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讲给青少年的人工智能
》
售價:HK$
52.8

《
海外中国研究·宋代文人的精神生活(经典收藏版)--重构宋代文人的精神内核
》
售價:HK$
107.8

《
埃勒里·奎因悲剧四部曲
》
售價:HK$
307.6

《
今天我想要什么:海豹的女性漫画
》
售價:HK$
74.8

《
日常的金字塔:写诗入门十一阶
》
售價:HK$
74.8

《
税的荒唐与智慧:历史上的税收故事
》
售價:HK$
107.8

《
图式疗法的刻意练习
》
售價:HK$
87.9

《
人间游戏:人际关系心理学(500万册畅销书《蛤蟆先生》理论原典,帮你读懂人际关系中那些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
售價:HK$
43.8
|
編輯推薦: |
1.本书将最新的有机食品标准法规与先进的有机食品生产技术有机结合,为有机食品的生产和认证管理提供比较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2.本书介绍了有机基地的选择和规划管理,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废弃物处理、土壤培肥、有害生物综合防治、连作障碍土壤改良等共性关键技术,重点介绍了有机稻、有机茶、有机番茄、有机苹果、有机猕猴桃和有机花生的生产技术。3.本书翻译整理了国际有机联盟、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联合国粮农组织和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等国际组织编制的有机标准,节选了我国最新的有机产品标准与认证管理规范。4.本书可供有机食品的生产、加工、经营、监管和认证人员,相关研究和技术服务人员及有机食品消费者阅读,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
內容簡介: |
本书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了有机食品和有机农业的概念,有机农业的发展和支持政策,有机农业的环境保护功能与效益分析,有机食品的消费理由和市场发展;第二章介绍了有机食品生产的基本要求,有机基地的选择和规划管理,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废弃物处理、土壤培肥、有害生物综合防治、连作障碍土壤改良等共性关键技术;第三章重点介绍了有机稻、有机茶、有机番茄、有机苹果、有机猕猴桃和有机花生的生产技术;第四章翻译整理了国际有机联盟、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联合国粮农组织和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等国际组织编制的有机标准;第五章节选了我国最新的有机产品标准与认证管理规范。本书可供有机食品的生产、加工、经营、监管和认证人员,相关研究和技术服务人员及有机食品消费者阅读,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
目錄:
|
第一章 有机农业与有机食品概论 001
第一节 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的概念 001
一、有机农业 001
二、有机食品 003
第二节 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产业的发展 003
一、世界有机农业发展简况 003
二、中国有机农业的技术基础和起步 004
三、中国有机食品产业的发展 006
四、我国有机产品认证机构 007
五、有机农业的发展模式 008
六、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的研究及咨询 015
第三节 有机农业的环境保护功能 017
一、有机农业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017
二、有机农业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 019
三、有机农业对农村景观的影响 020
第四节 各国发展有机农业的支持政策 022
一、中国 023
二、德国 023
三、奥地利 024
四、丹麦 024
五、西班牙 025
六、法国 025
七、意大利 025
八、美国 025
第五节 消费者选择有机食品的主要理由 026
一、推动有机农业和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026
二、食用有机食品安全性高 027
三、有机食品营养和味道更好 027
四、对自然的信仰 028
第六节 世界有机食品市场的发展 028
一、世界有机食品市场概况 028
二、欧洲有机食品市场的发展概况 028
三、美国有机食品市场的发展概况 030
四、日本有机食品市场的发展概况 030
第七节 我国有机食品市场的发展 031
一、有机食品市场的孕育和发展 031
二、有机产品市场的规范化 032
第八节 有机农业的效益分析 037
一、有机农业生产成本组成 037
二、有机农业生产的收益 038
三、有机与常规生产效益比较 038
四、生产效率对有机生产收益的影响 040
第二章 有机食品生产的基本要求和共性关键技术 042
第一节 有机食品生产的基本要求 042
一、概述 042
二、转换期 043
三、投入品 043
第二节 有机基地的选择和规划管理 044
一、有机基地的选择和环境质量要求 044
二、有机基地的规划管理 048
三、种养结合模式 049
四、轮作模式 051
第三节 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052
一、防止水土流失 052
二、预防土壤盐碱化 053
三、生物多样性保护 054
第四节 废弃物处理与土壤培肥技术 055
一、废弃物处理 055
二、有机作物生产中的土壤培肥原则 056
三、有机作物生产中使用的主要肥料介绍 056
第五节 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 059
一、生境保护和优化 059
二、农业防治 059
三、物理防治措施 061
四、生物防治 062
五、使用天然物质 067
