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民俗掌故日历6.0版(2025)

書城自編碼: 4045006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化民俗学/民俗文化
作者: 仲富兰主编,杨荫深原著,潘方尔绘,张建松摄,康桥、海继恒文
國際書號(ISBN): 9787532660650
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10-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48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143.4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帝国痼疾:殖民主义、奴隶制和战争如何改变医学
《 帝国痼疾:殖民主义、奴隶制和战争如何改变医学 》

售價:HK$ 79.2
理智与疯狂
《 理智与疯狂 》

售價:HK$ 74.8
明代一条鞭法(精)--梁方仲著作集
《 明代一条鞭法(精)--梁方仲著作集 》

售價:HK$ 85.8
自我与本我:弗洛伊德经典心理学著作(精装典藏版)
《 自我与本我:弗洛伊德经典心理学著作(精装典藏版) 》

售價:HK$ 74.8
消费是什么 : 关于消费主义的社会学研究(一本书告诉你为什么买买买之后也有巨大空虚感)
《 消费是什么 : 关于消费主义的社会学研究(一本书告诉你为什么买买买之后也有巨大空虚感) 》

售價:HK$ 64.9
人类简史系列(白金纪念版)(套装共4册)
《 人类简史系列(白金纪念版)(套装共4册) 》

售價:HK$ 347.6
深度学习推荐系统2.0
《 深度学习推荐系统2.0 》

售價:HK$ 140.8
小欢喜2:南京爱情故事
《 小欢喜2:南京爱情故事 》

售價:HK$ 75.9

 

建議一齊購買:

