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他者中的近代朝鲜(西方韩国研究丛书)
》
售價:HK$
85.8

《
索恩丛书·苏莱曼大帝的崛起:奥斯曼宫廷与16世纪的地中海世界
》
售價:HK$
86.9

《
攀龙附凤:北宋潞州上党李氏外戚将门研究(增订本)宋代将门百年兴衰史
》
售價:HK$
97.9

《
金钱的力量:财富流动、债务、与经济繁荣
》
售價:HK$
97.9

《
超越想象的ChatGPT教育:人工智能将如何彻底改变教育 (土耳其)卡罗琳·费尔·库班 穆罕默德·萨欣
》
售價:HK$
75.9

《
应对百年变局Ⅲ:全球治理视野下的新发展格局
》
售價:HK$
85.8

《
前端工程化——体系架构与基础建设(微课视频版)
》
售價:HK$
97.9

《
道义与天下:中国知识分子精神的古代源流与当代塑造
》
售價:HK$
87.8
|
編輯推薦: |
西南剧展是桂林文化城最具影响力的文化资源之一。
2024年是西南剧展80周年。
西南剧展全称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1944 年2 月至5 月在桂林举办,是由田汉、欧阳予倩、瞿白音为鼓舞抗战而发起。
这次前所未有的戏剧展览不仅是重要的宣传阵地,为抗战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从各个方面推动了中国戏剧的发展,为中国当代戏剧奠基。
近几年,随着“桂林艺术节”的举行,戏剧界对西南剧展的关注与日俱增。戏剧本身就是综合艺术。作为空前的戏剧盛会,西南剧展涉及文化的方方面面,因此,我们试图通过西南剧展这个个案全面深入的研究,窥一斑见全豹,实现对抗战桂林文化城的整体认识。
本书对此进行了全景描绘,从缘起、筹备到展演及其余韵,全方位展现了戏剧在特殊历史时期的独特力量,同时也是对桂林抗战文化城这一重要历史阶段的深刻致敬。
|
內容簡介: |
《1944:西南剧展叙事》全面记述了抗战时期桂林城中一场影响深远的戏剧盛典。
全书开篇即勾勒桂林文化背景及当时戏剧生态,随后追溯西南剧展的起源与发起人,介绍主办与协办单位的努力。书中详尽描述了剧展的内容与形式,包括剧目安排、表演风格,以及媒体的报道等,展现了戏剧艺术的多元化发展。
西南剧展不仅是中国戏剧史上的一座丰碑,更是抗战时期的重要文化阵地,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鼓舞人心,传递抗战信念,为抗战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關於作者: |
黄伟林,198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得文学学士学位,1998年获得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学位,2004年获得武汉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文艺理论与批评、影视文化等领域的研究。
|
目錄:
|
序 章 / 1
一、唐景崧 / 6
二、马君武 / 10
三、欧阳予倩 / 13
四、徐悲鸿 / 18
五、田汉 / 21
第一章 主办:广西省立艺术馆 / 27
一、艺术师资训练班 / 29
二、广西省立音乐戏剧馆 / 33
三、广西省立艺术馆机构 / 36
四、广西省立艺术馆馆厦 / 41
五、流风余韵 / 49
第二章 协办:新中国剧社 / 53
一、李文钊与杜宣 / 55
二、创业 / 59
三、《秋声赋》 / 63
四、瞿白音 / 68
五、花落四方 / 72
第三章 核心团队:抗敌演剧宣传队 / 79
一、剧宣四队 / 82
二、剧宣七队 / 87
三、剧宣九队 / 90
四、演剧队归宿 / 94
第四章 旧剧代表:四维平剧社 / 97
一、冯玉崑 / 98
二、四维平剧社 / 102
三、四维平剧社儿童训练班 / 106
四、京剧与话剧的合作 / 110
五、四维变迁 / 113
第五章 筹备与开幕 / 117
一、缘起 / 118
二、目的 / 123
三、时间 / 128
四、经济 / 132
五、团队 / 150
六、凝心 / 157
七、聚力 / 164
八、开幕 / 169
九、活动 / 180
第六章 戏剧演出展览 / 189
一、中国话剧:《蜕变》 / 190
二、外国话剧:《油漆未干》 / 200
三、传统平剧:《长坂坡》 / 210
四、新编平剧:《江汉渔歌》 / 215
五、传统桂剧:《抢伞》 / 221
六、改编桂剧:《木兰从军》 / 227
七、歌剧:《军民进行曲》 / 237
八、活报剧:《七年了》 / 245
九、傀儡戏:《国王与诗人》 / 249
十、“苗瑶侗 民谣舞踊” / 254
第七章 戏剧工作者大会 / 263
一、大会会程 / 264
二、剧运报告 / 267
三、团队报告 / 270
四、专题演讲 / 275
五、提案讨论 / 281
六、大会宣言 / 288
第八章 戏剧资料展览 / 297
一、第一展览场 / 300
二、第二展览场 / 303
三、第三展览场 / 307
四、第四展览场 / 309
第九章 报道与评论 / 317
一、媒体报道 / 318
二、报人记录 / 328
三、十人评议团 / 338
四、九人检讨会 / 344
五、文坛评论 / 350
六、剧人评论 / 358
七、学院评论 / 368
第十章 闭幕与影响 / 379
一、闭幕仪式 / 380
二、参展省份 / 384
三、党的引导 / 391
四、国际影响 / 395
五、意义阐释 / 401
六、剧展之后 / 407
七、团队去向 / 411
八、余韵未了 / 412
尾 声 回望西南剧展 / 417
后 记 / 423
|
內容試閱:
|
后记
2013年我产生了举办新西南剧展的想法,在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下,2014年新西南剧展得以成为现实。从此,我与西南剧展结下了某种缘分。
西南剧展是桂林文化城最具影响力的文化资源。无论是做新西南剧展,还是建设桂林文化城专题馆,以及开设《桂林文化城文学研究》专题课,在报刊杂志上撰写各种相关文章,等等,我们都是在对桂林文化城的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利用和开发。
2022年,我们设计的《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与开发研究》课题被纳入2022年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立项项目。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文化资源涉及文化各个门类,新闻出版、文学艺术、科学研究、文化教育,等等。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意识到,面面俱到地研究,或许只能隔靴搔痒,无法入木三分。相比之下,西南剧展涉及文化的方方面面。戏剧本身就是综合艺术。西南剧展的主持人欧阳予倩有强烈的发展戏剧学术、推动戏剧教育的愿望。作为空前的戏剧盛会,西南剧展引起了当时全国媒介的广泛关注。因此,我们试图通过西南剧展这个个案全面深入的研究,窥一斑见全豹,实现对抗战桂林文化城的整体认识。
这些年桂林出现了西南剧展热,中国戏剧界对西南剧展的关注也与日俱增。但学术研究既需要趁热打铁,与时俱进,也需要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或许,正是因为有后者的定力,才可能有前者的俱进。
此书的写作最初来自宋泉女士的建议,在写作过程中,谭彦先生和王燕女士为我搜寻了许多当年西南剧展演出的剧本,谭彦并对全书进行了既认真又专业的校阅,在此谨表感谢!
2024年10月18日于桂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