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知宋·宋代之君主
》
售價:HK$
97.9

《
民国时期京剧名伶专集汇编(全4册)
》
售價:HK$
4378.0

《
量子力学 恩利克·费米
》
售價:HK$
52.8

《
银行业刑事风险防控与应对
》
售價:HK$
96.8

《
语言、使用与认知
》
售價:HK$
69.3

《
帝国的叙事话语:国家身份塑造与冷战时期美国外交政策 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
》
售價:HK$
151.8

《
世界上的城堡:一部千年古堡兴衰史(从军事建筑到中世纪城堡,59座经典古堡,高清全彩图文,精装收藏品质)
》
售價:HK$
261.8

《
缪斯的诞生 现代西方艺术观念生成简史
》
售價:HK$
85.8
|
內容簡介: |
第3版《实用中医风湿病学》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会长、首都国医名师王承德教授牵头组织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全体专家编写,再版沿用第2版的体例,全书分风湿病总论、中医病证辨证论治、西医疾病治疗及附篇四部分。较上版增加阴阳毒、大偻、周痹及围妊娠期用药规范、IgG4相关性疾病、ANCA相关性血管炎等章节,对29种中医风湿类病证及39种西医风湿类疾病的诊断、治疗等作了详细论述。内容紧密结合临床实际,突出反映了当前中医风湿病的诊疗水平和科研进展,实用性强,对广大中医临床工作者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
關於作者: |
王承德,博士研究生导师,首都国医名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现任北京顺天德中医医院院长。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会长。
沈丕安,上海市名中医,主任医师、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任上海市中医医院肿瘤科主任、内科主任、风湿科主任、免疫病研究室主任、免疫病研究所名誉所长,上海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赵岩,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96年获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现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学位,后在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医学院从事免疫学博士后研究。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人卫标准临床专科知识库风湿免疫学主编,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风湿免疫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北京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前主任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风湿免疫病学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
|
目錄:
|
第1 章 风湿病总论 / 1
第1 节 风湿病概述 / 1
第2 节 风湿病的分类 / 10
第3 节 风湿病的病因病机 / 21
第4 节 风湿病的常见症状 / 28
第5 节 风湿病常见证候 / 47
第6 节 西医风湿病概论 / 72
第7 节 风湿病的中医治疗原则及治法 / 126
第8 节 风湿病的常用中药 / 134
第9 节 风湿病的常用方剂 / 198
第10 节 风湿病常用中药药理 / 225
第11 节 风湿病的常用中成药 / 294
第12 节 风湿病中医其他常用治疗方法 / 329
第13 节 风湿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路 / 377
第14 节 风湿病的护理与调摄 / 395
第2 章 中医病证辨证论治 / 408
第1 节 行痹 / 408
第2 节 痛痹 / 415
第3 节 着痹 / 424
第4 节 热痹 / 431
第5 节 燥痹 / 440
第6 节 皮痹 / 453
第7 节 肌痹 / 461
第8 节 脉痹(附:血痹) / 468
第9 节 筋痹 / 482
第10 节 骨痹 / 488
第11 节 心痹 /497
第12 节 肝痹 /506
第13 节 脾痹 /513
第14 节 肺痹 /520
第15 节 肾痹 /528
第16 节 尪痹 /534
第17 节 历节 /545
第18 节 痛风 /561