+

HK$ 75.7
《成都的细节》
+

HK$ 101.2
《中国土司文化之乡——广西大新》
+

HK$ 148.4
《过去的乡居生活(典藏版)》
+

HK$ 78.3
《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物候》
+

HK$ 91.8
《大地的耳语——江南二十四节气》
+

HK$ 204.7
《香谱》
編輯推薦:
1.绚丽多彩的民俗掌故、有趣有料的科普知识、亦庄亦谐的水墨漫画,山川风物、时令节气、文人雅学、民俗大观……365日,日日品读民俗风情、美景美物,768页,页页翻过,每天学习趣味十足的科普小知识;
2.新增科普小知识,用科学眼光了解各种民俗节气和时令节日,按四时的节令生活,与山川日月对话,感受传统文化的精彩,体现天地万物之美与科普阐释的交融,在阅读中收获知识,收获快乐;
3.民俗 科普 漫画,图解说明、实例比喻,集艺术、科普、人文为一体,注重知识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的融合,作为了解民俗,学习科普的一扇窗口,将古人智慧融入日常生活,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升今人见识;
4.每日一民俗,每日一科普,当绚丽民俗遇上趣味科普,既可俯仰宇宙,也可烟火人间,民俗与与科学在一本书中融会贯通,令人真切感知科学艺术的美与趣,呈现中国传统文化与科普阐释的交融,快速提升文学素养和科学素养;
5.以日历书为载体,与民俗文化相结合,丰富科普作品的形态,一日一赏,既是供读者“每日一读”的日历书,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工具书;
6.小巧的48开开本,四色精印,布面精装,便于携带,精巧雅致,值得品读与鉴藏。
內容簡介:
“一日一民俗,一画一世界”。曾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原动力”中国原创动漫出版扶持计划、百道年度原创好书榜的《民俗掌故日历》,由当代著名民俗学家仲富兰教授主编。日历主创团队精心挑选、编写每日民俗词目,并配以漫画家潘方尔先生原创水墨漫画,图文并茂地展示民俗掌故的神韵和内涵。
金蛇启运,此次《民俗掌故日历6.0版(2025)》最新加盟的是:著名漫画家郑辛遥蛇年生肖漫像作品(开门见“财”和福禄寿喜),以及“中国好书”得主、新华社女记者张建松的二十四节气节令摄影作品。
《民俗掌故日历6.0版(2025)》(以下简称“6.0科普版”),主体框架为“民俗 科普 漫画”,一年365天,365个掌故置于案头,每日一翻,从中不仅感受到中国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在包罗万象的民俗生活中,发现众多有趣有料的科学知识点。“6.0科普版”最大特色在于新增科普元素,采取民俗 科普的形式,每个民俗条目下面,新增对应的科普小知识,使民俗掌故和科学普及有机结合。雄性蝈蝈为什么一直在鸣叫?蜂蛹是一种怎样的昆虫食品?……6.0科普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回答了源自生活的各种问题,力求从民俗的角度探寻科学奥秘,拓宽弘扬中华民俗文化的渠道。
民俗条目内容以工具书词目标准来撰稿,从绚丽多彩的民俗文化中提取有益于科学普及的成分,尤其是某些特定节日,充分利用日历功能,实现节日、条目、科普三者统一。如2025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民俗词条为“鸡毛信”,科普知识则延伸这一话题,介绍了现代化军队的通信方式,其科普很有特色,使民俗与科普紧密结合。新增与动植物及科技科普相关的节庆日,科普与民俗对应精准,如世界豆类日、世界海豚日、世界蜜蜂日、国际茶日、世界骆驼日、全国科普行动日、金丝猴日、世界蛇日等。此外还专门设置了几种系列条目,如二十四节气、十二生肖、八大菜系等。其中二十四节气搭配精美摄影作品,以跨页隔开,在书法、绘画、篆刻等艺术氛围中感受岁月流转。附录的气候集解,宛如远去的田园牧歌,告诉我们以怎样的心境在当下的时光中行走。书后附有篇目笔画索引,方便检索。特制年历卡,既是实用书签,更是满满的儿时回忆!
6.0科普版以民俗加科普的独特形式,从四季物候到人间百态,从社会万象到生活哲理,展现几千年来民俗掌故里的科学现象,揭示其背后的科学知识和原理,涉及物理、化学、自然生物、天文、地理、气象等各学科领域知识,丰富多彩,包罗万象,可谓科普与民俗的双重盛宴,激励广大读者认识和探索科学世界的无穷奥妙,了解丰富灿烂的中华文明,起到推广民俗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的社会作用。本书既可犒劳年终岁末辛苦一年的自己,也是辞旧迎新、走亲访友的佳选礼品。
關於作者:
仲富兰 主编
民俗学家、上海市民俗学会创会及名誉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潜心研究中国民俗文化学、民俗传播学,是中国民俗文化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承担多项国家与上海市多项文创研究课题,已出版《中国民俗学通论》《水清土润:江南民俗》《上海民俗:民俗文化视野下的上海日常生活》《图说中国百年社会生活变迁》等40 余部著作,部分论著被译为英、俄、日、韩等国文字。
杨荫深(1908-1989) 原著
中国古典文学史家、民俗学家。曾任中国俗文学学会顾问,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顾问,上海辞书学会理事。历任商务印书馆、上海辞书出版社编审,《辞
海》编委等职。著有《日常事物掌故丛书》(又称《事物掌故丛谈》)等。
潘方尔 绘画、篆刻、书法
篆刻家、水墨漫画家。14 岁受何乐之先生启蒙,后拜著名文物鉴定家、篆刻名家王敦化先生为师,成为其关门弟子。在《西泠艺丛》《文化》《篆刻》等书刊中有文章作品及专题介绍。著有《潘方尔印谱》等。绘制上海辞书出版社《民俗掌故日历》6 版,曾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原动力”中国原创动漫出版扶持计划。
张建松 摄影
