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卢布:一部政治史 (1769—1924)(透过货币视角重新解读俄罗斯兴衰二百年!俄罗斯历史研究参考读物!)
》
售價:HK$
119.9

《
法国商业400年(展现法兰西商业四百年来的辉煌变迁,探究法国企业家“外圣内王”的精神内核)
》
售價:HK$
74.8

《
机器人之梦:智能机器时代的人类未来
》
售價:HK$
75.9

《
脑髓地狱(裸脊锁线版,全新译本)日本推理小说四大奇书之首
》
售價:HK$
61.6

《
复利人生
》
售價:HK$
75.9

《
这里,群星闪耀:乒坛典藏·绽放巴黎(全套7册)
》
售價:HK$
259.6

《
想通了:清醒的人先享受自由
》
售價:HK$
60.5

《
功能训练处方:肌骨损伤与疼痛的全周期管理
》
售價:HK$
140.8
|
編輯推薦: |
本书选取最近十年的上海中考作文题,帮助上海初中学生把握近年来中考作文的规律和大势,了解出题思路的变化和发展。同时,针对上海近十年中考每道作文题,设置思路导航和范文赏析,进行全方位的作文题详解。切实帮助上海初中学生在备考时,了解近年来上海中考作文写什么、怎么写,启发写作思维、拓宽写作思路、寻找独特经历、丰富写作素材、积累运用语言等,很好地解决上海初中学生作文困难的问题。
|
內容簡介: |
本书选取近十年的上海中考语文作文题详细分析,每道真题分为“真题再现”“思路导航”“范文赏析”三部分编写。“思路导航”通过从字词到题意的剖析讲解,在审题、选材、立意、行文要点方面帮助学生启发写作思维、拓宽写作思路。“范文赏析”选取8篇范文配上精要赏析,揭示佳作成功原因,引导学习写作亮点。80篇范文取材来源于考生现实生活,回应让学生贴近“自我”、审视“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的作文命题导向;作文内容具有独特性,记叙考生自己独特的经历,抒写考生自己独特的情感,展露考生自己丰富而独特的内心世界。本书从审题到立意,从选材到语言,都有详细的说明,让学生从理论到实践都有全新的认识。
|
關於作者: |
冯韬,中学高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2009年上海教育年度新闻人物,松江区首届语文学科名师,第二、第三届语文首席教师,松江区第二届享受政府教育津贴人员。参与编写和独立出版上海中考语文类教辅读物三十多本。多次参加中考阅卷工作。
|
目錄:
|
目录
2014年:这里也有乐趣
2015年:不止一次,我努力尝试
2016年:没想到,真没想到
2017年: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
2018年:真的不容易
2019年:这事,真带劲
2020年:有一种甜
2021年:比看上去更有意思
2022年:这不过是个开场
2023年:会心之乐
附:2024年上海中考作文题思路点拨
|
內容試閱:
|
研读作文题,熟读好作文(代前言)
冯韬
上海中考作文写什么、怎么写,大家都很关心,尤其是考生和他们的家长,但大多感到无从着手。其实,有一个简单而有效的办法,就是对上海近年的中考作文题进行一番认真的研读,对上海近年的优秀中考作文进行一番认真的熟读。
研读作文题
研读作文题,是为了了解上海中考作文写什么。
我们先看一下最近十年的上海中考作文题:
2014年这里也有乐趣
2015年不止一次,我努力尝试
2016年没想到,真没想到
2017年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
2018年真的不容易
2019年这事,真带劲
2020年有一种甜
2021年比看上去更有意思
2022年这不过是个开场
2023年会心之乐
自2021年起,上海中考作文采用“提示语 作文题”的形式。2024年作文“我也是个取水人”,同样也采用了“提示语 作文题”的形式。
