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想通了:清醒的人先享受自由
》
售價:HK$
60.5

《
功能训练处方:肌骨损伤与疼痛的全周期管理
》
售價:HK$
140.8

《
软体机器人技术
》
售價:HK$
97.9

《
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
》
售價:HK$
74.8

《
奴隶船:海上奴隶贸易400年
》
售價:HK$
75.9

《
纸上博物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诞生(破译古老文明的密码,法国伽利玛原版引进,150+资料图片)
》
售價:HK$
85.8

《
米塞斯的经济学课:讲座与演讲精选集
》
售價:HK$
74.8

《
人工智能大模型导论 科大讯飞校企合编教材
》
售價:HK$
75.9
|
內容簡介: |
遵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近颁布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试行)”的总则与细则。立足于住院医师在特定培训阶段、特定临床时期的需求与要求,既高于院校教育阶段,也注意与专科医师培养阶段的差异。在教材中体现PBL和CBL的教学模式,凸显其专业特征、培训特色。强调“规范化”和“普适性”,编写全国统一的规划教材,重要目的就是实现培训过程与内容的规范化。临床流程、思维与诊治应该按照相关的临床诊疗指南、诊疗规范、临床路径、专家共识,或者编写专家组一致认可的诊疗规范来进行组织与编写,不能是院校或专家个人的经验与观点。口腔科分设相关分册,共7本。
|
關於作者: |
王铁梅,女,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影像科教授,国家卫生计生委住院医规范化配需教材《口腔科学: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分册》第一主编。
|
目錄:
|
绪论/1
一、学习和应用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1
二、运用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进行口腔颌面部疾病诊断/1
三、如何书写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2
第一章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基本操作技术/3
第一节根尖片分角线操作技术/3
一、基本技术规范及流程/3
二、正常图像/4
三、操作不当图像及原因分析/5
第二节全口牙位曲面体层片操作技术/9
一、基本技术规范及流程/9
二、正常图像/10
三、操作不当、伪影图像及原因分析/10
第三节口腔颌面锥形束CT/14
一、概述/14
二、口腔临床应用/14
三、操作规范及流程/15
四、正常解剖图像/16
五、扫描参数的选择/18
六、图像后处理技术/18
七、图像伪影原因分析/23
第二章牙及牙周疾病/30
第一节龋病/30
第二节牙髓病变/36
第三节根尖周病变/39
第四节影像学检查在根管治疗中的应用/43
一、X线检查在根管治疗中的应用/43
二、CBCT在根管治疗中的应用/44
三、影像学检查对根管治疗中医源性意外的提示/46
第五节牙发育异常/49
一、形态异常/49
二、结构异常/55
三、数目异常/57
四、牙齿其他异常/59
第六节阻生牙/61
第七节牙周病/69
第八节牙外伤/73
第九节牙根折裂/76
第三章口腔颌面部损伤/85
第一节颌面骨骨折/85
一、牙槽突骨折/85
二、下颌骨骨折/87
三、上颌骨骨折/93
四、颧骨及颧弓骨折/97
五、鼻骨骨折/100
第二节颌面部软组织损伤/101
第四章口腔颌面部炎症/105
第一节颌骨炎症/105
一、牙源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105
二、牙源性边缘性颌骨骨髓炎/109
三、Garré骨髓炎/114
四、婴幼儿颌骨骨髓炎/117
五、下颌骨慢性弥漫性硬化性骨髓炎/118
六、颌骨放射性骨坏死/119
七、颌面骨结核/123
八、颌骨砷毒性坏死/125
九、颌骨磷毒性坏死/127
十、双膦酸盐相关性颌骨坏死/128
第二节软组织炎症/129
一、蜂窝织炎和脓肿/130
二、淋巴结炎/147
三、淋巴结结核/149
第五章口腔颌面部囊肿/152
第一节颌骨囊肿/152
一、根尖周囊肿/152
二、残余囊肿/154
三、含牙囊肿/155
四、牙源性角化囊肿/161
五、牙源性钙化囊肿/169
六、萌出囊肿/172
七、鼻腭管囊肿/173
八、球上颌囊肿/175
九、正中囊肿/176
十、单纯性骨囊肿/177
第二节软组织囊肿/180
一、舌下腺囊肿/180
二、鼻唇囊肿/183
三、皮样囊肿/185
四、表皮样囊肿/187
五、鳃裂囊肿/189
六、甲状舌管囊肿/193
第六章颌骨肿瘤和瘤样病变/197
第一节颌骨牙源性肿瘤及瘤样病变/197
一、成釉细胞瘤/197
二、牙源性腺样瘤/205
三、牙瘤/210
四、牙源性黏液瘤/牙源性黏液纤维瘤/214
五、牙源性钙化上皮瘤/217
六、成牙骨质细胞瘤/220
七、牙本质生成性影细胞瘤/223
八、原发性骨内癌/226
第二节颌骨非牙源性肿瘤和瘤样病变/229
一、骨瘤/230
二、骨化纤维瘤/233
三、中心性巨细胞肉芽肿/237
四、纤维结构不良/241
五、动脉瘤样骨囊肿/245
六、颌骨中心性血管瘤/248
七、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251
八、家族性巨颌症/253
九、骨肉瘤/256
第七章口腔颌面部软组织肿瘤和瘤样病变/262
第一节软组织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262
一、牙龈瘤与化脓性肉芽肿/262
二、血管畸形/264
三、淋巴管畸形/269
四、神经鞘瘤/272
五、神经纤维瘤和神经纤维瘤病/276
六、颈动脉体瘤/279
第二节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恶性肿瘤/283
一、鳞状细胞癌/283
二、颈淋巴结转移性肿瘤/296
三、淋巴瘤/299
第八章唾液腺疾病/306
