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方尖碑(全2册)
》
售價:HK$
105.6

《
出土文献与汉唐法制史新论
》
售價:HK$
85.8

《
最美最美的博物书(全5册)
》
售價:HK$
160.6

《
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原创小品合集
》
售價:HK$
96.8

《
在游戏中培养自立的孩子
》
售價:HK$
49.5

《
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精)--中华学术·有道
》
售價:HK$
85.8

《
硅、神经与智能体:人工智能的觉醒
》
售價:HK$
85.8

《
明代粮长制度(增订本)精--梁方仲著作集
》
售價:HK$
68.2
|
編輯推薦: |
《碳达峰碳中和知识手册》是一本普及性读物,以双碳基本理论和政策为基础,通过通俗语言传播科学的双碳知识是其主要任务。同时,考虑到双碳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是不同学科双碳知识的系统集成,本读本在双碳基础知识和双碳政策的基础上增加了产业转型升级,绿色低碳技术,碳交易市场,全民行动策略等诸多版块。为“双碳”基础知识的普及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为政府部门、行业部门制定双碳政策提供了理论和数据支撑,为寻求产业转型和参与碳排放交易的企业提供了理论和实践范例。这对于进一步提高“双碳”行动的社会参与度,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
內容簡介: |
本书包括基础篇、产业篇、低碳技术篇、碳市场篇和主体篇五个部分。基础篇包括习关于“30/60”的重要论述、基础知识、气候变化、国内政策和国际政策,重点梳理了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理论和政策体系;产业篇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三部分,重点阐述各产业、各领域如何通过减污降碳行动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低碳技术篇重点介绍了低碳技术、无碳技术和去碳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以及如何加快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碳市场篇包括碳市场交易和绿色金融两部分,重点介绍我国碳市场交易和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以及如何完善绿色低碳市场和金融体系;主体篇包括企业、城市、社会、生活方式以及与环境有关的节日五部分,重点介绍社会主体与碳达峰碳中和的关系,以及社会主体如何参与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号召全社会共同努力,倡导绿色低碳生活,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
關於作者: |
姚振军,男,汉族,中共党员,中央党校法学博士,中央党校政治学博士后,新华社特约经济分析师,石家庄学院副校长,京津冀双碳研究中心主任。在姚振军教授的提议和直接推动下,石家庄学院整合资环,化工,计算机等学科优势资源,于2021年12月17日成立的产学研一体化开放性平台和智库机构-京津冀双碳研究中心。《碳达峰碳中和知识手册》则是由姚振军为主编,带领双碳中心教师团队推出的一部“碳达峰碳中和”基础知识读本,以期为双碳知识普及做些工作。
冯宝强,男,汉族,1973年2月生,河北辛集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正高级政工师。1995年8月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物理教育专业毕业留校参加工作,先后担任物理系系秘书、中专部团总支书记、团委干事。2005年6月先后担任校团委副书记(主持工作)、体育系党总支书记、学校办公室主任。2016年9月至11月,参加省委党校中青年干部第二期培训班学习。2019年5月任石家庄学院副院长。曾获得河北省新长征突击手、河北省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多次荣获学校优秀党务工作者、“三育人”标兵称号。主持、参与省市级课题16项。撰写著作两部,发表文章13篇,其中核心期刊6篇。
|
目錄:
|
第一部分 基础篇
第二部分 政策篇
第三部分 市场篇
第四部分 技术篇
第一部分 基础篇
第二部分 政策篇
第三部分 市场篇
第四部分 技术篇
第五部分 产业篇
三、第三产业 ............................................................................................... 134
第六部分 金融篇
第七部分 主体篇
二、城市 ...................................................................................................... 176
三、社会 ...................................................................................................... 186
四、生活 ...................................................................................................... 191
第八部分 国际篇
第九部分 节日篇
与碳达峰碳中和相关的节日有哪些? ............................................................... 217
参考资料
后 记
|
內容試閱:
|
为实现 2030 碳达峰,中国在“十四五”和“十五五”期间要完成哪些目标?
“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取得明显进展,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煤炭消费增长得到严格控制,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取得新进展,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得到普遍推行,有利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到 2025 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 20% 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 2020 年下降 13.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20 年下降 18%,为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
“十五五”期间,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初步建立,重点领域低碳发展模式基本形成,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进一步提高,煤炭消费逐步减少,绿色低碳技术取得关键突破,绿色生活方式成为公众自觉选择,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政策体系基本健全。
