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法律史学学说史(中国法学学术史丛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
售價:HK$
184.8

《
方尖碑(全2册)
》
售價:HK$
105.6

《
出土文献与汉唐法制史新论
》
售價:HK$
85.8

《
最美最美的博物书(全5册)
》
售價:HK$
160.6

《
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原创小品合集
》
售價:HK$
96.8

《
在游戏中培养自立的孩子
》
售價:HK$
49.5

《
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精)--中华学术·有道
》
售價:HK$
85.8

《
硅、神经与智能体:人工智能的觉醒
》
售價:HK$
85.8
|
編輯推薦: |
《教育监测评估:制度与政策》一书是国内以我国教育监测评估体系为研究对象的专著,从本体论、价值论和系统论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教育监测评估体系的本质与功能、目的与意义以及构成要素与类型,重点探讨了建立和健全我国教育监测评估组织制度、促进教育监测评估社会组织发展以及教育监测评估人员专业化等问题。
该书基于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和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导向的视角,分析了中国教育监测评估制度中为何要实施教育监测评估、谁来组织教育监测评估、谁来具体实施教育监测评估、怎么实施以及如何使用监测评估结果等基本问题,突破了以往将教育监测评估制度视为一种教育管理制度的认识局限,并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政策建议,具备一定的学术价值和政策参考意义。
|
內容簡介: |
《教育监测评估:制度与政策》一书是国内以我国教育监测评估体系为研究对象的专著,从本体论、价值论和系统论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教育监测评估体系的本质与功能、目的与意义以及构成要素与类型,重点探讨了建立和健全我国教育监测评估组织制度、促进教育监测评估社会组织发展以及教育监测评估人员专业化等问题。
具体来看,该书基于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和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导向的视角,分析了中国教育监测评估制度中为何要实施教育监测评估、谁来组织教育监测评估、谁来具体实施教育监测评估、怎么实施以及如何使用监测评估结果等基本问题,突破了以往将教育监测评估制度视为一种教育管理制度的认识局限,并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政策建议,具备一定的学术价值和政策参考意义。
|
關於作者: |
韩映雄【著】【中国】【现当代】
————————————————————
韩映雄,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评价分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领域:课程教学、学生发展、教育质量管理、终身学习以及相关的制度与政策等领域,出版著作多部。
余天佐【著】【中国】【现当代】
————————————————————
余天佐,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现为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工程教育、高等教育;郝龙飞,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现为浙江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领域是职业教育评价。
郝龙飞【著】【中国】【现当代】
————————————————————
郝龙飞,教育学博士,浙江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领域是职业教育评价。
|
目錄:
|
第一章教育监测评估的缘起与发展
与教育监测评估相关的术语
教育监测评估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监测评估的价值分析
第二章教育监测评估制度演变与当代实践
教育监测评估制度的本质
我国教育监测评估制度的历史沿革
我国教育监测评估制度的主要缺陷
教育监测评估制度的当代实践
第三章教育监测评估组织制度
教育监测评估组织机构
督导机构体系
运行与问责机制
教育监测评估组织制度的主要特征
第四章教育监测评估的类型与功能
教育监测评估的分类与依据
义务教育质量监测
本科教学评估
学科评估
核心素养监测评估
教师教学监测评估
综合评价
增值评价
第五章教育监测评估社会组织
教育监测评估社会组织的内涵
教育监测评估社会组织的发展历程
教育监测评估社会组织的工作特征
教育监测评估社会组织的职能
我国教育监测评估社会组织的问题
我国教育监测评估社会组织的合法性
第六章教育监测评估人员专业化
教育监测评估人员专业化的内涵
教育监测评估人员专业化的发展历程
教育监测评估人员专业化的特征
教育监测评估人员的职责
我国教育监测评估人员专业化发展的困境
我国教育监测评估人员的专业化发展
第七章人工智能与学生学业质量评估创新
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机遇
人工智能在学业评估领域的具体应用
主要结论与讨论
附录:K区2015年初中生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报告
1.学业水平
2.学习状况
3.学业负担
4.学生品德
5.学生的家庭生活
6.师生关系
7.教师教学
8.教师的职业满意度
9.教师专业发展
10.课程领导力
|
內容試閱:
|
教育评估、教育监测、教育评估监测、教育监测评估等词,尽管在学理上可以被明确界定和区分,但在政府的有关文件和政策文本中却并没有被严格区分和使用;相应地,在日常的教育管理活动中,同样也未被区分。教育监测评估制度和教育监测评估体系这两个词同样未被严格区分。因此,为行文的一致性,本书使用“教育监测评估”一词,但一些引文也有使用“教育评估监测”一词的。对“教育评估”和“教育评价”这两个词,本书未做严格区分,视为同义。
在公开发表的著述中,直接以教育监测评估制度为对象的研究并不多,相关的如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评估制度、高等学校评价制度研究,近几年才开始逐渐增多。因此,教育监测评估制度是一个尚待深入研究的新领域。
本书将教育监测评估置于制度与体系的视角,探讨为何要建立教育监测评估制度、教育监测评估制度是什么以及相关的组织制度等基本问题。本书还探讨了教育监测评估制度的两个构成要素——教育监测评估社会组织和教育监测评估人员的发展与专业化问题。
在上述教育监测评估制度“为什么”和“是什么”讨论的基础上,笔者及研究团队近年还承担过一些地市的义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监测评估、-中国移动中西部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评估等监测评估项目。这些项目实际上就是关于“怎么做”的行动研究。为了让读者对这类行动研究及其项目报告有所了解,本书以附录的形式呈现了一份区域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报告。出于保密性要求,隐去了相关名称和信息。
总之,本书是对教育监测评估制度的初步研究,期待能引起学界对该领域的重视,也希望同行们能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索。
本书是笔者与余天佐、郝龙飞合作完成的。第四章由余天佐撰写,第五章和第六章由郝龙飞撰写,其余部分由笔者撰写。本书第一章和第二章的部分观点来自笔者的论文“中国教育监测评估制度的内涵与变迁”(《现代大学教育》2022年第4期)。本书第五章是基于论文“教育评估第三方机构的事业化发展”修改而成,这篇论文将在《高教发展与评估》2025年第1期刊出。
本书也是笔者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教育学重点课题(AFA180012)的成果之一。
韩映雄
2023年12月
|
|