第19 节 骨痿 /566
第20 节 颈痹 /572
第21 节 肩凝症 /581
第22 节 腰痹 /587
第23 节 膝痹 /598
第24 节 足痹 /606
第25 节 产后痹 /615
第26 节 狐惑 /628
第27 节 大偻 /637
第28 节 周痹 /644
第29 节 阴阳毒 /651
第3 章 西医疾病治疗 /662
第1 节 类风湿关节炎 /662
第2 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 /681
第3 节 干燥综合征 /699
第4 节 多发性肌炎与皮肌炎 /715
第5 节 硬皮病 /730
第6 节 成人斯蒂尔病 /751
第7 节 抗磷脂综合征 /762
第8 节 痛风 /772
第9 节 白塞综合征 /788
第10 节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803
第11 节 结节性红斑 /816
第12 节 大动脉炎 /822
第13 节 结节性多动脉炎 /837
第14 节 风湿性多肌痛和巨细胞动脉炎 /848
第15 节 过敏性紫癜 /863
第16 节 雷诺综合征 /876
第17 节 血栓性静脉炎 /886
第18 节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895
第19 节 风湿热 /907
第20 节 强直性脊柱炎 /921
第21 节 银屑病关节炎 /929
第22 节 炎性肠病性关节炎 /940
第23 节 反应性关节炎 /955
第24 节 颈椎病 /968
第25 节 骨质疏松症 /983
第26 节 骨关节炎 /995
第27 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 /1007
第28 节 肩关节周围炎 /1021
第29 节 肋软骨炎 /1032
第30 节 骨坏死 /1039
第31 节 结节性脂膜炎 /1050
第32 节 坐骨神经痛 /1058
第33 节 纤维肌痛综合征 /1072
第34 节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1084
第35 节 复发性多软骨炎 /1100
第36 节 IgG4 相关性疾病 /1108
第37 节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1118
第38 节 SAPHO 综合征 /1130
第39 节 ANCA 相关性血管炎 /1140
附1 风湿病中医研究现状与展望 /1149
附2 风湿病的中医科研思路 /1173
方剂汇编 /1182
|
內容試閱:
|
自《实用中医风湿病学》(第1 版)问世已近30 年,本书受到广大中医工作者的一致好评,得到了国际、国内风湿病同行的充分认同。是基层中医工作者案头书,对风湿病的诊断治疗起到了十分具体的指导作用。此书凝聚了几代致力于中医风湿病学术专家和学者的心血。
第1 版《实用中医风湿病学》主编路志正、焦树德是中医泰斗,一代宗师,他们高屋建瓴,立意高远,把握中医风湿病学的科学内涵,阐发岐黄真谛,创造性地提出“尪痹”“大偻”“燥痹”“顽痹”等一系列古名新识,为中医风湿病学科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至今受到我们的敬仰和缅怀。第2 版《实用中医风湿病学》主编由王承德、沈丕安、胡荫奇担任,他们深耕中医风湿病学数十年,师承有道,充分发挥才智和学术引领,继承前辈的学术思想,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将古代典籍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使其内容更加丰富,更加适合基层临床的需求。第2 版发行15 年,共印刷8 次。截至目前,《实用中医风湿病学》的发行总量高达2 万余册,深受读者欢迎,在中医风湿病学界影响力很大,具有行业引领作用。
第3 版《实用中医风湿病学》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会长、首都国医名师王承德教授牵头组织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全体专家编写,名誉主编路志正、孙树椿、胡荫奇,主编王承德、沈丕安、赵岩。本书自2019 年开启修订工作,历近5 年方成,编写团队为之付出了艰苦努力。
本次再版沿用第2 版的体例,全书分风湿病总论、中医病证辨证论治、西医疾病治疗及附篇四部分。中医风湿病学目前已经发展为比较成熟的学科,多种风湿病已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为优势病种,中医风湿病在病名、病因、病机、分类、症状辨证、证候、护理以及西医具体疾病的辨证都具有独特之处。第3 版的风湿病总论和中医病证辨证论治章节结合风湿病学科的发展,将病因与病机分开阐述,更为具体、全面,且能更好地指导临床辨证。近20 年临床发现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复发性风湿病、感染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痛风等中所常见急性期证候,以传统辨证不能辨明,故在风湿病常见证候中增加了风热痹阻证和燥毒痹阻证,是首次在证候里提出燥邪和毒邪相兼。国医大师路志正老提出燥邪可以致痹,“燥痹”病名由路老首创,随着近年来临床认识的深入,发现燥毒致痹有其不同于传统风湿病的证候特点,因此予以增加。这两个证候可以说是中医风湿病学科在发展过程中的创新。