71. 为实现 2030 碳达峰,中国在“十四五”和“十五五”期间要完成哪些目标?
“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取得明显进展,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煤炭消费增长得到严格控制,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取得新进展,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得到普遍推行,有利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到 2025 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 20% 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 2020 年下降 13.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20 年下降 18%,为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
“十五五”期间,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初步建立,重点领域低碳发展模式基本形成,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进一步提高,煤炭消费逐步减少,绿色低碳技术取得关键突破,绿色生活方式成为公众自觉选择,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政策体系基本健全。
到 2030 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 25% 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下降 65% 以上,顺利实现 2030 年前碳达峰目标。
72. 为了实现碳达峰目标,在健全法律法规标准方面需要做哪些工作?
构建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法律体系,推动能源法、节约能源法、电力法、煤炭法、可再生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制定修订。加快节能标准更新,修订一批能耗限额、产品设备能效强制性国家标准和工程建设标准,提高节能降碳要求。健全可再生能源标准体系,加快相关领域标准制定修订。建立健全氢制、储、输、用标准。完善工业绿色低碳标准体系。建立重点企业碳排放核算、报告、核查等标准,探索建立重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标准。积极参与国际能效、低碳等标准制定修订,加强国际标准协调。
73. 碳达峰碳中和“1 N”政策体系具体指什么?
2021 年 10 月 24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作为“1”,在碳达峰碳中和“1 N”政策体系中发挥统领作用。“N”是指以国务院印发的《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为首的政策文件,包括能源、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分领域分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以及科技支撑、能源保障、碳汇能力、财政金融价格政策、标准计量体系、督察考核等保障方案。一系列文件将构建起目标明确、分工合理、措施有力、衔接有序的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
74. 如何推动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
加强碳排放统计核算能力建设,深化核算方法研究,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支持行业、企业依据自身特点开展碳排放核算方法学研究,建立健全碳排放计量体系。推进碳排放实测技术发展,加快遥感测量、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在碳排放实测技术领域的应用,提高统计核算水平。积极参与国际碳排放核算方法研究,推动建立更为公平合理的碳排放核算方法体系。
75. 中国六部门印发的降耗减碳首要行动计划是什么?
2022 年 6 月 23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提出到 2025 年,重点工业行业能效全面提升,数据中心等重点领域能效明显提升,绿色低碳能源利用比例显著提高,节能提效工艺技术装备广泛应用,标准、服务和监管体系逐步完善,钢铁、石化化工、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重点产品能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 2020 年下降 13.5%。能尽其用、效率至上成为市场主体和公众的共同理念和普遍要求,节能提效进一步成为绿色低碳的“第一能源”和降耗减碳的首要举措。
76. 中国首个出台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意见的省份是哪个?
2022 年 1 月 5 日,河北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是中国首个出台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意见的省份。
77. 中国出台的首个省级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是什么?
为加快推动江苏省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江苏省财政厅出台《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暂行)》,自 2022 年 8 月 1 日起施行,该办法明确省财政设立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管理机构及职责、范围及使用管理。碳达峰碳中
78. 中国实施的首个省级林草碳汇补贴方案是什么?
2022 年 6 月 15 日,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印发的《四川省林草碳汇发展推进方案(2022—2025 年)》是中国实施的首个省级林草碳汇方案。该方案指出:对项目通过国际国内碳信用市场主管机构注册(备案)的试点县,采取以奖代补方式给予 50—100 万元奖励。建成成片碳汇林达到 500 亩以上的,允许在符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的前提下,可利用不超过 3%,最多 50 亩的土地开展生态旅游、森林康养、休闲运动等绿色产业。
79. 中国碳达峰碳中和地方性法规是什么?
2021 年 9 月 27 日,天津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天津市碳达峰碳中和促进条例》,这是中国以促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立法主旨的省级地方性法规,自 2021 年 11 月 1 日起施行。
