从春秋战国赵韩魏三家分晋到近代张作霖入关问鼎的十几个典型事例,讲述军阀割据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伤害,同时用辩证的角度看待其中涌现出的著名军事家,让读者更全面客观真实的认识到中国封建王朝中的军阀。通过对这些事例的共性和差别的研究阐述,更加直观清晰地展现中国封建王朝内部权力斗争的残酷与血腥。
◎比史料更丰满,比小说更精彩!
用讲故事的方式还原历史上十多
|
內容簡介: |
推开面前的大门,可以看到这样一幅景象:衣着褴褛的人们四处流窜,深山密林中到处是吃不饱穿不暖的瘦弱孩童,田园荒芜,百业凋敝,不少军兵四处劫掠,赤地千里,哀鸿遍野,正应衬了那句“出门无所见,白骨弊平原”。在凄惨的图景背后,有这样一个群体——军阀。军阀割据战争的产生,既有深刻的政治根源,又有深厚的经济基础,相较于其他战争,其残暴虐杀程度更为剧烈,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危害更为严重。本书从历代割据战争的史究中,择其精要,汇集成卷,为读者呈现出从古代豪强到近代军阀所带来的的动乱,为何争?如何争?本书共分为14个章节,从春秋到近代,从古代豪强到近代军阀,以清晰的历史脉络、通俗的文本语言向读者呈现军阀割据战争的实状。
|
目錄:
|
001 出版者的话
001 前言
001 韩赵魏三家分晋
017 平群雄刘秀称帝
047 官渡之战 袁曹争霸
065 赤壁鏖兵 天下三分
083 侯景乱梁 武帝毙命
105 安史之乱 玄宗幸蜀
135 藩镇连兵 兵连祸结
159 朱温削藩 藩削唐亡
179 陈友谅自称草头王
201 吴三桂挑起三藩乱
221 袁世凯专权窃国
243 段祺瑞黩武穷兵
263 吴佩孚逐鹿中原
285 张作霖入关问鼎
|
內容試閱:
|
前言
尽管人类厌恶战争,但战争却像影子一样,伴随着人类发展的整个进程。
在中国,从三皇五帝,迄于民国,数千年来,发生的战争不可胜计,而较大的战争就达1000余次。这些战争,既有部落之间的相互厮杀,又有诸侯之国的激烈兼并;既有王朝内部的你争我夺,又有周边民族的侵略扩张;既有农民起义的燎原烈火,又有革命战争的风雷激荡。其中,封建军阀之间的割据大血战,构成了一幅幅最黑暗、最残酷、最野蛮的战争历史画卷。《军阀割据》一书就是从历代割据战争的史实中,择其精要,汇集成卷的。目的是让人们透过这些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的搏斗与厮杀,认清封建军阀的黑暗性和野蛮性,了解割据战争的破坏性和危害性,总结经验教训,更加珍惜安定团结的今天,向往和平幸福的明天。
割据战争的产生,既有深刻的政治根源,又有深厚的经济基础。首先,割据是在朝政腐败、文恬武嬉、奸臣当道、中央政权无力控制地方的情况下产生的。如战国时期,晋国衰弱,出现了以韩、赵、魏为代表的新兴势力与智氏之间的兼并战争;秦末农民大起义后形成的以项羽、刘邦为首的武装军事集团;西汉末年,王莽改制,天下大乱,乘机而起的刘秀兄弟;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后出现的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唐玄宗天宝年间的安史之乱及以后的藩镇连兵,等等。其次,封建社会的封闭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军阀割据势力在自己的控制区域内,获得滋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他们只要霸占一州一郡的土地,掌握那里的政权和财权,就有了扩大军队、发动战争的物质保证。因此夺取土地,实行割据,是封建军阀之间相互混战的直接目的。再次,掌握军队,是封建军阀产生野心、包藏祸心、拥兵自重、对抗中央的前提条件。一些掌握军权的将帅,把本是国家统治工具的军队,变成一己私有之物,并驱使军队为实现个人野心服务,利用军队割据地方,利用军队抢夺地盘,利用军队夺取中央政权,利用军队实行军阀统治。如南北朝时期的侯景之乱、唐朝末年的朱温篡唐、元末方国珍自称草头王、清初吴三桂挑起的三藩之乱等,都是野心勃勃的将帅,利用手中军队进行叛乱或实行武力统治的。他们“喜则连衡而叛上,怒则以力而相并”,致使战火连年,兵燹频仍,社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黎民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封建军阀的残暴统治,较之寻常的封建统治,带有更多的动乱性和黑暗性。