第一节唾液腺发育异常/306
一、唾液腺先天缺失或发育不全/306
二、迷走唾液腺和异位唾液腺/308
三、导管异常/310
第二节唾液腺结石病/312
第三节唾液腺瘘/317
第四节唾液腺炎症/319
一、慢性复发性腮腺炎/319
二、慢性阻塞性唾液腺炎/322
三、唾液腺结核/324
第五节唾液腺肿瘤/325
一、多形性腺瘤/325
二、腮腺沃辛瘤/330
三、基底细胞腺瘤/332
四、唾液腺上皮性恶性肿瘤/334
第六节舍格伦综合征/338
第七节唾液腺良性肥大/341
第九章颞下颌关节疾病/344
第一节颞下颌关节紊乱病/344
一、颞下颌关节盘移位/344
二、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348
第二节颞下颌关节外伤/353
第三节颞下颌关节强直/356
第四节颞下颌关节脱位/359
第五节颞下颌关节囊肿、肿瘤和瘤样病变/361
第十章颅颌面部畸形/370
第一节牙颌面骨畸形/370
一、下颌前突畸形/370
二、上颌前突畸形/373
三、上颌后缩畸形/375
四、下颌后缩畸形/376
五、双颌前突畸形/378
六、开畸形/380
七、半侧下颌肥大畸形/382
八、腭裂/384
第二节颅颌面骨畸形/386
一、第一、第二鳃弓综合征/386
二、Crouzon综合征/388
三、Treacher-Collins综合征/390
四、颅骨锁骨发育不全/392
第十一章口腔种植影像学/396
第一节上颌后牙区种植影像学/396
第二节上颌前牙区种植影像学/407
第三节下颌后牙区种植影像学/411
第四节下颌前牙区种植影像学/416
|
內容試閱:
|
第1 版《口腔医学 口腔颌面影像科分册》自2015 年出版以来,深受广大读者欢迎。第2 版教材紧密围绕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有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和大纲的内容,以解决口腔临床工作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在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口腔医学专业教材基础上进行延伸和拓展,以期起到加强住院医师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强化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乃至部分少见疾病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规范学习和训练,开拓临床诊断视野的作用。
在全书结构上,本教材特别采用以病例为基础和以问题为中心的形式,对相关疾病进行叙述。这种编写方法有别于以往教材的编写框架,是编者们的一种创新尝试。令人欣喜的是第1 版教材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极大的关注和推崇。在病例选择上,依据疾病的不同类型之不同征象、不同年龄之不同表现和不同发展时期之不同影像特征,对每一个病例均采用提出问题、解决思路、影像鉴别诊断及提炼知识点的方式进行阐述。
第2 版教材的特点是以培养住院医师的临床思维为主导,通过丰富的图像讲述病例,充分体现影像教材特色,让图片“说话”,让病例“说话”,让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说话”,体现图说- 说图的特征性教学理念,汇聚了影像精华。书中所示每一个病例的采集,每一幅图片的甄选,都是各位编者从无数积累的影像资料中精选而出的,无一不凝聚着诸位编者的心血与才智。能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奉献结晶之作,着实令人振奋和惊喜。
第2 版教材增加了绪论及“第一章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基本操作技术”,全书共11 章。另外,也增加了一些新的图片及典型病例,共集纳540 余个病例、近1 000 幅图片。根据2017 年和2022 年世界卫生组织头颈部肿瘤分类,调整更新了有关颌面部囊肿及肿瘤章节的一些病例以及肿瘤的命名。第2 版教材进一步系统地阐述了口腔颌面部牙体牙髓、牙周、外伤、炎症、颌骨囊肿、肿瘤及瘤样病变、唾液腺疾病、颞下颌关节病、颅颌面畸形及口腔种植学等领域病变的影像学表现,以及相关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思路,特别是在某些章节讨论中进一步延伸,更新并增加了部分知识点及知识拓展的深度和广度。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是一门涉及口腔各专业且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主要内容包括各种口腔颌面医学影像生成和疾病诊断。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各类数字式影像采集设备不断涌现,如种类繁多的数字式X 线成像仪器、口腔颌面锥形束CT、多层螺旋CT、MRI 和超声,已全面应用于口腔临床工作,为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的进步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由于我们缺乏相关编写经验,本书难免有不成熟之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在此,本书编者们想借用刘禹锡的这句诗,以期待本书具备抛砖引玉之功。同时,我们也真诚希望读者和相关专家不吝赐教,给予指正。
第2 版教材凝聚了各方的艰辛努力和热情关怀。在此我们特别要感谢中华口腔医学会名誉会长王兴教授、俞光岩教授、周学东教授等,中华口腔医学会会长郭传瑸教授的大力支持,感谢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马绪臣教授的精心指导,以及人民卫生出版社对本书的大力支持。各位编者经过认真讨论修订,按时完成了编写任务,在此对各位编者的辛勤付出表示深深的谢意。
王铁梅 余 强
2024 年9 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