该条例以法规形式明确了管理体制、基本制度和绿色转型、降碳增汇的政策措施,将为天津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坚强法治保障。该条例共八章八十二条,包括总则、基本管理制度、绿色转型、降碳增汇、科技创新、激励措施、法律责任等。
80. 中国出台的首个区域陆地碳汇评估技术指南是什么?
2022 年 4 月 18 日,《区域陆地碳汇评估技术指南》正式发布实施。这是中国首个区域碳汇团体标准,制定了与国际接轨并适合中国国情的区域陆地碳汇计量技术体系,明确了区域陆地碳汇评估的原则、方法、数据来源和评估质量评价等内容,填补了当前中国区域陆地碳汇评估标准的空白,是提高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服务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关键技术手段。
81. 中国首个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指南是什么?
2019 年 5 月 29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正式发布了《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旨在通过大型活动碳中和的示范,在全社会广泛传播碳中和理论,倡导公众积极践行低碳生活方式。根据《指南》,碳中和实施程序包括碳中和计划、实施减排行动、量化温室气体排放、碳中和活动以及碳中和评价五部分内容。
82. 中国首个省级能源电力领域碳达峰方案是什么?
2022 年 8 月 11 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了《上海市能源电力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这是中国首个省级能源电力领域碳达峰方案。方案聚焦可再生能源开发、煤炭消费替代和转型升级、油气消费合理调控、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等关键环节,组织实施上海市能源电力领域碳达峰行动,推进落实六方面二十项任务。
83. 中国首个农业碳汇交易平台是哪个?
2022 年 5 月 5 日,中国首个农业碳汇交易平台在福建厦门落地。现场通过发放首批农业碳票,推动 7755 亩生态茶园,共计 3357 吨农业碳汇作为中国首批农业碳汇交易项目签约,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与乡村振兴工作融合发展。
84. 中国首个“碳经济”硕士点基本情况是什么?
2022 年 7 月 12 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关于下达 2021 年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撤销和增列的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学位〔2022〕12 号)。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的“碳经济”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成功获批,成为中国首个获批的“碳经济”硕士专业点。
“碳经济”专业硕士项目将通过系统培养学生学习“碳经济”基本理论与方法,掌握“碳经济”基本技能,具备从事国家低碳经济政策分析与研究,支撑制定国家碳中和规划与发展战略、行业发展规划、能源企业发展规划,碳金融资产分析、管理及开发等金融活动的能力。该项目旨在培养学生成为中国碳规划与发展、碳产业政策、碳市场与贸易、气候变化谈判、国际关系以及碳管理规划等领域高专业性、高科技性、高层次性的复合型“碳经济”人才,参与政府政策制定、企业碳排放管理和碳市场分析预测等工作。
85. 中国首个居民低碳用电“碳普惠”应用是什么?
2022 年 6 月,由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和深圳排放权交易所联合打造的国内首个居民低碳用电“碳普惠”应用已在南网在线 App 和 95598 小程序上线。
作为中国首个关于居民家庭用电的“碳普惠”权威应用,它以“低碳权益、普惠大众”为核心,倡导“低碳用能、科学用电”,依据家庭电量进行换算,得出居民家庭减排量。该“碳普惠”应用涉及的科学衡量居民家庭用电减排量的方法学(包括计算方法和公式),属于中国首创。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联合深圳排放权交易所参考国际通用准则,基于居民每日的精准用电数据,制定了这一方法学。
86. 中国首个省级绿电交易规则是什么?
2022 年 8 月 29 日,华东能监局、安徽省能源局发布《安徽省绿色电力交易试点规则》。文件指出:参与绿电交易的电力用户、售电公司,其购电价格由绿电交易价格、输配电价、辅助服务费用、政府性基金及附加等构成。其中,输配电价、政府性基金及附加按政府有关规定执行。参与绿电交易的电力用户应公平承担为保障居民、农业等优购用户电价稳定产生的新增损益分摊费用。
87. 中国首个《企业碳资信评价规范》是什么?
2022 年 10 月 1 日,《企业碳资信评价规范》正式实施。这一评价标准为企业提供了全面刻画企业碳能力的工具,是对企业碳达峰碳中和适应能力的分析评价,也是对企业主动进行减排降碳行为的价值进行评估,同时接轨传统信用评级的财务因素并对接金融资源。该标准将在以下场景应用:首先,该标准可应用于绿色信贷、绿色债券、信托保险等绿色金融业务,提供绿色项目评价依据;其次,可应用于各级政府的技能降碳目标与绿色降碳体系,作为各级政府评价低碳企业、低碳园区的依据;再次,该标准可应用于相关指数的构建;最后,标准可对接 ESG 评级体系,为评级提供参考。
88. 中国首个《零碳社区建设与评价指南》是什么?
2022 年 7 月 28 日,中国首个《零碳社区建设与评价指南》标准发布。该标准以低碳社区、近零碳社区的建设实践为基础,结合中国国情及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最新进展和要求,按照绿色低碳、生态环保、经济舒适、生活便捷、运营高效、持续改进的要求,为社区实现零碳发展提供基础框架,为城市新建社区、城市既有社区零碳建设、零碳改造提供了指南。
89. 中国首个提升碳市场能力的专项行动方案是什么?
2022 年 11 月 10 日,四川省节能减排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四川省碳市场能力提升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为引领,以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系统布局和重点突破、政府引导和市场驱动、管理提质和交易提效为基本原则,以提升数据质量为重点,主动适应、积极融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和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全面提升各类主体参与碳市场能力,管好盘活碳资产,提升企业低碳竞争力,强化监管执法,夯实碳达峰碳中和基础。《方案》从五个方面提出了二十三条具体任务,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四川省碳市场能力提升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