割据战争给整个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危害。无论是军阀与军阀之间的战争,还是军阀与中央政权之间的战争,对整个中华民族来说都是一场劫难。这主要表现在:
一、战争严重破坏了封建中央集权国家的统一。春秋战国之际,中国步入了封建社会。秦统一六国后,中国开始由诸侯割据的封建国家过渡到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维护国家的统一,是各民族的共同愿望。但是封建军阀割据战争,却造成中华民族的长期分裂状态,使统一的中国出现了金瓯残缺、山河破碎的局面。这种割据状态,少则几年,多则几十年,甚至数百年。如从东汉末年开始,到西晋灭吴为止,割据战争持续了近一个世纪;南北朝时期的分裂状态持续了170年;唐安史之乱至北宋建国前,割据状态持续了200余年。统一是历史的进步,分裂是历史的倒退。从这一意义上说,割据之战完全是对历史的反动。
二、割据之战严重破坏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中国历史上每一次军阀战争都引起了激烈的社会动荡,并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首先,为了准备发动战争,封建军阀拼命搜刮民财,增加税收,从而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使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陷入破产的境地。其次,许多人为了躲避战乱,或藏进深山密林,或逃奔异国他乡,造成田园荒芜,百业凋敝,直接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再次,军阀在作战中,纵兵劫掠,兵燹之后,往往是赤地千里,哀鸿遍野,出现“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的凄惨场景。正像《中国历代战争史》所描述的:“所至屠灭,焚荡无遗,军行未尝转粮,车载盐尸以从……极目千里,无复烟火。”
三、割据之战严重阻滞了人类的生息与发展进程。战争,对人类自身来说,无疑是一种毁灭性的自相残杀活动。割据战争较之其他战争,其残暴虐杀程度则更为剧烈,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危害则更为严重。大规模战争,使成千上万的士卒暴尸荒野;连年的战火,使无辜百姓惨遭屠戮;不断地扩军,使人口发展受到严重阻滞。战国时秦灭赵,一次坑杀降卒20万;东汉末年,曹操曾将徐州百姓全部屠杀,后又坑杀袁绍降卒8万余人;南北朝时,侯景乱梁,数十万居民暴尸街头;唐朝藩镇割据,田承嗣大肆扩军,州县之中几无男子。总之,在军阀长期混战中,直接或间接死于战争的人无以计数,人力资源受到极大损失,人口发展受到严重限制。据统计,唐玄宗开元年间,全国人口总数为6500万左右。安史之乱后,人口总数为5291.9万人,锐减1200余万。而到唐文宗时,全国人口总数进一步下降到2500万人。从人口的急剧减少,可以看出军阀割据战争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作用。
四、割据之战严重影响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谊。随着历史的发展,民族融合的不断加强,在绝大多数时间内,我国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但是一些封建军阀,为了实现自己的狂妄野心,取得兼并战争的胜利,往往勾结少数民族上层人物派军参加军阀混战,从而破坏了各民族间的睦邻友好关系,破坏了各族人民之间的团结与友谊。唐代宗时,仆固怀恩反叛,曾勾结吐蕃、回纥军队进攻唐中央政权,他们一路烧杀,一路劫掠,给各族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唐德宗时幽州节度使朱滔,召回纥兵3000人随军作战,后为李抱真、王武俊率领的官军击败,回纥兵几乎全部战死。五代时后晋的石敬瑭,以割让燕云十六州为条件,请求契丹出兵相助,自己甘当儿皇帝,结果造成后来宋辽间的长期战争。所以像这样的古代封建军阀就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敌人。
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受到冲击并发生嬗变,但这种嬗变进展得十分缓慢,农业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这新旧两种经济因素的消长和冲突,使近代军阀仍有着滋生和存在的基础,然而又不能不打上时代的深深烙印,具有古代军阀所没有的许多特点。