在“风湿病的常见症状”一节,根据编委会专家的意见,由首都国医名师冯兴华教授在2 版的基础上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如将疼痛细分为:关节疼痛、肌肉疼痛,进一步体现本书的实用性。再如将“皮肤红斑”改为“皮肤斑疹”,补充了风湿病皮肤损害的内容。另外,把“口腔溃疡”改为“溃疡”,分别描述了起于肢体各部位的溃疡;把“畏寒恶风”改为“畏寒”与“恶风”分别编写,体现了中医辨证的准确性;同时新增加的疾病症状有乏力、肌肉萎缩、肢体沉重、目赤、手足厥冷等,这些都是著者长期临床的宝贵经验总结。
随着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疾病谱也发生了大的改变,有些古老的疾病名被重新认识,如“阴阳毒”就是如此,该病名首见于《诸病源候论·伤寒阴阳毒候》,编委会专家一致认为,有必要在中医学病名方面进行补充,以做到中西病名的相互参照,便于学习掌握和深度探讨,也满足临床及科研的需要。全国名中医范永升教授提出了“阴阳毒”范畴,其病因、病机、疾病发展与转归涵盖了系统性红斑狼疮一病,二者某种程度上能深度契合。“大偻”病名首见于《素问·生气通天论》,由著名中医药学家中医风湿病学界泰斗焦树德教授提出,虽然本书中已有“肾痹”篇,但临床中发现“大偻”一词不仅生动描述了强直性脊柱炎的特征性临床表现,而且揭示了强直性脊柱炎督脉阳虚、瘀滞不通的病机,可用来指导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等脊柱关节病的辨证。“周痹”病名最早由《灵枢·周痹》提出,虽然学术界对“周痹”与“众痹”存在争论,全国名中医阎小萍教授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建设中,提出复发性风湿症的中医病名为周痹,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风湿病科学者提出纤维肌痛综合征可以参照周痹辨证论治。本书将“阴阳毒”“大偻”“周痹”作为独立的中医疾病提出并加以详细论述,是中医风湿病学科的一大发展,希望给读者以启迪,也活跃了中医界之学术争鸣。
将西医风湿病的基础及动态前沿进行专著论述,分为风湿免疫疾病自身抗体谱、风湿病常用影像学技术、风湿病的西医治疗和风湿性疾病围妊娠期用药规范四部分,增加的围妊娠期用药规范尤其实用。第3 章的西医疾病治疗,每病的诊断标准和西医治疗都是最新的学术观点。随着风湿病学科的发展,西医对风湿病认识的深化,近年来逐步深化认识了IgG4 相关性疾病、ANCA 相关性血管炎,这两种疾病都是一组分类疾病,属于难治性疾病。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曾被诊断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进程隐匿,过去一经诊断便已是肝硬化不可逆期,现在随着对疾病认识的加深,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发展,经早诊断早治疗,其预后较之前大大改善。中医药对这些疾病能充分发挥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甚至截断病势、截断病情发展的作用,因此在第3 章增加了这3 个疾病的论治。另外,有些章节能代表中医特色、反映中医疗效,但病种归属于外科、骨科范畴,或者章节名虽是某一病的突出症状,但不属于西医风湿病的范畴,但由于中医疗效佳而仍予保留。
第3 版较第2 版增加了50 万字左右,我们尽其所能,尽力使之更符合临床需要,可以相信,《实用中医风湿病学》(第3 版)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西医结合”,中西医比例为7 :3 左右。本书编委会由我国中西医风湿病权威专家组成,中医部分编者均为在临床一线长期耕耘,学术造诣高、经验丰富的专家,著名的骨伤泰斗、全国名中医孙树椿不辞劳苦,亲自编写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腰痹等节;西医部分由我国著名风湿病专家赵岩教授组织编写。该书编委会成员93 人,编写人员160 人,阵容强大、规格很高,专家们勇于创新,广收博采,勇攀高峰,代表了我国中西医风湿病最高水平,将为中医风湿病事业的发展、中国医学的发扬光大作出更大的贡献。
由于编著人员水平学识有限,编著时间较短,书中难免存在谬误、疏漏和不足,望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第4 版时予以修订。
《实用中医风湿病学》(第3 版)编委会
2024 年4 月20 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