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布克哈特书信选
》
售價:HK$
94.6

《
DK园艺的科学(100+个与园艺有关的真相,让你读懂你的植物,打造理想花园。)
》
售價:HK$
107.8

《
牛津呼吸护理指南(原书第2版) 国际经典护理学译著
》
售價:HK$
206.8

《
窥夜:全二册
》
售價:HK$
87.8

《
有底气(冯唐半生成事精华,写给所有人的底气心法,一个人内核越强,越有底气!)
》
售價:HK$
74.8

《
广州贸易:近代中国沿海贸易与对外交流(1700-1845)(一部了解清代对外贸易的经典著作!国际知名史学家深度解读鸦片战争的起源!)
》
售價:HK$
97.9

《
真爱遗事:中国现代爱情观的形成
》
售價:HK$
118.8

《
精神分析:一项极具挑战性的职业
》
售價:HK$
74.8
|
編輯推薦: |
对父亲身份毫不留情的自我批判 每一位爸爸都需要的变革之书 “丧偶式”育儿的终结 我们早就需要这样一本书了! 为了不带孩子、不做家务,男性能有多少借口?
“我已经比别人多做很多了”?“她就是比我更擅长这个” “从小别人就是这么教我的”?“她不让我插手”“我们俩就是这么说好的”“我就是做不到”……
“丧偶式”育儿该结束了!
本书作者托比亚斯·莫施泰特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用诚实的态度,结合个人经验、父亲访谈、调查数据和科学研究,逐个击破男性的经典借口,揭示出真相:
这些借口,都是男性的逃避育儿和家务责任的“战略”!
真实声音,诚挚反思,挑战性别刻板印象
莫施泰特毫不回避自己作为父亲和丈夫的挫折与失败,并与所有父亲一同反思:
为什么男性在照料工作中总是退缩?
是什么阻碍了男性从事照料工作?
为什么男性对家务育儿的逃避如此成功?
父亲们需要怎样的支持才能打破旧有的性别分裂?
本书深入探讨这些困境,揭示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根源,并指明解决的方向,为父亲们提供切实可行的策略。
不仅关乎性别,更为了所有孩子的美好未来!
与老一辈不同,面对当下难以捉摸、动荡不安的世界,作为
|
內容簡介: |
本书作者莫施泰特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根据自己带孩子的个人经历,勇敢揭示了现代父亲在育儿中的现实困境。结合对众多父亲的访谈、调查数据和科学研究,本书深刻剖析了父亲们为什么会逃避家务和育儿,以及这种行为如何巩固固有的性别分裂。透过这部对父亲身份毫不留情的自我批判之作,莫施泰特不仅指出了问题所在,更提供了实用的解决思路。他呼吁所有父亲从此刻开始,积极参与家庭生活,为孩子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这本书不仅是对每一位父亲的启发和激励,也是对社会结构的深刻思考。无论你是期待改变的父亲,还是关注性别平等的读者,这本书都将为你带来启发与力量。让我们一起,从现在开始,为了孩子,为了未来,共同努力!
|
關於作者: |
托比亚斯·莫施泰特(Tobias Moorstedt)是一名记者和作家。他是南森与皮卡德出版机构的共同创始人,现在是其汉堡办事处的负责人。莫施泰特曾在慕尼黑和纽约学习政治学、社会学和文学。他定期为著名刊物撰稿,并出版了多部著作。
译者简介:
陈敬思,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语言文学硕士,主要译作有《幻想岛屿》《谈情说爱的哲学家》《如何屠龙》等。
|
目錄:
|
关于本书??·1
前?言??·7
第一章?“我已经比别人多做很多了”??·21
第二章?“她就是比我更擅长这个”??·49
第三章?“从小别人就是这么教我的”??·69
第四章?“她不让我插手”??·97
第五章?“我们俩就是这么说好的”??·119
第六章?“我就是做不到”??·147
结?语?“你得改变你的生活!”??·173
附?录??·185
注?释??·193
|
內容試閱:
|
这个项目
这本书不是一本指导手册,不能通过某种注册过商标的“五步走”或是“十二步走”来帮助人们实现透明、公平且幸福的照料工作分工(对不起啦)。指导手册会让你相信,任何问题(无论是身体质量指数还是抑郁症)都有一个很简单的解决方案。但如果照料问题真有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案,那人们早就已经付诸实践了,父母们皆大欢喜,这本书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显然,事实并非如此。实际上,情况甚至更糟。我们甚至还没理解问题的全貌。我们对男人的情况了解得太少:他们对自己有什么期望?什么样的情况会让他们感觉压力巨大?要想让他们(能够)做出改变,需要改变什么?“这方面的数据和研究几乎为零。”“父亲们”非营利有限责任公司的创始人沃尔克尔·拜施这样认为。十五年来,拜施一直在为父亲和企业提供建议,从而让他们向更为家庭友好的工作模式过渡。“这种盲点令人吃惊,因为如果我们想要应对21世纪带来的挑战,让父亲们参与到照料工作中来极为重要。”我们该如何帮助我们的孩子,让他们成长为幸福且自信的人?我们如何组织对老人和病人的照顾?在数字化时代,我们究竟应当如何工作,如何与家人们一起生活?如果不讨论父亲所扮演的角色,我们就无法解答这些问题。单靠政策是解决不了这些问题的,我们需要的是家庭层面的参与和新思路。
时至今日,我们需要每一位父亲的参与。除了我自己的亲身经验与实际观察,心理学、社会学和神经生物学领域的最新科研发现,以及一项独家抽样研究的结果也是本书内容的重要来源。除此之外,有研究者与来自不同行业、不同社会阶层的二十多位父亲进行了一系列半结构式访谈,而我也将在本书中提及这一系列访谈的研究结果。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打破有关家务劳动与(情感)空间公平分配论战的僵局,并为下列问题给出解答:是什么让我们这些现代男性远离家务劳动?而我们又在哪些问题上作茧自缚?
构成本书章节框架的是父亲们的六大经典借口,比如“女人就是擅长做家务”,这个借口显然被男性读者们用滥了,而女性读者们肯定也都听腻了。本书不仅要涉及从职场到神经生物学再到伴侣浪漫情趣的多个领域,还将尽可能真实地审视社会学家科尔特兰所提到的“抵抗战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