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什么是思想史 历史学的实践丛书
》
售價:HK$
61.6

《
法律是什么:20世纪英美法理学批判阅读(全新增订版)
》
售價:HK$
63.8

《
从宁波到日本:生活世界的对话
》
售價:HK$
74.8

《
西夏史(历史通识书系)
》
售價:HK$
77.0

《
怪谈:一本详知日本怪谈文学发展脉络史!
》
售價:HK$
57.2

《
韩江黑夜的狂欢: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韩江出道作品
》
售價:HK$
63.8

《
销售的力量
》
售價:HK$
97.9

《
我活下来了(直木奖作者西加奈子,纪实性长篇散文佳作 上市不到一年,日本畅销二十九万册)
》
售價:HK$
63.8
|
編輯推薦: |
多角度展现云南各族人民从“一步跨千年”迈向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的成就与经验
|
內容簡介: |
云南拥有丰富多样的少数民族群体,展现了多元文化的魅力和独特之处。本书以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沧源佤族自治县、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等六个典型区域视角,生动讲述云南各族人民牢记党的嘱托奋力前行,以艰苦卓绝的努力、奋楫笃行的定力,向着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图景阔步前行的故事,立体展现云南在探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经验和成就,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
關於作者: |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成立于1950年,1990年云南行政学院挂牌成立,与省委党校合办,实行两块牌子、两种职能、一套机构。2018年明确为校(院)省委直属事业单位。
|
目錄:
|
第一章 人间秘境的千年跨越
一、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 2
二、从原始秘境到多彩画卷 / 6
三、幸福不忘共产党 / 23
四、制度创新的样本价值 / 24
五、摆脱贫困的中国方案 / 32
第二章 美丽蝶变会龙人
一、曾经的“掉队人” / 36
二、开荒种胶谋发展 / 45
三、党建引领振兴路 / 50
四、曾经旧貌换新颜 / 59
五、幸福村寨幸福篇 / 61
第三章 民族团结一家亲
一、一把吉他的故事 / 74
二、传奇女子李娜倮 / 77
三、老达保的歌声为何越唱越红火? / 81
四、 边疆地区也能走向现代化 / 85
第四章 阿佤人民幸福歌
一、制度变革开新篇 民族团结展新颜 / 91
二、改革开放育新机 城乡建设换新貌 / 107
三、时代奋进开新局 铺展幸福新画卷 / 113
第五章 向着幸福前行的司莫拉
一、原始而神秘的世外桃源 / 129
二、贫困曾是司莫拉的代名词 / 131
三、佤族古寨的风情画 / 133
四、“木鼓声声”中的幸福节拍 / 143
五、阿佤人民唱新歌 / 152
第五章 向着幸福前行的司莫拉
一、原始而神秘的世外桃源 / 129
二、贫困曾是司莫拉的代名词 / 131
三、佤族古寨的风情画 / 133
四、“木鼓声声”中的幸福节拍 / 143
五、阿佤人民唱新歌 / 152
第六章 共同富裕的振兴密码
一、 从“五难村”到“云南第一村”的蜕变 / 164
二、幸福小镇的“领头雁” / 170
三、“五好村党组织”是这样炼成的 / 176
四、润物无声的精神力量 / 180
五、携手走上共同富裕的大道 / 185
|
內容試閱:
|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发展与进步的显著标志,也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共同追求的目标。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仅用几十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读懂中国,关键要读懂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走出的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人类现代化命题提供的中国智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百余年来一代一代的接力推进,使得中国式现代化既赓续了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积淀的历史底蕴、文化特色,又融合了世势国情、时代精神,始终与时代发展交相辉映。正确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生动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是当前我国国际传播领域的一项全局性系统性的战略任务。 作为中国式现代化不可或缺的云南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云南考察指导、三次给云南干部群众回信,对云南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云南实践绘就了美好蓝图。 本书选择了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回信的怒江州贡山县独龙江乡、给边境村老支书们回信的沧源佤族自治县、总书记亲自考察过的腾冲司莫拉佤族村、李强总理调研过的勐腊县会龙村、享誉大江南北的歌曲《婚誓》的诞生地老达保村以及云南第一村大营街村等六个典型区域,通过六个既颇具特色又丰富多彩的现代化探索故事作为代表,展现了云南各族人民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以艰苦卓绝的努力、奋楫笃行的定力,投入到把蓝图变成美好现实的实践中,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云南样本,为中国式现代化故事发出了云南声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