第六节 连作障碍土壤改良技术 068
一、封膜日晒法 068
二、淹水还原法 070
三、休耕晒垡法 070
四、轮作改良法 070
五、生物改良法 071
第七节 酶技术 072
一、食品贮藏 072
二、果蔬加工 072
三、肉类加工 073
四、谷物加工 073
五、乳制品加工 073
六、油脂加工 073
第三章 主要有机农产品的生产技术 074
第一节 有机稻生产技术 074
一、基地和种子的选择及处理 074
二、育秧管理 075
三、稻鸭共育 075
四、土壤培肥 076
五、病虫草害防治 077
六、收获、干燥和贮运 078
第二节 有机茶生产技术 079
一、有机茶园的规划和建设 079
二、茶园土壤管理和施肥 080
三、茶树病虫害防治 081
四、茶树修剪与茶叶采摘 083
五、茶叶加工、包装和贮藏 084
第三节 有机番茄生产技术 085
一、基地环境和轮作要求 085
二、育苗和定植 086
三、定植后管理 087
四、病虫害防治 087
第四节 有机苹果生产技术 090
一、基地和品种的选择 090
二、土肥水管理 091
三、整形修剪 091
四、花果管理 092
五、病虫害综合防治 092
六、果实采后处理 094
第五节 有机猕猴桃生产技术 094
一、建园 094
二、土肥水管理 095
三、植株管理 096
四、病虫害防治 097
五、采收、分级、包装和贮运 098
第六节 有机花生生产技术 099
一、基地建设与播种 099
二、有害生物控制 100
三、田间管理 101
第四章 国际组织的主要有机标准 103
国际有机联盟有机生产与加工标准 103
国际食品法典有机食品生产、加工、标识与销售导则 142
有机标准和技术法规的等同性评估指南 176
有机认证机构的国际要求 195
第五章 中国有机产品标准与认证管理规范 204
有机产品生产、加工、标识与管理体系要求 204
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 235
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242
有机产品认证目录 256
有机产品生产中投入品使用评价技术规范 273
有机产品生产中投入品核查、监控技术规范 277
有机产品产地环境适宜性评价技术规范 第1部分:植物类产品 279
有机产品产地环境适宜性评价技术规范 第2部分:畜禽养殖 286
有机产品产地环境适宜性评价技术规范 第3部分:淡水水产养殖 291
参考文献 296
|
內容試閱:
|
20世纪中叶,欧美国家的一些环保人士带着保护环境、恢复生态、提高生物多样性的理念开启了有机农业的实践。国际有机联盟(IFOAM)成立后,为了更好地把握有机事业的发展方向,逐渐确立了有机农业的4个基本原则,即健康原则、生态原则、公平原则和关爱原则。健康原则要求将土壤、植物、动物、人类和整个地球的健康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加以维持和加强;生态原则要求以有生命的生态系统和生态循环为基础,与之合作和协调,并帮助其存续和优化;公平原则要求建立起能确保人类之间以及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公平享受公共环境和生存机遇的各种关系;关爱原则要求以一种有预见性的和负责任的态度来管理有机农业,以保护当前人类和子孙后代的健康和福祉,同时保护环境。
在有机农业得到一些初步的发展之后,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这项事业中来,特别是让广大消费者有机会通过市场来支持有机事业,以获得更快的发展,才引入市场机制,就有了有机食品及其产业的发展。我国的有机农业起步较晚,在20世纪90年代的起步阶段主要是由国际有机食品市场来推动的,进入21世纪后,国内的有机食品市场快速发育,并逐渐成为推动我国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促使当今的有机食品从业者大多从产业发展和经济回报角度来理解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而有机食品消费者则更多是从有机食品更安全、更有营养的角度参与消费。
有机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也离不开有机食品生产加工技术的进步,以及生产加工、认证标识和管理体系等方面的标准化。国际有机联盟、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联合国贸易与发展组织(UNCTAD)等相关国际组织致力于有机食品生产、加工、标识与销售,标准法规的等同性评估和认证管理体系等方面的标准化。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主要国家也都在相关国际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实际建立了自己的有机产品标准法规体系。
我国有机事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有更多的有机产业从业人员、监管和认证人员、研究和技术服务人员以及有机食品的广大消费者熟悉有机标准和法规,体会有机的理念和内涵,了解有机食品生产的过程和技术,把握有机事业的正确方向。为此,编者与化学工业出版社于2013年合作出版了《有机食品标准法规与生产技术》。在该书出版后的十多年中,发生了两个方面的显著变化:一是国际和国内有机标准法规普遍更新改版,有机生产加工技术有了显著进步,标准法规体系更加完善;二是国际有机产品年销售额增长了1倍,国内有机产品年销售额增长了5倍,我国从有机产品净出口国变为主要进口国,进口的有机产品占到国内市场的1/10,而国内按照欧盟等国外有机标准生产出口产品的比重则显著减少。为适应这些发展变化,编者对该书进行了修订,对国际和国内标准法规、生产技术和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内容做了全面更新,内容更加丰富;同时,鉴于有机产品出口的显著下降,欧美日等国家(地区)有机标准在国内的实际用途明显弱化,修订时删除了欧美日的有机标准。
限于编者的学识水平,加上时间匆促,书中疏漏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张志恒
2024年7月于杭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