仔细分析这些年的上海中考作文题,我们首先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上海的中考作文题注重表达自我,侧重表现个人生活、经历、情感(亲情、师生情、友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等),似乎在刻意地回避当年的社会热点。大家记忆犹新的是:2020年到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使其中两年的上海中考都推迟了不少时间,但这三年的作文题分别是“有一种甜”“比看上去更有意思”和“这不过是个开场”,并没有要求直接反映防疫抗疫的生活。这样的命题特点,一方面是为了防止社会上部分老师、家长、考生的猜题、押题,另一方面也确实符合写作的基本规律。“回避当年的社会热点”,实际上是上海中考作文命题的原则之一。前几年也是如此:1997年香港回归,当年的作文题是“良师”;2008年“5·12”四川汶川大地震,8月份北京奥运会,当年的作文题是“我眼中的色彩”;2010年上海成功举办世博会,当年的作文题是“黑板上的记忆”。当然,这并不是说,初中生可以不关注社会、不关注身边的人和事,作文内容不能反映社会热点。恰恰相反,初中生应该关心社会、关心时政,而且这些题目也完全可以反映当年的社会热点。2008年确实有一些学生根据地震灾区出现的军人的橄榄绿军服、医务工作者的白大褂、蓝色或橙色的简易帐篷等,写出了“我眼中的色彩”。2020年、2022年也确实有学生成为防疫抗疫志愿者,写出了独特的“有一种甜”,认为“这不过是个开场”。但是,这也不是说,上海中考作文必须写社会热点,写重大事件。上海中考作文的这种命题原则,实际上在提醒考生,中考作文的取材,社会热点只能作为其中一个方面,初中生更应该关心自身的成长。总之,上海的中考作文题目,在“写什么”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可以写社会热点,但不是必须写社会热点。学生所写的内容,必须是自己熟悉的材料。
研读上海这十年的中考作文题,我们还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不同的题目,可以运用不同的材料;同一个题目,不同的作者可以写出不同主题的文章。但是这些题目的主题导向却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必须积极向上。具体一点说,主要体现为两大方面:一是表现“我”的精神成长,即反映“我”在思想、学习、交往、课余生活等方面的发展和成长;二是反映身边的人对“我”的积极影响,即反映“身边的人”促使“我”在思想、学习等方面有所提高或进步。
这样的文章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文章末尾处的“我”相对文章开头时的“我”,至少在某一方面,要有所提高或进步。
具体地说,考生可以通过一件具体的事情表现“我”逐步得到磨炼并日益成熟;可以描绘“我”在学习或生活中战胜挫折并获得成功;可以介绍“我”在业余生活中的爱好,写出“我”投身其中并获得教益;也可以通过写身边的人对“我”的积极影响,如在家庭中与父母、祖父母的相处,在学校与老师、同学的交往,在社会上看到、听到、遇到的新人新事,表现出“我”由于这些“身边的人”的影响而发生积极向上的变化,体现出“我”精神世界的提升。
研读上海这十年的中考作文题,我们最后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上海中考作文的内容主要取自“我”的成长经历、“我”的所见所闻以及“我”身边的人和事,通过这些内容来表现“我”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对自身的认识和理解。把握了这两个方面,也就基本上把握了上海中考作文的重点内容。
上海这十年的中考作文题,注重“自我”,以考生自我为中心;注重考生自我情感的诉求、精神的成长;强调考生自我的感受;侧重考生的成长体验,引导考生关注生活与自身成长;强调精神成长的意蕴,突出对生活意义的理解和精神成长的过程。简单一些说,就是中考作文要表现“我”的精神成长或身边的人对“我”的积极影响。每道中考作文题都能激发出每个考生跃跃欲试的写作激情,有利于他们的临场发挥。
因此,最近这十年的上海中考作文题,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贴近考生的生活实际与思想实际,确实让考生有话可说、有事可记、有情可抒,可以真实反映自己的思想、学习、心理的诉求等;二是具有积极向上、充分展示当今社会正能量的思想导向,对处于人生“转型期”的考生有着健康、阳光的启示引导作用;三是可以启发考生大胆说真话、说心里话,表达内心深处萌发的种种情感、期盼、理想、追求,乃至曾经的心理纠结、迷茫、困惑……给自己一个心理释放的机会,让心里话自然流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