近代军阀起于袁世凯天津小站练兵,迄于张学良东北改旗易帜。这一时期由北洋军阀和西南军阀构成了两大军阀体系。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主要来自“小站旧人”。据统计,袁世凯小站练兵的参谋队,58人中先后出了2个总统、3个总理、10个陆军总长及次长、2个巡阅使、23个护军使,他们是北洋军阀的中坚力量。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皖、直两大派系以及稍后以张作霖为首领的奉系军阀。西南军阀主要由辛亥革命后的都督演变而来。他们中间的一部分人曾参加过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和护国战争,在中华革命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但后来在与北洋军阀对抗中他们自身也变成了军阀。西南军阀以滇、桂、黔系为主,包括川、粤、湘系在内。此外还有割据一方的地方实力派,如盘踞于山西的阎锡山、占有陕甘的冯玉祥等。
近代军阀割据的主要特点:一是北洋军阀始终操纵北京政府,打着统一的旗号,颇有“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势,其内部的勾结与对抗,也是围绕争夺中央政权而展开的。西南军阀则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以割据地方为其主要目标。二是西南军阀和北洋军阀的内部组织结构,均带有浓厚的封建宗法性。他们依靠血亲、同乡、同僚、故旧、师生的关系网来把持军事和民政,实行封建家长制统治。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军阀集团实际上就是一个个宗族性实体。皖系军阀倪嗣冲督皖期间,其主要血亲不下50人,“都蒙其提拔,掌握了安徽的军权政权和财政等,组成一个倪氏统治安徽的大集团”。三是近代军阀都或多或少与帝国主义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由于北洋军阀控制中央政府,所以能代表国家与帝国主义列强签订卖国条约,故其卖国的罪恶更大一些。帝国主义的“分治政策”使其纷纷在中国寻找他们的代理人,而近代军阀也都找一个帝国主义作靠山。如皖系、奉系与日本相勾结,直系则与英美关系比较密切。所以人们往往把近代军阀称作帝国主义的走狗。四是近代军阀出身于不同的社会阶层,由清代职业军官转化而来者有之;从行伍中脱颖而出者有之;在国内或国外受过近代军事教育者有之;出身于土匪、绿林者有之。不同的出身,使他们在思想观念上有着巨大的差异。五是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近代战争进入热兵器时代。枪炮等武器比古代的刀枪等冷兵器要优越得多。因此近代军阀割据战争的破坏力、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所造成的损失,也比古代战争大得多。
护国战争之后,大大小小的军阀拥兵自雄,自成派系。或连省以为己有,或盘踞一省称为督军,或割据某地区自称“镇守使”。大军阀往往网罗小军阀以壮声势,小军阀常常投靠大军阀以求自保。各军阀之间或相互勾结,合纵连横;或矛盾冲突,明争暗斗。“一年三小仗,三年一大仗。”大小兵燹,连绵不断,枪炮之声,不绝于耳。在军阀的烧杀劫掠下,百业俱废,民生凋敝,人民陷入巨大的痛苦和灾难之中。据《护法运动期间南北军阀在湖南造成的祸害》一文所载:湖南宝庆“城厢内外,及各乡百里间,凡兵队经过驻扎之处,几使家无幸免,女无完节,户少炊烟,路断行人,伤人惨目,天日为暗”。环顾国中,如宝庆者不知凡几!频繁的战乱,又造成政局的动荡。控制中央政权的军阀头目,像走马灯似的不停地变换。从1912年到1928年的17年间,内阁变更了47次,正所谓:“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
我们在强调割据战争的反动性、残酷性、野蛮性的同时,还要认识到,从军事研究的角度去考察,几千年来,在军阀混战中,涌现出很多著名军事家,创造了大量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如新汉昆阳之战、袁曹官渡之战、孙曹赤壁之战等,在军事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一些军阀顺应历史潮流,在兼并战争中取得胜利,使国家由乱到治,由分裂达到新的统一,这在客观上也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