新华社高级记者。中国“2014 年度海洋人物”。科普作品《深海探秘: 换一个角度看地球》荣膺2021 年度“中国好书”;《最接近天堂的地方》入选“2013 年国家新闻广电出版总局(第十次)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
康桥 文
上海市语文学会会员、上海翻译家协会会员。1985 年起任教于上海大学文学院。曾出版专著、编著、译著等几十种。
海继恒 文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宋代文学。
郑辛遥 生肖漫像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漫画艺委会副主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美术家协会荣誉顾问、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漫画作品曾在比利时、意大利、日本等国举办的国际漫画大赛中获奖。代表作《智慧快餐》曾获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奖、第三届上海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四次获上海新闻漫画一等奖。
赵澄襄 题签、剪纸
笔名澄子、雅舍和风。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委会副主任,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汕头画院画师。中国画作品入选第八、第九、第十届全国美展,获文化部、省、市各级奖项及国际奖项。作品入藏中国美术馆等。
杨以磊 藏书票设计
旅美版画家。浙江遂昌人。中国美术家协会藏书票协会会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版画及藏书票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国际展览并获奖。出版有《杨以磊木版书票集》、《杨以磊中国民间玩具书票集》(日本吾八书房出版)。
目錄
序/ 中国民俗里的科学智慧
日历
附录/ 气候集解
篇目笔画索引
编后/ 我们给您作揖了!
內容試閱
《民俗掌故日历6.0版(2025)》序
中国民俗里的科学智慧
仲富兰
《民俗掌故日历》编到6.0 的版本了,几乎每年都有一个主题。2025 年版的主题是什么?朱志凌先生提出了做一个“科学普及”的题目。我觉得这个主题很有新意,而且也是弘扬与普及科学精神的好主题。做科普版,采用前所未有的新形式,向读者展现中国民俗里的科学智慧,将民俗掌故与科学普及有机结合,兼具日历与辞典的双重功能,完成从“民俗文化小百科”向“民俗科学小百科”的转型,善莫大焉。
科普版的民俗掌故日历,从包罗万象的民俗文化知识体系里,挖掘有趣有料的科学知识,大有可为。例如,作为列入世界非遗名录的二十四节气,季节与月份的划分,在天文学上有何依据?人们耳熟能详的十二生肖,作为天干地支纪年符号,有没有不为人熟知的秘密?民俗文化中,大到节日仪式,小到衣食住行,涉及民俗生活中各种门类的科学元素。读者在感受民风民俗之余,更能探索到传统文化、名物背后的科学奥秘,以及蕴含在日常生活细节中的科学智慧。
民俗是一种生活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漫长岁月里根据大量自然和社会现象观察总结而逐渐形成的民间知识体系,而科学是自然指向的文化知识体系,是人类认识自然界获得的理论成果。20 世纪中叶以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深刻的影响。以当代中国而言,科学既能起到生产力的功能,还能起到促进人文进步、推动社会关系新变化、协调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积极作用。
自古以来,人类与鸟兽虫鱼为伴,与花草竹木为友,掌握了许多动植物的类群和特征。许多动植物知识新颖有趣,譬如麒麟是什么样的动物?松、竹、蓍、艾、兰、菊等植物有着怎样的观赏与药用价值?兰和蕙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竹子常常成片生长?当民俗遇上博物学,可以进一步激发人们思考:从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到夸父逐日、精卫填海,中国人是怎样认识、探索天地万物?泰山神代表了一种什么样的崇拜?作为上古神话人物、月中女仙,嫦娥出现在流传几千年的神话传说及民间故事之中,其身世也有多种说法,但“嫦娥奔月”的故事一直是中国人的文化共识。嫦娥去了月球,虽然只是古人的想象,但在今天却成为一种现实。“嫦娥”号系列飞船的成功奔月,是为了更好地探索月球,为人类和平使用和保护月球资源提供坚实基础。
我们生活中的各种民俗节气和岁时节日,是人们对天象循环、寒暑交替等自然规律感知与把握的结果。各种原始信仰是节日风俗产生的土壤和温床,祈望人寿年丰则是一切民俗活动的人生寄托。再以十二生肖中的“亥猪”为例,古人因猪除了吃喝之外万事不解,是混沌之物,适合无光无象、最为混沌的亥时,而将其列为地支的末位。野猪驯化,早于仓颉造字。上古时期,先民巢居树上,认为猪能抗蛇毒,因此在树下养猪。其作为生肖的人文意义,则在于朴拙憨厚、慷慨大方、与世无争。如果用科学常识来解读,猪的体表上没有汗腺,不具备排汗的功能。当高温来袭,猪喜欢在泥水中打滚,其实是降低体温,让身体保持凉爽。另外,泥浆也是一层天然的防晒霜,而且能有效防止蚊虫叮咬。这些养猪的常识,自有其科学的道理。
民俗万物有科学因子,科学智慧里饱含生活常识。这本6.0 版的诸多民俗条目,涉及动植物学、天文地理、时令节气、饮食服饰、交通出行等各类科技知识和科普常识,从多个方面解读民俗中的科学现象。希冀读者诸君在阅读这本日历书时,在了解民俗文化的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科学精神与科普知识。
是为序。
2024年7月10日于沪上“凝风轩”
(作者为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创会及名誉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